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滇西作戰,亦稱“打通中印公路之戰”。1943年10月末,美國將軍、中國駐印軍總指揮史迪威,指揮所部新編第1軍在美軍一部配合下,發起胡康河谷戰役, 由新背洋向孟緩進攻。
基本介紹
- 名稱:緬北滇西作戰
- 發生時間:1943年10月
緬北滇西作戰,亦稱“打通中印公路之戰”。1943年10月末,美國將軍、中國駐印軍總指揮史迪威,指揮所部新編第1軍在美軍一部配合下,發起胡康河谷戰役, 由新背洋向孟緩進攻。
緬北滇西作戰,亦稱“打通中印公路之戰”。1943年10月末,美國將軍、中國駐印軍總指揮史迪威,指揮所部新編第1軍在美軍一部配合下,發起胡康河谷戰役, 由新背洋向孟緩進攻。戰至次年3月5日攻克孟緩,15日占廷考沙坎,全殲據守河谷之日軍第18師團一部,結束戰役。19日突破間本布山隘,於29日攻占沙杜渣,發起...
1944年10月下旬,中國駐印遠征軍6個師和英、印軍聯合發起了對緬北日軍的反攻,並取得節節勝利。歷史意義 滇緬印抗戰暨滇西抗戰在中國的抗戰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它是一場國際性的抗戰,是中美英印緬聯合對日作戰,是真正的反法西斯戰爭。其次它頑強抵抗住了日軍對中國的後路包抄並粉碎了日軍妄圖占領昆明攻陷...
1945年3月30日,中國駐印軍與英軍會師於喬梅,緬北反攻作戰結束。此時日軍因在菲律賓失敗,收縮戰線,全部撤出緬甸。至此,緬甸戰事完全結束。緬北滇西反攻作戰歷時一年半,斃傷俘日軍近5萬人,收復大小城鎮50多座,打通了中國和盟國的陸上交通,使中國戰場的補給狀況得到改善,並支援了盟軍在亞太戰場上的對日作戰。中...
松山戰役又稱松山會戰、松山之戰,是抗日戰爭滇西緬北戰役中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遠征軍於1944年6月4日進攻位於龍陵縣臘勐鄉的松山,歷時95天,本次戰役勝利將戰線外推,打破滇西戰役僵局,同時,拉開了中國大反攻序幕。戰役背景 戰略地位 松山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扼守著滇西進入怒江東岸的交通咽喉。緊靠怒江惠通橋,“...
本文所說的抗日戰爭十大戰役分別是:淞滬會戰、上高會戰、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桂南會戰、長沙會戰、緬北滇西戰役、湘西會戰。淞滬會戰 背景 淞滬會戰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軍以公共租界的日本人聚集區和黃浦江上的軍艦為基地,向閘北一帶進行炮擊,中國軍隊奮起還擊開始,至11月12日中國軍隊西...
抗戰時期,日本就侵犯了緬甸北部和我國雲南西部地區,發動了滇西緬北戰役,中國遠征軍在國民黨名將孫立人的率領下,取得了仁安羌戰役等一系列勝利。嚴重打擊了日軍囂張的氣焰。然而,日軍為了摧垮中國人民的抗戰意志,不顧國際法的禁止,毅然對雲南省實行了慘無人道的細菌戰。這就是滇西細菌戰。日軍占領緬甸後,1942年5月...
1944年5月至6月,在緬北滇西戰役中,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在雲南省西部高黎貢山地區對日軍第33軍所部展開進攻戰。高黎貢山為日軍第56師團2個聯隊、第18師團1個聯隊的一部和第2師團一部據守。為策應中國駐印軍打通中印公路,第20集團軍發動對騰衝的攻擊。5月11日黃昏,第20集團軍54軍198師、36師各一部由栗柴壩...
1942年6月,宋希濂在雲南保山召開緬甸戰役檢討會議,將臘戍失守,入緬遠征的第5、6軍後路被截斷導致全軍崩潰的原因,歸咎於第66軍的不戰而潰,第66軍和29師的番號被撤消,軍長張軫、第28師、29師長被撤職查辦。 [16] 第二次遠征 主詞條:滇西緬北戰役 印度受訓 主詞條:中國駐印軍 ...
新維臘戍戰役指的是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1月至3月,在抗日戰爭的緬北滇西戰役中,中國駐印軍在緬甸北部新維、臘戍地區對日軍發動的進攻作戰。戰役前奏 1945年1月中國駐印軍為迅速打通中印公路決定乘勝攻擊日軍,17日,新編第38師主力沿滇緬公路攻擊前進,一部由山地右側向日軍後方挺進。1月19日攻克色倫及般和,21...
當日軍在滇西與中國遠征軍進行拉鋸戰時,其在緬甸戰場的形勢也大為不妙。日軍在1944年3月發起的英帕爾戰役遭到慘敗,7月間從印度邊境退入緬甸中南部,撤退途中病死餓死數以萬計,遺屍滿路,其慘狀堪與1942年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隊敗走緬北叢林相比。回到緬甸目的地後,日軍統計戰死、病死和餓死以及失蹤達5萬多人。...
11月下旬~1961年2月上旬,中國人民解放軍同緬甸國防軍聯合實施勘界警衛作戰,殲滅其一部,搗毀了其盤踞的巢穴,殘匪大部被驅散。1961年5月~1963年,逃緬國民黨軍相繼竄回緬北老巢,共約5000人。1962年台灣當局曾鼓動其配合台灣國民黨軍的“反攻大陸”行動。1963年3月~1966年9月,逃緬國民黨軍先後對滇西進行了8...
孟關傑布山隘間戰役,1943年10月至1944年3月,在抗日戰爭的緬北滇西戰役中,中國駐印軍在緬甸北部孟關、傑布山地區對日軍第18師團的一次進攻戰。抗日戰爭期間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1943年10月24日,中國駐印軍新編第38師一部,由緬北野人山的唐家卡、卡拉卡一線向新平洋、於邦前進。29日,新編第38師攻克新平洋,...
中國駐印軍占領南坎後,芒友便成為中印公路最後一個被敵人盤踞的據點。兩年前從緬甸撤退到雲南的中國遠征軍,重新建成了滇西遠征軍,與駐印軍同時反攻緬北,實行東西夾擊,會攻芒友。據守芒友的日軍,除第56師團外,還有第2師團的16聯隊、29聯隊和第33師團師團的119聯隊。他們採用互動支援,逐次抵抗的部署,遲滯駐印軍...
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942年4~5月,在緬甸曼德勒以東地區指揮中國軍隊聚集日軍:1943年10月指揮中美聯軍和雲南遠征軍進行緬北戰役:1944年8月指揮部隊攻占北緬重鎮密支那。1920~1923年赴華工作。1926~1929年在中國天津任駐華美軍營長、代理參謀長。1935~1939年任駐華武官。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任中緬...
駐印軍之新6軍以一部繼續南進,於3月30日與英軍會師叫脈,至此,全殲緬北、滇西日軍,反攻作戰勝利結束。這次反攻作戰的勝利,是在吸取第一次入緬作戰經驗教訓基礎上取得的。除中國軍隊和盟軍官兵的奮勇戰鬥外,指揮系統的改進,武器裝備的改善和周密的作戰計畫,是致勝的基本因素。此役殲滅日軍3。1萬餘人,打通了...
1948年,緬甸脫離大英國協正式獨立後,國內幾十股地方武裝在邊境地區與中央政府長期武裝對抗,尋求獨立。而北部的中緬邊界的果敢、佤邦、緬甸克欽邦第二特區和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則分別由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佤邦聯合軍、克欽獨立軍和勐拉軍四股強勢的武裝力量掌控。2018年5月13日,緬北衝突致流彈落入中國境內,中方呼籲...
密支那戰役歷時3個月,共攻進了90餘公里,恢復土地2200平方公里,擊斃日軍2000多人,俘獲69人,將日軍第十八師團第一一四聯隊,工兵第二聯隊。第五十六師團第一四八聯隊主力及其他部隊殲滅,中國駐印軍反攻緬北的第一期作戰任務勝利完成。自5月17日至8月3日中美突擊隊共傷亡6551人,這是駐印軍傷亡最大的一次戰鬥。
騰衝戰鬥為抗日戰爭滇西緬北戰役的戰役之一,地點是在中國雲南騰衝,起始時間為1944年5月。9月13日結束。守軍是日軍歩兵第148聯隊藏重康美所部及歩兵第113聯隊、歩兵第114聯隊、第146聯隊、捜索第56聯隊、野炮兵第56聯隊各一部約7000人(實際參戰為歩兵第148聯隊主力約1800餘人並脅迫扣留慰安婦、印緬籍軍夫數百人...
1943年10月~1945年3月,中國駐印軍和遠征軍在英、美同盟軍的協同下,對侵占緬甸北部和中國雲南西部日軍的反攻作戰。1943年春,美、英同盟軍已在西南太平洋對日軍發動反攻。為準備同盟軍在中國對日作戰建立基地,中、英、美三國政府商定,以中國軍隊為主,配屬美、英軍各一部,發動緬北滇西作戰,以保障開闢中印公路...
正面戰場是指中國控制的連片國土與日軍侵華推進線上日控區對峙交戰而形成的戰場。由於在這個戰場上作戰的中國軍隊主要是國民黨軍隊,因此一般也稱其為國民黨正面戰場。正面戰場日軍傷亡100餘萬人,國民黨傷亡321萬人。此外,緬北和滇西戰役也不屬於何應欽計入的22次會戰,它是太平洋戰爭的組成部分,中國軍隊為英美裝備,由...
從1943年10月開始,中國駐印軍、中國遠征軍和盟軍一起,聯合發動了緬北滇西反攻作戰。中國駐印軍從印度的利多以南地區出發,向侵緬日軍實施攻擊。中國駐印軍經過一年多的艱苦作戰,先後取得了胡康河谷戰鬥、孟拱河谷戰鬥以及密支那等戰役的勝利,在中國遠征軍的配合下,攻克八莫、南壩等地,並乘勝向滇西的畹町鎮推進。...
滇西緬北戰役 1940年,邱清泉調委員長侍從室參議,1941年任軍訓部訓練處處長兼重慶第三警備區司令。1942年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西安第七分校副主任,升中將,調新編第1軍軍長,旋於1943年1月改任第5軍軍長。時值第5軍遠征緬甸大敗而還,體力極差,士氣低落,邱清泉提出“養兵重於訓練”的訓練方針,先重點恢復官兵體力...
1939年11月參加桂南戰役,血戰崑崙關,取得重大勝利。1944年進入緬北滇西作戰,浴血奮戰,揚我國威。1949年1月10日被華東野戰軍在淮海戰役中殲滅。隸屬關係 第31集團軍(1938年6月-1939年1月)新編第11軍(1939年1月-1939年2月)第5軍(1939年2月-1940年4月)新編第11軍(1940年4月-1941年9月)第8軍(1941...
到9月7日克復松山,並抽調騰衝收復後一部軍力加入龍陵作戰,11月3日龍陵再度克復。繼復向西攻擊,11月20日克芒市,12月1日克遮放。1945年1月20日克畹町,27日遠征軍與駐印軍攻緬北的部隊在畹町附近的芒友會師。至此滇西淪陷區域,全部收復。滇西反攻,經過8個月的艱苦奮戰,收復了騰衝、龍陵、松山、芒市、遮放、...
雲南滇西細菌戰 在抗戰時期,日本曾進犯我國的雲南和緬甸的北部地區,中國遠征軍遠征滇西緬北地區,史稱“滇西緬北戰役”。然而很多人只知道孫立人在這裡的英勇抗戰,不知道當時的雲南人民在這裡蒙受細菌戰的痛苦和災難。1942年5月3日,日軍進犯雲南省,侵占滇西怒江以西地區兩年多。據長期研究日軍雲南細菌戰專家、雲南...
1943年,因在緬甸戰役中出色的表現,得到美國總統羅斯福頒發的豐功勳章。1945年,因在緬北滇西戰役的表現,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軼事典故 嚴格治軍 根據長期在孫立人身邊的成詩璇回憶,孫立人治軍嚴格,十分重視官兵儀容和駐地軍容。他的辦公室前放置一巨大的穿衣鏡,凡官兵求見或有事前去請示時,必須對鏡先整理衣冠,...
”該影片未明確交代故事發生時間,不過由傘兵團上校稱史迪威將軍“兩年前被趕出緬甸”可知為1944年,其時緬北反攻的槍聲早已打響(史載旨在打通中印公路的滇西緬北反攻戰役發生於1943年12月初至1945年3月底,而率先開始緬北反攻作戰的則是中國駐印軍)。據說該影片在歷史上曾因過分誇大美國在緬甸戰場上的作用、遭物議而...
參加過兩次東征、北伐、龍潭戰役、中原大戰、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第四次"圍剿"、長城抗戰、淞滬會戰、徐州會戰、蘭封會戰、滇西緬北戰役等。抗戰勝利後,先後任長沙綏靖公署副主任、第3訓練處處長、陸軍第5編練司令官、國防部次長、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1兵團司令官和湖南綏靖總司令等。1949年12月,率領3萬人馬,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