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計算機革命是一場真正的革命嗎?在爭論今天的大數據、雲計算將如何改變人類之前,我們更迫切的問題是,這些所謂科學技術的偉大突破、社會革命的風雲突變,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嗎?人類在那時貢獻了怎樣的社會理想、理性思辨、科技能力與符號觀念環境?
本書是一部關於美國計算機通信的浪漫史 ,關注社會與政治想像之間隨網際網路技術發展而密切互動的過程。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歷史發展軌跡表明,技術並沒有固定永恆的本質,資本和權力也沒有一勞永逸決定新技術的社會使用的絕對力量。參與歷史進程的形形色色的人,將自己的夢想、願景和希望,注入對新技術的研發、使用與普及之中,並在信息技術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留下了浪漫主義與資本協商、合作、博弈的痕跡。
本書討論了網際網路的社會建構發展史,作為一門新興技術,網際網路脫胎自20世紀的戰爭實踐活動,一出世便被打上了軍事-工業烙印;隨著20世紀60年代美國反文化運動的興起,浪漫主義部分重塑了計算機/網際網路文化的品格;到了20世紀80年代,受到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浪漫化的網際網路文化重新被資本收編,業界聚焦於網際網路智慧財產權問題的討論,實則是文化信念與資本力量在塑造網際網路文化過程中的相互博弈。
作者最後的觀點認為,文化信念在形塑當代網際網路文化的過程中發揮著獨立的作用,人們對新技術系統的接納與使用,甚至系統本身的構成,不只受到經濟等結構因素影響,同時亦受到文化趨勢與信念慣習的影響。因此,新技術及其制度本身並非鐵板一塊,而是可以被人的觀念改變的。
圖書目錄
中譯本序(吳靖)
致謝
緒論
第一章 “自我驅動的愉悅”:計算機通信的文化來源
第二章 浪漫主義與計算機:計算機反文化的形成
第三章 被忽視的網路:20世紀80年代,微型計算機和新自由主義的興起
第四章 網路與社會想像
第五章 “連線”時刻
第六章 開放原始碼、善於表達的程式設計師和智慧財產權問題
結論:資本主義、激情與民主
作者簡介
托馬斯•斯特里特(Thomas Streeter),曾任美國佛蒙特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現任加拿大韋仕敦大學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媒體、技術、法律及文化,先後編著有Selling the Air(1996),Mousepads, Shoe Leather, and Hope(2007)。
斯特里特認為文化信念在形塑當代制度、財產、法規、技術的過程中,發揮獨立的作用。從20世紀的廣播網到21世紀的網際網路,對新技術系統的接納與使用,甚至系統本身的構成,不只受到經濟等結構因素影響,同時亦受到文化趨勢與信念慣習的影響。因此,新技術本身可以被人的觀念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