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足動物門

腕足動物門

是具兩枚殼瓣的海生底棲固著動物。兩枚殼瓣大小不等,每枚殼瓣左右對稱。按照一般用法,大的殼瓣叫腹殼,小的殼瓣叫背殼。這裡的“背” 和“腹”並不一定表明其生活定位。兩殼瓣的鉸合部分位於後方,相對一方可以張開,位於前方。腹殼的後段可有一孔洞,稱肉莖孔(pedicle opening),由此伸出肉莖的柄,叫肉莖(pedicle),用以固著底質或挖掘潛穴,故腹殼又稱為莖殼(pedicle valve)。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腕足動物門
  • 拉丁學名:brachiopod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海洋,多數分布在淺海
簡介,分類,形態構造,生活習性,分布,

簡介

腕足動物門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多數分布在淺海。體外具背腹兩殼,很像軟體動物,故以前將其歸為擬軟體動物門,但這兩類動物差異極大。腕足類的背殼小、腹殼大,腹殼後端常具一肉質柄,以固著外物。背腹二殼內面各具一片外套膜體腔發達,充滿體腔液開管式循環,血液即體腔液。總擔具有攝食、呼吸功能,也是幼體孵化袋。雌雄異體。現存300多種,已描述的化石種在30000種以上。早寒武紀出現,奧陶紀二疊紀最繁盛,中生代時大為減少,到新生代時大部分絕滅。可分為2綱:無鉸綱Ecardines背腹兩殼幾乎相等,殼多為幾丁質,二殼由閉殼肌連在一起,有肛門,如海豆芽Lingula anatina、大海豆芽L. murphiana有鉸綱Testicardines背殼小,腹殼大,多為鈣質;二殼由齒和槽絞合,無肛門,如釀醬貝Terebratella coreanina

分類

腕足動物是最古老的動物類群之一,最早出現於 5億年以前古生代寒武紀志留紀泥盆紀達到高峰,以後便衰落下來。
腕足動物門分為兩個綱:①無鉸綱,殼內後部無鉸合裝置,殼質磷酸鹽和幾丁質,無腕骨,消化管終於肛門向外開口,幼蟲期長,消化管、觸手冠和成體肌肉(至少大部分)在動物附著以前就已出現,幼蟲不經變態或外套倒轉;②具鉸綱,殼內後部有鉸合構造,殼質為碳酸鈣,有腕骨,消化管終於盲囊,開口於體腔內,幼蟲期短,附著後即行變態,外套發生倒轉、前移。幼蟲附著後才出現消化管、觸手冠和成體肌肉。
胚胎髮育上,腕足類苔蘚動物相似,另外,兩類動物都有觸手冠,因此可以說它們有較近的類緣關係,很可能都是由同一祖先──原始環節動物演化而來。
腕足動物主要根據兩殼瓣鉸合構造的有無,分為低等的無鉸綱(Inarticulata)和高等的有鉸綱(Articulata)。
有鉸綱有鉸綱
已描述的腕足動物,估計約有3000個(其中無鉸綱約150屬),3萬個,大多生活於古生代,現生種只有300個,分屬於74個屬。
無鉸綱(Inarticulata)腹莖綱(Gastrocaulia)
舌形貝目Lingulida
乳房貝目Acrotretida
小圓貨貝目Obolellida
神父貝目Paterinida
有鉸綱(Articulata)尾莖綱(pygocaulia)
正形貝目(Orthida)
正形貝目正形貝目
五房貝目(Pentamerida)
紐月貝目(Strophomendia)
長身貝目(Productia)
小嘴貝目(Rhynchonellida)
無洞貝目(Atrypida)
石燕貝目(Spiriferida)
石燕貝目石燕貝目
穿孔貝目(Terebratulida)
腕足類動物有介殼兩枚,大小相等或不等,掩蓋背腹兩面,是其特點;介殼的形狀和飾紋以及內部器官的構造,是鑑定腕足綱屬、種的主要依據。身體柔軟,左右對稱。頭頂有突出部,上生許多觸手,稱“腕足”。消化道呈U字形彎曲,常缺肛門。具體腔和後腎。海產。在地質時代種類很多,寒武紀即已出現,晚古生代達於全盛,中生代開始衰退,現代殘遺的已很少。我國沿海常見的有酸醬貝海豆芽,均為活化石。腕足綱化石是主要的標準化石之一。
海豆芽海豆芽
酸醬貝(Terebratella coreanica)與真正雙殼貝的差別是兩殼一大一小,如上中便是一種深海酸醬貝的大殼。另外大殼端有一孔,活體內生肉質伸出附著于海床,如上右的那個孔非常明顯。
海豆芽(Linguta)古生物學上又稱“舌形貝”。腕足綱的一屬。貝體長舌形,背腹兩殼瓣都稍稍隆凸,殼面光滑。寒武紀開始出現,至現代仍未絕滅。我國沿海常見的一種海豆芽學名殼長約40毫米,寬約20毫米;柄長約60毫米。

形態構造

包裹體軀的外殼由腹殼和背殼組成。腹殼一般大於背殼。腹殼與動物固著有關,背殼與觸手冠有關。殼表光滑,但通常有生長線、放射溝、刺等裝飾構造。殼內有若干肌痕。背腹兩殼或以動物體的柔軟組織粘合一起,或借兩殼的齒槽裝置鉸合在一起。背殼內面有一鈣質腕骨,用以支持觸手冠。肉莖系由兩殼後端或由肉莖孔伸出的圓柱形構造,是腕足動物露出體外的唯一器官,固著在腹殼上。肉莖伸出的一端或有肉莖孔的一端為前端,相應的一端為後端,有腕骨的一面為腹面,故背殼又叫莖殼(見圖)。
腕足動物門腕足動物門
腕足動物門
體軀呈袋狀,僅占兩殼所裹內腔的後1/3,其餘2/3由外套占據。外套系體壁的葉狀延伸,外表面分泌背腹兩殼,並把兩殼連繫在一起,內表面分泌腕骨用以支持觸手冠,觸手冠位於外套腔內,由腕骨支架,分化程度較高。體壁由表皮、結締組織肌纖維神經網腹膜構成。真體腔分前腔、中腔和後腔。除後腎開口外,體腔為封閉系統。但當2殼開啟時,外套腔與海水相通。消化管由口、食道、胃、腸組成,或終於肛門向外開口,或終於盲囊而開口於體腔,有一對消化腺。神經系統由一較小的食道上神經節和一較大的食道下神經節構成。循環系統由背血管和若干膨大的心囊組成後腎2對,兼有排泄及生殖導管兩種功能。除體壁肌纖維外,還有發達的閉殼肌、開殼肌和調節肉莖活動的肌束。腕足動物雖有雌雄同體的種類,但絕大多數為雌雄異體。少數種類有育卵習性,但絕大多數行體外受精
腕足動物門腕足動物門

生活習性

腕足動物有聚生現象,即1種或數種個體常聚集在一起。大部分腕足類是底棲動物,它們或者直接以腹殼或者以肉莖固著在岩石、貝殼等堅硬的基質上營固著生活,通常腹殼在下,背殼在上,水平橫臥在基質上。但海豆芽和舌殼貝比較活動,藉助肉莖收縮或背殼上下活動掘孔營鑽穴生活,屬於底內動物。腕足類與其他觸手冠動物一樣,經觸手纖毛運動攝取食物,通常的食物有硅藻放射蟲、軟體動物幼蟲、海藻碎片等。

分布

腕足動物全系海生,從北極至南極,從低潮線下至5000米以上的深海海底,都有它們的代表。生活在潮間帶的種類為數極少,純粹深海種類也不多,絕大部分種類生活在大陸架淺海底。腕足類喜生活在冷水區域,純熱帶性種類甚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