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膿腫

脊髓膿腫為化膿菌侵入脊髓內引起脊髓化膿性炎症形成的膿腫。本病很少見,一般為皮膚、心、肺、腹腔臟器等的細菌性炎症蔓延或經血行播散到達脊髓,在脊髓內中心部位形成充血、腫脹和變性,並沿脊髓縱軸發展,最終形成膿腫。病變可累及數個脊髓節段,炎症偶可累及脊髓全長,造成急性脊髓損害。本病術前診斷有一定困難。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脊髓膿腫
  • 就診科室:神經外科
  • 常見病因:原發性脊髓膿腫病因不明;繼發性脊髓膿腫多由於鄰近組織感染蔓延或全身其他部位感染等未及時治療
  • 常見症狀:早期症狀大多缺乏特異性,表現為嚴重背部疼痛和發熱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脊髓膿腫可分為原發性脊髓膿腫和繼發性脊髓膿腫兩類。原發性脊髓膿腫病因不明,繼發性脊髓膿腫多由於鄰近組織感染(如皮膚瘺管、外傷後感染、脊柱感染等)蔓延或全身其他部位感染(如細菌性感染、膿毒血症、細菌性心內膜炎)等未及時治療,細菌經血行播散而來。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少數為鏈球菌、肺炎球菌和大腸桿菌等。

臨床表現

早期症狀大多缺乏特異性,表現為嚴重背部疼痛和發熱。當非特異性症狀持續幾周至幾個月時,可在局部或全身化膿性感染表現的基礎上出現急性甚至超急性的脊髓受累的症狀和體徵,常有受累脊髓節段局部疼痛,繼之出現進行性加重的運動、感覺及括約肌功能障礙,可有痛覺及深感覺分離、肢體麻木無力、感覺喪失等表現並呈現全身感染及中毒症狀。病情於數日至數周內發展至高峰,以3天內達高峰者較為常見。

檢查

1.腦脊液檢查
白細胞計數輕度增多,以中性粒細胞為主,蛋白質含量明顯增高。細菌培養可見致病菌生長。
2.X線攝片檢查
脊柱X線平片一般表現正常,也可有椎間盤或椎體炎等局部感染表現。
3.CT或MRI
可以明確病變的性質、範圍,很好顯示相應脊柱平面脊髓或硬膜下膿腫或積膿、脊髓增粗、蛛網膜下腔變窄,增強掃描可見脊髓脊膜強化,膿腫壁不規則周邊強化或片狀強化、結節狀強化等表現尤其以MRI顯示更佳。

診斷

1.常有受累脊髓節段局部疼痛,繼之出現運動、感覺及括約肌功能障礙。多有痛覺及深感覺分離,並呈現全身感染及中毒症狀。
2.血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多。腦脊液細胞數增多,蛋白明顯增高。腦脊液細菌培養可見致病菌生長。3.脊髓碘劑造影已很少使用。目前多通過CT和MRI檢查了解膿腫位置及其範圍,以MRI檢查價值最大。

鑑別診斷

本病需與髓內皮樣囊腫、表皮樣囊腫及囊性畸胎瘤等相鑑別。

治療

1.治療原則
脊髓膿腫一經確診,應在全身套用足量抗生素條件下進行手術治療;術後予以抗生素治療,加強護理及康復治療。
2.藥物治療
明確診斷後,全身套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並及時根據血液、腦脊液、膿液的細菌培養及藥敏結果調整抗生素的使用。
3.手術治療
一般先行椎板切除,切開硬脊膜,脊髓膿腫的部位常腫脹變粗,以棉片妥善保護手術野,於脊髓背側中線腫脹最顯著的部位進行切開,充分吸除膿腫,並用稀釋的抗生素生理鹽水反覆沖洗膿腔。結合術前MRI檢查,對於有分隔形成的膿腫,應仔細探查,打通分隔,充分清除膿液。膿腔留置引流管一根,做切口縫合。如果脊髓腫脹明顯硬脊膜不縫合以利減壓,或以自體筋膜行硬脊膜擴大修補。術後膿液送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以幫助選擇抗生素。
4.術後抗生素治療
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用敏感抗生素,最少持續4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