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簡史
1899年已有報導:當
6-氨基己酸加熱時得到不能蒸餾的聚合物質。1930年W.H.卡羅瑟斯由6-氨基己酸
縮合得到分子量約3000的
聚醯胺和一部分環狀
己內醯胺。1938年德國P
.施拉克發現,己內醯胺在水、醇、酸等存在下聚合,可得適於
紡絲的聚己內醯胺,1943年開始工業生產,商品名為貝綸(Perlon)。
理化性質
耐綸6的性質與耐綸66相似,主要的差別是熔點較低(215℃,而耐綸66則為264℃);吸濕率較高和染色性較好。
己內醯胺成本比
己二胺和
己二酸低,但聚合時有 8%~10%的
單體不能聚合而與聚合物呈
平衡狀態,需要除去。
合成方法
2.
尼龍6樹脂的製備:以己內醯胺為原料,在高溫(220~260℃)及引發劑(水)存在下,首先製得
氨基己酸,然後
縮聚和加成反應同時進行而製得尼龍6樹脂。
原料製備:單體己內醯胺的合成最早採用
苯酚法,所得
環己酮進行肟化,生成
環己酮肟,再通過
貝克曼重排反應,轉位成己內醯胺。目前的工業生產主要採用
環己烷氧化法和環己烷光亞
硝化法合成環己酮肟。還有一種
甲苯法,所得六氫
苯甲酸在亞硝醯硫酸作用下重排,製得己內醯胺(見圖)。 聚己內醯胺
聚合方法
水解聚合
工業上多採用這種方法。純
己內醯胺不能聚合,必須加入少量的水、酸、氨或6-氨基己酸、耐綸
單體鹽等物質才能聚合。有水參與的己內醯胺聚合過程包括下列反應:
負離子聚合
又稱
單體澆鑄聚合,即無水的
己內醯胺在
鹼金屬、
鹼土金屬的存在下,於220℃以上加熱,幾分鐘後即能聚合成粘度極高的聚合物。此法曾稱為快速聚合或
催化聚合。其反應機理為,先生成內醯胺負離子:
然後進行增長反應:
這就是5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在模具內聚合成型的
單體澆鑄聚合。產品稱為
MC尼龍,中國稱為
鑄型尼龍。此法由於是在
常壓下澆鑄,工藝設備和模具簡單,成型尺寸不受限制,適於製造幾公斤以至幾百公斤的大型製件。製品因在較低溫度下成型,
結晶度較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很大(3.5萬~7萬),因此機械強度比耐綸6、
耐綸66高。
正離子聚合
單體在無水的條件下和
氯化氫、胺鹽、金屬
鹵化物等存在下聚合。此法由於聚合轉化率和產物的
聚合度不高,還僅限於實驗室研究。
套用領域
耐綸 6纖維(見彩圖)主要用於製造輪胎簾線、漁網、纜繩、降落傘等和民用織物,如衣料、襪子等。鑄型
尼龍已廣泛用於製造大型齒輪、渦輪、
軸套、
輥筒、異向環、密封墊圈、
萬向節軸滑塊等要求具有耐磨、減磨性能的機械零部件 (見彩圖),以及油料貯罐等。
生態數據
通常對水是不危害的,若無政府許可,勿將材料排入周圍環境。
結構數據
3、 等張比容(90.2K):無可用
化學數據
1、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1.3
3、 氫鍵受體數量:1
4、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4
6、 重原子數量:8
7、 表面電荷:0
8、 複雜度:70.9
1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1、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3、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