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迦諾公約(羅加諾公約)
- 外文名:Locarno Treaties
- 簽訂時間:1925年10月16日
- 簽訂地點:洛迦諾
- 簽訂國: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國
- 廢除時間:1939年4月28日
背景,主要內容,影響,結局,
背景
1924年以後,由於道威斯計畫的援助,德國實力日增。法國要求維持《凡爾賽和約》規定的領土和邊界現狀。德國亦試圖調整對法關係,爭取恢復大國地位。英、法、德等七國在美國支持下舉行洛迦諾會議,簽訂《洛迦諾公約》。
道威斯計畫的實施,使美國政府越發看重美國經濟力量的影響力和金融槓桿的有效性,並試圖以此推行美國的安全觀念,促進歐洲國家的安全合作,實現歐洲的政治穩定。美國銀行家多次聲稱,除非歐洲有一個穩定和安全的政治環境,否則美國銀行不會大規模向歐洲提供貸款。1925年,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班傑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 明確告訴歐洲領導人,美國金融界的態度“主要取決於在多大程度上對歐洲政治形勢有信心”。也就是說,歐洲安全形勢的改善和政治形勢的穩定是獲得美國資本的前提。實際上,正是美國的壓力促使德、法、英等國認真考慮簽訂一個歐洲安全條約,並開始安全談判。
主要內容
公約於1925年12月1日在倫敦正式簽字,其主要內容包括:洛迦諾會議最後議定書;德、比、法、意、英《相互保證條約》,又稱《萊茵保全公約》,規定德、法、比互相保證德比、德法邊界不受侵犯,遵守《凡爾賽和約》關於萊茵區非軍事化的規定,英意充當保證國,承擔援助被侵略國的義務;德比、德法、德波、德捷之間的《仲裁條約》,規定德國和比、法、波、捷用和平方式解決彼此間的糾紛,每一組締約國分別設立一個常設調解委員會處理雙方間的問題;法波、法捷間的《保障條約》,規定在抵禦遭受無端襲擊時互相支援。
公約保證德國與西部鄰國的邊界現狀,對改善法、德關係,穩定歐洲局勢有積極意義,但未給予德國與其東部鄰國的邊界以保證,即不約束德國向東擴張。
影響
縱然東歐局勢仍然緊張,洛迦諾公約被認為為1924年至1930年期間西歐各國關係之改善提供基礎。公約之成功,可見於德國在1926年獲得成為國際聯盟第六個常任會員國;以及盟軍在1930年6月完全撤出德國西部的萊茵蘭。作為維持世界和平、鼓勵國際合作的首個正式機構,國聯之能接納德國者,誠然創造維持歐洲和平的契機。
洛迦諾公約的簽訂,是協約國在歐洲安全問題上對凡爾賽體系所做的又一次較大調整。它暫時緩解了歐洲安全問題,改善了協約國尤其是法國同德國的關係,使歐洲國際關係進入了相對穩定時期,並為道威斯計畫的繼續實行和20年代中後期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這個公約是道威斯計畫在政治上的繼續,成為德國擺脫戰敗國地位,恢復政治大國地位的重要一步。出席洛迦諾會議的法國和德國外長 。洛迦諾公約簽訂後,德國的國際政治地位有所提高,不久參加了國際聯盟,並取得了國聯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
會議結束後,歐洲出現一派樂觀和欣喜的氣氛。對於很多人來說,洛迦諾會議標誌著法德和解,為歐洲帶來了穩定與和平,大大改善了西歐的外交氣氛。先前的敵人開始被視為朋友,“洛迦諾精神”,即善意與和解的精神取代了過去的猜忌和對抗,似乎一戰導致的怨恨和痛苦已經結束了,一個和平與和解的時代到來了。
公約簽訂的結果,使法國受到削弱,喪失作為戰勝國對德國的制裁權,自身安全需要英、意的保證。(但法國後來尋求英國支持無果,轉而求助於美國。美國考慮到自身的安全,與法國等15國簽訂了《非戰公約》)德國是主要受益者,取得與法國平等的地位,為其恢復政治大國奠定基礎。
然而,羅加諾協定明顯地排除前蘇聯於局外,僅僅令前蘇聯因“西方之議和”而更感被孤立。1922年,前蘇聯借拉帕洛條約與德國修好,然則西歐現下之舉,無疑為拉攏德國而已。
結局
在1934年,對於“東方洛迦諾”之提議,德國反對確認東方邊界;波蘭則要求西方承認它在1920年從前蘇聯得到的土地利益,故此未能達成任何協定。
1939年4月28日正式宣布廢除《洛迦諾公約》,隨即在1939年9月1日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