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是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創作的一部歷史著作。全書共有六卷,分期出版。第一卷出版於1776年,第二、三卷出版於1781年,第四、五、六卷出版於1788年。
全書包括羅馬帝國後期和整個拜占庭帝國的歷史事件。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47章,描寫的是公元641年以前羅馬500多年的歷史。頭三篇是全書的開篇,簡要概括公元98年至公元180年羅馬帝國相對穩定的時期,自第4章從公元180年羅馬帝國開始“衰亡”起,按時間順序敘述,內容更加詳盡。第二大部分包括第五、六卷,寫從公元641年拜占庭皇帝席哈克略逝世到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約800年的歷史,最後以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作為結束。
《羅馬帝國衰亡史》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吉本把重點放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則簡明扼要。該作體現出了作者反對暴君專制,宣揚自由平等,建立新的社會秩序等思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羅馬帝國衰亡史
- 外文名稱: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 作者:【英】愛德華·吉本
- 作品類別:歷史著作
- 字數:約3800000
- 首版時間:1776-1788年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不足之處,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公元2世紀時,羅馬帝國占有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地區。奧古斯都的臨終訓示說,羅馬帝國的版圖應當擴展到由自然界劃定的永久屏障和疆界範圍。西至大西洋,北至萊茵河和多瑙河,東至幼發拉底河,南至阿拉伯和非洲大沙漠。
羅馬早期各代皇帝用經常備戰政策來維持和平。士兵從那些最卑賤和往往是最放蕩的人中招募而來。但是仍然效忠皇帝,對敵人仍然保持著戰無不勝構威力。羅馬軍隊平時的編制約為三十七萬五千人,分為三十個軍團,駐防在帝國各地。兩萬名精兵組成“城防軍”和“禁衛軍”。幾乎每一次造成帝國動盪的革命都是禁衛軍射造出來的。海軍力量不強,但足夠完成政府的每一項任務。羅馬人的雄心只限於大陸,海洋對於他們來說是可怕的對象。
以退伍士兵為居民主體的殖民地遍布帝國各地。所有的大城市都有公路彼此聯接,並與首都羅馬相通。興修公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便利軍團行軍,讓軍隊和政令暢通無阻,達到征服的目的。在羅馬世界裡普遍樹立起來的交往自由,雖然傳播了一些罪惡風習,但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生活。土地耕耘而致富饒,商業日益繁榮,奴隸的地位也大大改善。地方官在帝國各地行使皇帝和元老院的職權。
正當羅馬社會處在國泰民安的全盛時代,它的內部便已經孕育著瓦解的種子。長期和平和穩定的政府在帝國的命脈中注入了一種無形的慢性毒素。人們的思想逐漸降低到同一水平,智慧的火焰熄滅了,尚武精神也消失了。公民們接受按照統治者的意志鋁口定的法律和契約,使用僱傭兵來保衛疆土。古老的自由傳統變得只剩下了虛名。
皇帝是按照元老院的意志進行統治的,任期十年。但是帝國後期,皇帝掌有獨裁權力,可以指定公民入元老院,元老院的獨立性被破壞無遺。立法權一旦由行政權指定,憲法的自由原則就無可挽回地喪失了。皇帝依靠軍團的力量,更是完全破壞了行政的權力。
元老院往往以陰謀刺殺皇帝來作為對獨裁的報復。在尼祿皇帝死後短短的十八個月內,有四位皇帝死於刀下。這些事變震撼了羅馬世界。皇帝也對元老院施以殘酷無情的報復。從此以後,皇位便動盪不安了。禁衛軍開始造反作亂,駐在邊疆的軍團復進攻首都,覬覦皇位。
軍隊放鬆了紀律,導致產生了內戰的危機。公元218年至222年的伊拉加巴拉皇帝統治期間,羅馬的道德淪喪,風尚敗壞到極點。這位年輕而品性敗壞的皇帝沉湎在荒淫的慾海之中,結果被殺。他的繼位者亞歷山大·塞弗羅斯由於想在軍隊申恢復必要的紀律,結果也死於非命。
自從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得到廣泛傳布和熱忱信仰後,輕信代替了理智,狂熱代替了思考,宗教的權力不知不覺地擴大了,產生了一種新的統治權。宗教信仰的改變導致了羅馬帝國社會的變化,使它在精神上背離了昔日的傳統。
從公元235年開始,虐政導致的災難更加明顯。暴君鎮壓整個國家,破壞每一條法律和正義的原則,並且把平民的財產搜括一空,攫為已有。羅馬世界連年遭受蠻族入侵和軍事暴君的內外蹂躪,仿佛注定了羅馬不久就要淪亡。從公元244年至268年,六個皇帝和三十位暴君都曾企圖制止災難的到來。可是徒勞無功。饑荒、時疫、騷動、暴亂和人口銳減都是這個時期的標誌。
接下來三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出身於一些低微家庭的皇帝們挽救了瀕於毀滅的帝國,他們擊敗了國內外的敵人,以強制執行的嚴格軍紀恢復了邊防力量,成為“羅馬帝國的復興者”。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當選皇帝,他以狡猾的策略抹去了古羅馬憲法的最後痕跡。他把龐大的權力分給三個同伴,統治者就由兩個奧古斯都和兩個凱撒頭銜組成了。皇帝把政府中心逐步遷離羅馬.在各省建立朝廷,遂使元老院的職權喪失殆盡。戴克里先力求以尊貴威嚴來顯示他無比的權力。新制度的第一個原則是權力的誇耀,第二個原則是分治。他增加了政府這套機器各部分的輪子,國家行政人員劇增,賦稅因此加重,用當時的話來說就是“當領錢人的比例超過了出錢人的比例時,各省就受到了賦稅的墓壓。”
公元305年,戴克里先退位,加勒里陰謀獨霸整個羅馬帝國。一時間,羅馬帝國竟同時有六位皇帝,內戰再度爆發。最後由君士坦丁戰勝對手,重新統—羅馬疆域,但是戰爭耗費了大量生命財產,賦稅連年增加,軍備不斷擴充。致使帝國日趨衰落。
君士坦丁將拜占庭選為新的首都,更名為君士坦丁堡。羅馬的威力在羅馬本地消滅之後,餘威卻在拜占庭保持了將近千年。君士坦丁又改變了官吏制度、軍事制度和賦稅制度。這些制度遂為後世所遵奉。
君士坦丁大帝死於337年,他的三個兒子再度破壞了帝國的統一,兄弟間相互屠殺和內訌消耗了帝國的力量,最後君士坦提烏斯成為帝國的唯一皇帝。
公元361年君士坦丁大帝的侄子朱理安繼承皇位。這位人物想著手進行改革,他根據歷史的教訓,經過深思熟慮,準許羅馬帝國全體居民都享有信仰自由的平等權利,重建和改革宗教制度,限制基督教,主張信奉異教教義,並恢復古羅馬共和國政府的古樸體制。但是他在363年同波斯人作戰時受傷死去,年僅32歲,遂使改革中止。
公元361年。法倫尼繼位。他把這個龐大的帝國分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兩部分,與他的弟弟法倫斯分掌。此後在376年,哥特人聯合匈奴人入侵,全無戰鬥力的羅馬軍團放棄了他們自已和國家的防線,士無鬥志,可以說是羅馬帝國崩潰的直接原因。
阿卡第烏斯在東羅馬的統治標誌著羅馬帝國的徹底分裂。他的臣民採用了希臘的語言和風俗,而他的政府的形式卻是簡單純粹的君主政體。長期保留著微弱的自由傳統的羅馬共和國的國號,只用於一些拉丁省分。408年,哥特人阿拉列圍攻羅馬,數以千計的羅馬人死於瘟疫和飢餓。410年,阿拉列再次圍攻並劫掠了羅馬城,蹂躪了義大利。這批野蠻人幾乎把城內所有可以搬運的財富都搶走了。帝國的古都幾成廢墟。而在東方,429年,匈奴國王阿提拉集結力量,一直打到君士坦丁堡城下,東羅馬帝國靠屈辱的和約才勉強保持住自己的統治權。
基督教在信仰自由的氣氛下得到了很快的成長。羅馬皇帝們公開迫害基督教徒。但在306年,君士坦丁大帝改信基督教,遂使它成了帝國的國教,同時又迫害異教。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大帝登位,統治羅馬帝國達三十八年之久。他統治著六十四個行省和九百三十五座城市,在他的統治下,工業和農業都繁榮起來,但是他的貪婪和奢華卻使人民受害不淺。社會風氣腐敗。保持古代哲學傳統的雅典人的學院被查士丁尼封閉,歷史悠久人才眾多的希臘哲學就此中斷,529年的敕令更使雅典的各派學院永遠銷聲匿跡了。為了維持他在非洲和義大利的統治地位,查士丁尼耗盡了國家財力。他的武功是人類的浩劫,非洲滿目荒涼,旅行者在許多地方整天看不到一個人影,既看不到朋友也看不到敵人。查士丁尼死於565年,他留下來永垂後世的是一部不朽的羅馬法典,其中包含著羅馬法學的精華,通過這些文獻。使羅馬人的集體智慧流傳到整個歐洲。
800年聖誕節。查理曼當了皇帝,他的個人威嚴和長期統治,以及強大的武力、賢明的政府和遠近民族對他的尊敬,都使他有別於其他皇帝,而從他恢復西羅馬帝國開始,歐洲就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羅馬帝國的外部最大敵人是阿拉伯人。在穆罕默德以前的許多世紀裡,阿拉伯人的強悍勇猛早已聞名於世。擅長使用弓箭、標槍和彎刀的阿拉伯各族在沙漠上互相爭鬥。每當大敵當前時,他們能共御外侮,可是每當分配戰利品時,這種聯合就瓦解了。這個民族的統一隻是建立在言語和習慣大致相同的基礎上。公元609年,40歲的穆罕默德開始自稱先知並傳布教義。他所創立的新宗教是伊斯蘭教。它包含一個永恆的真理和一個必要的假設——宇宙之間只有一個真主,他自己是真主的使徒。他命令信徒用劍來傳教。後來,穆罕默德開始與東羅馬帝國發生衝突。他莊嚴地向羅馬人宣戰。三年後他就逝世了。
查理曼重建起來的西羅馬帝國,亦稱“神聖羅馬帝國”,在962年被日耳曼國王鄂圖奪得帝位,從此帝國的皇位一直屬於日耳曼國家了。在東羅馬帝國,伊斯蘭教徒的興起與勝利進一步縮小了羅馬帝國的版圖。保加利亞人、匈牙利人、俄羅斯人從海上或陸地勝利地侵入東羅馬各省和首都,似乎更加速了東羅馬的最後滅亡。
為了恢復或者說解放聖墓,教皇統治下的人民,西方的一些民族用拉丁人的名義,在十字軍的旗幟下組織了起來。1095年,幾萬朝聖者向耶路撒冷進發,1147年的第二次以及1189年的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使亞洲和歐洲捲入了一一場歷時二百年的戰爭。
1206至1304年間,蒙古人和韃靼人的興起和勝利,震撼了從中國到波蘭和希臘的整個世界。如果士耳其帝國沒有受到英武的帖木兒領導下的蒙古勢力的壓迫,君士坦丁堡早就會在亞塞德蘇丹的兵力下陷落了。1405年,帖木兒死於進軍中國的途中。從他的後裔奧隆則伯登位之後,蒙古帝國就開始解體。
土耳其奧托曼帝國經過1403—1421年的內戰以後,在阿麥銳斯二世的統治下獲得了重建。這位新蘇丹的首次遠征是1422年圍攻君士坦丁堡。羅馬皇帝這時已淪落到災難的最後邊緣了,不得不向西方國家乞援。
阿麥銳斯的兒子穆罕默德二世於1451年繼位,次年向東羅馬帝國宣戰。1453年4月6日,圍攻君士坦丁堡的戰爭開始了。城裡一支為數不足七千人的軍隊抵抗著奧托曼帝國的強大兵力。5月28日,土耳其人最後的猛攻已經準備停當。穆罕默德二世用“今生和來世都有希望得到報償”來激勵士兵。在他的軍營里反覆地響著“真主是真主,真主只有一位,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徒”的喊聲。從海上到陸上,到處閃耀著伊斯蘭教徒燃起的火焰。這時,基督徒的情況卻正相反。在羅馬帝國的最後一夜,君士坦丁-佩略羅加斯皇帝在他的宮廷里向最高貴的希臘人和最英勇的外國盟友說明了他們面臨的職責和危險,這簡直是羅馬帝國的葬禮演說。5月29目拂曉,土耳其人從水陸兩路猛攻君士坦丁堡,他們的兵力超過基督徒一百倍以上。羅馬皇帝一直在人群中戰鬥著,他已經盡到了一個將軍和一個士兵的一切職責。在混戰中,他不知被什麼人殺死了,他的遺體埋在死人堆里。君士坦丁堡經過五十三天的圍攻,就這樣絕望地為穆罕默德二世的兵力所征服。羅馬帝國就此滅亡,歐洲走進了近代歷史。
作品目錄
第一卷 |
第一章 羅馬帝國在的軍事和疆域 |
第二章 羅馬帝國在安東尼時代內政修明物阜民康 |
第三章 羅馬帝國在安東尼時代的政治架構 |
第四章康茂德殘酷而暴虐的愚行 |
第五章 軍紀的廢弛 政府的新措施 |
第七章馬克西明即位與其暴政 |
第九章 從德西烏斯皇帝在位到蠻族入侵,此一時期的日耳曼情勢 |
第十章 蠻族入侵 三十僭主 |
第十一章 克勞狄當政 擊敗哥特人奧勒良的勝利、凱旋和死亡 |
第十四章 戴克里先遜位後產生紛擾君士坦丁重新統一帝國 |
第十五章基督教的發展及早期教會的風格、作為、數量和狀況 |
第十六章 從尼祿當政直到君士坦丁統一天下,羅馬政府在此一時期對基督教的作為 |
第二卷 |
第十七章 君士坦丁堡奠基 君士坦丁的政治體系及其成就 |
第十八章 君士坦丁的性格作風高盧戰爭 君士坦丁崩殂 帝國分由三個兒子統治 |
第十九章 君士坦提烏斯獨自稱帝 加盧斯之死 |
第二十章 君士坦丁改變信仰的動機、經過及影響 |
第二十一章 異教受到迫害 多納圖斯教派的分裂 阿里烏斯的宗教爭論 |
第二十二章尤里安在高盧被軍隊擁立為帝進軍獲得成功 |
第二十三章 尤里安的宗教信仰 一視同仁的寬容作風 企圖恢復異教的多神崇拜 |
第二十四章 尤里安進駐安條克 遠征波斯的成就 |
第二十五章 約維安的統治與崩殂 |
第二十六章 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
第三卷 |
第二十七章 格拉提安被弒和狄奧多西的統治 |
第二十八章 異教信仰全面受到查禁基督教對聖徒和遺物的崇拜 |
第二十九章 羅馬帝國在狄奧多西兩子繼位後完全分裂 |
第三十章 哥特人反叛 |
第三十一章 阿拉里克入侵義大利羅馬元老院和人民的對策 |
第三十二章 東羅馬皇帝阿爾卡狄烏斯 優特羅皮烏斯掌權後失勢蓋納斯之叛 |
第三十三章 霍諾留殞身 瓦倫提尼安三世繼位為西羅馬皇帝 |
第三十四章 匈奴人國王阿提拉的性格作風 |
第三十五章 阿提拉進犯高盧為埃提烏斯率西哥特人所擊退 |
第三十六章汪達爾人國王根西里克垂涎羅馬 |
第三十七章 寺院生活的起源、過程及其影響 |
第三十八章克洛維當政及其改變信仰 |
第四卷 |
第三十九章 東羅馬皇帝芝諾和阿納斯塔修斯 |
第四十章 查士丁一世繼位為帝 |
第四十一章 查士丁尼在西羅馬帝國的征戰 |
第四十二章 蠻族世界的狀況 |
第四十三章 阿非利加叛亂 |
第四十四章 羅馬的法治概念 |
第四十六章 科斯羅伊斯逝世後波斯發生革命 |
第四十七章 神學史上“道成肉身”的教義基督的人性和神性 |
第四十八章 第五卷及第六卷的主要內容 |
第五卷 |
第四十九章 圖像崇拜的儀式及其所受之迫害 |
第五十章 略述阿拉伯地方及其居民 |
第五十一章 阿拉伯人征服波斯、敘利亞、埃及、阿非利加和西班牙 |
第 五十二章 阿拉伯人兩次圍攻君士坦丁堡 |
第五十三章 東羅馬帝國在10世紀所面對的狀況 |
第五十四章 保羅教派的起源和教義 |
第五十五章保加利亞人與匈牙利人的起源、遷移和定居 |
第 五十六章 義大利的薩拉森人、法蘭克人和希臘人 諾曼人開始侵襲及拓殖 |
第五十七章塞爾柱土耳其人 |
第六卷 |
第五十八章 第一次十字軍的起源及兵力 |
第五十九章 希臘帝國保存實力 |
第六十章 希臘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
第六十一章 帝國為法蘭西和威尼斯瓜分 |
第六十二章 尼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臘皇帝 |
第六十三章 內戰使得希臘帝國殘破不堪 |
第六十四章 成吉思汗率領蒙古人從中國到波蘭的征戰 |
第六十五章 帖木兒在撒馬爾罕稱帝 |
第六十六章 東方諸帝求助於教皇約翰一世 |
第六十七章 希臘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
第六十八章穆罕默德二世的文治武功和行事風格 |
第六十九章 12世紀以後羅馬的狀況 |
第七十章彼特拉克的性格和加冕 |
第七十一章 羅馬的廢墟在15世紀時的景觀城市的重建 |
本書的結論 |
羅馬帝國歷代皇帝年表 |
羅馬帝國行政區圖 |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18世紀的歐洲經濟和科學文化處於上升時期,社會的進步,使人們對時代發展充滿自信。但是相對於經濟和文化的迅速發展,歐洲的政治和宗教卻趨向保守。政治上專制王權制約自由,議會代表的主權同王權進行著鬥爭。在宗教上,國教打擊異己,異教徒在政治、經濟上得不到平等待遇。理性觀念的覺醒,使人們反對政治宗教上的壓迫,基督教的神學史觀受到衝擊,要求新的解釋體系取而代之,啟蒙運動應運而生。啟蒙學者將理性視為衡量事物的標準,歷史學家將啟蒙運動倡導的理性主義引入歷史解釋,理性主義成為西方史學的主導思想,理性主義史學在啟蒙時代的西方史學中占據著支配地位。
愛德華·吉本是這一時期西方理性主義史學的重要代表。他自小生活在啟蒙思潮濃厚的英國,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古典著作及歐洲啟蒙思想家的經典作品,奠定了他學術成長的基礎;遊歷法國、義大利、洛桑等處的經歷,提供了他親自與啟蒙學者們對話與學習的機會;親身參與英國政府的管理與訓練民團,使他對政治制度的了解更加透徹;前後兩次改變宗教信仰,使他對宗教教義產生了懷疑。所有這一切,最終促成了吉本理性主義史學思想的形成,成就了他的《衰亡史》。
創作過程
1764年,吉本出遊義大利,在古羅馬的廢墟旁萌生撰寫羅馬衰亡史的念頭。吉本的著作態度是嚴謹的,在動筆之前考慮了文字風格。他不喜編年史的文字枯燥,也不喜演說詞的詞藻堆砌,採取了介乎二者之間的筆調。開始撰寫時,十分拘謹,第一卷的頭一章,改寫了三遍,第二、三章也寫了兩遍,才勉強滿意。
《羅馬帝國衰亡史》後各章進展順利,但寫到第十五、十六章時,又反覆修改了三次,從原來相當於一卷的分量,壓縮成現存的規模。他後來回顧各卷的筆路時,認為第一卷雖竭盡心力但仍感粗糙,寫第二、三卷時業已成熟,筆致流暢而協調。最後三卷雖更成熟,但因嫻熟法文,信筆寫來,夾雜進高盧方言。六卷的寫成,前後共用了近二十年的時光。全書出齊的時刻正值吉本51歲的生辰。他感到欣慰:“二十個幸福的歲月因我修史的辛勤而富有生氣,這一成就在人世上給我以名譽、地位和聲望,舍此我是無從獲得的。”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羅馬衰亡原因
(一)腐敗和分裂是羅馬帝國衰亡的內在原因
吉本從政治、軍事和文化等角度,具體追述了帝國如何埋下腐敗和分裂的種子。
首先,政治民主的喪失與君主專制的建立。在共和國末期,皇帝與元老院的權力之爭愈演愈烈,削弱了帝國的統治力量。伴隨著以元老院為代表的民主力量日益衰落,奧古斯都與其繼任者都成為羅馬和義大利的主宰,享有“帝王般的特權”。他們“創造出一個政治自由的假象來欺騙人民”,建立起“共和國形式掩蓋下的君主政體”。在這樣的君主專制之下,政治腐敗顯然無可避免,如賣官、剝削、行賄等。人民為了逃避日益加重的賦稅,紛紛出逃,致使政府財源減少,統治基礎進一步動搖。
其次,軍事寡頭政治的形成與軍事實力的下降。在維護君主的幌子下,軍隊及其首領獲得了越來越多的特權和勢力。將軍對土兵、對敵人和對臣民,都可以行使任何權力且肆無忌憚,而毫無違背憲法原則之嫌。他們同時還是那些被征服地區的總督或君主,具有行政和軍事領導雙重身份,集國家的行政和專法權力於一身。軍隊的規模擴大與兵力素質下降還表現於禁衛軍長期安逸奢侈,貪慾日增,“羅馬禁衛軍的失控的瘋狂行為是羅馬帝國的最初徵兆和動力。”君主對部隊的一味放縱“必然既毀掉了軍隊,也毀掉了整個帝國”。軟弱無能的士兵們不但使他們自身也使國家失去了防禦能力。他們的怯懦和懶惰可以說是帝國敗亡的直接原因。在不斷擴軍的過程中,保家衛國主要依賴僱傭兵,這也成為帝國不穩定的根源之一。
再次,政局動盪和文化凋敞。在政府專制、軍人專政和民主不復存在的背景之下,帝國的政局動盪不安,紛爭不斷。人民趣味日趨低下,皇帝和貴族們生活奢侈糜爛,軍隊驕奢蠻橫,青年“甚至連尚武精神也煙消雲散了”。
(二)基督教的興起和傳播加速了羅馬文明衰落的過程
吉本在啟蒙主義思想的影響下,以理性主義和批判精神考察基督教的興起,並客觀地論述了基督教的興起、傳播與羅馬文明的衰落關係。“羅馬的征服為基督教的征服準備了條件,並且加速了它的進程。”人民對塵世的不滿,才逐漸接受了基督教。基督教的勝利還歸因於以下因素:基督教徒的狂熱情緒,關於來世生活的教義:基督教教會具有的神奇力量,基督教徒純真、嚴謹的品德;基督教世界的內部團結和紀律等。《福音書》的傳播和教會的勝利反過來將羅馬帝國進一步推向衰落。羅馬公民幻想死後升入天堂,不再像以前那樣忠心衛國;絕大部分財富用於慈善事業和拜神活動:基督教內部派別的紛爭給帝國帶來了騷亂。在基督教成為國教後,皇帝們對各個教派態度不一,也給社會帶來了動盪。
(三)蠻族入侵也是導致羅馬帝國滅亡的因素
吉本認為“羅馬的衰敗是過分雄偉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結果”。到了公元3世紀,蠻族發展迅速,擁兵百萬,入侵勢不可擋。再加上民族大遷徙的浪潮與之呼應,西羅馬帝國被淹沒了。東羅馬帝國的東部領土被阿拉伯人侵占,最終毀於土耳其人之手。
《羅馬帝國衰亡史》這本著作體現出了愛德華·吉本反對暴君專制,宣揚自由平等,建立新的社會秩序等思想,這些都是具有啟蒙意義的。他無情地揭露了羅馬政治的腐敗,對暴君專制進行了猛烈的攻擊。他所擁護的自由、平等的思想深入民心,為民眾進行鬥爭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精神動力。社會應該尊重每一個人,應該尊重每個人自由、平等的天賦權利。這種反暴君專制,擁護自由、平等的思想啟發了人民反封建的意識,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要求,為即將到來的資產階級階層作好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準備。
藝術特色
愛德華·吉本在敘述上井井有條、句式上整整齊齊,詞藻上華麗莊重。他以簡練的語言,非常準確地批判了暴君專制和基督教的勢力。他繪聲繪色地描述了帝國中的醜聞,譴責了帝王的昏庸殘暴,揭露了封建獨裁者的醜惡嘴臉。書中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富有多樣性,書中還穿插了許多奇聞軼事,“各種各樣的原因及其進步的結果都與人類編年史中許多最有趣的事件交織在一起:賴以長期維護著一個自由共和國的名稱和形象的愷撒們的詭計的策略;那軍事獨裁統治的混亂;基督教各派的發生和確立;君士坦丁堡的建立;那君主國的劃分;日耳曼和西徐亞野蠻民族的入侵與定居;民事法律的制定;穆罕默德的人品及宗教信仰;教皇的世俗統治權;查理大帝的西羅馬帝國的恢復與衰落;拉丁人在東部的十字軍東征;撒拉遜人和土耳其人的征服;希臘工國的毀敗,羅馬在中世紀時期的狀況和革命等等。”
愛德華·吉本的敘事暢達、簡捷、生動有趣、富有戲劇性,非常具有感染力。敘事寓論於史,做到敘事冷靜、有趣,《羅馬帝國衰亡史》的每一章都是愛德華·吉本仔細和精心安排的。他的敘述不因史實的紛爭而顯得煩瑣,也不因評論過多而顯得乏悶。他以深厚的文學素養奉獻給讀者一部生動的歷史畫卷。
愛德華·吉本在敘述時不厭其煩地採用了諷刺手法,使得他能夠犀利而又深刻的刻畫了歷史人物的心理和形象。愛德華·吉本發現這個技巧對他十分有利。他可以以此公開攻擊基督教而避免險境。“在18世紀那‘沉睡’的教會很有可能會忽然醒來對裹瀆上帝的行為進行迫害的時代採取旁敲側擊的手法是一種必不可少的預防措施。”。這是他處理歷史事實的方法,這方法不是詩人的,也不是科學家的,它是歷史學家的,他的筆法是曲折的、含蓄的,有時是借用他人的酒杯來澆自己的塊壘的。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交叉運用諷刺手法,這是他運用的修辭法之一。
著作擁有明顯的理性時代特徵,比較注意闡釋事件的原因和價值。在很多章節,對原因的分析和價值的評判甚至多於事實的陳述。作品風格就像古代史學家修昔底德、波里比烏斯的敘述史,客觀中立;同時又有塔西佗表述的典雅美妙。作者欣賞伏爾泰對宗教的批判,又不同意否定整個古代;並能熟練地具體分析人物和事物的因果關係,將其置於一定的歷史情境中。
不足之處
愛德華·吉本對開明的君主十分讚賞,但對人民民眾的力量卻很少提及。他完全漠視人民民眾在歷史上的作用,說:“宗教在人民看來總是真實的,在哲學家看來總是虛假的,在統治者看來總是有用的。”書中曾多次寫到起義和暴動場面,卻隻字不提人民起義的巨大聲勢和不可低估的作用,認為權力落到民眾的手裡,他們會濫用,最後徹底丟失。“因為民眾是如此無知,給其民主也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無政府主義石無政府主義會導致危險的增長,最後,獨裁接踵而至。”他們遊手好閒,能使他們快樂和激動的只有公眾的竟技活動和節日。“他們整天在大街上或者在竟技場上四處閒逛,聽聽有什麼新聞,彼此胡亂爭吵;他們把妻子兒女少得可憐的一點生活費用拿來在豪賭中輸個一乾二淨;夜晚,他們跑到陰暗的小酒館或者妓院去,在下流無恥的肉慾中消磨掉時光。”愛德華·吉本眼中的人民民眾愚昧無知、他們的力量微不足道。立法者的明智決定著社會發展,這當然是錯誤的,表現出了他史學思想的局限性。
在愛德華·吉本看來,基督教沒有任何積極價值,純屬虛偽和欺騙。他認為基督教只是支配人民民眾的工具。其實基督教也有它積極性一面,它對維護國家的公共秩序(當然這是在一段時期內),對人們養成溫和的性格和簡樸生活作風起到了促進作用。每一件事物都有它固有的價值和意義,一律否定它是片面的。他把基督教的入侵和蠻族的征服看作是羅馬衰亡的主要原因.這些都有某種程度的片面性,這是他始終以羅馬人或元老自居的態度造成的。
愛德華·吉本把羅馬衰亡的原因歸結為基督教的侵入,暴君專制和軍隊的腐化,確沒有提及經濟原因。政治和戰爭成了他寫作歷史的主題,沒有看到經濟在社會生活中的決定性作用,因此他在編纂歷史時忽略了對經濟內容的敘述,這是不能欣賞的。他在發揚古典時期文化的同時卻否認中世紀的歷史,認為中世紀時期人類成為了基督教的奴僕,自然科學在基督教的壓制下得不到套用,認為那段歷史是迷信的,是黑暗的,沒有什麼可取之處。這顯然也是片面的。
該書在史料的運用、取捨和判斷上有錯誤。主要由於兩個原因:一是作者自己所承認的不懂東方語文。他在寫東方各民族的歷史時,只能採用已譯成拉丁文、英文或法文的資料。如關於中國的,主要參考《通鑑綱目》的法譯本。推知其他東方民族的資料,也是如此情況。二是吉本以後有學者對古代羅馬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而且語言學、人類學、考古學等方面也有新發現、新成就。前修未密,後出轉精。吉本的有些提法,自然要為後來的更精確、更完善的提法所補充或代替。因此編輯該書的歷史家,往往對該書補充了不少註解,訂正了吉本的錯誤。
作品影響
1776年,《羅馬帝國衰亡史》第l卷面世,立即引起轟動,短時間內便印行三次。1788年,《羅馬帝國衰亡史》全部6卷出齊,好評如雲,被列為古羅馬史研究的基本參考書。
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它對人們理解早期基督教如何面對希臘羅馬世界功不可沒。書中敘述了幾個世紀裡發生的事件,補充並證實了某些教父以及公元4世紀的教會史學家優西比烏所記載的一些事件與事情。《羅馬帝國衰亡史》大大有助於世人了解並理解基督教對世界所產生的影響。
羅馬帝國從沒落到傾覆的過程,時間範圍大體限於180年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之間,文藝復興以來幾乎無人問津,史料奇缺,處處充滿著宗教傳說的陷阱。當時考古學尚不發達,所有的歷史學家都是依賴於文獻,愛德華·吉本不採納第二手的文獻,基本依賴於同時代的文獻,並做了大量的考證工作,所以他這部作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過兩個世紀,幾乎無法找出有真正證實是錯誤的地方,有的地方愛德華·吉本由於沒有材料是假想的,但現代的發現恰恰證明當時吉本的假想是正確的。
該書中,吉本把歷史事件敘述得井井有條,書中所用材料務求全面、準確,儘量吸收前人的研究前景,正文後均附有詳盡的注釋。吉本的文體深受古典歷史學家影響,既有李維式的典雅華麗,又有塔西佗般的哲理和深沉。《羅馬帝國衰亡史》是嚴肅學風和優美文筆相結合的典範,精密中不乏活潑,謹嚴中透出生動,幾百年來一直是歷史學家撰史的榜樣。
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是世界史學名著,不僅是羅馬帝國歷史的最權威著作,而且在史識與史學思想上都為歷史學做出突出貢獻。它是啟蒙主義理性思想發展最高峰,引領歷史學發展新潮流。
作品評價
英國歷史學家特雷弗羅普:吉本的《衰亡史》代表“一整個世代人的史學雄心與探索的完成”。
英國學者亞當·斯密:“這部書的出版使吉本可以列入當時歐洲文史界之首位。”
考古學家約翰·惠特克認為其歷史寫作是“拙劣的年代記”,然後是與因果聯繫有關的敘事。他指出,吉本力求在文體“賣弄學問”上“達到人類完美的至高點”,不幸的是,它的哲學的光澤中消失和沉淪”,這以前是塔西佗的缺點,現在是吉本的缺點。
歷史學家J·W·湯普森:“(《衰亡史》是)18世紀啟蒙時代一切說英語國家歷史著作的最高水平”。“吉本的這部著作具有非同尋常的歷史連續性概念。”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廣智: “作為一位18世紀西方卓越的歷史學家,吉本傳史是極其嚴肅認真的,具有求真的‘學術責任感’,注意蒐集原始資料,詳加考訂,書中幾乎沒有一頁沒有詳盡的注釋,許多章節都是幾易其稿,反覆修改,精益求精,用二十年的時間認認真真的寫史,這充分地體現了一位良史對讀者、更對後世負責的精神,不由令後世治史者肅然起敬。”
作者簡介
愛德華·吉本(1737-1791),1737年4月27日誕生在英國倫敦普特奈鎮一個家境優裕的資產階級家庭,1752年在牛津大學馬格達林學院學習,度過“我一生中過得最懶散、最沒有收穫的日子”。l753年他到瑞士洛桑,主要攻讀拉丁文古典名著,兼習希臘文著作,廣泛閱讀數學、邏輯、政治、法律等方面著作,其中包括啟蒙運動時期法國、英國思想家孟德斯鳩、洛克等人的著作,結識了許多學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