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毒成膿

化毒成膿是中醫外科病候過程中,毒邪排出體外的一種方式,當人體正氣不足,不能化毒成膿,又不到切開時機的時候,需用藥物予以扶助正氣,托毒外出,代表方劑為透膿散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毒成膿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化毒成膿是中醫外科病候過程中,毒邪排出體外的一種方式,當人體正氣不足,不能化毒成膿,又不到切開時機的時候,需用藥物予以扶助正氣,托毒外出,即內托法。
用補益和透膿的藥物,扶助正氣,托毒外出,使瘡瘍毒邪移深居淺,早日液化成膿,或使病灶趨於局限化,使邪盛者不致膿毒旁竄深潰,正虛者不致毒邪內陷,從而達到膿出毒泄,腫痛消退的目的,寓有“扶正達邪”之意。臨床上根據病情虛實情況,托法可分為透托法和補托法兩類,其中補托法又可分為益氣托毒法和溫陽托毒法。

中醫套用

1、方劑舉例:透托方,如透膿散;益氣托毒方,如托里消毒散;溫陽托毒方,如神功內托散。
2、常用藥物:透膿托毒藥物,如黃芪、當歸、川芎、穿山甲、皂角刺等;補益托毒藥物,如黃芪、黨參、白朮、當歸、川芎、白芍、茯苓、桔梗、皂角刺等;溫陽托毒藥物,如附子、乾薑、黃芪、人參、茯苓、白朮、陳皮、川芎、穿山甲等。
3、適應證:透托法用於腫瘍已成,毒盛正氣不虛,腫勢高突,根腳收束,腫瘍膿成尚未潰破或潰破後膿出不暢,多用於實證;補托法用於腫瘍毒勢方盛,正氣已虛,不能托毒外出者,如見瘡形平塌,根盤散漫,難潰難腐,或潰後膿水稀少,堅腫不消,並出現精神不振、面色無華,脈數無力等症狀,可用益氣托毒法;如見瘡形漫腫無頭,瘡色灰暗不澤,化膿遲緩,或局部腫勢已退,腐肉已盡,而膿水灰薄,或偶帶綠色,新肉不生,不知疼痛,伴自汗肢冷、腹痛便泄、精神委靡,脈沉細,舌質淡胖等症,可用溫陽托毒法。
4、注意點:透膿法不宜用之過早,腫瘍初起未成時勿用。補托法正實毒盛的情況下,不可施用,否則不但無益,反能滋長毒邪,使病勢加劇,而犯“實實之戒”。故透膿散方中的當歸、川芎,凡濕熱火毒熾盛之時,皆去而不用,適當加入清熱解毒之品。此外,內托法常與清熱法同用,因熱盛則肉腐、肉腐則為膿,故透膿托毒時要酌加清熱藥物,火熱熄則膿腐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