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肋痛》是一本2023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春艷,賈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脅肋痛
- 作者:王春艷,賈楊
- 出版時間:2023年2月1日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ISBN:9787547860137
- 裝幀:精裝
《脅肋痛》是一本2023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春艷,賈楊。
肋軟骨炎,又稱前胸壁綜合徵,是前胸部疼痛常見的原因,由於疼痛部位在前胸,很容易於心絞痛混淆,患者常誤以為自己有冠心病,病因一般與外傷有關,資料在人們搬運重物 ,急劇扭轉或因胸部擠壓等使胸肋關節軟骨造成急性損傷、或因慢性勞...
脅痛(hypochondriac pain)是以一側或兩側脅肋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證,也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自覺症狀。脅,指側胸部,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總稱。可由肋骨軟骨炎或肋間神經痛導致。病因 1.肋軟骨炎 好發於青壯年,病因尚不明確。2.肋間神經痛 是一組症狀,指胸神經根由於不同原因的損害,如:胸椎退變、...
胸脅痛是指因感受外邪或情志失調或飲食不節或跌打損傷等原因導致的脈絡失養或閉阻而引起的以胸脅部疼痛為主的一種病症。病位在肝膽,病性有虛有實。俗稱:“岔氣”。臨床上可見於肋間神經痛、急性膽囊炎、膽結石、肝炎等。病因病機 1.肝鬱氣滯:肝主疏泄,如若情志抑鬱、惱怒或情志不舒時可導致肝氣鬱滯,肝...
《脅肋痛》是一本2023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春艷,賈楊。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醫常見及重大疑難病證專輯文獻研究叢書”中的一種,圍繞脅肋痛歷代經典古籍文獻展開。中醫脅肋痛通常以一側或兩側脅肋部疼痛為主要病證表現。其在現代醫學中與之對應的疾病範圍廣泛。本書包括上、下兩篇,上篇為脅肋...
產褥期內,兩脅肋脹滿疼痛者,可診為產後脅痛。臨床中應與肝臟病引起的脅痛相鑑別。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疼痛 脹痛遊走不定者屬氣滯,刺痛不移者為血瘀,隱痛綿綿者多屬血虛。2、辨虛實 隱痛,痛勢綿。綿者,多為虛證;脅痛較重,甚則痛不得轉側者,多為實證。二、治療原則 治療以養肝、活血、養血...
2.脅肋痛:沿肋骨相引掣痛,且患區常有感覺異常,一般無發熱、咳嗽、胸膜摩擦音等症。3.肝著[著]:常有肝癉病史,病變部位在右脅下及脅內而非胸廓,一般有肝功能異常。4.胸痹(心痛)、厥[真]心痛:年齡一般較大,疼痛位於左胸,向左臂部放射,勞累後發作,心電圖檢查有特徵性改變。辨證論治 1.肝火犯肺...
脅下偏痛 脅下偏痛,證名。脅肋部偏側疼痛。由陰寒實邪結聚而成。《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脅下偏寒,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醫宗金鑒》正誤存疑篇以脅下偏痛之“偏”字,當為“滿”字。“按脅下偏痛之‘偏’字,當是‘滿’字,當改之。”
胠脅痛 胠脅痛,證名。腋下至脅部疼痛。出《素問·氣交變大論》。詳胠脅肋痛條。
怒氣肋痛 怒氣肋痛,證名。因惱怒傷肝,氣鬱脅肋而致肋痛。見《春腳集·胸肋部》。治宜舒肝理氣,用香附、川芎、當歸、柴胡、青皮等藥。參見肝鬱脅痛、肝氣脅痛條。
跌仆脅痛 跌仆脅痛,病證名,因跌仆傷損、瘀滯凝於脅肋所致。見《雜病源流犀燭·肝病源流》。脅痛的特點多為晝輕夜重,痛處固定不移。
脅肋穴,推拿穴位名。位於自腋下兩脅至天樞穴處。主治脅痛,胸悶,氣急痰喘,疳積,食積,肝脾腫大等。一般用搓摩法、抹法、拍法等。功能作用 理氣化痰,解郁消積。定位 位於自腋下兩脅至天樞穴處。主治 脅痛,胸悶,氣急痰喘,疳積,食積,肝脾腫大等。操作 一般用搓摩法、抹法、拍法等。用雙手掌自兩脅腋下...
肋罅,經外奇穴名。出自《千金翼方》。位於胸側部,從左右乳頭外側旁開4寸之肋骨間是穴,左右共2穴。淺層布有第4肋間神經外側皮支,深層有胸長神經的分支。主治五屍,胸膜炎,腹膜炎,肋間神經痛,脅肋痛,癆瘵,咳嗽等。斜刺0.3-0.5寸;可灸。定位 位於胸側部,從左右乳頭外側旁開4寸之肋骨間是穴...
脅肋疽,疽生於脅肋部,生於脅部腋下的,叫「淵疽」,統稱 「脅肋疽」。因正氣虛弱,肝氣鬱滯,痰火壅阻於肝膽二經所致。多見於有結核病變的青年患者,以男性為多。初發於肌肉深部,脅肋間漫腫 隱痛,皮色不變,不紅不熱,約經三、四個月後化膿,腫勢漸重,疼痛難忍,破潰後膿水清稀,夾敗絮狀膿塊...
柴胡疏肝散,中醫方劑名。為理氣劑,具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氣鬱滯證。脅肋疼痛,胸悶善太息,情志抑鬱易怒,或噯氣,脘腹脹滿,脈弦。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肋間神經痛等屬肝鬱氣滯者。歌訣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殼陳皮草香附,疏肝行氣兼活血,脅肋疼痛立能消。組成 陳皮、柴胡、川芎、香附...
膽經實熱證的臨床表現,以口苦咽乾,脅肋脹痛,兩顳側頭脹痛,目赤目痛,舌質紅,脈有力等為主。可兼見驚悸不寐,煩躁不安,頭暈耳鳴,或噁心嘔吐,黃疸等。熱邪壅於膽腑,膽失疏泄,膽氣上逆,則口苦咽乾;膽氣鬱滯,經脈不利,故脅肋脹痛,兩顳部頭痛;足少陽膽經起於目銳眥,膽經有熱則目赤目痛。若膽經...
膽經實熱,熱邪壅於膽腑,臨床以口苦咽乾、脅肋脹痛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於膽脹、脅痛、黃疸,以及西醫的膽囊炎、黃疸型肝炎等疾病。臨床表現 膽經實熱證的臨床表現,以口苦咽乾,脅肋脹痛,兩顳側頭脹痛,目赤目痛,舌質紅,脈弦有力等為主。可兼見驚悸不寐,煩躁不安,頭暈耳鳴,或噁心嘔吐,黃疸等。熱邪壅於...
木通散是用於治療脅肋苦痛;或心下、脅肋並小腹牽引痛者的藥物。用法是上為細末,煎蔥白、酒調下9克。一服愈,甚者不過再服。方劑一 【來源】《婦人大全良方》卷七。【組成】木通(去皮、尖) 青皮(去白) 川楝子(去皮、核)各30克(以上三味,用巴豆15克炒黃,去巴豆不用) 蘿蔔子(炒) 舶上茴香30克(炒...
1.肋間神經痛 脅肋灼痛(疼痛由後向前,沿相應的肋間隙放射呈半環形)肋間隙可有壓痛、肚子疼、燒灼性疼痛、感覺過敏等。2.頸椎先天融合畸形 短頸、放射性疼痛、頸部酸痛、落枕等。3.下頸椎不穩症 頸部酸痛、頸部僵硬、放射性疼痛等。檢查 進行疼痛部位的相關體格檢查,如:頸、肩、腰椎部活動度檢查、關節X線...
脹滿有胃脹、脅脹、腹脹之別,它與肝氣不舒展或脾虛或脾虛濕聚有關,"氣壅為脹""濕聚太陰為滿是也"。臨床把胃脘脹滿者稱之為"胃痞"或"心下痞滿"。所謂"滿而不痛為痞"。中醫認為肝之經脈過兩脅,兩脅脹滿者為"肝氣不舒"。痛也有部位之分:有胃脘痛,腹痛,脅肋痛,或胃脘脅肋俱痛,或胃痛徹背等。...
支溝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耳聾、耳鳴,暴喑;脅肋痛;便秘;瘰癧;熱病。操作方法為直刺0.5~1寸。名稱釋義 (1)支溝。支,樹枝的分叉也。溝,溝渠也。該穴名意指三焦經氣血在此吸熱擴散。本穴物質為外關穴傳來的陽熱之氣...
43、頰下逆顴為大瘕:大瘕,即大瘕泄,里急後重而莖中痛,為五泄之一。病色從頰下上逆於顴的為痢疾病。44、顴後為脅痛,頰上者鬲上也:病色見於顴骨的為脅痛,病色見於頰上的是鬲上的病。作品譯文 肝臟有熱的病人,小便先發黃,腹中疼痛,嗜臥,身體發熱。熱邪與正氣相爭則表現為言語狂亂、驚駭、脅肋...
安絡化纖丸,健脾養肝、涼血活血、軟堅散結。用於慢性B型肝炎、B肝後早、中期肝硬化,表現為肝脾兩虛、瘀熱互結證候者,症見:脅肋疼痛、脘腹脹滿、神疲乏力、口乾咽燥、納食減少、便溏不爽、小便黃等。成份 地黃、三七、水蛭、僵蠶、地龍、白朮、鬱金、牛黃、瓦楞子、牡丹皮、大黃、生麥芽、雞內金、水牛角濃縮...
肝鬱氣滯,疏泄失常,血行不暢,不通則痛,故見心腹脅肋諸痛;疼痛隨情志變化而波動,故時發時止;氣鬱化火,故見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疏肝清熱,活血止痛。方中金鈴子(即川楝子)味苦性寒,善入肝經,疏肝氣,瀉肝火,為君藥。玄胡索辛苦而溫,行氣活血,長於止痛,為臣藥。配伍特點 兩藥相配,氣...
(2)表現:頸前喉結兩旁結塊腫大,質軟不痛,頸部感覺腫脹,胸悶,善太息,或脅肋竄痛,病情隨情志波動,苔薄白,脈弦。(3)治則:疏肝理氣,化痰消癭。(4)主方:四海舒郁丸加減。在現代醫學中,很多疾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期肝硬化,脂肪肝,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肋間神經痛等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