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羅密歐朱麗葉效應)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羅密歐朱麗葉效應一般指本詞條

在莎士比亞的經典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這樣的現象我們叫它“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所謂“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就是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 外文名:Romeo& Julieteffect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效應概述,現實表現,原因,愛情的規律,接近,相似,對方喜歡自己,障礙,品質,外表的吸引力,建議,效應研究,心理教育,強硬心理教育之大忌,謹忌教育行為的強硬,切忌隨意說“不”字,心理教育要講究方法,無中生有法,聲東擊西法,

效應概述

心理學家德斯考爾等人在對愛情進行的科學研究時發現,在一定範圍內,父母或長輩干涉兒女的感情,這青年人之間的愛情也越深。就是說如果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更強烈,戀愛關係也會變得更加牢固。這種現象就被叫做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但婚姻最終卻經常是以悲劇收場。

現實表現

這種情形不僅發生在男女的愛情之間,也會發生在許多地方。對於越難獲得的事物,在人們的心目中地位越重要,價值也會越高。學者們嘗試以阻抗理論(reactance theory)來解釋這種現象,他們指出當人們的自由受到限制時,會產生不愉快的感覺,而從事被禁止的行為反而可以消除這種不悅。所以才會發生當別人命令我們不得做什麼事時,我們卻會反其道而行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也常常見到這種現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減弱戀人們之間的愛情,反而使之增強。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對越強烈,戀人們相愛就越深。

原因

是什麼心理讓這些被“棒打的鴛鴦”關係更緊密呢?心理學上的解釋之一是從選擇自由與對所選擇對象的喜愛程度之間的關係來說的。讓我們先看一個實驗,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布萊姆在一個實驗中,讓一名被試面臨A 與B 兩個選擇,在低壓力條件下,另一個人告訴他“我們選擇的是A”,在高壓力條件下另一個人告訴他,“我認為我們兩個人都應該選擇A”。結果,低壓力條件下被試實際選擇A 的比例為70%,而在高壓力條件下,只有40% 的被試選擇A。可見一種選擇,如果選擇是自願的,人們會傾向於增加對所選擇對象的喜歡程度,而當選擇是被強迫的時候,便會降低對選擇對象的好感。
因此,當戀愛雙方被強迫作出某種選擇時,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這種心態會促使他們作出相反的選擇,甚至會增加對自己所選擇的事物的喜歡程度。生活中我們常能聽到這樣的事例:某對戀愛的青年,儘管遭到父母的竭力反對、親友的百般阻撓,兩人非但不中止戀愛關係,反而更親密,更大膽,有的甚至以自殺來對抗。
另一種解釋,是從維持認知平衡的角度來說的。一般情況下,人們對自己行為的解釋,都是從內外兩方面去尋找理由,當外在理由消失後,人們就會從內部去尋找依託。反之亦然。戀愛雙方渴望接近對方等行為原因,可以解釋為,由於雙方內在的情感因素和外在親人朋友的支持。當親人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時,便削弱了戀愛的外在理由,這導致戀愛者的認知出現了不平衡,於是,他們只好把內在的情感因素升級,以解釋自己戀愛對方的行為,使自己的認知重新處於平衡狀態。這便是中學生在異性交往中,易把友情當戀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好奇心和個性的互補,在異性交往中,交往雙方更容易獲得滿足感。但許多老師、父母對中學生的異性交往都疑神疑鬼,甚至明確反對,這就使交往者把滿足感解釋為雙方的依戀,從而誤認為自己已經墜入愛河。
這是因為人們都有一種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夠獨立自主,而不願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別人越俎代庖,替自己做出選擇,並將這種選擇強加於自己時,就會感到主權受到了威脅,從而產生一種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選擇的事物,同時更加喜歡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這種心理機制導致了羅米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一代代地不斷上演。
心理學家的研究還發現,越是難以得到的東西,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高,價值越大,對人們越有吸引力;輕易得到的東西或者已經得到的東西,其價值往往會被人所忽視。因此,當外在壓力要求人們放棄選擇自己的戀人時,由於心理抗拒的作用,人們反而更轉向自己選擇的戀人,並增加對戀人的喜歡程度。 中國民間過去流行這樣一種說法“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也就是說的這種心態。
另外,心理學家魯賓發現;男女對對象的愛情得分是一樣的,但女性對自己對象喜歡的程度比男性對自己的對象喜歡的程度要略高。男女對同性朋友的喜歡程度是一致;而女性比男性更愛自己的同性朋友。這就是我們經常看見女孩子們可以一起牽手走路,甚至喜歡擠在一張床上睡覺,說悄悄話,缺很少看見男生會這樣的緣故。

愛情的規律

美國心理學家莎倫·布雷姆等人總結出愛情的規律如下:

接近

生活空間鄰近的兩個人,通常更容易喜歡上對方。空間的鄰近,為彼此的認識和交往提供了便捷的條件。他們可以付出很小的代價,卻更輕易地了解和熟悉對方。反之,遙遠的空間距離,使人們的交往付出更大代價,而共處時間的缺乏,更是增加了彼此不能及時消除的誤解。

相似

性格上存 在差異的人,相處中更容易發生誤解和爭執,長時間的衝突,會使兩個人都感到沮喪和疲憊;在性格和態度上有更多相似之處的人,則會因為彼此的一致而產生共 鳴。這種被接納的感覺,會讓他們更加欣賞自己,於是也越來越喜歡和對方共度時光。但有一種情形下的“不相似”也可以促進對彼此的感情:一方所具有的,正好 是另一方所需要的。比如,一方很有主見,而另一方很願意聽從別人的決定。

對方喜歡自己

與某人相處中,如果感受到對方喜愛自己,被接納和欣賞的感覺便會提高自己的自尊,從而更喜歡對方;相反,則會感到被否定,即使這個人再有魅力,他的吸引力 也會因此而大打折扣。因為,與他所帶給我們的良好感覺相比,我們更關注自己被其拒絕或否定的糟糕感覺。

障礙

人們普遍都有逆反心理,這導致了當我們面臨得不到或者失去的威脅時,我們會更加渴望得到,並加倍努力。心理學家們發現,愛情上存在著“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當外界,尤其是父母,越是強烈反對兩個人的愛情,他們在對方的眼裡越是具備了更大的吸引力,於是雙方越能感受到對彼此強烈的愛。

品質

除了上述條件,不管背景、年齡或性別的差異,人們都認為戀人最需要具備的3個重要條件是:熱情善良、性格好、接受並回應自己的感情。

外表的吸引力

在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中,心理學家給人們出示一些陌生人的照片,然後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感受,對這些陌生人進行評價。結果發現,人們普遍對外表更具吸引力的人評價高。可見,人們更容易相信:美麗的人一定也是好的。這一偏見尤其容易發生在交往的初始階段。

建議

面對“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戀愛男女和他們的家人都應該從中得到啟示。對於青年男女來說,自由戀愛固然是值得稱道的,但父母的反對肯定也有一定的道理,不妨理性地與父母親交流一下看法,而不是把戀愛建立在“逆反”、“抗拒”、“維護自尊”、“滿足好奇”上,戀愛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礎之上。要理性對待“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外界阻撓越大越要愛的“盪氣迴腸”。或許在旁觀者的眼中兩人的愛是“轟轟烈烈”的,但出人意料的是,這樣成就的婚姻很多最終都走向了離婚。受外界阻力而激發升溫的愛情,往往經受不住悲傷的考驗。兩個人一旦遇到悲傷的挫折,愛情就容易產生裂痕。
家長在說服教育時,一定要注意方法,不要強行禁止,採取“ 高壓政策”,而要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因勢利導,切忌動輒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訓斥、打罵甚至當著眾人的面羞辱他們,這極容易產生“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使事情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效應研究

為了了解父母的干涉是否改變了夫妻戀人之間的關係和相愛水平,心理學家德瑞斯科(R. Driscoll)等人在1972年調查了91對夫婦和相戀已達8個月的41對戀人,發現在一定範圍內,父母干涉程度越高,戀人之間相愛越深。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關係的外在力量,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這種現象借用莎翁名劇命名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the Romeo and Juliet effect)。 人們相信對自己的行為擁有控制權,天生不喜歡自己的自由受到限制。當自由受到限制時,人們會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而採取對抗的方式從事被限制的行為,可以保持自己的自由,除去不舒服感。父母強迫子女與戀人分手,子女往往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做出相反的選擇,不但不放棄自己所選擇的戀人,還增加對自己所選擇戀人的喜歡程度。尤其對正處於熱戀期的戀人來說,還沉浸在愛的激動、幸福和甜蜜中,對身邊一切更是不管不顧。父母越想棒打鴛鴦,結果卻越攪越熱。敏感的父母偶然發現還在上中學的孩子與異性同學互遞紙條,先是大驚失色,不容分說扣上“早戀”的帽子,然後採取一切粗暴手段試圖扼殺:惡語批評侮辱勒令斷絕來往、專程接送上下學、全面監視舉動……父母的良好願望不但沒有如願以償,倒是適得其反,硬生生把原本只是互相愛慕的孩子逼得成雙配對離家私奔。
人性本身就如此,在外力強制條件下很容易引起對立情緒,很可能出現反抗作用。人更願意進行自由選擇,越是限制、禁忌的東西,越顯得神秘、有趣、充滿誘惑,越能激發人的叛逆心和反抗性,也越發地想嘗試一下。一旦電影、書籍、文章被列為禁片、禁書、禁文,就是眾人趨之若鶩、洛陽紙貴之時。

心理教育

之所以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如此堅貞,是因為凱普萊特和蒙太古兩大家族的粗暴敵對而造成的。這一“效應”在《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林黛玉《陰謀與愛情》中的斐迪南露伊斯《西廂記》中的張群瑞與崔鶯鶯等人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驗證。“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告訴我們,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選擇,橫加干涉,容易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情緒的對立,從而強化孩子行為愈加走向父母良好願望的反面。這從心理學角度上說,是由於行為主體受到干預而產生逆反心理所致。實際上,此“效應”不僅表現於父母的干涉對孩子戀愛態度的影響上,也表現於教育者的粗暴行為對學生早戀、吸菸、酗酒、自私等不良行為的負面影響上。因此,從教育學、心理學角度看,借鑑此“效應”,如何管理學生、怎樣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是會產生積極的效應的。

強硬心理教育之大忌

心理健康教育也稱心理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等,是培養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質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機能,充分發揮其心理潛能,促進個性發展的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構建相互作用的社會活動過程。在這過程中,作為教育者切不能強硬的方法、武斷的態度。

謹忌教育行為的強硬

教育者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學生“不準怎樣怎樣”並不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時,為樹立自己的權威,為維護自己的自尊,就可能會採取更加強硬的手段干預學生的行為,如罰款、面壁、停課、請家長等。試圖通過加壓,逼迫學生服從命令,改掉毛病。可事與願違。因為這樣做,會使學生認為羞辱了自己,更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可能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變態心理,“就是讓老師看看能把我怎么著。”

切忌隨意說“不”字

學生因受知識和閱歷等多因素的限制,辨別是非的能力較低。這樣在行為上難免會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早戀現象、吸菸酗酒、拉幫結派、紀律散漫等。面對這些現象,我們該如何管教?有人會說,直接命令學生:“不準談戀愛,想戀回家去談”,“不準吸菸、想吸回家吸”……這種命令的口吻極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與老師情感對立,只能強化學生的不良行為。這對問題的解決就不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心理教育要講究方法

為了避免因教育者言語和行為上的不當而造成的師生之間的對立,在使用“批評”的武器時要堅持“避實擊虛”“以柔克剛”的原則。

無中生有法

唐代詩僧景雲題《畫松》詩有“曾在天台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畫上之松本虛,偏說實有,《千首唐人絕句·評解》說此種寫法是“愈說得實而愈見其虛”,這是虛境實寫,又稱無中生有法。在構思上,為了形容畫松技藝高超,寫出觀畫者的審美幻覺,故意說,此松是天台山上親眼得見之松,意法。它既可以理解為對獨立的各種詩法的歸納,也可以視作是對學習者日後創作實踐中靈活運用各種詩法的—次引導。通過“捏造”事實,無中生有,對某生“改正”錯誤的行為進行表揚,促其自責。如:“我聽說某生已改掉了吸菸的不良習慣。這是聽說,不過我堅信他能做到這一點。我為他高興。”這種假借道聽途說的“事實”對某生進行表揚,易引起某生對未改正錯誤的內疚和自責,激勵他痛下決心改掉不良習慣。不過,此法的套用應建立在教育對象已有某些“改正”的跡象及心態基礎之上,才有正面效應。

聲東擊西法

原於唐人杜佑在《通典·兵典六》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意思是說,善於指揮作戰的人,雖然他們攻擊方向在西,但卻故意搞出一套攻擊東方的聲響。科學家研究指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暗示,是指人或環境以不明顯的方式向人體發出某種信息,個體無意中受到其影響,並做出相應行動的心理現象。暗示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了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於主觀上已經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於結果的內容。舉個實例,某人到醫院就診,訴說身體如何難受,而且身體日漸消瘦,精神日見頹喪,百藥無效,醫生檢查,發現此人患的是“疑病症”。後來,一位心理醫生接受了他的求治。醫生對他說:“你患的是某某綜合症。正巧,目前剛試驗成功一種特效藥,專治你這種病症,注射一支,保證三天康復。”打針三天后,求治者果然一身舒坦出院了。其實,所謂“特效藥”,不過是極普通的葡萄糖,真正治好病的,是醫生語言的暗示作用。聲東擊西的一種暗示戰術用在教育上也是頗具教育效應的。聲東是現象,擊西是本質。為這擊西之實,先行聲東之虛。借用此法,可寓批評於表揚之中,行表揚之虛達批評之實。如“某生這次期中考試比上次有所進步,儘管他在紀律上有時還顯散漫一些”。該生能聽出是在批評他的散漫。且還會促使該生這樣思考:我要是紀律不散漫呢?該不會有更大的進步?這對該生改掉不良行為是積極的。
心理教育必須遵循學生心理特點,繼續創新、拓寬渠道、不斷完善、與世俱進,多思考“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等方面的心理內在,才能以清新活潑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引導,才能提高心理教育的有效性,擴大心理教育的覆蓋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