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原因
1、遺傳性因素,先天性發育不足,直腸黏膜組織比較薄弱,直腸很容易失去支撐力而脫出肛門外。
2、體弱多病者、營養不良等人群,坐骨內的脂肪消失的很快,直腸位於坐骨部位附近,當脂肪消失後,失去支撐力,從而脫出肛門外。
3、長期的便秘、腹瀉等疾病,會使得腹部壓力增大,直腸黏膜組織於基地表層分離,從而導致脫肛的出現。
4、中、老年人、產婦等人群,肛門括約肌收縮無力,骨盆無法固定直腸,只要稍一用力,直腸就會脫出肛門外。
臨床表現
1.病程發展緩慢,多數病人早期常有輕微症狀,如肛腸直腸痛、排便時不適、排便開始時困難、排便不淨感和不同程度的肛腸失禁。脫出腫塊在便後可自行縮回。內脫垂病人常有
便秘、排便不暢、排便未盡感,有時並有帶血黏液。
2.隨著病情發展,脫出腫塊須用手幫助回納。長期或晚期病例,大小便均可失禁。在少數病例,脫垂腸段未能及時復位可發生
水腫、絞窄,甚至
壞死。
3.檢查時可先發現病人內衣沾有黏液或糞漬,直腸指診常可發現括約肌鬆弛,黏膜光滑。令病人取蹲位,往下用力作排便動作,可使直腸脫出。
4.黏膜脫垂可見到約長4~5cm呈淡紅色皺紋或放射狀黏膜,指檢觸診為雙層摺疊黏膜,質軟。
5.完全性脫垂,則見到長度在5cm以上的黏膜皺襞,呈環狀溝,手指捫之甚厚,直腸腔位於脫垂端中心。
6.肛腸脫垂復位後,以手指壓迫前壁,令病人增加腹壓,肛腸脫垂多不再發生,但如壓迫後壁,病人用力排便屏氣,肛腸脫垂即可重演。
病因病理
關於直腸
脫垂的發病原理學說眾多,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滑動性疝學說,認為直腸脫垂的發病初期,指診可以摸到疝,
直腸脫垂是疝的發生過程,開始是直腸膀胱或子宮凹陷沿直腸向下通過盆底成為滑動性疝,當腹內壓力增大時直腸前壁沿這個凹陷向下滑動,以至脫出到肛門外。
另一種學說是
腸套疊學說,認為由於直腸、乙狀結腸連線處發生腸套疊而引起,這種套疊與一般腸套疊不同,套疊起點無固定部位,因反覆下脫,逐漸向下移位,如乙狀結腸末段下脫,然後直腸末段外翻。
臨床上常見的直腸脫垂套疊的形式較多。近年來,有的學者認為,以上兩種學說基本上是一回事。因為直腸前壁陷入直腸壺腹處也可以看作是部分腸套疊,只不過是程度上的差異。
治療步驟
另外根據脫垂的位置將肛腸脫垂分為內脫垂和外脫垂,脫垂部分位於直腸內即內脫垂,位於肛門外者為外脫垂。治療肛腸脫垂的“四步驟”包括:找病因、尋病理、查臨床表現、覓診療方法。
1.找病因:肛腸脫垂的多由病後營養不良,坐骨直腸窩內脂肪減少,支持作用下降引起。如便秘、腹瀉及長期咳嗽、腹內壓增加致使腸黏膜下脫。此外,
內痔、
直腸息肉及腫瘤引起黏膜下脫。慢性便秘,腸疾病及精神原因,長期用力,腹內壓力過度升高致直腸尾骨和肛提及其韌帶萎縮鬆弛、肛提肌裂孔擴大,盆內臟器經裂孔脫出造成脫垂。重者因肛提肌機能不良,而致括約肌變性,直腸容積減少可造成病人的肛門失禁。
2.尋病理:不完全脫垂是直腸下部黏膜與肌層分離,向下移位,形成皺摺。有的是部分黏膜脫垂,而有的是全周黏膜下脫改變。如果脫出於肛門,其突出黏膜常形成環色,色紫紅,有光澤,表面有散在出血點。脫出時期長,黏膜增厚,紫色狀及可伴糜爛。完全脫垂者呈橢圓形,而且脫出較長。由於括約肌收縮,靜脈回流受阻,黏膜紅腫及糜爛。如在脫出後長時間未能復回,肛門括約肌受刺激收縮持續加強,腸壁可因血循不良發生壞死、出血及
破裂等。
3.查臨床表現:常有
便秘、排便無規律,總感覺直腸滿脹和排便不淨。在排便的時候有腫物脫出,但可自行縮回。時間較久的行走及用力都能脫出,常需要送回。由於經常脫出而排出粘液污染內褲。腸黏膜受損傷發生潰瘍時還可引起出血和腹瀉。肛門和直腸感覺較遲鈍。肛門以上內脫垂症狀常無變化,主要是在排便後感覺未完全排空,總用力才有排空感。脫垂在直腸內反覆下降和回縮,引起黏膜充血水腫,常由肛門流出大量粘液和血性物。患者常感盆部和腰骶部墜脹、拖拽,會陰部及股後部疼痛等。
4.覓診療方法:在肛腸脫垂疾病中雷射治療的方法較多,根據脫垂部位及程度分類簡易、複雜手法不一。因而在治療前必須對患者進行檢查。由於不完全脫垂是直腸下部黏膜與肌層分離向下移位形成皺摺;完全脫垂主要是直腸膀胱或直腸子宮陷凹太深成為疝囊,腸袢壓迫使直腸前壁突入直腸壺腹後經肛管脫出肛門。檢查明確對選擇治療肛腸脫垂的方法很重要。
以上四步驟是正確診斷治療肛腸脫垂疾病的方法。如果患有肛腸脫垂,應早日到正規醫院診斷治療。
危害
1、肛腸脫垂初期有便秘、排便無規律,總感覺直腸滿脹和排便不淨。在排便的時候有腫物脫出,但可自行縮回。
2、肛腸脫垂逐漸加重後,除排便用力時引起肛腸脫垂外,在咳嗽、走路等稍用腹壓的情況下,都可引起肛腸脫垂,往往不能自行縮回,必需用手將脫出的腫物托入肛門。由於經常脫出而排出粘液會經常污染內褲。
3、肛腸脫垂導致腸黏膜受損傷發生潰瘍時,還可引起出血和腹瀉。如脫出的腫物不能縮回,容易發生炎症、腫脹,則出現疼痛,進一步又加重便秘。
4、脫垂在直腸內反覆下降和回縮,引起黏膜充血水腫,常由肛門流出大量粘液和血性物。患者常感盆部和腰骶部墜脹、拖拽,會陰部及股後部鈍痛等。
治療方法
常見的肛腸脫垂手術療法很多,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1、
肛門緊縮術:即肛門周圍縮小術或環縮術。就是將銀絲、鉻制線、矽橡膠膠圈植入肛門周圍皮下,使鬆弛的括約肌縮緊,從而阻止直腸的脫出。近年來採用矽橡膠治療,優點較多,有利於大便失禁及肛腸脫垂的防治,該手術簡單,局麻即可進行,但手術復發率高。
2、脫出腸管切除術:將脫出腸管切掉,然後將各層縫合。優點是術野清晰,可及時處理脫出腸管的水腫、壞死,使之粘連不能復回肛內。缺點是復發率高,有一定併發症,如盆腔炎及膿腫、直腸狹窄等。
3、腸懸吊固定術:該法有又具體可以分為四種位置,即直腸後位懸吊術,直腸後方固定術,腹直肌前韌帶直腸懸吊術,直腸前位固定術。
來源及症狀
肛腸脫垂多數是因其他肛腸病引起的,
肛腸脫垂中醫稱之為
脫肛,是指肛緣有腫物隆起或肛管直腸內腫物脫出肛門外。臨床根據腫物脫出與排便的關係,如便時脫出,便後能自行回納入肛門內;有的便後不能回納或經常性在肛門外,那么都有哪些肛腸病易引起肛腸脫垂呢?常見有:
(1) 肛乳頭肥大
除小的三角狀、米粒狀肥大的肛乳頭外,較大的肛乳頭可隨排便脫出肛門外,部分能自行回納,有的需用手托回復位,臨床僅有肛門不適、無壓痛,很少出血,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數個。
(2)外痔
常因糞便乾結,排糞用力後肛緣外突發生腫物、疼痛明顯,局部為圓形腫物,觸痛明顯,皮下有紫藍色結節,多為血栓性外痔;肛門皮膚反覆輕微損傷和感染,可使皮膚紅、腫、熱、痛、皮膚皺褶腫大形成炎性外痔;炎症消退後,遺留成皮贅,為結締組織性外痔,僅有便後肛門部不適,不易清潔或瘙癢等症狀。
(3) 直腸脫垂
不論是
直腸黏膜脫垂,還是直腸全層脫垂,排便時均可脫出,便後收縮能回納,有的需用手托回,常因粘液流出染污內衣,伴肛周瘙癢。當黏膜損傷,可發生潰瘍和出血。令患者蹲位用力,黏膜脫垂見腫物中心向外有放射狀溝,指診只是兩層摺疊黏膜。完全性脫垂為全層腸壁翻出,黏膜呈同心環狀皺襞,腫物有層層摺疊,如倒寶塔狀。
(4) 直腸息肉
直腸下端息肉可隨排便脫出肛門外,能自行回納,息肉表面為黏膜,黏膜發炎時呈草莓狀,脫出
息肉有蒂,常易出血。
(5) 腫瘤
直腸腺瘤、絨毛狀或乳頭狀腺瘤、黑色素瘤、低位直腸癌等可隨排糞脫出肛門外,伴有便血和膿血便。肛管癌可疼痛和出血,腫物呈菜花樣,常在肛門外。
(6)內痔
便時
內痔脫出肛門外,便後痔團自行回納者為Ⅱ期內痔;便後痔團不能回納,需用手法復位者為Ⅲ期內痔。痔團紫紅或鮮紅色,似草莓狀,黏膜菲薄易出血。
怎么診斷
在肛腸脫垂檢查時可先發現病人內衣沾有粘液或糞漬,直腸指診常可發現括約肌鬆弛,黏膜光滑。令病人取蹲位,往下用力作排便動作,可使肛腸脫垂而便於診斷。
如黏膜脫垂見到約長4~5cm呈淡紅色皺紋或放射狀黏膜,指檢捫診為雙層摺疊黏膜,質軟。如完全性脫垂,則見到長在5cm以上的黏膜皺襞,呈環狀溝,手指捫之甚厚,直腸腔位於脫垂端中心。脫垂復位後,以手指壓迫前壁,令病人增加腹壓,脫垂多不致發生;但如壓迫後壁,病人用力排便摒氣,脫垂即可重演。
內脫垂病人常有便秘、排便不暢、排便未盡感,有時並有帶血粘液,檢查時見不到直腸脫出,因此使診斷髮生困難。套用X線電影照相技術作排便造影,可顯示脫垂和套疊部份得以確立診斷。
預防方法
一、有習慣性便秘或排便困難的人,平時要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應治癒便秘。排便時不要用猛力,或久蹲廁所看書看報。
二、要及時治療腸炎、腹瀉,特別是小兒尤要注意。
三、每日做2次提肛運動,每次緊縮、放鬆肛門30回,有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的作用,對預防直腸脫垂有積極作用。
四、要及時治療可使腹壓增加的疾病如百日咳、肺氣腫等。
五、婦女分娩後要充分休息,產後如有會陰撕裂要及時縫合,以保持肛門括約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宮脫垂及內臟下垂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