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亞硝醯

氯化亞硝醯

氯化亞硝醯是一種化學物質,分子式是NOCl。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氯化亞硝醯
  • 外文名:nitrosyl chloride
  • 化學式:NOCl
  • 分子量:65.5
基本信息,簡介,概述,結構,反應,製作方法,配製王水時生成,常規的製取方法,用途,補充,MSDS,

基本信息

名稱:氯化亞硝醯;亞硝醯氯;氧氯化氮。
英文:nitrosyl chloride
化學式:NOCl
分子量:65.5
CAS No.: 2696-92-6
熔點-64.5℃,沸點-5.5℃。可被水分解。溶於發煙硫酸。為王水中的氧化劑之一,王水的橙色即由它所造成。性狀:紅黃色氣體。

簡介

概述

亞硝醯氯(化學式NOCl)是一個常見的亞硝醯鹵化物。室溫下為不穩定的黃色氣體,具刺鼻惡臭味,遇水分解,可溶於發煙硫酸中。存在於王水中。用作催化劑、有機化學試劑,也用於合成洗滌劑。具強腐蝕性,有毒,對眼部、皮膚和肺部有刺激性。

結構

NOCl分子為彎曲型,中心的N原子為sp雜化。N=O雙鍵鍵長為1.16 Å,N-Cl鍵長為1.69 Å,Cl-N-O鍵角為113°。

反應

與水反應,先生成亞硝酸和鹽酸,進一步反應得到HNO3、HNO2、NO和HCl等;
與碘反應,部分生成NO和ICl;與其他化合物發生複分解,得到其他亞硝醯鹽,如NOBF4。此反應常在液態NOCl中進行,它可以電離出NO+和Cl−,同時也用作溶劑;加熱至100°C時分解為Cl2和NO與O2反應,生成NO2和Cl2;與烯烴加成,生成1-氯-2-亞硝基化合物,經互變異構得到α-氯代肟,水解生成α-鹵代酮:[3] NOCl可通過混合氯氣一氧化氮製取:
Cl2 + 2 NO → 2 NOCl 或用亞硝基硫酸與氯化氫反應:
HCl + NOHSO4 → NOCl + H2SO4 王水濃硝酸濃鹽酸混合物)中也含有亞硝醯氯:
HNO3 + 3 HCl → Cl2 + 2 H2O + NOCl

製作方法

配製王水時生成

製法一(常用製法): HNO3 + 3HCl== 2H2O + Cl2 + NOCl(此法可以形成較多的氯化亞硝醯,但是存在於王水溶液中)
製法二:3NaCl+4HNO3==3NaNO3+NOCl+Cl2+2H2O(此法還需進行過濾,硝酸的濃度需要非常高,但可以應對沒有鹽酸的情況)

常規的製取方法

製法三:工業和實驗室最常規的製取方法,氯氣常溫下氧化一氧化氮氣體就可製得,反應化學方程式: 2NO+Cl2==2NOCl

用途

強氧化性可以幫助溶解金、鉑等金屬

補充

健康危害: 本品屬酸性腐蝕品,對眼睛、皮膚和黏膜有強烈刺激性,具有類似氯氣和氮氧化物的毒作用,吸入後可引起肺水腫及出血。

MSDS

對環境的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對眼睛、皮膚和黏膜有強烈刺激性,具有類似氯氣和氮氧化物的毒作用。吸入後可引起肺水腫及出血。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危險特性:強氧化劑。本品不會燃燒,但可助燃。與丙酮、鋁接觸劇烈反應。與易燃物、有機物接觸易著火燃燒。遇水或潮氣分解。對鋼鐵有腐蝕性。
燃燒(分解)產物:氮氧化物、氯化氫。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4.實驗室監測方法:
5.環境標準:
6.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米,大泄漏時隔離300米,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避免與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觸。從上風處進入現場。儘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給式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檢測毒物。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戴特殊防護服,在掩蔽處操作。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乾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