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縣誌,為記載肥城縣歷史的地方志。該書首編時間為明隆慶六年(1572年) ,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共修志5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肥城縣誌
- 首編時間:明隆慶六年(1572)
- 所屬區域:肥城縣
- 獲獎: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肥城縣誌,為記載肥城縣歷史的地方志。該書首編時間為明隆慶六年(1572年) ,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共修志5次。
肥城縣誌,為記載肥城縣歷史的地方志。該書首編時間為明隆慶六年(1572年) ,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共修志5次。...
《肥城縣誌書》是167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尹任。...... 《肥城縣誌書》是167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尹任。責任者尹任出版者出版時間清康熙11年[1672]...
肥城市位於山東省中部偏西,東嶽泰山的西麓。 肥城境內資源豐富,以左丘明文化為代表的旅遊資源豐富多彩,范蠡西施陶山風景區、穆柯寨牛山森林公園、著稱於世的十萬畝...
肥城地處山東中部、泰山西麓,因西周時肥族人散居於此而得名,西漢設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是“史聖”左丘明故里、“商聖”范蠡隱居之地、“武聖”孫臏...
山東省肥城市老城街道位於山東省中部,肥城市區以北,總面積78.63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26個行政村,常住人口79156人(2013年)。1980年以前,老城為肥城縣城所在地。...
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新城街道位於肥城市中北部,包含肥城市區和城郊部分區域,是肥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肥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行政區域面積55.4平方公里,總...
張繼業號東山,又號畏累先生。居肥城石橫鎮南大留村。大留在明清時期屬於平陰縣。大留榆山張氏,是名門望族。張繼業博覽史書,才華橫溢,被王府聘為審理,後又任招討...
1. 冉耕 .百度[引用日期2015-12-25] 2. 不詳.肥城縣誌:山東人民出版社,1987詞條標籤: 文物考古 , 歷史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9次...
老城鎮隸屬於山東省肥城市,位於肥城市北部,東與潮泉鎮接壤,西與王瓜店鎮為鄰,南與新城街道辦事處大致以康王河為界,北與濟南市長清區的馬山鄉、雙泉鄉、萬德鎮...
山東省泰安市的肥城所產的桃皆可稱為肥城桃,現在的肥城桃已經不是只單一的幾個品種了,只要是肥城本地產的肥城桃都可以稱為肥城桃。以前會把肥城桃簡稱肥桃,...
肥桃又稱佛桃,是中國名優特產。肥城栽培肥桃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肥城縣誌》載:"果以多品,惟桃最著名。"1726年《山東通志》載:"桃...
望魯山位於山東省肥城市安駕莊鎮駐地北4公里處。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5公里,主峰石鍋頂,海拔278.3米。基岩為花崗岩。山頂建有“望魯庵”一座,殘基尚存。...
天齊廟,位於山東省肥城市湖屯鎮張店村天齊廟境內。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在各地為泰山神修的廟宇,稱天齊廟,天齊廟是一座道教廟宇。光緒《肥城...
光緒十七年(1891年)《肥城縣誌》記載:遺址以北為曬書城,城址已毀,大成殿和古碑已湮沒。曬書城後鳳凰山上建有玉皇閣,料石建成。閣前有清順治四年(1647年)石碑...
下莊位於肥城市西南部,地理坐標為東徑116.70′-116.73′,北緯36.01′-36.03′。屬於山區村,螢石資源豐富,旅遊景點比較多。東與邊院鎮和安駕莊鎮相望,離...
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縣誌》載:“南鳳凰山在城南五十里安寧社,形似鳳,昂首南向,四面懸崖如削,山南兩偏有洞為耳,左名鵓鴿洞,右名雞腦洞,產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