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鱉靠河沿

老鱉靠河沿

山東省濟寧地區特色美食。也稱地鍋。流行於京杭大運河微山湖附近地區,最初是船家為了省事,把飯和菜同鍋做的一種方法,即鍋中央燉湯菜,鍋四周貼上麵餅,菜飯同熟。因其飯菜同鍋,飯中有菜,菜中有飯,味道特別好吃,逐漸流行開來,成為一道具有特色的地方名吃。

基本介紹

傳說,做法,特色,

傳說

據說,“老鱉靠河沿”這道菜與乾隆皇帝下江南有關。當年,乾隆帝下江南時路過微山湖,來不及備辦膳食,便有老漁民獻上此菜,乾隆帝吃後,覺得口味甚好,問此菜名,這菜原是湖中漁民的家常菜,並無名稱,老漁民靈機一動,回稱道“老鱉靠河沿”。隨從官員忙附和說:聞聽乾隆爺下江南,路經微山湖,連湖中千年老鱉也來岸邊朝拜。乾隆皇帝聞言大悅。從此以後,這道菜就有了“老鱉靠河沿”的名字。
到過微山湖的人,總會聽說“老鱉靠河沿”的吃法,然而要想吃到真正的“老鱉靠河沿”卻不是件容易的事。菜中的“老鱉”不是真正的老鱉(甲魚),而是用麵食貼制的鍋餅。貼鍋餅用的是芒子米碾成的麵粉,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湖採摘苦茳草結的芒子米已經成為稀奇的事了,所以要想吃到真正的芒子米鍋餅很難。現在做鍋餅用的一般是豆面摻小麥面或玉米面,地鍋里的菜餚不光有魚,有的還擴展到牛肉、羊肉、雞肉、鴨肉等。

做法

做“老鱉靠河沿”這道菜時,先在菜鍋里加上齊全的作料,用柴火將魚湯煨開,魚可以是微山湖中的烏魚或鯽魚,有時還要拌以土豆相燉;等到菜熟至七成,往鍋里添一碗水,再把揉好的面揪成拳頭大小的麵團,用手抹成成餅子後,用手掌托著,稍微往餅子中心蘸點水,往熱鍋上一貼,餅子就貼在菜鍋的邊沿上了。整個鍋邊貼滿之後就像一隻只老鱉爬滿河沿,這就是所謂的“老鱉靠河沿”。把鍋蓋嚴後,鍋下要不停地燒火,咕嘟咕嘟的聲音從鍋中冒出,魚的鮮美味道全都被“老鱉”喝進肚裡。待鍋燒得大冒白氣時,停下火來燜一會兒就能掀鍋了,只見金黃的鍋餅整齊地排在鍋邊上,發出沁鼻的香氣,拿起小鏟在鍋的四周一鏟,鍋貼全都滑落到菜鍋底部。當你看著濃香四溢的湯菜鍋餅,還沒吃已是舌底生津,咬上一口牛蹄筋兒似的鍋餅,濃厚綿長的滋味繞舌生香。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漁民的菜餚逐漸豐盛起來,但“老鱉靠河沿”這道菜卻一直在漁民的餐桌上流傳下來。
老鱉靠河沿

特色

"老鱉靠河沿"是京杭大運河微山湖附近地區有名的地方特色菜餚,這種鄉土氣息濃郁的地鍋菜在微山湖邊的漁民家庭中現在還經常能夠吃到。過去,湖中漁民在船上生活,為了節省燒火的柴草,一般將現捕的活魚,用湖中水,在大鐵鍋中燉,鍋邊貼上手掌大小的麵餅,魚熟了,鍋餅也連蒸帶烤地熟了。吃著魚就著麵餅,喝著鮮美魚湯,一頓飯吃得有滋有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