膿毒

化膿性病原菌侵入血流並在其中大量的繁殖,並隨血流向全身擴散,在組織器官引起的新的多發性化膿性病灶。

基本介紹

  • 別稱:無
  • 中醫病名:膿毒
  • 英文名稱:sepsis
  • 英文別名:無
  • 就診科室:內科
  • 多發群體:受傷且沒有較好的醫療條件
  • 常見發病部位:病人傷口處
  • 常見病因:傷口感染
  • 常見症狀:肺炎、腹膜炎、膽管炎、泌尿系統感染、蜂窩織、腦膜炎、膿腫
  • 傳染性:無傳染
  • 傳播途徑:無
定義,簡介,調查,討論,

定義

化膿性病原菌侵入血流並在其中大量的繁殖,並隨血流向全身擴散,在組織器官引起的新的多發性化膿性病灶。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膿毒血症,常引起的多發性肝膿腫,腎膿腫等等。全身感染後,病原菌及其毒性代謝產物向全身擴散,引起全身症狀。臨床上常見的全身感染有四種情況:①毒血症②菌血掙③敗血症④膿毒血症。

簡介

觀察重症監護室(intensivecareunit,ICU)膿毒症(sepsis)患者的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的變化,分析其與免疫功能、疾病嚴重程度以及死亡率的關係。方法對收治ICU的15例Sepsis患者進行全腸外營養(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觀察Sepsis患者TPN前後PA、白蛋白、T淋巴細胞亞群、NK細胞、免疫球蛋白的變化,分析PA與白蛋白、T淋巴細胞亞群、NK細胞、免疫球蛋白以及預後的關係。結果收治15例Sepsis患者中PA均明顯下降;但T細胞亞群下降不明顯,免疫球蛋白中補體C3、補體C4有下降,其餘下降不明顯。

調查

Sepsis已成為重症醫學的首要問題,根據美國流行病學調查[1],1995年847家美國公立醫院發現每1000名居民群有3例嚴重Sepsis,每100名出院患者中2.26名曾遭受Sepsis,其中有68%接受各種形式的加強或調解治療。全球Sepsis死亡率28%左右,但不同年齡有所不同:兒童10%、成年人38%、老年則85%。我國目前缺乏詳細的臨床流行病學資料,但據推算,每年可能有300萬例患者發生Sepsis[2]。為了進一步了解Sepsis患者的代謝改變以及營養支持治療的作用,我們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ICU收治的15例Sepsis患者進行全腸外營養(TPN),觀察Sepsis患者TPN前後PA、白蛋白、T淋巴細胞亞群、NK細胞、免疫球蛋白的變化,分析PA與白蛋白、T淋巴細胞亞群、NK細胞、免疫球蛋白、預後的關係。以便進一步了解Sepsis患者的代謝改變,有利於指導臨床治療。

討論

Sepsis已日益成為重症醫學的首要問題。眾多研究如Kinney等[3]證明:Sepsis的代謝特點為代謝亢進、處於高分解代謝狀態,靜息能量消耗增加,廣泛的蛋白質及脂肪分解代謝增加,負氮平衡,胰島素抵抗,高血糖症以及肝糖原生成增加。PA是由肝細胞合成的一種血漿蛋白質,是一個穩定的四聚體,由4個相同的亞基組成。每個亞基含127個胺基酸殘基,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活性,參與血漿中甲狀腺素的轉運,運輸血循環中維生素A。因電泳遷移位置在白蛋白之前,故稱PA[4]。分子質量54980ku,半衰期僅1.9天,屬快速轉運蛋白之一。本文擬初探Sepsis患者血清PA檢測的臨床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