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簡介
英吉利海峽,又稱
拉芒什海峽,香港稱英倫海峽,是隔離英國與
歐洲大陸之間的海峽(西經1度零分,北緯50度20分)。因它是北
大西洋的一部分,連通歐洲陸間海的海域,所以自古即是兵家戰略要衝。
歷史上曾在此發生多次軍事衝突和海戰。因為英吉利海峽的南面是法國,法國人偏稱其“拉芒什海峽”(法語意為“袖子海峽”),指其形狀,自西向東漸窄,最寬處約180公里(112哩),最狹處34公里(21哩,位於英國
多佛〔Dover〕和法國加萊〔Calais〕之間)。英吉利海峽東端有
多佛海峽接北海。
面積約75000平方公里(29,000平方哩),在歐洲大陸棚的淺海中最小,平均深度由120公尺(400尺)向東遞減至45公尺(150尺)。歷史上對歐洲入侵英國來說,英吉利海峽既是通道也是障礙,這使之成為早期、詳盡的水道測量中的重要地區,其海底是全世界探勘最頻繁的海床。近岸邊的海底陡降十分厲害,西部通常平坦,東部起伏。約4000萬年前形成的英吉利海峽在科學上有顯著特色,尤其是關於強大
潮汐的影響。
名稱
法式地圖上,英吉利海峽這名稱早在18世紀早期時就被廣泛地使用了。可能出自於16世紀前荷蘭的航海圖中。在這之前這被2世紀時的地理學家
托勒密稱做為英國海(Oceanus Britannicus),這名字也沿用到
義大利的地圖中,直到1450年時給了另外一個名稱"canalites Anglie",法自17世紀起用的字"La Manche" 是因為英吉利海峽長的就像是袖子一般。
形成
英吉利海峽(包括多佛爾海峽)實際上是分割
大不列顛島和
歐洲大陸的狹窄淺海,也是歐洲最小的一個陸架淺海。原歐洲大陸和大不列顛島相連,海峽是在阿爾卑斯
造山運動中發生斷裂下沉,被海水淹沒而成。時至今日海峽地區仍在緩慢沉降。海峽兩岸平直陡峭,多島嶼。海底多是河流帶來的砂礫沉積物和岸壁崩落的碎石。
歷史沿革
英吉利海峽是不列顛島天然的防禦關鍵,它允許歐陸國家介入國內一些事務,同時又不讓來自歐陸的衝突對其產生足夠的威脅。歷史上著名的威脅有在
拿破崙執政時期的
拿破崙戰爭,二戰期間的
納粹等。
英吉利海峽也是為數眾多的入侵行動或意圖入侵的重要場景。包括了羅馬入侵不列顛,1066年
諾曼人入侵,1588年
西班牙無敵艦隊,1944年諾曼第登入等。發生在海峽上的重要海戰則有1652年
古德溫暗沙戰爭,1653年波特蘭戰爭,1692年 Battle of La Hougue。
在大部分和平時期,海峽則扮演著連線大眾文化以及政治的樞紐,尤其在1135-1217年安加望帝國統治時期特別明顯,近千年來,海峽也提供了凱爾特地區上及語言上的連線。
英吉利海峽提供了數年人們的交通.。
地理地質
總述
在英國和法國之間,“拉芒什海峽”屬於“英吉利海峽”的一部分。長560km,平均寬為180km。西通
大西洋,東北經
多佛爾海峽連通
北海,是國際航運要道。潮汐落差較大,有豐富的
潮汐動力資源,也是重要的
漁場。
亦稱拉芒什海峽(法語La Manche,意為袖子),和其東北的多佛爾海峽(法語稱
加來海峽)都位於
大不列顛島和
歐洲大陸之間。東北與北海相通,西南與大西洋相連。面積8.99萬平方公里,呈東北(狹窄)--西南(寬闊)走向,形如喇叭。多佛爾海峽和英吉利海峽總長約600公里,大體上以法國的
塞納河口到英國南岸的
朴次茅斯為界。前者東窄西寬,平均寬約180公里,最寬處達220公里;後者最窄處為英國
多佛爾到法國加來以西的灰鼻岬,僅33公里,英吉利海峽平均深度為60米,最深處172米,多佛爾海峽的平均深度為30米,最淺處僅24米。
英吉利海峽是大西洋的一部分,位於英格蘭與法國之間,西南最寬達240公里;東北最窄處直線距離33.8公里,即從英國的多佛爾到達法國的加來,多佛爾到加來這部分海峽是英國海峽協會認可的橫渡區域。多佛爾到加來的距離雖然不到
渤海海峽的1/3,然而,其難度並不是單純以距離衡量的。英吉利海峽的平均水溫為13.6攝氏度。
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是世界上海洋運輸最繁忙的海峽,戰略地位重要。國際航運量很大,每年通過該海峽的船舶達20萬艘之多,居世界各海峽之冠。歷史上由於它對西、北歐各
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曾起過巨大的作用,人們把這兩個海峽的水道稱為“銀色的航道”。
地質
沉積物,主要是砂礫和陡崖崩落的石塊,有些地段是裸露的
白堊紀和更晚年代的緻密岩層。多佛爾海峽兩側海岸都由白堊系岩層組成,岸壁陡峭,極其險峻。兩岸岩石受海水沖刷,使岸壁崩落,海岸後退。據統計,海峽寬度每100年約增加1米。
英吉利海峽在地質上仍相當年輕,大部分曾經是
更新世的陸地。它被認為於450000年至180000年之前由兩次因為處存大量冰湖的Weald-Artois Anticline山脊斷裂所導致冰湖引發的大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s淹沒,Weald-Artois Anticline因此沉沒在北海中。這場大水持續了數個月之久。使得當地的冰大約以每秒一百萬立方米的速率融化成水。這也使得Weald-Artois Anticline山脊的斷裂原因不得其解,有可能是火山爆發,或單純的是受不了冰山下的水壓。一當連線英法的地峽被破壞掉,大水立即湧入把原本的溪谷切成海峽,留下取多流線型的小島,以及縱向侵蝕的溝槽。
氣候特徵
屬於
溫帶海洋性氣候,海峽區氣候冬暖夏涼,氣溫年較差小,常年溫暖濕濕多雨霧,降雨均勻,
日照甚少。1月氣溫最低,平均約為4~6℃;7月最高,約17℃。在多佛爾海峽的法國海岸一側,全年有200多個雨日,年降水量約800毫米;在英國海岸一側年降水量要少些,每周雨日也有3天。海峽地區多霧,經常灰霧茫茫,又加白浪滔滔,嚴重影響艦船的航行。
該海峽地處
西風帶,又是大西洋與
北海進行海水交換的主要通道。主要的
洋流為北大西洋暖流的支流。該支流使大西洋海水,自西南通過海峽區流入北海;而東北風,會引起西南向流,使部分北海水流入海峽內。溫、鹽特性具有明顯的時空變化。冬末(2月)表層
鹽度最高而水溫低,海峽西側為35.3,9~10℃;東側為35.0,6~6.5℃。夏季(8月),表層鹽度約降低0.1~0.3,而水溫卻升至15~17℃。在西經2度以東海區,由於強潮混合作用,溫、鹽垂直分布終年均勻;而在西經3度以西區域,有明顯的強躍層存在,使這裡夏季底層水溫不超過10~11℃。某些年份夏季的大風作用,可導致躍層消失。
資源
資源豐富,蘊藏有石油、天然氣,盛產青魚、鯡魚、
鱈魚和
比目魚等。海洋潮能約有8000萬千瓦,約占世界海洋潮能(10~30億千瓦)的3~8%,是世界海洋潮汐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1966年,法國在
朗斯河口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潮汐電站,總容量為24萬千瓦,
年發電量為5.44億度。
潮差較大,有豐富的潮汐動力資源,
潮汐以半日潮為主,但淺水分潮(主要是四分之一日潮)亦較顯著。潮波具有前進波特性;以
開爾文波的形式從大西洋向海峽推進。由於
地球自轉效應和地形的影響,海峽南側(法國西北岸)的潮差大於北側(英國南岸),前者一般為5~6米,後者僅2~3米,其中法國沿岸的
聖馬洛灣和索姆河口,以潮差大而著稱。大潮時潮差約為9~12米,最大潮差可達13.5米。在奧爾德尼水道,大潮時的漲潮流速達5.0米/秒。
交通
隧道
歐洲隧道是指橫貫英法之間多佛海峽的海底鐵路隧道,又稱
海峽隧道。它西起英國的福克斯通,東到法國的加來,全長50公里,水下長度38公里,為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這項工程由三條隧道和兩個終點站組成。三條隧道由北向南平行排列,南北兩隧道相距30米,是單線單向的鐵路隧道,隧道直徑為7.6米;中間隧道為輔助隧道,用於上述兩隧道的維修和救援工作,直徑為4.8米。在輔助隧道的1/3和2/3處,分別為兩運營隧道修建了橫向聯接隧道。當鐵路出現故障時,可把在一側隧道內運行的列車轉入另一隧道繼續運行,而不中斷整個隧道的運營業務。在輔助隧道線上,每隔375米,都有通道與兩主隧道相連,以便維修人員工作和在緊急情況下疏散人員。
隧道啟用後,把倫敦至巴黎的陸上旅行時間縮短了一半,3小時即可到達。從倫敦飛到巴黎,航程一般需要3小時左右。而事先還要訂票,經隧道乘火車,時間一樣,卻省去不少麻煩。據英國鐵路當局估算,每年通過隧道的旅客人數可達1800萬人,貨運可達800萬噸。
歐洲隧道於1987年12月1日正式開工,造價150億美元,原計畫1993年通車,後延遲一年。修建資金主要來源於國際銀行貸款和出售股票,由英法財團承建。歐洲隧道使用的客貨列車,均由2台機車牽引,每台機車功率為7600馬力,平均最高時速為140公里。
在1994年5月6日歐洲隧道的通車典禮上,當時的法國總統
密特朗和英國女王
伊莉莎白二世在隧道兩端--法國的加來和英國的
福克斯通共同主持了盛大的通車剪彩儀式。兩國元首在剪彩典禮上發表了講話。密特朗說,兩個多世紀的理想實現了,他本人和法國人民都為這一工程的實現而感到高興。這一工程將促進歐洲統一建設,英法兩國之間所做的事不會使歐洲其他地方感到無動於衷。伊莉莎白二世女王說,這是第一次英法兩國元首不是乘船,也不是乘飛機來會面的。她希望海底隧道能增加兩國人民間的相互吸引力,希望兩國繼續進行共同的事業。
隧道的開通填補了歐洲鐵路網中短缺的一環,大大方便了歐洲各大城市之間的來往。英、法、
比利時三國鐵路部門聯營的‘歐洲之星’(Eurostar)列車車速達300km/h;平均旅行時間,在倫敦與巴黎之間為3個小時,在倫敦和
布魯塞爾之間為3小時10分。如果把從市區到機場的時間算在內,乘飛機還不如乘‘歐洲之星’快。歐洲隧道還專門設計了一種運送公路車輛的區間列車,稱‘樂謝拖’(‘LeShuttle’)。各種大小汽車都可以全天候地通過英吉利海峽,從而使歐洲公路網也連成了一體。人們稱譽這項工程,一夢200年海峽變通途。
兩岸交流
20世紀由於深水捕魚的發展、海洋資源耗盡及海峽中往來頻繁的
油輪和
渡輪的污染,海峽中的傳統漁業已衰落。朴次茅斯和朴里茅斯是衰敗中的軍港,
南安普敦和哈佛港則逐漸失去越洋旅客,而增加大量的貨櫃船和煉油容量。英法兩國皆使用海峽的水來冷卻核能發電站。海峽兩岸許多港口有定期渡輪(尤其是氣墊船)往來。幾世紀以來英法兩國之間的通行只靠船隻。1802年一位法國工程師首先提議在
多佛海峽建造英吉利
海底隧道,他察覺到海峽
白堊岩海底所具有的可能性。
拿破崙曾對這個構想表示興趣,但戰爭再起使問題延擱,19世紀期間還一再被提出來。
1880年代早期有幾家私人公司著手在英格蘭
肯特的福克斯頓(Folkestone)與法國汕格提(Santerre)之間挖掘一條鐵路隧道。英國這邊已挖好一段長1,828公尺(6,000尺)的導向隧道,但一家報紙渲染這條隧道對英國安全可能帶來的威脅,使政府取消該計畫英吉利海峽可確保英國安全,免受以歐洲大陸為基地的任何陸路進襲)。1960年代中期英法兩國政府再次同意建造一條穿越海峽下方白堊層的鐵路隧道,到70年代中期,約2公里(1.5哩)的初步挖掘在海峽兩邊均已完成,但英國政府以花費過大而取消該公共融資的計畫。1987年海底隧道(ChannelTunnel)的計畫恢復並開始建造。這次計畫由英法兩國公司共同進行私人融資(出售股票並向數家
國際銀行貸款)。1994年完工後的
雙線鐵路隧道連線英國福克斯頓和法國加萊,而採用高速火車使倫敦和巴黎間露天交通的時間縮短一半。
1994年5月6日,是英國與法國乃至歐洲大陸關係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1.1萬名工程技術人員用近七年之久的辛勤勞動,終於把自
拿破崙·波拿巴以來將近二百年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滔滔滄海變通途,一條海底隧道把孤懸在大西洋中的
英倫三島與歐洲大陸緊密地連線起來,為歐洲交通史寫下了重要的一筆。
相關城市
法國加萊市
加來市位於
法蘭西共和國最北端,南距首都巴黎270公里,西與英國多佛爾市隔海相望。加來是連線英國和歐洲大陸的中轉樞紐,也是歐洲大陸通往北海的重要門戶。加來是法國加來省第一大城,下轄4個區、12個鎮、居民7 6萬人、面積3350公頃。
英國多佛爾市
多佛爾地區位於英格蘭東南部,靠近歐洲大陸。這個地區占地121平方英里,主要包括3個鎮:多佛爾、迪爾和三維治,人口29萬。多佛爾鎮曾被稱作“不列顛之門”,在羅馬入侵前是不列顛的戰略要地。除了港口和貨運,當地的主要產業是旅遊業、包裝業和化學儀表業。多佛爾鎮有許多名勝,如古城堡、
聖瑪麗教堂、聖愛德蒙德禮拜堂等,都具有1000多年的歷史。
相關活動
橫渡英吉利海峽
障礙
橫渡英吉利海峽面對的障礙有:距離長、水溫低、天氣變化不定,以及每隔6小時左右在大西洋與北海之間翻滾來回一次的
海潮。其中最大的障礙來自海水冰冷。失敗者當中,約有80%是因為體溫降得過低而不得不中途退出。
規則
橫渡英吉利海峽有個規則,即橫渡時,必須有正式裁判、領航員、引水員等監督,不允許藉助任何輔助設備,雖可身著透水泳衣,也可中途進食,但不得接觸任何
漂浮物體。
記錄
2005年8月23日,33歲的希拉蕊·李斯特(HILARYLISTER),一位只能夠搖動頭、眼睛和嘴巴的殘疾婦女準備孤身一人橫渡英吉利海峽,創造四肢癱瘓者孤身一人航行距離的新紀錄。
2006-12-28 ,由Rinspeed公司執行長駕駛的"Splash"水陸兩用車在本周三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共耗時3小時14分鐘行駛36公里,刷新了該項目的
吉尼斯世界記錄。
2004年6月14日,英國男子布蘭森(左)駕駛一輛
水陸兩棲汽車在英吉利海峽行駛。當天,布蘭森用1小時40分鐘橫穿英吉利海峽,創造了駕駛兩棲汽車穿越英吉利海峽的最快紀錄。
2005年08月04日 ,38歲的德國人克里斯多夫就完成了橫渡英吉利海峽,並以14分鐘的優勢刷新了一項記錄。從英國南部的多佛爾海峽出發,在水中經過了近34公里的長途跋涉後,克里斯多夫最終成功在法國的格里斯-奈茲海角登入。他所花的時間是7小時零3分52秒,這比1994年美國人查德創下的記錄快了14分鐘。
影響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橫渡:國際性的
橫渡英吉利海峽活動每年舉辦一次。
年齡最大的英吉利海峽橫渡者:1982年,66歲的美國人阿什比·哈伯,用13小時52分遊了33公里的路程。
年齡最小的英吉利海峽橫渡者:1988年,英國11歲的男孩
托馬斯·格雷尤里遊了56公里.
挑戰:年齡最大的英吉利海峽橫渡者:2013年7月20日-21日(台北時間),中國的金戈將挑戰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年齡最大的橫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