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蟲為海生漂浮的單細胞動物,具放射排列的線狀偽足。放射蟲種類多,數量大,死亡後沉積海底所形成的軟泥占現代海底面積的2~3%。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放射蟲
- 拉丁學名:Radiolarian
- 界:動物界
- 門:原生動物門
- 綱:肉足蟲綱
- 亞綱:放射蟲亞綱
- 目:放射蟲目
基本信息,原生質構造,骨骼,營養與繁殖,分類,泡沫蟲亞目,罩籠蟲亞目,阿爾拜蟲亞目,個體大小,主要特徵,生活習性,分布,溫度,深度,鹽度,水團,地史分布,研究歷史,第一階段:,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我國研究歷史,在地質學中的套用,
基本信息
放射蟲為具有軸偽足的海生單細胞浮游生物,屬原生動物門輻足綱放射蟲亞綱。形體微小,一般直徑為0.1~0.5mm,少數可超過1mm。細胞內有一中心囊,將細胞質分為囊外、囊內部分。偽足從囊外部分伸出。一般為無性生殖;少數放射蟲分裂後的細胞附連在母細胞上,形成單細胞群體。目前已知化石放射蟲2000種以上,現生放射蟲6000種以上。
原生質構造
中心囊:球形、鐘罩形、葉狀或不規則形。囊壁是一層多孔的假幾丁質或類粘蛋白質的膜。放射蟲的骨架主要隨中心囊的形狀架構而成。
中心囊的構造差異是分類上極為重要的依據。
泡沫蟲:中心囊呈軸對稱,囊壁為單層的薄膜, 具無數規則分布的小孔。
罩籠蟲:中心囊呈狹長型,單軸式的放射狀對稱,囊壁為一層緻密的薄膜,僅在長軸的一端有孔洞。
囊內質:一個或數個細胞核,覆核、各種細胞類器官、脂肪球、色素體、結晶體,有營養和生殖功能。
囊外質:以多囊蟲目為例
肉基質層:顆粒狀原生質組成,軸偽足由此伸出,消化作用在此進行,常可見半消化物質。
膠泡層:厚層的膠狀組織,充滿膠泡,可調節比重,利於漂浮,分泌骨骼。蟲黃藻共生於此。
肉網層:外質的最外側,網目狀構造,周邊向外延伸出絲狀偽足。
偽足:偽足上可富有粘稠狀的矽膠。軸狀偽足:由微管組成的軸絲支持;絲狀偽足。
骨骼
大多數的放射蟲具有結構精緻的矽質骨架,但海水錶層常見的一種群居放射蟲就沒有骨架。
1、骨骼成分與特性
主要為Si和O,還有少量的Mg、Ca、Na、Pb等元素,總量不超過4%。骨骼清晰透明,透射光下呈玻璃狀,硬且脆,無彈性。
2、骨骼類型
鬆散結構:為互不連線或接合不堅實的桿、骨針及刺。
格線狀:孔的大小和形狀是重要的鑑定特徵。
海綿狀:細短的小棒三維空間連線。
孔板狀:緻密均勻,可見稀疏、大小不等的孔。
3、骨骼發育
Haeckel的兩種假說:其一骨骼單元直接由偽足和原生質網的化學成分變質形成;其二由原生質分泌形成。Thompson用在細胞質分界面上發生的物理-化學過程來解釋骨骼形成的網狀模式Hollande認為骨骼形成於活的原生質膜內。個體發育的不同階段,骨骼的形態和結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在成年以後,骨骼還具有次生生長現象,表現為翼膜和附加骨骼網。
4、骨骼保存
與保存的環境有關,0-1000米貧矽水體;火山活動有利於放射蟲的生活和保存,有機組分沉積速率高的地方易保存。CCD面以下,常成為沉積物的主要成分。放射蟲軟泥,主要分布於熱帶太平洋和印度洋深海底。與放射蟲骨骼本身的結構有關,骨骼纖細的種類更易溶解。
營養與繁殖
1、營養
放射蟲主要靠偽足捕食各種浮游生物。 放射蟲共生的藻類(蟲黃藻)也可為放射蟲提供營養。僅限於透光帶。共生的藻類散居在膠泡層中也有在肉基質層附近或聚集在中心囊內。共生的藻類也可成為放射蟲的食物。
2 、生活周期
很短,數天至一個月左右。
3、繁殖
無性生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有性生殖。群體放射蟲有大量具鞭毛的細胞。
分類
根據殼體結構和對稱性,分為: 泡沫蟲亞目、罩籠蟲亞目、阿爾拜蟲亞目
泡沫蟲亞目
單體或群體,中心囊膜上均勻分布著許多小孔;極少數的屬種無骨骼;少數的屬種具分散於外質中的骨針;大多數泡沫蟲個體微小,具有單一的格子殼——典型形態(球形對稱);還有一些屬種具放射狀刺和內部支持橫桿的同心殼;一些屬種的骨架是由無秩序稠密排列的小棒組成的海綿狀殼。最古老的類群,寒武紀——現代。占放射蟲屬數量的一半。依據骨架的類型和形態以及放射主針數目可化分出42科。
罩籠蟲亞目
中心囊膜的穿孔集中在一端,成為一個孔板,構成內囊軸絲圓錐體的基部。殼異極,一般為兩側對稱骨架有主針體型:三射、四射、六射;矢狀環型:簡單或帶刺,具三角形的基角: 格架型:由單列的房室構成,分為頂角、頭、胸、腹、基殼口和翼,口孔簡單或被一格架封閉。S出現,古生代屬種較少,中、新生代屬種增加,現代占放射蟲動物群的70%以上。在海洋中分布廣泛,不同的深度有特定的組合。
阿爾拜蟲亞目
兩側對稱,殼壁多為無孔板狀 。
個體大小
單體:成年個體直徑數十微米~數百微米;
群體:直徑數厘米~數十厘米。
主要特徵
在細胞質內有一個球形、梨形或圓盤形的幾丁質中心囊。中心囊將細胞質分成囊外和囊內兩部分。囊的表面包以角質膜,膜上有小孔,使囊內外的細胞質相互溝通。囊內有核,司營養及生殖;囊外細胞質常有許多脂肪粒和空泡,有利於動物的漂浮生活。
生活習性
海生,營漂浮生活,多為正常鹽度的遠洋生物。多孔球狀外形和多種殼飾。細胞記憶體在氣泡。向外伸展的偽足。囊內質中的脂肪球,說明以漂浮生活方式為主。但有些具堅實塊狀殼類型是靠近海底生活的特徵,並可生活在不同的水深,有的可深達四千米以下。多數放射蟲分布在溫暖的海洋中,尤其是赤道地區最為豐富,由赤道向兩極數量很快減少。僅很小部分可在兩極生存。
分布
1、水平分布
外海,遠洋,在淺海外陸架有少量分布。
2、垂直分布
可生活在不同的水深,海水表面至數千米深的洋底。表層個體較小,深海水域中個體較大。大多數生活在表層透光帶內(0—幾百米),表層、中層上部——棘刺蟲類、泡沫蟲類和一些罩籠蟲類;中層以下——一些罩籠蟲類、褐囊蟲類。
溫度
多數放射蟲分布在溫暖的海洋中,由赤道向兩極數量很快減少。僅很小部分可在兩極生存。在大洋表層可劃分出四個組合——極區帶、近極帶、亞熱帶和熱帶表層組合 。
放射蟲
寒流地區——放射蟲種類少,殼壁厚,構造緻密,刺短而粗。
暖流地區——放射蟲種類多,殼壁薄,構造纖細,孔小,刺長,側棘發育。
深度
各組合的深度限制界限位於50,200,400,1000和4000米。
鹽度
放射蟲對鹽度的反應較為靈敏,高於溫度。部分類群可生活於極區,陸地淡水沒有發現。正常鹽度種類豐富。
水團
水團是放射蟲生存的環境。同一水平面分布不同的水團,垂向的不同層次具有不同的水團。 水團的性質決定放射蟲組合特徵的差異。北極從表層到深處只有一個水團低緯度地區可具有不同的水團。
地史分布
放射蟲的生命歷史非常悠久,但是由於棘刺蟲亞目和褐囊蟲亞目的骨骼結合得很弱,很容易損壞,很難保存成化石,因而在地層中常見的放射蟲化石多屬於多囊蟲亞目。它們在寒武紀出現,到了泥盆紀後期和石炭紀達到繁盛。法國、英國、俄國的烏拉爾地區、北美洲和澳大利亞都盛產放射蟲化石。
新生代是放射蟲發展的頂級時期,尤其是在始新世和中新世,放射蟲的所有類群都出現了,並在世界各地廣泛分布,形成了許多有代表性的化石群。
研究歷史
第一階段:
十九世紀初,蘇俄的一名水手第一次發現放射蟲。
第二階段 :
十九世紀中葉——末期
1、Müller(1855):觀察地中海中的原生動物命名放射蟲(放射狀分布的偽足)。
2、Meyen(1834):最早發現岩石中的放射蟲化石,記述了兩個屬(幾種水螅和其它低等動物)。
3、Ehrenberg(1830-1875):第一個廣泛研究放射蟲的學者。《Microgeologie》記述、定義了采自地中海的放射蟲,提議用Radiolaria來代表呈輻射對稱的海生肉足類。
4、Haeckel(1862):修訂Radiolaria包括具中心囊的輻射對稱的海生肉足類,並進行了最初的分類。描述了430种放射蟲,新種350多種。
5、十九世紀末期歐洲和俄國也發表了有關報導。
6、K. Zittel(德)最早從岩石中發現放射蟲化石。
7、Ehrenberg從第三紀矽質岩中發現了放射蟲化石
第三階段: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現代
深海鑽探計畫(JOIDES)、板塊構造理論促使放射蟲研究再度萌芽並蓬勃發展。主要在放射蟲的形態學、生態學和生物地層學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我國研究歷史
台灣地區八十年代後期起步
吳浩若、楊群到Dallas學習,研究地區為 海洋、造山帶。
在地質學中的套用
根據對不同地層放射蟲種類的發展演化的研究,分析放射蟲的進化譜系,對原生動物的演化有許多啟示。另一方面,由於在世界各大洋深海鑽探獲得大量岩心,對世界大洋洋底地層,自侏羅紀到第四紀各地質時期放射蟲的豐度都有了記錄,許多放射蟲的沉積層序都保存得很好,並且找到了放射蟲在地層中的初現和絕滅時限。因而,利用放射蟲進行生物地層劃帶的工作最近有了迅速的發展,其中新生代的劃帶工作進展最快。與此同時,基於放射蟲建立的古地磁地層劃帶工作,首先在南極地區開展,現在已擴大套用到赤道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兩水域的海底地層。古地磁方法認為放射蟲的絕滅種類與地磁倒轉相應,但對古地磁方法的有效性,學者們仍有不同的意見。此外,不少學者指出放射蟲的分布與水團的邊界相應,某些放射蟲成為某些水團的地方種,因此,有人認為放射蟲可以作為水團的指示種。至於用放射蟲解釋古氣候、作為古氣候指標,也是近年來對放射蟲套用的發展。放射蟲是海洋環境生活的原生動物,淡水環境絕無生存,因此,它又是海相的指示生物。冷水種生活在北緯40度附近,暖水種在赤道及暖流區。在大陸架地區,觀察它的數量變化規律,可以探究該地區海進與海退的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