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漢語成語)

而立之年(漢語成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而立之年,漢語詞語,解釋為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的年齡。現在成為了一個人三十歲的代稱,用於男性。

“而”是一個表示承接關係的連詞,在“三十而立”中承接“三十”,但說“而立之年”,則無所承接。因此,離開“三十”,把“而立”二字切出來單獨用很牽強,不如說“當立之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而立之年
  • 所屬學科:文科
  • 所屬領域:詞語
  • 屬性:四字成語
  • 讀音:ér lì zhī nián
  • 釋義:一個人三十歲的代稱
  • 出處:《論語·為政
  • 提出人:孔子
  • 同義詞:當立之年
典故出處,近義詞,英文翻譯,成語資料,成語故事,年齡稱謂,

典故出處

《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近義詞

三十而立

英文翻譯

thirty years of age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成語舉例:到了而立之年的歌德更加發奮讀書,所以他在後來創作了不少作品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定語、狀語、指30歲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而,不能讀作“ěr”。
成語辨形:而,不能寫作“兒”。
成語謎面:30歲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後,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經歷衛、鄭、陳、晉等地碰壁後,在蔡國閒居,孔子與弟子們談起自己的經歷,說他從30歲開始立志弘道,到現在快七十歲沒能推銷出仁政,感慨萬千……宰予立即過來安慰孔子。

年齡稱謂

未滿周歲的嬰兒
指2——3歲的兒童
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指女子十三歲
及笄(jī)
指女子十五歲
指男子二十歲(又“加冠”)
而立之年
指三十歲
指四十歲
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指六十歲
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mào dié)
指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
一百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