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骨架式

縱骨架式

縱骨架式(longitudinal system of framing),是板架結構的骨架型式的一種,數目多而間距小的骨材沿船長方向布置,也即縱向骨架較密,橫向骨架較疏的船體結構形式。對於承受船體彎曲,尤其是受壓縮時,比橫骨架式優越,但船形急變處用縱骨架式建造較為困難,對總縱強度要求較高的軍艦、大型油船及其它大型遠洋貨船等採用此種結構型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縱骨架式
  • 外文名:longitudinal system of framing
  • 定義:縱骨架密,橫骨架疏的骨架形式
  • 特點:承受船體彎曲能力強
  • 一級學科:船舶工程
  • 二級學科:船舶結構
縱骨架式甲板結構,縱骨架式舷側結構,

縱骨架式甲板結構

圖1是縱骨架式甲板結構。縱骨架式甲板骨架由甲板縱骨、甲板縱桁、艙口縱桁、強橫樑、艙口端橫樑等構件組成。
圖1圖1
甲板縱骨是縱骨架式甲板的主要構件,它在艙室內保持連續,與強橫粱相交時,強橫樑腹板開孔讓其穿過並與之焊接,在縱骨的下方每間隔一檔肋位設定單面肘板與強橫樑連線,也可設定雙面肘板,雙面肘板的間距不大於2 m,肘板的厚度與強橫樑腹板厚度相同。
甲板縱骨通過肘板與橫艙壁連線,肘板的直角邊應為縱骨高度的2倍,厚度與縱骨相同。甲板縱骨一般可由不等邊角鋼球扁鋼做成。
當艏、艉部是橫骨架式結構時,中部甲板縱骨不應終止在同一橫剖面上,必須在末端相互錯開,逐步過渡,並延伸至強橫樑上。
甲板縱桁艙口縱桁強橫樑、艙口端橫樑的結構情況與橫骨架式甲板相似。縱骨架式甲板構架,視具體情況,在必要時也可以設定艙口懸臂樑。

縱骨架式舷側結構

縱骨架式舷側結構常用於軍艦或油船、大型貨船,其舷側採用與船底和甲板同一的縱骨架式,優點是骨架形式j致,材料的利用率高,對於保證船體總縱強度和外板穩定性方面比橫骨架式舷側結構有利。但施工較困難,尤其是首尾型線變化較大的部位。
圖2圖2
縱骨架式舷側有以下兩種結構形式:
(1)縱骨和強肋骨或橫向肋框組成的結構形式。這種結構只有舷側縱骨,沒有舷側縱桁,主要用於中小型艦艇,見圖2(a)。
(2)縱骨、舷側縱桁和強肋骨結構形式。這種結構比上述的舷側結構多設1道~2道舷側縱桁,主要用於機艙的舷側區域。見圖2(b)。強肋骨設定在主肋板平面內。
縱骨架式舷側結構的橫向強度由強肋骨或橫向肋框來保證,強肋骨或橫向肋框還作為舷側縱骨的支點,能減小縱骨的剖面尺寸。縱骨架式的強肋骨間距:當船長等於或小於100m時,一般不超過3.60m;當船長大於100m時,一般應不大於0.006L+3.00m(其中L為船長)。在首、尾尖艙內,縱骨架式強肋骨間距:當船長等於或小於100m時,應不大於2.50m;當船長等於或大於300m時,應不大於3.5m,中間值用內插法求得。
舷側縱骨是縱骨架式舷側結構的縱向連續構件。中小型軍艦的縱骨都用球扁鋼製成。舷側縱骨作水平方向布置,軍艦的舷側縱骨型鋼腹板垂直於外板,型鋼凸緣一般都向下。考慮到焊接工藝,艦艇的舷側縱骨間距應不小於300mm,一般為300mm~600mm。縱骨架式民船的舷側縱骨間距一般為600mm~900mm,最大不超過1.00m。
舷側縱骨的作用是支承外板並承受舷側水壓力,參與總縱彎曲和保證外板的穩定性。舷側縱骨沿舷部的不同高度其尺寸並不相同,船底附近的舷側縱骨對增加總縱強度的作用較大,而且受到的橫向載荷也較大,所以縱骨的尺寸也相應增大。水線附近的縱骨橫向載荷較小,所以尺寸也較小。
舷側縱骨遇到強肋骨和水密橫艙壁時的連線方式與船底結構基本相同。
圖2(b)中的舷側縱桁作為強肋骨的支點,其腹板高度大於強肋骨,此時舷側縱桁是連續的,而強肋骨是間斷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