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盧戰爭

高盧戰爭

高盧戰爭,是高盧總督愷撒發動的一場征服高盧的戰爭。從公元前58年開始,到公元前51年結束。高盧戰爭共包括8次軍事遠征,戰爭的結果是高盧被納入了羅馬共和國的版圖。

高盧戰爭是愷撒一生的轉折點,其結果是加速了羅馬共和國的解體和走向帝制的步伐。這場戰爭對羅馬共和國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它刺激了奴隸制經濟的發展,擴大了羅馬的疆域。同時高盧戰爭的勝利,也為凱撒帶來了極高的榮譽。

基本介紹

  • 名稱:高盧戰爭
  • 地點:高盧
  • 時間:公元前58年~公元前51年公元前1世紀中期
  • 參戰方:羅馬、高盧
  • 結果羅馬勝利
  • 主要指揮官愷撒維欽托利
簡介,背景,八次遠征,第一次遠征,第二次遠征,第三次遠征,第四次遠征,第五次遠征,第六次遠征,第七次遠征,最後一次遠征,取勝原因,評析,

簡介

高盧戰爭是羅馬共和國為征服高盧、擴大疆土而進行的侵略性遠征,更是高盧總督愷撒為壯大自己的實力,戰勝自己的對手進而確立獨裁統治而進行的一場建功揚威、擴軍備戰、掠奪財富的殘酷戰爭。

背景

高盧是羅馬共和國北部的一大片土地,包括當代的義大利北部、法國、盧森堡、比利時、德國以及荷蘭和瑞士的一部分。
公元前1世紀,羅馬共和制面臨危機,以蘇拉為首的元老派同以馬略和秦納為首的 民主派為爭奪政權展開了殊死搏鬥,雙方兵戎相見,互相報復,義大利血流成河。鬥爭 的結果是蘇拉派勉強維持了元老派統治,推行民主改革的馬略派死傷殆盡,一蹶不振。
高盧戰爭高盧戰爭
這時羅馬政壇有三位新人嶄露頭角,這就是克拉蘇斯、愷撒和龐培。公元前73年爆發了偉大的斯巴達克起義,蘇拉黨徒克拉蘇斯靠鎮壓斯巴達克起義一舉走上政壇。他在蘇拉麾下以貪得無厭、敲詐勒索、趁火打劫著稱,公元前70年被選為執政官時已是羅馬首富,在任執政官時有意“割血”以拉攏民眾,擺萬桌酒席宴饗百姓,還給全體羅馬人以3個月的穀物津貼。
尤利烏斯·愷撒是馬略的外甥、秦納的女婿,在蘇拉獨裁時期被迫流浪異鄉。蘇拉死後他才回到羅馬,曾以控告蘇拉派的馬其頓總督貪贓枉法而獲好評,公元前68年任財政官。他打出馬略派領袖的旗號,在社會上聲名鵲起。他雖出身名門,但家財不豐,加以為籠絡人心而慷慨施捨,欠了大筆債款。據說公元前62年愷撒得到出任西班牙總督的肥缺,卻因債務纏身不能啟行,大富豪克拉蘇斯為他作保並償清部分債務才使他得以赴任。與此同時,龐培也武功卓著,令人矚目。公元前70年,他曾和克拉蘇斯一同當選為執政官。公元前67年,他肅清了地中海上猖獗已極的海盜,並在第三次米特拉達梯戰爭(前74—前64年)中給敵人以毀滅性打擊,米特拉達梯逃遁黑海沿岸,途窮自殺。這個數十年來威脅羅馬的勁敵的消滅,使龐培煊赫一時。可是他在東方自作主張採取的一些措施卻受到元老院的責難。
愷撒在西班牙總督任內搜刮甚多。他於公元前60年回到羅馬時野心更大,遂與克拉蘇斯、龐培正式訂立秘密政治協定,組成所謂“前三頭同盟”。據此協定,三方促成愷撒當選公元前59年的執政官,愷撒在任內須儘量設法批准龐培在東方所實行的各項政策,並通過一些有利於騎士的法案。這些事情,愷撒都不顧元老院的反對而一一兌現,使其政治聲望大為提高。更有甚者,愷撒作為馬略、秦納事業的繼承人,還有意培植他的平民領袖的聲譽,除加強宣傳籠絡人心外,他還通過土地法,使2萬個貧窮多子女的公民獲得土地,並指使親信到處為民請命,煽動貧窮公民反對元老貴族,並在作保民官期間把糧食無償分配給3.2萬公民。這些作為充分表明愷撒借重民眾和改革派聲譽稱雄爭霸的野心。
高盧戰爭高盧戰爭
但是,愷撒深知,他要超過另外兩頭,就必須掌握強大的軍隊和擁有充裕的資財,這是鬥爭中的最大資本。於是他看中高盧總督這一肥缺,決定執政官任滿後前去高盧。他要以高盧行省為基地,開疆拓土,招兵買馬,增加實力與威信,為奪取更大權力準備條件。
公元前58年,通過三頭協定,愷撒出任高盧總督,任期5年(前58—前54年),公元前56年再續協定繼任高盧總督5年。愷撒出任高盧總督,標誌著高盧戰爭的開始。

八次遠征

高盧戰爭包括8次軍事遠征。愷撒上任伊始即大舉擴張。

第一次遠征

發生在公元前58年,在比布拉克特戰役中,愷撒的4個軍團擊敗了企圖從當代的瑞士地區向西南遷徙的人數最多的高盧部落之一——赫爾維蒂人

第二次遠征

同年,愷撒進行第二次遠征,擊敗了由斯韋夫人的首領阿里奧維斯特指揮的各日耳曼部落聯軍,將其趕過雷努斯河(萊茵河)。

第三次遠征

公元前57年,愷撒發動第三次遠征,征服了比爾及人和其他東北部的高盧部落。此後,愷撒向元老院報告,他已征服了整個高盧。
羅馬人的掠奪和暴行激起了高盧部落多次起義。為鎮壓這些起義,愷撒又對高盧進行了5次遠征。

第四次遠征

公元前56年,為鎮壓維內蒂人和阿奎達尼人的起義,愷撒進行了第四次遠征,擊敗起義軍並對起義者進行了殘酷迫害。

第五次遠征

次年,愷撒又第五次遠征高盧,襲擊了韋內蒂人的同盟軍——日耳曼部落的烏西佩特人和滕克特里人,並渡過萊茵河將他們殲滅。
凱撒恰巧在經略北高盧的過程中,通過前來支援當地的傭兵和往來商人,發現了與高盧部隔海相望的對岸還有一片神秘土地。據說在那裡有豐富的錫礦資源和未知的尚武部族。但即便是高盧的商人,對於那邊的情況也是知之甚少。為瓦解高盧人的同盟軍,凱撒決心前往那裡一探究竟,並用武力嘗試新的征服。愷撒軍團入侵不列顛戰役由此開始。
不列顛不列顛
權欲薰陶的凱撒權欲薰陶的凱撒
亦敵亦友的高盧凱爾特人 第一次讓凱撒知道了不列顛的存在亦敵亦友的高盧凱爾特人 第一次讓凱撒知道了不列顛的存在
公元前55年的夏末,凱撒開始嘗試首次對不列顛島的開拓。他首先命令自己的部下帶著一艘船去進行探查,接著帶著身邊的全部軍隊趕往距離海峽最近的莫里尼。在那裡,他下令讓附近地區都要提供船隻,還將上一年建造對付高盧人的艦船也都一併調來。
不列顛居民屬於分布廣泛的凱爾特人不列顛居民屬於分布廣泛的凱爾特人
由於凱撒的雷厲風行,絲毫沒有掩飾其意圖,不列顛人很快就得到了訊息。一些部落迫於凱撒的威名,派來了使者表示願意提供人質並聽從凱撒的號令。但更多的部落則選擇抵抗到底。為了在不列顛獲得立足點,凱撒答應了使者的請求,派遣他所信任的高盧人康謬斯與使者們一同返回協商盟約。
不列顛大部分人口是海對岸高盧人的親戚不列顛大部分人口是海對岸高盧人的親戚
在出發僅僅5天后,派出去偵查的探子便趕回來報告了對岸的大致情況。但或許是出於對不列顛人的不信任,亦或者是輕視,凱撒沒有等到使者的訊息和第二年夏季的到來,便安排第七和第十兩個軍團登上了80艘運輸艦。接著把其餘船隻分配給騎兵和高級軍官。最後將剩餘的軍隊安排在高盧各地保護後方。
一切安排妥當後,凱撒趁著一個大晴天出發。用了不到1天的時間,首批艦隊就抵達了不列顛海岸。狹窄的海岬和岸邊邊隆起的群山,便映入羅馬士兵的眼帘。同自然景觀一起出現的,還有列陣於群山之上的不列顛聯軍。原來,不列顛人在得知凱撒要來之後,便決心抵抗到底。因此他們結成同盟,逮捕了凱撒的使者康謬斯。當凱撒的艦隊出現於海平面時,早已準備好的聯軍便蜂擁而出準備,在海岸阻止敵人的登入。
在海岸附近的山坡嚴陣以待的不列顛人在海岸附近的山坡嚴陣以待的不列顛人
羅馬人的艦隊有不少是之前對付高盧人時建造的羅馬人的艦隊有不少是之前對付高盧人時建造的
雖然凱撒進行過戰爭的準備,但是登入地點距離群山很近,在山上擲矛都能飛到海岸。因此凱撒決定等其他艦隊趕來匯合後,再尋登入地點。
很快,除裝載騎兵的船隻外,大部分艦隊都已經到齊。凱撒不願意繼續等待,便召開了軍事會議。他把當前探得的情報和登入地點告知了各軍團指揮官,並要求他們行動迅速。會後,羅馬艦隊趕到了10公里外的另一處海灘,準備在那裡進行登入。異常警戒的不列顛人也發現了凱撒的意圖,安排騎兵和戰車緊隨其後,生怕讓敵人踏上英倫。
不列顛人標誌性的戰車不列顛人標誌性的戰車
雖然目標海岸非常空曠,但登入進行的並不順利。因為跨海用的艦船只能在水深的地方停泊,羅馬重步兵們必須涉水前進,面對海浪的拍打。這大大妨礙了他們的行動速度。更糟糕的是,輕裝簡行的不列顛人也站在乾岸上,向登入士兵投射標槍。甚至還有當地人騎著戰馬往來馳突,阻撓羅馬人登入。
眼見戰況危急,凱撒急令戰艦移動到敵人的側翼。接著利用艦上的弩炮、弓箭手和投石一起,不斷射擊岸上的敵人。在艦隊火力壓制下,不列顛前哨部隊被驅出了灘頭,撤退一段距離外進行重整。但士兵們已經因為可以預見的危險而士氣低落。為此,第十軍團的執掌鷹旗的掌旗官大聲疾呼道:跳下來吧!戰士們,除非你們想讓你們的鷹旗落到敵人的手裡去!然後便持著鷹旗沖向敵陣。
每支部隊的鷹旗被羅馬人視為最重要的東西每支部隊的鷹旗被羅馬人視為最重要的東西
在羅馬軍隊中,丟失鷹旗是奇恥大辱。不但要遭受處罰,更會喪失集體與個人榮譽。因此士兵們顧不得海浪的阻攔和場面的混亂,紛紛衝上前去要與敵人血戰。
雖然成功激起了士兵鬥志,但地形的阻礙仍然使得羅馬人混亂不堪。下船的士兵們甚至難以找到自己的隊伍,只能隨便跟著身邊的戰友行動。軟質的海灘和海浪的持續拍打,更是讓他們連立足都非常困難。不列顛人卻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他們熟悉每一處暗灘,並經常驅馬衝擊,包圍落單的羅馬士兵。大隊人馬更是用標槍不斷襲擾羅馬軍團的側翼,讓情況再次變得危險起來。
不列顛人的騎兵戰術 遠遠落後於大陸上的羅馬人和高盧不列顛人的騎兵戰術 遠遠落後於大陸上的羅馬人和高盧
由於騎兵尚未趕到,凱撒沒有機動力量支援被包圍的士兵,也沒法去有效掩護側翼。所幸戰場是就在海邊,羅馬人可以利用船隻進行戰術機動。於是凱撒命令還在船上的士兵登上巡邏艇,四處馳援。
隨著不列顛人的攻勢減弱,羅馬人重整佇列,順利跨過了海灘。不列顛人的優勢瞬間就蕩然無存,在軍團正面攻擊之下招致慘敗。不列顛人知道已經無力阻止凱撒,便再次派遣使者前來投降。在歸還了扣押的羅馬使節之外,還送來了部分人質。
進入內陸的羅馬軍團 讓不列顛人無力阻擋進入內陸的羅馬軍團 讓不列顛人無力阻擋
羅馬人的運輸船 相對笨重而容易被大風吹走羅馬人的運輸船 相對笨重而容易被大風吹走
在抵達不列顛後的第四天,搭載騎兵的18艘運輸艦出現於海面上。但就在凱撒為此而高興時,突然一陣暴風將他們吹離了海岸。當天夜晚又是月圓之時,海水突然漲潮,加上狂風駭浪的拍打,大量的運輸船卡死互相碰撞,有的甚至被撞得粉碎。面對這一突然的天災,羅馬人完全無力阻擋,甚至連修理用的工具都沒有。由於失去了回高盧的艦隻,他們只能縮在小小的營地里為給養缺失而發愁。
這一切都被不列顛人看在眼裡,他們因此重獲希望。雖然打不過羅馬人,但可以利用圍困迫使缺乏給養的敵人就範。於是,凱爾特各部落互相串通,停止交納人質,還謀劃著名一次突然的襲擊。
出發前往戰場的不列顛武士出發前往戰場的不列顛武士
凱撒雖然不了解敵人的陰謀,但是從現狀也判斷出對方不會保持恭順。於是他安排士兵加緊收集附近的糧食,將損壞嚴重的船隻拆掉修補損壞不大的船隻。很快,除了損失的12條外,剩餘的艦船又恢復了航行能力。就在一切準備就緒時,哨兵報告發現遠方有大批揚起的塵埃。經驗豐富的凱撒立刻明白,這是敵人對正在圍攻收集糧草的第七軍團。於是他親自帶著正在值班的士兵前往救援。
正在衝鋒陷陣的不列顛凱爾特人軍隊正在衝鋒陷陣的不列顛凱爾特人軍隊
在這支擋援軍抵達時,收集糧草的士兵們已經損失慘重。他們被迫擠在一起,艱難的固守陣線。不列顛人則使用特有的戰車,不斷從周圍向他們發射標槍。在投擲武器用完後,車上的戰士還會跳下車來進行步戰。可即便如此,凱爾特人還是沒辦法撼動羅馬人的陣列。失望之餘的他們,看到援軍的到來便選擇了撤離。凱撒也因缺乏騎兵而沒有追擊,雙方就這樣不歡而散。
落單的軍團士兵 很容易被不列顛人伏擊殺死落單的軍團士兵 很容易被不列顛人伏擊殺死
儘管成果有限,但這次突襲還是讓不列顛人士氣大振。他們招來更多援軍,期望同羅馬人一決雌雄。結果,不列顛人再次被毫無懸念的擊潰。無奈之下,他們又宣布投降,並答應交納比上次多一倍的人質。
由於冬天即將來臨,凱撒害怕再生變故,便匆匆同意了不列顛人的建議。隨後連人質都沒收齊,就率全軍乘船趕回了高盧。
公元2世紀的不列顛地圖 大體位置與當代的接近公元2世紀的不列顛地圖 大體位置與當代的接近

第六次遠征

對上一次探險的結果,凱撒並不滿意。於是他一邊處理高盧轄區的事務,一邊安排在冬營休息的士兵抓緊建造適合不列顛水文情況的船隻。還從西班牙運來大量物資以備其用。很快,600艘運輸艦和28艘戰艦被建造起來。凱撒將他們調去烏斯港,同上一年的船隊匯合。
凱撒的部隊在冬季休整期里也忙於備戰凱撒的部隊在冬季休整期里也忙於備戰
公元前54年,當一切準備就緒,他就帶著5個軍團和2000高盧騎兵(總計2—2.5萬人)登上船隻,渡過拉芒什海峽,再次航向不列顛。不少非軍事單位的船隻也如影隨形般地跟著戰艦的船隊,他們包括很多私人船隻的商人和奴隸主,如同鯊魚聞到血腥一樣,他們都希望從愷撒的軍事勝利中分到一杯羹。
雖然設定了更為有利的登入地點,但由於風暴,羅馬的艦隊被迫仍在前一年的登入點再次登入。不列顛人得知凱撒再次歸來,也集結了一大批軍隊。但當他們發現這次的船隊足有800艘船時,又一下失去了勇氣。不敢再像往年一樣在海岸邊予以阻攔,而是選擇了一處高地以逸待勞。於是凱撒順利地登上海岸,在得知敵人方位後,立刻帶著4個軍團和1700名騎兵趕往追擊。羅馬人一口氣進行了約18公里的急行軍後,成功的趕上敵軍。
在凱撒軍隊里服役的高盧騎兵在凱撒軍隊里服役的高盧騎兵
不列顛人看到羅馬軍團殺至,派出騎兵在河邊阻攔,卻被凱撒帶來的高盧騎兵擊潰。這些人逃到森林的土木工事當中,向羅馬士兵發射大量的投擲武器。追擊的第七軍團也立刻擺出龜盾陣,抵禦凱爾特人的射擊。他們的掩護下,羅馬大軍成功修築了一道圍牆,困住了工事裡的守軍。不久,要塞就被攻破,倉惶奔走的不列顛人因夜幕降臨而逃過一劫。
攻入不列顛人工事的羅馬士兵攻入不列顛人工事的羅馬士兵
次日凌晨,羅馬人休整完畢,兵分三路發起追擊。但卻得到了凱撒的召回命令。由於前一晚又颳起了風暴,很多船隻遭到損壞,凱撒決定加固營地並維修艦船。在這些任務完成後,羅馬人這才再次前往之前占據的要塞。他驚訝的發現,不列顛人已經組織起一支比以往更大規模的軍隊,統領這支軍隊的是凱爾特卡圖維拉尼部落的首領卡西維拉努斯。雙方的騎兵在遭遇後便展開了前哨激戰。
軍團士兵與不列顛蠻族的近戰軍團士兵與不列顛蠻族的近戰
由於不列顛的騎兵戰術落後,還要依靠更原始的戰車幫忙,根本不是羅馬這邊的大陸騎兵對手。所以他們選擇誘敵深入的策略,將高盧騎兵引入又踏入不適合騎兵作戰的林地。得知這個情形後,凱撒要求騎兵後撤,不得繼續追擊。不列顛人卻順勢發動了新一輪反擊,從林中衝出來襲擊正在修築工事的羅馬軍團。由於採取鬆散的連續衝鋒陣型,後續的部隊可以不斷支援前線。所以疲於應付的羅馬人開始漸漸不支,他們的一次進攻甚至衝到了羅馬軍團的軍旗處,所幸凱撒帶著預備隊趕到,才將不列顛部隊驅逐,但羅馬人已經付出不小傷亡。
凱撒帶著預備隊趕到 遏制了對手的衝鋒凱撒帶著預備隊趕到 遏制了對手的衝鋒
此戰過後,凱撒終於在不列顛當地站穩腳跟。接下來他要解決給養問題,為此專門安排了3個軍團和全部騎兵去蒐集物資。
而在強攻未果之後,凱爾特人的戰略變更為利用他們熟悉的地形和戰車的機動性拖住羅馬軍隊,耐心等候冬天的到來,將羅馬人一舉擊潰。而愷撒的處境則不容許他長時間逗留,於是他在與卡西維拉努斯的軍隊打了幾個回合後,決定直接跨過泰晤士河,進攻凱爾特人的堡壘。
而就在此時,愷撒獲得了挑起不列顛凱爾特人內訌的絕佳機會,成為了第二次不列顛尼亞遠征的決定性轉折點。
在整個不列顛尼亞,卡圖維拉尼部落是最強大的,他們的首領卡西維拉努斯也是一位傑出的軍事領袖,但他本人在外交手腕上的能力和團結統一戰線方面的策略卻很欠佳,造成了各大部族的不和。他本人性格暴躁,處理矛盾簡單殘忍。由於戰略意見上的不和,他將不列顛尼亞東部特里諾文特部落的首領處死。年輕王子門杜布拉修斯聽說他的父親被卡西維拉努斯殺害,便逃亡到了愷撒和羅馬人那兒,他的族人也向愷撒投降,以換取後者幫助他們對抗卡西維拉努斯,並回復門杜布拉修斯的王位。
愷撒當然慷慨地接受了他們的條件。不久,另一個較小的凱爾特人部落被擊敗,聯軍的陣線開始逐步瓦解,愷撒抓住這個時機發動總攻,期間,凱爾特人的叛徒又出賣了卡西維拉努斯最後據點的信息,以及渡過泰晤士河的口岸位置。於是愷撒命騎兵部隊開道,不惜代價一鼓作氣渡河進攻,河對岸本已嚴陣以待的凱爾特人顯然被羅馬人的氣勢鎮住了,在短暫的交手後便放棄河岸向後退卻。
不列顛人一直用戰車和騎兵騷擾羅馬步兵不列顛人一直用戰車和騎兵騷擾羅馬步兵
一路上為了防止埋伏,羅馬軍隊焚燒了田野農場和房舍,軍勢之盛令沿途的部落望風而降,卡西維拉努斯曾經送信給肯特地區的四位首領,請他們進攻愷撒的灘頭陣地以解圍,但結果計畫失敗。卡圖維拉尼的堡壘雖然依靠天然屏障修得相當堅固,但還是經不住愷撒的攻擊,卡西維拉努斯率領殘部從堡壘的另一端逃走,大批的人口和牲畜成了羅馬人的戰利品。
最終,窮途末路的卡西維拉努斯不得不投降,愷撒令他交出一些人質,並答應每年向羅馬繳納一筆貢金。同時,愷撒履行了對特里諾文特部落的承諾,幫助門杜布拉修斯成為了新的部落首領,並命令卡西維拉努斯不得傷害這個部落,於是特里諾文特成為了第一個受到羅馬人保護的不列顛部落,隨後愷撒將軍隊分兩批撤回了高盧,第二次對不列顛尼亞的遠征宣告結束。
不列顛凱爾特人的高山要塞不列顛凱爾特人的高山要塞
鑒於高盧突然爆發叛亂,凱撒便接受了對方的順從,在得到人質後返回了高盧。
不列顛人雖然遭到慘痛的軍事失敗,但得益於高盧叛亂和之後的羅馬人內戰,依舊保持了事實上的獨立自主。凱撒此後忙於在地中海各地縱橫,也沒有時間再度返回。他之後的幾代統治者,也對這偏僻地區缺乏征服的熱忱。直到90多年後,克勞狄皇帝才再次征服不列顛。
凱撒的軍事行動 並未將不列顛立刻納入羅馬人的統治凱撒的軍事行動 並未將不列顛立刻納入羅馬人的統治

第七次遠征

發生在公元前54—前53年間,目的是鎮壓埃布龍人、阿杜阿蒂基人、內爾維人、特雷維里人和其他部族的起義。

最後一次遠征

發生在公元前52年,目的是鎮壓由傑出的軍事首領、阿維爾尼人部落酋長維欽托利領導的幾乎所有高盧部落參加的起義。起義軍在戈高維亞(今克萊蒙費朗附近)擊敗了羅馬人。但由於愷撒的挑撥離間和各部落之間的紛爭,維欽托利的主力被羅馬軍包圍在阿萊西亞要塞。愷撒軍隊在阿萊西亞戰役中擊潰了維欽托利的援軍,迫使守軍投降。緊接著,愷撒率軍於公元前51年逐個鎮壓了高盧部落的多次起義。愷撒遠征高盧的歷次戰爭的一個特點是對戰敗者進行殘忍的大屠殺和貪婪的掠奪。

取勝原因

愷撒對高盧的戰爭之所以能夠取勝,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羅馬軍隊在人員和技術裝備上占有優勢。羅馬當時是發達的奴隸制國家,經濟水平較高,軍隊多年征戰,素質好、經驗豐富。而高盧各部族當時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沒有形成國家,以遊牧為主,經濟十分落後,軍隊素質和裝備都比較落後。因此,羅馬軍隊在其擴張過程中通常都能打敗社會發展階段比較初級的各部落和地區。
第二,愷撒本人智勇雙全,有一條正確的戰略戰術和謀略計策。軍事上,他善於周密偵察敵情和地形,不囿於單一的戰法,採用靈活多樣的作戰方式,行動果斷,目的堅決,善於利用有利地形和迅速構築工事,長於快速機動兵力、實施突然打擊,一旦擊潰敵人則定要跟蹤追擊,務求全殲敵人而取勝。因此,這是一種以積極進取、果敢行動、殲敵有生力量為特徵的攻勢殲滅戰略。與此同時,為了孤立、分化敵人,愷撒注重採取外交手段,運用謀略和計策分化瓦解數量上占有優勢但意志不統一的眾多部落。

評析

高盧戰爭的勝利,為羅馬共和國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大量的奴隸與財富源源流入羅馬,刺激了羅馬奴隸制經濟的發展;豐饒的高盧地區從此歸屬於羅馬版圖,使羅馬的疆土擴展到萊茵河西岸和庇里牛斯山脈以東,並遠至不列顛。
高盧戰爭高盧戰爭
高盧戰爭的勝利,給凱撒帶來了極高的榮譽,為他在羅馬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獨攬大權奠定了充足的基礎。凱撒向高盧進軍時只率領了4個軍團的兵力(其中有1個軍團原屬龐培)。而他所要征服的對手,並非像那些衰朽的東方古國,而是一些“能征慣戰的野蠻的、尚未開化的高盧人和日耳曼人”。這些人在爭取自由,保持舊日的英勇善戰的名聲上是那么齊心,那么堅定,所有的人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反抗羅馬人的戰爭中去。”面對這樣強大的對手,凱撒施展分化瓦解、拉攏打擊、威懾恫嚇、步步吞食的策略進行戰爭。“他把各個部落的領袖都召到自己跟前來”,或者“加以恐嚇”,或者加以“鼓勵”、“收買”、“離間”,居然使這些高盧人最後忠順於他。對那些公然反抗他的人,則進行瘋狂的屠殺,甚至在戰爭中背信棄義,亂殺無辜。凱撒在高盧戎馬倥傯7年間,不斷地招募軍隊,擴大兵員。當他凱旋羅馬時,已擁有一支由10個軍團組成的忠順於他的大軍。凱撒對高盧地區的征服和掠奪,給當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據普魯塔克記載:凱撒在征戰的7年間,突擊占領了800多個城市,征服了300多個部落,與總數達300萬的高盧人作戰,其中100萬人被殲滅,100萬人被俘。這當然要激起被征服地區人民的強烈不滿。因而,在整個高盧戰爭中,各地區人民的反抗鬥爭風起雲湧,始終不斷。高盧人崇_尚自由,英勇善戰。他們利用地形熟悉的優勢,使用十分靈活的戰略戰術,或“聲東擊西”,或“截斷給養”,或“突然襲擊”,或“內外夾攻”……給羅馬軍隊以沉重打擊,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羅馬人也嘆服“他們是一些英勇無比的人”
然而,高盧人面臨羅馬軍隊的征服,沒有組成一支團結一致、共同對敵的聯合大軍,缺乏統一的指揮、統一的部署。因而,在羅馬軍隊強烈的攻勢下,尤其在羅馬人慣用的“拉攏收買”的伎倆面前,不能協調一致、聯合作戰,最後被各個擊敗。在維欽托利起義面臨危急時刻,高盧人沒有採納維欽托利的建議,把所有能參戰的高盧人都組織起來,與羅馬軍隊決一死戰。而只是徵集了有限的兵力前來援救起義者。當援軍拼力衝到城下時,突圍的起義者卻沒有及時地衝殺出來,從而使高盧人失去了寶貴的戰機,突圍失敗。羅馬軍隊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