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筋草 也稱肺經草,多年生草本。根莖短,叢生纖維狀鬚根。葉多數,基生,線形,先端尖,淡綠色。花莖長35~60厘米,上部具粉質短柔毛及稜角,花莖上的葉小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肺筋草
- 別稱:肺經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目:薔薇目
- 科:薔薇科
- 屬:杜鵑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根莖細長,橫走,密被深褐色披針形的鱗片;根須狀,深褐色,密生鱗毛。葉疏生;葉柄長6~15厘米,略呈四棱形,基部有關節,被星狀毛;葉片披針形、線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20厘米,寬1.5~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略下延,全緣,革質,上面綠色,有細點,疏被星狀毛或無毛,下面密被淡褐色星芒狀毛,主脈明顯,側脈略可見,細脈不明顯。孢子囊群橢圓形,散生在葉下面的全部或上部,在側脈之間排成效行,每孢子囊群間隔有星狀毛,孢子囊群隱沒在星狀毛中,淡褐色,無囊群蓋;孢子囊有長柄;孢子兩面形。
生長環境
生於山野的岩石上,或樹上。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異名:石韋,石樜(《本經》),石皮(《別錄》),石葦(《滇南本草》),金星草、石蘭(《綱目》),生扯攏(《分類草藥性》),虹霓劍草、石劍、潭劍(《福建民間草藥》),金湯匙、石背柳(《中藥材手冊》),飛刀劍(《植物名實圖考》),肺心草、蜈蚣七、鋪地娛蚣七、七星劍、大號七星劍、一枝箭、山柴刀、木上蜈蚣、肺筋草、蛇舌風、肺金草、大連天草、箭戟蕨、長柄石韋、石茶。
製藥炮製:揀淨雜質,洗去泥沙,刷淨茸毛,切段曬乾。
①《別錄》:"用之須去黃毛。"
②《日華子本草》:"入藥去梗,須微炙用。一法以羊脂炒乾用。"
性味特點:甘、苦,微寒。
①《本經》:"味苦,平。"
②《別錄》:"甘,無毒。"
③《藥性論》:"微寒。"
④《貴州草藥》:"味辛,性平。"
歸經:入肺、膀胱經。
①《滇南本草》:"入小腸經。"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膀胱二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散劑。
藥材採集:春、夏、秋均可採收,除去根莖及鬚根,曬乾。
化學成分
1、含綿馬三萜(diploptene)、皂甙、蒽醌、黃酮、β-谷甾醇。
2、石韋含β—谷甾醇、芒果苷、異芒果苷、延胡索酸等。
藥理作用
1、鎮咳、祛痰、平喘作用:小鼠口服廬山石韋提取物101(水煎濃縮液)、410、411、1A母及晶1均有明顯鎮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均不及可待因。從小鼠半數致死量和鎮咳有效劑量的比值來看,410用半數致死量的1/10即有明顯鎮咳效應,其效價高於原生藥和其他成分。小鼠口服410,腹腔注射410、411、411-1C、1A母、晶4均有明顯的祛痰作用(酚紅法)。在位氣管袋的狗每天服410,連服3或6周,氣管袋內的痰量未有明顯變化,但臨床用於治療慢性氣管炎,可使痰量減少,可能由於氣管袋沒有慢性炎症,痰液沒有病理性增高之故。但各種提取物均無明顯平喘作用(豚鼠組織胺噴霧法)。
2、對大鼠慢性氣管炎的治療作用:用二氧化硫刺激產生慢性氣管炎後,每天口服410,10天為一療程,共兩個療程,用藥組漿液腺和粘液腺腺泡的體積都比對照組小,大、小支氣管的杯狀細胞均比對照組少,尤以小支氣管中的減少較為明顯。這與臨床上用藥後痰液減少的現象是符合的。此外,用藥組的炎症以及上皮細胞的病變也比對照組輕,這可能和支氣管內粘液的分泌、積聚減少,改善了局部及全身情況有關。是否廬山石韋本身有非特異性抗炎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3、石韋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抗病毒,鎮咳,祛痰作用。
文獻論述
①《本經》:"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
②《別錄》:"止煩下氣,通膀胱滿,補五勞,安五藏,去惡風,益精氣。"
③《日華子本草》:"治淋瀝遺溺。"
④《本草圖經》:"炒末,冷酒調服,療發背。"
⑤《滇南本草》:"止玉莖痛。"
⑥《綱目》:"主崩漏,金瘡,清肺氣。"
⑦《植物名實圖考》:"治痰火,同瘦肉蒸服。"
⑧《閩東本草》:"治痢疾。"
藥用禁忌
陰虛及無濕熱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滑石、杏仁為之使。得昌蒲良。"
②《本草從新》:"無濕熱者勿與。"
③《得配本草》:"真陰虛者禁用。"
臨床套用
1、治療支氣管哮喘:4~9歲每日用石韋全草5錢,10~15歲1兩,16歲以上1.5兩。每兩加水1000毫升,煎成300毫升,趁熱加入冰糖1兩,分3次服,3天為一療程。觀察11例,服藥後喘息消失者7例,減輕者2例,無改變者2例。多數在服藥的當天哮喘症狀即開始平息,其他症狀於次日或第3天消失,但停藥後往往仍有復發,復發時間最短者為2周。復發時再用同法治療,仍然有效。
2、治療慢性氣管炎:曾採用廬山石韋單味煎劑、沖劑、提純石韋"410"糖漿及複方廬山石韋沖劑進行臨床觀察,均取得不同程度療效,其中以石韋"410"糖漿的效果較為滿意。一煎劑:鮮廬山石韋全草每天1.6兩(第一療程用全草,第二療程去毛、葉柄及主脈),頭煎加水300毫升,沸後再煎20分鐘;二煎加水150毫升,沸後煎20分鐘。混合2次煎液,以8層紗布過濾,分2次服。療效:第1療程服藥人數計21例,有效率為47.6%,其中顯效1例。服藥2個療程的16例,有效率為87.5%,其中顯效1例。副作用主要有心館,胸骨後不適,飢餓感,尿量增多及頭暈,停藥後症狀即消失。二沖劑:日服3次,每次1包,相當於生藥1兩。治療117例,服藥一個療程的有效率為47%,其中顯效12例,好轉43例,無效62例;兩個療程的有效率為57.6%,其中近期控制者3例,顯效22例,好轉39例,無效47例。繼續服用到3、4個療程時,有效率可增至87.5%與82%,顯效率增為46.2~51%。說明延長療程,可提高療效。三提純石韋"410"糖漿:每天2次,每次15毫升(相當生藥1.5兩),10天為一療程,共服二個療程。治療40例,第一療程有效者31例(78.2%),其中顯效16例(40%);繼續服用第二療程的36人,有效率為88.9%,顯效率為55.6%。個別患者每天服3次,療效更為顯著。四複方石韋沖劑:用廬山石韋15兩,江剪刀草1兩,煎成濃汁,焙乾,製成粉末,加適量糖粉,每天分3次,開水沖服。10天為一療程。共治療278例,有效者200例(72%);其中近期控制13例,顯效51例(23%)。大多數患者在服藥2~3天后見效。在使用石韋各種劑型,特別是提純石韋"410"糖漿過程中看出,石韋具有良好的消痰作用,一般治療1~2天后,痰量減少,粘稠度減低,咯痰轉爽。這對改善通氣功能,防止繼發感染,從而減少對組織細胞的損害,促進病變的癒合創造了有利條件。複方石韋(與江剪刀草合用)鎮咳作用較單味石韋為佳,平喘作用兩者均較差,消炎效果也不佳。
用有柄石韋全草,壓榨去毛及孢子,水煎製成糖漿。第1~4日,按每天含生藥1兩分3次服。第5~10日,每天劑量加倍。第11~15日照第1~4日劑量服。治療50歲以上的重症患者12例,其中喘息型8例,有效5例,基本治癒2例,顯效1例,進步2例;單純型4例,僅有1例顯效。說明石韋糖漿對喘息型患者療效較好。
3、治療急、慢性腎炎及腎盂腎炎:
一煎劑:取有柄石韋葉20片左右(相當於2~3克),加水500~1000毫升,每日1劑,煎分2次服。亦可用開水浸泡,當茶飲。
二片劑:每片含生藥0.5克,每次2~3片,日服3次。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39例,36例有效;腎盂腎炎20例,17例有效。據觀察,服藥2~3天后,尿量即增多,浮腫逐漸消退。對於慢性腎小球腎炎,一般以3個月左右為一療程,急性腎小球腎炎療程為10天左右。
常用選方
2、治淋濁尿血:石韋、豬鬃草、連錢草各五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3、治石淋:石韋(去毛)、滑石各三分。上二味,搗篩為散,用米汁若蜜服一刀圭,日二服。(《古今錄驗》石韋散)
6、治痢疾:石韋全草一蔭,水煎,調冰糖五錢,飯前服。(《閩東本草》)
7、治崩中漏下:石韋為末,每服三錢,溫酒服。(《綱目》)
8、治咳嗽:石韋(去毛)、檳榔(銼)等分。上二味,羅為細散,生薑湯調下二錢匕,(《聖濟總錄》石韋散)
9、治慢性氣管炎:石韋、蒲公英、佛耳草、一枝黃花各-兩。水煎濃縮,分二次服。(中醫研究院《攻克慢性氣管炎資料選編》30,1971)
10、小便淋痛。用石韋、滑石,等分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11、便前有血。用石韋研為末,以茄子枝煎湯送服二錢。
12、氣熱咳嗽。用石韋、檳榔,等分為末,每服二錢,薑湯送下。
13、崩中漏下。用石韋研為末,每服三錢,溫酒送下。
栽培技術
主要採用分株敏殖方式:3月栽種,栽前選營養葉片較多的老株,連根挖起,每3-4節剪成1段,放水中浸1晝夜,吸足水分後栽種。應選樹下岩石有苔蘚植物的地主才易栽活。栽時按行株距23-27cm,把苔蘚植物刨開,放入1-2段根莖,用濕潤的腐殖質土壓緊。亦可利用石坎壁栽種,將種苗放在縫隙里,用濕潤的腐殖質土塞穩。
田間管理:在它生長旺盛的季節可以適當的噴灑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