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功能受限

肩關節功能受限(limitedshoulder joint mobility)多見於肩關節周圍炎和肩關節脫位。肩關節周圍炎主要由於關節囊、韌帶、肌肉等組織粘連,關節脫位最常見的症狀是功能障礙。肩關節脫位是最常見的脫位之一,約占全身關節脫位的50%,這與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關。因為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鬆弛,以及前下方組織薄弱,關節活動範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更多。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骨科   
  • 常見發病部位:肩關節
  • 常見病因:肩關節周圍炎、肩關節脫位
  • 常見症狀:除肩關節功能受限外,還伴原發疾病的症狀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一)肩部原因
1.本病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軟組織退行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是基本因素。
2.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是主要的激發因素。
3.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
4.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後治療不當等。
5.肩關節脫位多由傳達暴力或槓桿作用所致,一般側方跌倒,手掌著地,軀幹傾斜,肱骨幹高度外展、外旋位,由手掌傳達到肱骨間的外力可衝破關節囊的前壁,向前滑出,造成肩關節前脫位;肩關節後脫位臨床較為少見。
(二)肩外因素
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發生的肩部牽涉痛,因原發病長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續性痙攣、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
(三)疾病
多種疾病可導致肩部活動受限,如:肩部骨折、肩峰下滑囊炎、肩關節不穩定、肩袖間隙分裂、肩袖損傷、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肱骨上端骨骺分離、肩峰骨折、肩胛頸及肩胛盂骨折、肩胛骨體部骨折、滑囊炎、羥磷灰石沉積病、肩周炎、成軟骨細胞瘤、肩關節脫位、鹼性磷酸鈣結晶沉積病、肩-手綜合徵、遺傳性多發性骨軟骨瘤等。

臨床表現

除肩關節功能受限外,伴原發疾病的症狀:
1.肩部骨折
伴關節腫脹、關節疼痛、肩關節疼痛等。
2.肩峰下滑囊炎
伴肩部疼痛、局部壓痛、肩胛帶肌肉萎縮等。
3.肩關節不穩定
伴屈伸不利、肩臂外側的感覺障礙和功能受限等。
4.肩袖間隙分裂
伴凍結肩、方肩畸形、疼痛弧征等。
5.肩袖損傷
伴運動損傷、凍結肩、肌肉萎縮等。
6.五十肩
伴伴凍結肩、肩痛、肩關節痛、肩周酸痛不適等。
7.創傷性肩關節後脫位
伴肩關節功能受限、肩臂外側的感覺障礙和功能障礙等。
8.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
伴方肩畸形、肩痛等。
8.肱骨上端骨骺分離
伴壓痛等。
9.肩峰骨折
肩臂外側的感覺障礙和功能受限、持續性劇痛等。
10.肩胛頸及肩胛盂骨折
搭肩試驗陽性、壓縮型骨折、方肩畸形等。
11.肩胛骨體部骨折
伴疼痛、關節腫脹、肌肉痙攣等。
12.肩周炎
撞擊征、凝肩、肩膀酸疼等。肩周炎初始疼痛症狀往往較輕,常因天氣變化或勞累而引發,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尤其是在肩關節內旋,後伸,上舉,外展等運動時更為明顯,甚至劇痛難忍。
13.肩關節脫位
伴肩關節痛、肩節後脫位等。
14.肩-手綜合徵
伴肩關節痛、手指小關節痛等。
15.先天性肩關節脫位
方肩畸形、持續性劇烈肩痛等。

檢查

1.肩部外傷病史、慢性勞損、骨折史、長期固定病史等等,結合肩部疼痛,活動障礙等。
2.進行肩關節外展試驗、持板試驗、杜加斯征、梳頭試驗、全身骨骼疾病排查。
3.X線檢查可以確診肩關節脫位;對肩關節周圍炎也有一定診斷作用,主要是顯示肩峰下脂肪線模糊變形乃至消失。軟組織對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線模糊變形乃至消失。肩部軟組織鈣化,此外,在肩鎖關節可見骨質疏鬆、關節端增生或形成骨贅或關節間隙變窄等。

診斷

查體可見肩關節功能障礙,活動受限。常規X片檢查可確診。

鑑別診斷

1.肩關節周圍炎
又稱漏肩風、五十肩、凍結肩,簡稱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治療,可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妨礙日常生活。本病早期肩關節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誘發,以後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並逐漸加重,晝輕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側側臥,肩關節向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肩部受牽拉時,可引起劇烈疼痛。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並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縮。
2.外傷性肩關節前脫位
均有明顯的外傷史,肩部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傷肢呈彈性固定於輕度外展內旋位,肘屈曲,用健側手托住患側前臂。外觀呈“方肩”畸形,肩峰明顯突出,肩峰下空虛。在腋下、喙突下或鎖骨下可摸到肱骨頭。傷肢輕度外展,不能貼緊胸壁,如肘部貼於胸前時,手掌不能同時接觸對側肩部(Dugas征,即搭肩試驗陽性)。上臂外側貼放一直尺可同時接觸到肩峰與肱骨外上踝(直尺試驗)。X線檢查可明確脫位類型和確定有無骨折情況。

治療

針對引起肩關節功能受限的原發疾病進行治療。
針灸療法為簡單、速效的方法,給予痛點針刺,能迅速止痛。紅外線輻射理療、低頻電療、音樂電刺激、磁療、中草藥熏洗等均有良好的療效。家庭可採用熱水袋與冷毛巾交替外敷的方法,也能較快緩解疼痛。

預防

1.平日生活避免外傷,注意防護。
2.選用適當的保健枕可以防治肩周炎。
3.肩關節功能受限的運動療法:
(1)徒手體操:做肩關節三個軸向活動,用健肢帶動患肢進行各種練習。
(2)器械體操:利用體操棒、啞鈴、吊環、滑輪、爬肩梯、拉力器、肩關節綜合練習器等進行鍛鍊。以不引起疼痛加重為宜。因為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或加重肌痙攣,影響功能恢復。疼痛常提示活動過度或出現了新的損傷,宜隨時調整運動量。
(3)下垂擺動練習:軀體前屈,使肩關節周圍肌腱放鬆,然後做內外、前後、繞臂擺動練習,幅度可逐漸加大,直至手指出現發脹或麻木為止。此時記錄擺動時間,然後直腰稍做休息放鬆,再做持重下垂擺動,做同樣時間的前後、內外、環繞擺動,以不產生疼痛或不誘發肌肉痙攣為宜。也可在俯臥位下進行,即將患肩垂於床外,然後做放鬆擺動或提重物擺動練習。
(4)點穴按摩與被動運動:肩部按摩能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肌痙攣和松解關節粘連。按摩配合被動活動,可增大肩關節的活動範圍。但手法一定要輕柔,以免症狀加重。一般先在肩部施以推、揉、滾等法,放鬆肌肉,緩解痙攣。再拿或按肩井、肩骨禺、肩貞、中府、天宗等穴。用推按理筋法,彈撥肱二頭肌肌腱、肱三頭肌長頭及胸大肌止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