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孔子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為政》
- 外文名稱:The governments
- 作品別名:論語 為政篇
-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 作品出處:《論語》
- 文學體裁:文言文,語錄體
-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和弟子的再傳弟子
- 章節:24章
出處,詳細內容,2·1,2·2,2·3,2·4,2·5,2·6,2·7,2·8,2·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主要作者,
出處
《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
大學》《
中庸》《
孟子》《
詩經》《
尚書》《
禮記》《
易經》《
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
論語》共二十篇。
詳細內容
2·1
2·2
2·3
2·4
原文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順(5),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釋
(1)有:同“又”。
(2)立:站立,站得住,這裡可以理解為獨立做事情。
(3)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一般而言,指對那些於己不利的意見也能正確對待。
(6)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遵從的意思;逾,越過;矩,規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知道有不能由人力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評析在本章里,
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2·5
2·6
2·7
2·8
2·9
2·10
原文
子曰:“視其所以(1),觀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注釋
(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過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sōu,隱藏、藏匿。
譯文
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乾什麼,這樣,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
評析本文主要講如何了解別人的問題。
孔子認為,對人應當聽其言而觀其行,還要看他做事的心境,從他的言論、行動到他的內心,全面了解觀察一個人,那么這個人就沒有什麼可以隱埋得了的。
2·11
2·12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釋
(1)器:器具。
譯文孔子說:“君子不像器具那樣,(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評析君子是
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應該擔負起治國安邦之重任。對內可以妥善處理各種政務;對外能夠應對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說,君子應當博學多識,具有多方面才幹,不只局限於某個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觀全局、領導全局,成為合格的領導者。這種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處。
2·13
2·14
原文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注釋
(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結。
(3)小人:沒有道德修養的凡人。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評析孔子在這一章中提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點之一,就是小人結黨營私,與人相勾結,不能與大多數人融洽相處;而君子則不同,他胸懷廣闊,與眾人和諧相處,從不與人相勾結,這種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積極意義。
2·15
2·16
2·17
2·18
原文子張(1)學乾祿(2),子曰:“多聞闕(3)疑(4),慎言其餘,則
寡尤(5);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
寡悔,祿在其中矣。”
注釋(1)子張:姓顓孫名師,字子張,生於公元前503年,比
孔子小48歲,孔子的學生。
(2)乾祿:乾,求的意思。祿,即古代官吏的俸祿。乾祿就是求取官職。
(3)闕:缺。此處意為放置在一旁。
(4)疑:懷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過錯。
譯文子張要學謀取官職的辦法。
孔子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說,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餘有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就在這裡了。”
評析孔子並不反對他的學生謀求官職,在《
論語》中還有“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他認為,身居官位者,應當謹言慎行,說有把握的話,做有把握的事,這樣可以減少失誤,減少後悔,這是對國家對個人負責任的態度。當然這裡所說的,並不僅僅是一個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與行二者關係問題上的觀念,是對上一章“知之為知之”的進一步解說。
2·19
原文哀公(1)問曰:“何為則民服?”
孔子對曰(2):“舉直錯諸枉(3),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注釋(1)哀公:姓姬名蔣,哀是其諡號,魯國國君,公元前494年—前468年在位。
(2)對曰:《
論語》中記載對國君及在上位者問話的回答都用“對曰”,以表示尊敬。
(3)舉直錯諸枉:舉,選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錯,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譯文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
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評析親君子,遠小人,這是
孔子一貫的主張。在選用人才的問題上仍是如此。薦舉賢才、選賢用能,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選官用吏,唯親是舉,非親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幹,也不會被選用。孔子的這種用人思想可說在當時是一大進步。“任人唯賢”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貴的價值。
2·20
2·21
原文或(1)謂
孔子曰:“子奚(2)不為政?”子曰:“《書》(3)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4)。’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注釋(1)或:有人。不定代詞。
(2)奚:疑問詞,相當於“為什麼”。
(3)《書》:指《
尚書》。
(4)施於有政:施:一作施行講;一作延及講。
譯文有人對
孔子說:“你什麼不從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說:“《
尚書》上說,‘孝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把這孝悌的道理施於政事。’這就是從事政治,又要怎樣才能算是為政呢?”
評析這一章反映了
孔子兩方面的思想主張。其一,國家政治以孝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資格擔當國家的官職。說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張。其二孔子從事教育,不僅是教授學生的問題,而且是通過對學生的教育,間接參與國家政治,這是他教育思想的實質,也是他為政的一種形式。
2·22
2·23
2·24
原文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諂(2)也。見義(3)不為,無勇也。”
注釋
(1)鬼:有兩種解釋: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這裡泛指鬼神。
(2)諂:音chǎn ,諂媚、阿諛。
(3)義:人應該做的事就是義。
譯文
孔子說:“不是你應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評析在本章中,
孔子又提出“義”和“勇”的概念,這都是儒家有關塑造高尚人格的規範。《
論語集解》註:義,所宜為。符合於仁、禮要求的,就是義。“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為實行“仁”的條件之一,“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才算是勇,否則就是“亂”。
主要作者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子姓,以孔為氏,字仲尼。排行老二, 華夏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相傳弟子有三千人,賢能者72人。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據有關記載,
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
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相關詞條
- 為政(孔子著作)
《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
- 論語·為政
《為政》包括24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
- 為政(為政)
為政:孔子著作為政:漢語詞語...... 為政這是一個多義詞,請在下列義項上選擇瀏覽(共2個義項) 為政:孔子著作 為政:漢語詞語 V百科往期回顧 ...
- 為政(漢語詞語)
詞語讀音wéi zhèng ㄨㄟˊㄓㄥˋ1引證詳解1、治理國家;執掌國政。 《詩·小雅·節南山》:“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左傳·宣公元年》:“於是 晉侯 侈...
- 為政篇
論語:為政篇,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 人自為政
人自為政是一個漢語成語,拼意思rén zì wéi zhèng,意思是各人推行自己的主張。比喻各行其是。...
- 為政之本
《為政之本》是2010年3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小三。本書主要講述了為政之人所需要的品質。...
- 為政箴言
《為政箴言》是由作者國家圖書館編寫,郭又陵、孫彥出版的書籍。...... 《為政箴言》是由作者國家圖書館編寫,郭又陵、孫彥出版的書籍。書名 為政箴言 ISBN ...
- 論語之學而為政
論語之學而為政編輯 鎖定 《論語》一書是孔子在教學過程中同他的學生們討論問題的發言,有些話是孔子說的,有些話是弟子說的。他的學生們將這些話記錄了下來。...
- 為政鏡鑒
《為政鏡鑒》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圖書館。...... 為政鏡鑒內容簡介 編輯 本書從83種中國古代典籍中精選歷史名人的典型事例316條,分為民族精神、治國理...
- 為政時談
《為政時談》是200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成明。本書以時評隨筆的形式,探討如何為官、如何為政,以及應該如何擺正權利和責任關係等問題。...
- 為政悟語
《為政悟語》是2010年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為政悟語》從領導思想、學習、方法、藝術、處事、修養、勵志、自律、心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解...
- 胡為政
胡為政,中國當代書法藝術研究院常務理事,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柳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柳州市硬筆書法家協會老年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 為政事請公除狀
《為政事請公除狀》是唐代蘇頲創作的一篇散文。...... 《為政事請公除狀》是唐代蘇頲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為政事請公除狀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散文...
- 曾國藩的智慧:為政修身的謀人謀事之道
《曾國藩的智慧為政修身的謀人謀事之道》是2009年遠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雷昕。...
- 為政者需要學與思
《為政者需要學與思》是一篇政治短評,發表於《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收錄於《之江新語》,作者為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
- 論語--為政第二
論語--為政第二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為政猶沐也,雖有棄發,必為之
治理國家的人就像洗頭髮一樣,雖有頭髮掉下也要洗。指要想治理好國家必須承受損失和犧牲。 《韓非子·六反》:“古者有諺日:為政猶沐也,雖有棄發,必為之。愛...
- 為政以德
為政以德,是指以道德原則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處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會圍繞著它。它代表了孔子的為政的思想,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
-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的為政之道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的為政之道》是2013年11月在福建省圖書館舉辦的演講,由陳曉聲主講。...
- 為人為政為國之要-厚德論
《為人為政為國之要-厚德論》是2006年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前桂。...... 《為人為政為國之要-厚德論》是2006年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 桓公為政既成
《桓公為政既成》是春秋時期文學家左丘明創作的一篇散文。...... 《桓公為政既成》是春秋時期文學家左丘明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桓公為政既成 創作年代 春...
- 古今修身為政四句箴
《古今修身為政四句箴》關玉國 著...... 《古今修身為政四句箴》古有《三字經》,今有《四句箴》;可與《菜根譚》媲美,可與《格言聯璧》並論。箴言以金科玉律之...
- 李瑈
李瑈為政舉措 編輯 李瑈政治 朝鮮世祖時期編撰的《經國大典》是李氏朝鮮治國的基石,規定了朝鮮王朝的各方面體制制度:在哲學思想上推行“崇儒抑佛”的禮治政策,中國...
- 詹姆斯·麥迪遜(美國第四任總統)
詹姆斯·麥迪遜為政舉措 編輯 詹姆斯·麥迪遜法制貢獻 他在1776年參加維吉尼亞憲法的制定,在大陸的國會提供,並且是維吉尼亞會議的一位領導人。他還是出席大陸會議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