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羽毛畫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利用
禽鳥天然色澤的
羽毛,採用平貼、浮雕貼、立體貼等工藝手法
拼貼而成的
工藝畫。
歷史淵源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羽毛
貼畫,只是一種簡單的表現形式,且雜以彩繪;到了漢代的羽毛貼畫絹,做工比較細緻,色彩比較鮮明,有了一定的布局與格調。在長沙發掘的西漢馬王堆墓中,就已有羽毛裝飾品並得以印證;而到了唐代的立女屏風,才使其成為一個工藝美術表現形式的獨立品種。直至清代點翠松竹座屏的出現,羽毛畫的表現形式,內容以及貼上技藝都達到了至善盡美的程度。至今,在瀋陽故宮關雎宮內還懸掛著當年皇太極送給愛妃海蘭珠的兩幅羽毛畫,雖歷經滄桑數百年,仍然不褪色,不變質,是宮廷御用的珍貴工藝品。但其製作工藝長期失傳。解放後,我國的
美術工藝大師、老藝人攜手在傳統畫的基礎,創造出現代的羽毛畫製作工藝,使羽毛畫藝術品又了長足的發展。瀋陽生產的羽毛畫是採用自然界中各種禽鳥豐富多彩,色澤艷麗的羽毛為原料,汲取傳統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西方名畫的高貴典雅永不褪色與色彩鮮亮,以浮雕和平貼的技法,巧妙的製成山水、風景、人物、花卉、禽鳥、動物、魚蟲等工藝美術精品。特別是進入六十年代後,以瀋陽市羽毛畫廠為主體,獨樹一幟,集百家之長,創立出宮廷與現代派相結合的羽毛畫藝術品,暢銷國內各大城市,遠銷美國、日本、香港、台灣;深受海內外遊客的喜愛和中外客商的高度讚譽。
現代工藝
20世紀60年代初,濟南工藝美術研究所研製成功羽毛畫製作工藝,後流傳到山東各地,濟南羽毛畫為山東羽毛畫的代表。濟南工藝美術總廠生產的羽毛畫,題材廣泛,品種達千種以上,其製品形象逼真,生動活潑,富有質感,產品遠銷美、日等30多個國家。 作品《
虎嘯)、《孔雀開屏》、《
百鳥朝鳳》等,都是以石膏紙漿先塑出虎和孔雀的浮雕,然後施加羽毛貼布色彩,背景再施以水粉畫或水墨畫畫成的山水、叢林、花木,使畫面凸凹有致,層次分明,取得精彩的藝術效果。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羽毛畫小件更受人們歡迎,尤其是在圓形外框中的掛件,配以帶凸面的玻璃,構圖新穎,色彩絢麗,裝潢美觀,內容廣泛,成為暢銷的旅遊工藝品。
製作材料
各種禽鳥的美麗羽毛,早已引起人們的審美興趣。利用羽毛的天然色澤和柔軟質地,把它貼上成各種畫面,就形成了風格獨異的新品種-羽毛畫。羽毛最初僅僅用來製作一些小件如書籤、賀年片之類,工藝上也只採取平貼辦法。投入市場後,頗受民眾歡迎,並有小量外商訂貨。隨後,便組織部分畫家和製作工人,互相結合製作大幅的掛畫、屏風、座屏等作品,工藝品種也從單一的平貼發展到浮雕貼畫、貼繪並舉等。
收藏價值
高檔羽毛畫選用優良養殖家禽為原材料,以半浮雕的製作方式,將世界名畫再現出來,特點是典雅、高貴、色澤鮮亮、渾厚,且永不褪色,給人以立體油畫的感覺,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是殿堂點綴,饋贈友人的上乘佳品,受到廣泛讚譽。被指定為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的禮品之一。
代表作品
《虎》是浮雕羽毛畫的代表作,以虎為題材浮雕貼上出的老虎,各具情態,形神兼備,氣韻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曾多次參加全國
工藝美術作品展覽,被譽為“泉城老虎”。
瀋陽羽毛畫
題材與內容
瀋陽羽毛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十分珍貴的工藝品,其有很高的藝術和欣賞價值。種類有平貼的紗襯、捲軸、壁掛、冊頁;也有浮雕的掛屏、座屏、大型折頁屏、案頭立屏;還有立體的風光人物、籠鳥、魚蝦、飛禽、蝴蝶等。其中的古典人物畫和花鳥畫尤為巧奪天工,別具一格,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例如取材於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寶黛含情談西廂”、《
三國演義》中的“
貂蟬拜月”、《西廂記》中的“崔鶯月下聽琴”,以及取材於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中的“天女散花”、“昭君出塞”等等,都惟妙惟肖,馳名中外。以花鳥為題材的羽毛畫更是奼紫嫣紅、絢麗多彩。例如富麗堂皇的牡丹、凌寒斗雪的紅梅、爭芳奪艷的桃李、傲雪斗霜的蘭竹等,再配以孔雀開屏、黃鸝對話、鴛鴦戲水、雄鷹展翅、白鶴沖霄等景物,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特色
瀋陽的羽毛工藝品在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上也是豐富多彩,獨領風騷。它博採眾家之長,突出地方與民族特點,集欣賞、實用和收藏價值於一身,很受顧客歡迎。捲軸羽毛畫採取了中國水墨畫的傳統藝術形式,以綾絹裝裱,宜於懸掛觀賞。以蘇州雙面異色繡的形式製作的紗襯羽毛畫,相映成趣,可以同時觀賞兩種不同內容的畫。既有濃郁的裝飾情調,又有隔音、保溫、防潮等優點的羽毛壁掛,則採取了藝術掛毯的形式,將各種美麗的羽毛層層疊貼在帛緞上,既美觀大方,又十分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