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代主義文學

美國現代主義作家通過形式、技巧和風格的大膽實驗,與習俗和傳統決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威廉·詹姆斯的意識流學說(stream of consciousness)以及榮格的原型象徵理論(archetypal symbol)對美國現代主義作家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他們特別注重對人們的內心世界的挖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現代主義文學
  • 起點:美國現代主義時期以一戰
  • 代表作家:埃德溫·阿林頓·羅賓遜
  • 代表作家:羅伯特·弗羅斯特
簡介,代表作家,

簡介

美國現代主義時期以一戰為起點,經歷了大蕭條一直延續到二戰。這一時期最引人注目的文學運動就是作家的自我流放,也稱“第二次美國文藝復興”。格特魯德·斯坦因所稱“迷惘的一代”中最著名的由詩人埃茲拉·龐德,依·依·肯明斯,小說家海明威威廉·福克納

代表作家

(Edwin Arlington Robinson,1869~1935)
詩體小說《克萊格上尉》(Captain Craig);詩集《河下游的城鎮》(The Town Down the River,1909)和《天邊人影》(The Man Against the Sky,1916)確立了他在詩壇的地位。羅賓遜以中世紀亞瑟王傳說為基礎寫成了長篇敘事詩三部曲:《墨林》(Merlin,1917)、《朗斯洛》(Lancelot,1920)、《特里斯丹》(Tristram,1927)。其他作品還包括《埃馮的收成》(Avon’s Harvest,1921)、《詩集》(Collected Poems,1921)。他最擅長寫短詩,其中最著名的是蒂爾伯里鎮居民的人物群像。《米尼弗·契維》出自《河下游的城鎮》,是羅賓遜人物肖像詩中最著名的一篇。
(Robert Frost,1874~1963)享譽海外的美國著名詩人。16歲時發表第一首詩《諾什·特黑斯》(La Noche Triste)。埃茲拉·龐德的鼓勵下出版詩集《少年的意願》(A Boy’s Wish,1913)和《波士頓以北》(North of Boston,1914)。《修牆》(Mending Wall)《摘蘋果之後》(After Apple-Picking)《僱工之死》(The Death of The Hired Man)廣為流傳,收錄在《波士頓以北》。詩集《山間》(Mountain Interval)的出版標誌著他的詩歌創作進入了成熟階段。《沒有選擇的路》、《白樺樹》(Birches)等富有哲理性的詩篇均收錄該集。後又發表詩集《新罕布夏》(New Hampshire)、《西流的溪澗》(West-Running Brook)、《又一片牧場》(A Further Range)、《一株作證的樹》(A Witness Tree)等。他是美國非官方的桂冠詩人,其詩歌在韻律方面與傳統詩歌相近,又與意象派等現代詩歌相通,被稱做是“交替性詩人”。
埃茲拉·龐德
(Ezra Pound,1885~1972)意象派詩歌的創始人。龐德與休姆(T.E.Hulme)等人一道發起意象派運動,引起一場詩歌革命。1912年,他和理察·奧爾丁頓、杜利特爾提出了意象派詩歌創作的三原則:直接處理事物,取消修飾的“多餘的”詞語,按照流暢的音樂節奏。不久,他脫離意象派,熱衷於旋渦主義運動。“旋渦主義”對龐德詩歌創作德影響主要體現在他德長篇詩作《詩章》(The Cantos)里。龐德的其他作品還包括:《面具》(Personae)《羅曼司精神》(The Spirit of Romance)《華夏》(Cathay)《文雅集》(Polite Essays)《文學論文集》(The 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等。他對於中國古詩、孔子思想以及日本俳句的推崇和介紹使得英美文學界開始了解東方文學。《在捷運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是意象派詩歌的經典之作。
依·依·肯明斯
(E.E.Cummings,1894~1962)現代派詩人,畫家。1917年蒙冤入獄,後來這段經歷被寫進了《巨大的房間》(The Enormous Room,1922)。第一部詩集《鬱金香與煙囪》(Tulips and Chimneys,1923)形成自己獨特的詩風。其他著作包括:《詩四十一首》(XLI Poems,1925)、《是五》(is 5)、《萬歲!》(Viva,1931)、《不用謝》(No Thanks)、《詩集》(Collected Poems,1958)等。詩歌形式上取消了幾乎所有的大寫字母,隨意處置標點符號。
歐內斯特·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1899~1961)受格特魯德·斯坦因(Gertrude Stein)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簡短樸素的寫作風格。第一篇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1926)表達了一戰後一部分美國年輕知識分子對現實的絕望。斯坦因在前言裡評論到:“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You are all a lost generation)。”“迷惘的一代”的稱號由此誕生,海明威被公認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永別了,武器》(Farewell to Arms,1929)以一戰為背景。《喪鐘為誰而鳴》(For Whom the Bell Tolls,1940)有關西班牙內戰。《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1952)。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對於世界文學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創造了“冰山原則”——簡潔的文字,鮮明的形象,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這既是“冰山原則”的四大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創作風格。
詹姆斯·瑟伯
(James Thurber,1894~1961)著名散文家、短篇小說家、幽默大師、漫畫家。他的短篇小說《沃爾特·米笛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的主人公沃爾特愛做白日夢,是個妄想當英雄的懦夫。如今在美國,“沃爾特·米笛”已成為這類人的代名詞。他創造了一種新的文風——“紐約人作風”。1929年瑟伯與E.B.懷特合作,發表了第一本小說《性,必要嗎?》(Is Sex Necessary?),是對歐洲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心理分析學家的諷喻。他還著有幻想小說《十三座鐘》(The 13 Clocks,1950),人物傳記《與羅斯一起的年頭》(The Years with Ross,1959),還有畫冊《瑟伯畫冊》(The Thurber Album,1952)以及散文集《燈籠與長矛》(Lanterns and Lances,1961)。
威廉·福克納
(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國南方文學的代表作家。第一部小說《軍餉》(Soldier’s Pay,1920)。暢銷書《憤怒與喧囂》(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轟動一時。家世小說:《我彌留之際》(As I Lay Dying,1930)、《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1932)、《押沙龍,押沙龍》(Absalom,Absalom,1936)、《去吧,摩西》(Go Down Moses,1942)。這些作品表達了他對南方傳統文化與歷史的留戀,同時也揭露了奴隸制、種族主義以及清教的種種罪惡。《獻給艾米莉的玫瑰》是福克納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反映了南方貴族的沒落與美國內戰後南方社會的變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