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流自動調節

腦血流自動調節

腦血流自動調節,指全身動脈血壓發生變化和因而產生的腦灌注壓在一個較大範圍內發生變化時,腦通過調節腦小血管的口徑使腦血管阻力發生相應變化,從而使腦血流量維持恆定的一個複雜的多因素過程。當動脈血壓升高或降低超過CA調控時,將無法維持CBF的穩定,增加腦的二次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腦血流自動調節
  • 外文名: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
  • 所屬學科臨床醫學
  • 定義:全身動脈血壓發生變化和因而產生的腦灌注壓在一個較大範圍內發生變化時,腦通過調節腦小血管的口徑使腦血管阻力發生相應變化,從而使腦血流量維持恆定的一個複雜的多因素過程
意義,分析方法,相關文獻,相關項目,

意義

腦是人體代謝率最高的器官,由於腦的新陳代謝旺盛、生理功能複雜,所以腦的血液供應必須十分豐富,穩定、充足的腦血流量對腦功能的正常發揮和腦的高代謝水平的維持是極其重要的。腦血流自主調節功能是維持腦血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許多腦部疾病(如腦卒中、痴呆、偏頭痛、腦外傷等)的腦血流自動調節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因此,了解腦血流自動調節功能對疾病診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腦血流自動調節與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如腦血管病、帕金森病、頭痛、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臨床預後相關。缺血性卒中患者通常雙側大腦的CA都會變差,大面積梗死患者通常患側大腦的CA更差,梗死面積與CA的受損程度正相關。CA和腦血管疾病的預後有關,因此它有潛力成為有用的臨床診療工具。

分析方法

在靜息狀態下,利用傳遞函式計算外圍動脈血壓和腦血流間的低頻相位差,即可測量CA。採用TCD聯合無創指尖血壓監測法分別連續採集受試者雙側MCA腦血流速度(cerebralblood flow velocity,CBFV)和動脈血壓(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信號。將採集的CBFV和ABP信號經過傳遞函式法(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TFA)分析,得出dCA參數(相位差和增益)。套用TCD記錄MCA的血流速度(blood flow velocity,BFV),配合無創性手指連續血壓監測儀,是記錄及分析dCA常用的方法。

相關文獻

2018年韓珂 、王政嚴 、紀乃方 、胡漢華 發表《傳遞函式分析動態腦血流自動調節:源於國際腦血流自動調節研究網路的白皮書》。
2019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深圳)神經內科韓珂、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腦血管病治療與研究中心胡漢華共同發表了《腦血流自動調節:從理論到臨床轉化及檢查流程的標準化》 。

相關項目

2017年楊弋教授團隊“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數位化腦血流儲備功能診斷評估技術及其套用研究”項目啟動。“數位化腦血流儲備功能診斷評估技術及其套用研究”專項是由楊弋副院長牽頭,聯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德力凱公司共同申報的。該項目順利通過評審,獲得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點專項”資助,其研究涵蓋了數位化腦血流儲備功能診斷評估技術開發、軟體轉化、臨床套用和產業推廣等多個方面內容。
腦血流自動調節
項目啟動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