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出處,簡介,
出處
簡介
古人量酒多以升、斗、石為言,不知所受幾何。或雲米數,或雲衡數。但善飲有至一石者,其非一石米及百斤明矣。按《朱翌雜記》云:“淮以南酒皆計升:一升曰爵,二升曰瓢,三升曰觶。”此言較近。蓋一爵為升,十爵為斗,百爵為石。以今人飲量較之,不甚相遠耳。
宋楊大年於丁晉公席上舉令云:“有酒如線,遇斟則見。”丁公云:“有餅如月,遇食則缺。”紅灰,酒品之極惡者也,而坡以“紅友勝黃封”;甜酒味之最下者也,而杜謂“不放香醪如蜜甜”。固知二公之非酒人也。社會學角度出發進行比勘,認為“頭腦”實為存在於官方的一種飲食制度,其構成由低度甜酒和肉菜合煮而成,其本字可考證為“投醪”。作者認為,頭腦酒較早記錄為投腦酒,頭與投音近而通用。而投字在古代飲食著述中與酘通假。酘本義為酒再釀,酘酒則是再釀之酒,故在古代較原始的釀酒技術之下,是獲取濃甜之酒的有效方法;“頭腦酒”之“腦”,“腦”應通醪,為酒汁和酒糟混合物。醪的性質是一種較濃淳未去酒糟的甜酒,古代釀酒成熟後,其成品往往酒汁、酒糟混在一處出售或貯藏,喝時可用布或絹放在另一容器上面進行過濾,排除酒糟,才注入壺碗中暖後飲用。這種做法古稱為釃酒或漉酒。唐宋前的酒皆通稱醪。將“投”(或頭)“腦”合釋,投腦酒即酘醪酒也,為一種酒味較醇厚的汁、糟相將的甜酒。酘字在此,即可指其作法,也可指其酒味醇厚。當然,在明清俗文學中,酘醪酒已不再像前代的再三地酘制,而多是指酒汁、酒糟混合的甜酒。投醪與齊中酒、廳事酒、猥酒並列,皆是當時酒品中的一類。而投醪即為投腦,也即頭腦酒,由於是由糯米為原料,故其酒糟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