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耿秉
- 國籍:東漢
- 民族:漢族
- 逝世日期:91年
- 職業:將領、軍事家
- 籍貫:挾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
- 官至:征西將軍、光祿勛
- 爵位:美陽侯
- 諡號:桓
人物生平,明帝親寵,不戰而還,平定車師,擊敗匈奴,去世,人物成就,歷史評價,史籍記載,家族成員,父祖,弟弟,子孫,
人物生平
明帝親寵
耿秉體魄魁梧,腰帶八圍。博通書籍,能夠解說《司馬兵法》,尤其喜好將帥用兵謀略。因為父親耿國的功勳而被任用為郎官,屢次上書談論軍事。曾認為中原空虛消耗,邊疆不安定,問題就出在匈奴。用戰爭消滅戰爭,是有盛德的君王的方法。漢明帝已經有心北伐,暗中很贊同他的意見。永平年間,漢明帝徵召耿秉到宮中,詢問他前後所奏的有利國家的謀略,拜任他為謁者僕射,於是耿秉被漢明帝親近寵幸。每次公卿集會議事,漢明帝常常帶耿秉上殿,拿邊疆之事詢問他,大多很對漢明帝的心思。
不戰而還
永平十五年(72年),耿秉上書朝廷請求攻打北匈奴。漢明帝便讓耿秉、竇固和太僕祭肜、虎賁中郎將馬廖、下博侯劉張、好畤侯耿忠等人共同商議攻打北匈奴。耿秉說:“從前匈奴有遊獵部落的援助和其他蠻族的依附,所以不能將它制服。在漢武帝時得到武威、酒泉、張掖、敦煌等河西四郡及居延、朔方以後,匈奴便失去富饒的養兵之地,斷絕了羌、胡關係,勢力範圍只剩下西域,而西域不久也依附了漢朝。所以,呼韓邪單于到邊塞請求歸屬,乃是大勢所趨。如今的南匈奴單于,情形與呼韓邪單于相似。但目前西域尚未依附漢朝,而北匈奴也沒有挑釁作亂。我認為應當首先進攻白山,奪取伊吾,打敗車師,派使者聯合烏孫各國以切斷匈奴的右臂。在伊吾還有一支匈奴南呼衍的軍隊,如果將他們打敗,便又折斷了匈奴的左角,此後就可以對匈奴本土發動進攻了。”漢明帝對他的建議表示讚許。但商議的大臣中有人認為:“如今進攻白山,匈奴必定集合部隊救援,我們還應當在東方分散匈奴兵力。”漢明帝同意。同年十二月,任命耿秉為駙馬都尉,竇固為奉車都尉,騎都尉秦彭為耿秉的副手,耿忠為竇固的副手,全都設定從事、司馬等屬官,出京屯駐涼州。
永平十六年(73年)二月,漢明帝派太僕祭肜與度遼將軍吳棠率領河東、河西的羌人、胡人部隊和南匈奴單于的部隊,共一萬一千騎兵,出高闕(今內蒙古狼山中部計蘭山口)塞;派竇固、耿忠率領酒泉、敦煌、張掖三郡郡兵和盧水的羌人、胡人部隊,共一萬二千騎兵,出酒泉(郡治祿福,今甘肅酒泉)塞;派耿秉、秦彭率領由武威、隴西、天水等三郡募士和羌人、胡人部隊,共一萬騎兵,出張掖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塞;派騎都尉來苗、護烏桓校尉文穆率領太原、雁門、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定襄等七郡郡兵和烏桓、鮮卑部隊,共一萬一千騎兵,出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塞,一同討伐北匈奴。耿秉和秦彭進攻北匈奴匈林王,橫越沙漠六百里,到達三木樓山後,因北匈奴都已逃走,於是不戰而還。此戰只有竇固和耿忠一路大軍有所收穫,斬殺北匈奴一千餘人,奪取伊吾盧地區,並設定宜禾都尉。
平定車師
車師國有車師後王和車師前王,車師前王是車師後王的兒子,兩個王庭相距五百餘里。竇固認為車師後王之地路遠,山谷深險,士兵將受到寒冷的折磨,因而打算進攻車師前王。但耿秉認為應當先去打車師後王,集中力量除掉老根,那么車師前王將不戰自降。竇固思慮未定,耿秉奮然起身道:“請讓我去打先鋒!”於是跨上戰馬,率領所屬部隊向北挺入。其他部隊不得已而一同進軍,斬殺數千敵人。
車師後王安得震驚恐懼,帶領幾百騎兵出來迎接耿秉。但竇固的司馬蘇安想把全部功勞都歸竇固,立即騎馬去對安得說:“漢朝尊貴的將領只有奉車都尉竇固,他是天子的姐夫,爵位是通侯,應先向他投降。”安得於是返回去,改派他的部將迎接耿秉。耿秉非常憤怒,披甲上馬,指揮他的精銳騎兵徑直到竇固軍營,說道:“車師後王說要投降,到現在還不來,請讓我去砍下他的腦袋。”竇固大驚說:“暫且停住,那樣會壞了大事!”耿秉高聲說:“接受投降就如同遭受敵人攻擊。”於是打馬直奔安得。安得驚慌,便走到城門外面迎接耿秉,摘去王冠,抱住馬腿投降。耿秉便帶著安得去拜見竇固。車師前王也隨之投降。車師便全部平定,大軍回國。東漢朝廷重新設定西域都護、戊己校尉,東漢逐漸恢復對西域的控制。
擊敗匈奴
永平十八年(75年)八月,漢章帝即位,任命耿秉為征西將軍。派他巡視涼州邊境,慰勞賞賜城堡營寨的羌人、胡人。十一月,戊己校尉耿恭遭北匈奴圍困,漢章帝派耿秉屯駐酒泉郡,代理太守酒泉職務;派酒泉太守段彭與謁者王蒙、皇甫援徵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郡兵及鄯善的軍隊,共七千餘人,前往救援耿恭。
建初元年(76年),漢章帝任命耿秉為度遼將軍。耿秉在邊疆任職七年,匈奴人懷念他的恩德信譽。後耿秉受召任執金吾,很受漢章帝親近器重。漢章帝每次巡視郡國及駕幸宮殿台觀,耿秉常常率領禁軍護衛於左右。漢章帝任命耿秉的三個兒子做郎官。
章和二年(88年)十月十七日,漢章帝任命竇憲為車騎將軍,討伐北匈奴。任命耿秉征西將軍,作為竇憲的副統帥,徵調北軍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校兵和黎陽營、雍營、邊疆十二郡的騎兵,以及羌人、胡人部隊,出塞征討北匈奴。
永元元年(89年)六月,竇憲、耿秉從朔方郡雞鹿塞(今內蒙古磴口縣西北哈薩格峽谷口)出發,南匈奴單于從滿夷谷(今內蒙古固陽縣)出發,度遼將軍鄧鴻從稒陽塞(今內蒙古固陽縣境)出發。三路大軍預定在涿邪山涿邪山(今蒙古西部、阿爾泰山東脈)會師。竇憲分別派遣副校尉閻盤、司馬耿夔、耿譚,率領南匈奴一萬餘精銳騎兵,同北匈奴單于在稽落山(今蒙古汗呼赫山脈)會戰。大敗北匈奴軍,北匈奴單于逃走。漢軍追擊北匈奴各部落,於是到達私渠北鞮海(烏布蘇諾爾湖),共斬殺大部落王以下一萬三千人,生擒者甚多,還俘獲各種牲畜百餘萬頭。由副王、小王率眾前來投降的,先後有八十一部、二十餘萬人。竇憲、耿秉出塞三千餘里,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內杭愛山),命令中護軍班固刻石建立功碑,記錄東漢的國威和恩德,然後班師回朝。九月,耿秉因此戰的功勞被封為美陽侯,食邑三千戶。
去世
耿秉生性勇敢,而且處事簡練,行軍時常常自己披著鎧甲走在前面,停下來休息時不安營紮寨,但也把哨兵放得遠遠的,明確誓約,有緊急情況,軍陣馬上排成,士兵都樂意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