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科技城科教創業園區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是四川省綿陽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綿陽科技城科教創業園區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
- 所獲榮譽:四川省科技系統先進集體
綿陽科技城科教創業園區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是四川省綿陽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
綿陽科技城科教創業園區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是四川省綿陽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所獲榮譽2021年1月11日,被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科技廳授予“四川省科技系統先進集體”稱號。1...
2021年3月29日,四川綿陽科技城新區揭牌儀式在綿陽科技城創新中心 舉 行。2022年11月17日,“綿陽科技城光子技術研究院”揭牌。2024年9月20日,中國(綿陽)科技城中試服務公共平台正式上線。區域範圍 2013年,通過調研明確科技城的範圍為“一核三區多園” 。“一核”即科技城集中發展區,重點是軍民融合創新驅動...
創新功能:成為西部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成為觀紀念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的綜合改革試驗區。集聚功能:依靠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環境、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成為投資者的熱土,資本、技術、人才、信息與知識的集聚地。孵化功能:成為企業家、創業者的搖籃;成為高新技術孵化與風險投資相結合、高新技術產業化、...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國家科技部、教育部2001年批准籌建的全國首批國家大學科技園,2003年正式批准成立,主要承擔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四大職能。西南科大科技園由綿陽市人民政府與西南科技大學合作共建,實行“市校共建,以校為主”的管理體制,成立西南科技大學國家...
四川大學科技園建設注重管理體制和機制創新建設,學校組建的科技產業集團公司,主要負責科技園的建設工作,重在構建孵化平台,整合服務資源,建設技術服務體系,為入園創業企業提供全過程和全方位的優質、高效服務,努力提高企業的孵化成功率,注重孵化新的產業生長點和經濟成長點,重點培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四川大學...
智慧財產權 經濟體制改革 工業產業結構 民(私)營企業 市場體系 商品市場 勞動力市場 人才市場 金融市場 房地產市場 中介組織 社會保障體系 2008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概述 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 概述 行政服務 高新技術產業化 園區建設 綿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綿陽科技城科教創業園區 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
涪城區,隸屬於四川省綿陽市,位於綿陽市中部偏西,地處涪江西岸。周邊有本市的安州區、江油市、遊仙區、三台縣及德陽市中江縣、羅江區。總面積554.47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涪城區下轄7個街道、6個鎮。(其中創業園街道由綿陽科技城新區直管區實際管理,普明街道、永興鎮由綿陽科技城直管區實際管理,塘汛...
承擔全市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工作,提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產業化、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科技智慧財產權創造的相關政策措施建議並組織實施,推動技術市場和科技中介組織發展。研究提出促進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承擔區域科技合作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工作。負責推薦提名申報省科學技術獎、天府友誼獎。負責全市科學普及工作。...
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全省累計登記重大科技成果2957項,授權專利 8.3萬件。技術市場日趨活躍,登記技術契約數 3.3萬項,實現契約成交金額228.5億元。全社會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支出保持逐年較大幅度增長,年均增幅為22.4% ,財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長22.3 % 。科技支撐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成效顯現。高新技術產業正由先導...
規劃建設成渝中線科創走廊,聯合開展產業共性技術攻關。持續推進高價值專利育成中心建設,培育一批高價值核心專利和專利組合。聯合國家高端智庫,共建科技創新平台,開展重大戰略諮詢、院士專家參與重大技術攻關、高端學術活動等。(重慶市、四川省、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知識產權局、中科院、工程院牽頭負責)(九)協力...
承擔機關和所屬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擬訂科技創新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措施並協調實施。擬訂科技創新政策措施,承擔科技安全、科技保密相關工作。2、成果轉化科 承擔全市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提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產業化、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科技智慧財產權創造的相關政策措施建議並組織實施,推動技術市場...
四川具有豐富的科教資源和獨特的創新優勢,肩負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使命。深入推進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破除制約智慧財產權高質量發展的障礙,回應新技術、新經濟、新形勢對智慧財產權制度變革提出的挑戰,全面提升智慧財產權綜合實力,有效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對於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
第三節 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機制 第四節 擴大科研主體自主權 第五節 建立科技大監督格局 第十四章 營造優良創新生態 第一節 健全激勵創新的政策法規 第二節 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與運用 第三節 促進科普事業快速發展 第四節 厚植創新文化土壤 ...
第二十一條 天府新區應當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促進技術交易市場、創新創業載體和科技服務機構培育發展,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第二十二條 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眉山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天府新區科技創新的財政支持力度,建立長效穩定的省、市、區共同投入保障機制,並積極爭取國家有...
到2025年,成渝地區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基本建成,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強化,西部科學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5%左右,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全省科技和經濟發展深度融合,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每萬人有效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67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占規模...
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新型科技型企業,可以通過多種靈活方式,積極主動參與其中,比如項目混改、技術入股、智慧財產權入股等。湯繼強認為,“新基建”將成為發展新動能和經濟新賽道,讓不同企業處在了新的起跑線上,是後發者奮起直追、變道超越的新機遇。“要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可以通過放寬市場準入,尋找開放性的解決...
兩江新區具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國首批雙創示範基地、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等“國字號”招牌,是重慶創新資源聚集度最高的區域,正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截至2023年10月,兩江新區直管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788家,科技型企業數量達4638家,數字經濟企業近萬家,2022年直管區R&D投入...
——科技創新資源加速集聚。示範區努力匯聚高端創新創業主體與要素,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成為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2019年,示範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631家,市級以上研發平台585家;R&D支出94.7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2%;高新技術製造業企業增加值3029.2億元,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3.1件,較全市平均水平高2.7件...
節能環保產業要以各類節能環保示範工程和項目為依託,大力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節能環保產品。新能源產業要結合能源結構調整的需要,重點發展新能源技術裝備和清潔可再生能源。生物產業要面向健康、農業和資源環境等領域,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製造、生物質能源等。新能源汽車要重點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及...
科學技術 截至2023年末,九龍坡區市級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6個。市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12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新型研發機構15個,其中高端研發機構7個。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645家,市級科技型企業3505家。全年技術市場簽訂成交契約1230項,成交金額62.18億元。2023年,九龍坡區獲得授權專利4561件,比上年下降23....
支持我省企業、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在境外申請專利、註冊商標、取得國際標準認證,參與制定、採用和轉化國際標準。鼓勵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擴大產品出口、工程承包、投資和技術合作,併購科技創新型企業。充分發揮我省科研院所優勢,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大科學計畫和工程。推動我省產學研...
科學技術 2023年,蒲江縣科技事業穩步發展,全縣有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市級產學研聯合實驗室5家,市級科普示範基地3個,有效高新技術企業51家,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企業5家,全年全縣有效發明專利累計量達285件,完成10.67件/萬人。教育事業 截至2023年末,蒲江縣有普通中國小校24所,專任教師1800人,在校學生...
宣傳、意識形態、目標績效管理、信訪維穩、幹部隊伍建設、人事、辦理人大政協建議和提案、團委及婦聯等群團工作、機關後勤、“三創聯動”、“掃黑除惡”、疫情防控等工作;負責農業農村體制改革,指導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家庭農場建設,負責農經統計,牽頭新品種培育、新技術推廣,協調推動農業科技體制...
創新平台建設進一步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區域創新綜合實力得到顯著提升,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60%,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4%,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5件,科技成果轉化水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穩步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力爭建成創新型城市。 民眾生活質量全面改善。社會事業全面...
鼓勵共用科技創新平台和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共建創業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轉化平台,打造成渝地區一體化技術交易市場。完善區域智慧財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支持設立智慧財產權法庭。鼓勵區域內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共同參與國際大科學計畫和大科學工程。第四節 營造鼓勵創新的政策環境 大力吸引創新人才。實施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
在校(園)共有學生167399人(其中:委屬學校學生127191人),教職工14836人(其中:委屬學校教職工9115人)。高等高校: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第二師範學院、重慶建築工程職業學院。科技事業 2022年,南岸區入庫科技型企業174戶、增長9.7%、累計達到1945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戶、累計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