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創面膿毒症

燒傷創面膿毒症是創面侵入性感染擴散和發展的結果。大量細菌侵入鄰近的活組織,菌量超過105/g組織。局部與全身情況急劇惡化,即使血液中未檢出病原菌,死亡率仍高。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burn wound  sepsis
  • 就診科室:燒傷整形科
  • 常見病因:創面細菌感染
  • 常見症狀:膿毒症,高熱
臨床表現,治療,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一般膿毒症為主,可高熱(達42℃以上),也可呈低溫(36℃以下),多為弛張熱,體溫驟升39.50C~400C或反常的下降;心率加快達140次/分以上,呼吸次數增加,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釋。在發生膿毒症後,原有燒傷後心動過速更顯著,可出現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休克等。麻痹性鼓腸亦為常見症狀,可伴神志改變,精神症狀如譫語,煩躁,幼覺等。食慾減退,腹脹或腹瀉。創面可短時變壞,色澤污暗,壞死組織及分泌物增多、易出血。創面惡化,焦痂變潮濕或其深Ⅱ度痂皮見針尖大小的溢液點或出血點,數目在不斷增加或漸趨擴大,或肉芽創面灰暗,高低不平,有暗紅色的點狀壞死;或已成活的皮片呈蠶蝕狀被侵襲,不見擴大反而縮小。

治療

1.正確處理創面
是防治全身感染關鍵之一。燒傷休克較穩定後及早清創,外用AgSD,儘早暴露創面。抗體休克期間隨時更換潮濕的敷料及床墊。48小時後及早翻身,處理並烤乾創面,有利於預防感染。對大面積Ⅲ度焦痂作早期切痂植皮,是預防膿毒症的積極措施。
2.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抗生素是防治感染的重要武器,但必須通過機體才能發揮作用。由於耐藥菌桿的增加,臨床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治療燒傷全身感染逐漸失去套用價值,而需要新一代的抗菌藥。如G陰性桿菌屬感染,綠膿桿菌、產氣桿菌、克雷白桿菌、硝鹼鹽陰性桿菌、枸櫞酸桿菌等,可先用丁胺卡那毒素、先鋒必、新型青毒素Ⅱ等。乙型溶血性健球菌感染仍選用青毒素G。羧苄青毒素對綠膿桿菌的作用降低,氧哌嗪青毒素對綠膿桿菌、糞鏈球菌、奇異變形桿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唯此兩種藥物用量宜大。
3.抗生素
在用藥方法上,臨床未明確細菌學診斷和藥敏結果前,可參照創面上分離到的菌種和藥敏結果選擇抗生素。要用很早,用量足,稀釋在100ml葡萄糖液或等滲鹽水內靜滴,每種抗生素單獨給予。2~3種抗生素交替滴入,聯合用藥。使用抗生素針對性強者,常常在24~36小時可以看到初步效果。膿毒症症狀控制後及時停藥。另外,在切除有細菌集落的焦痂時,膿毒症的發生率較高,手術前、手術操作過程中和手術後均要靜滴抗生素,直到術後3~4天全身情況較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