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卡(網路接口卡)

網卡

網路接口卡一般指本詞條

網路接口控制器(英語: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又稱網路接口控制器網路適配器(network adapter),網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或區域網路接收器(LAN adapter),是一塊被設計用來允許計算機在計算機網路上進行通訊的計算機硬體。由於其擁有MAC地址,因此屬於OSI模型的第1層。它使得用戶可以通過電纜或無線相互連線。每一個網卡都有一個被稱為MAC地址的獨一無二的48位串列號,它被寫在卡上的一塊ROM中。在網路上的每一個計算機都必須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MAC地址。沒有任何兩塊被生產出來的網卡擁有同樣的地址。這是因為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負責為網路接口控制器銷售商分配唯一的MAC地址。

網卡以前是作為擴展卡插到計算機匯流排上的,但是由於其價格低廉而且乙太網標準普遍存在,大部分新的計算機都在主機板上集成了網路接口。這些主機板或是在主機板晶片中集成了乙太網的功能,或是使用一塊通過PCI (或者更新的PCI-Express匯流排)連線到主機板上的廉價網卡。除非需要多接口或者使用其它種類的網路,否則不再需要一塊獨立的網卡。甚至更新的主機板可能含有內置的雙網路(乙太網)接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卡
  • 外文名:network adapter
  • 拼音:Wǎngkǎ
  • 別稱:網路適配器,網路接口卡
別稱,功能詳解,主要功能,屬性設定,一般設定,高級設定,鑑別方法,選購指南,分類,有線網卡,無線網卡,發展史,蹭網卡,原理,攻防,

別稱

計算機與外界區域網路的連線是通過主機箱內插入一塊網路接口板(或者是在筆記本電腦中插入一塊PCMCIA卡)。網路接口板又稱為通信適配器網路適配器(network adapter)或網路接口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但是更多的人願意使用更為簡單的名稱“網卡”。

功能詳解

網卡上面裝有處理器存儲器(包括RAM和ROM)。網卡區域網路之間的通信是通過電纜雙絞線以串列傳輸方式進行的。而網卡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則是通過計算機主機板上的I/O匯流排以並行傳輸方式進行。因此,網卡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要進行串列/並行轉換。由於網路上的數據率和計算機匯流排上的數據率並不相同,因此在網卡中必須裝有對數據進行快取的存儲晶片
安裝網卡時必須將管理網卡的設備驅動程式安裝在計算機的作業系統中。這個驅動程式以後就會告訴網卡,應當從存儲器的什麼位置上將區域網路傳送過來的數據塊存儲下來。網卡還要能夠實現乙太網協定。
網卡並不是獨立的自治單元,因為網卡本身不帶電源而是必須使用所插入的計算機的電源,並受該計算機的控制。因此網卡可看成為一個半自治的單元。當網卡收到一個有差錯的幀時,它就將這個幀丟棄而不必通知它所插入的計算機。當網卡收到一個正確的幀時,它就使用中斷來通知該計算機並交付給協定棧中的網路層。當計算機要傳送一個IP數據包時,它就由協定棧向下交給網卡組裝成幀後傳送到區域網路
隨著集成度的不斷提高,網卡上的晶片的個數不斷的減少,雖然各個廠家生產的網卡種類繁多,但其功能大同小異。

主要功能

1、數據的封裝與解封
傳送時將上一層交下來的數據加上首部和尾部,成為乙太網的。接收時將乙太網的幀剝去首部和尾部,然後送交上一層
2、鏈路管理
主要是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帶衝突檢測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協定的實現

屬性設定

一般設定

網卡屬性設定步驟如下:
1)將"本地連線 2"改名為"控制網 A",用於連線過程控制網 A 網,其屬性設定如下:
IP 地址:128.128.1.X(X 為操作節點地址限定範圍內的值),其它如 DNSWINS 等設定為默認。
2)將"本地連線 3"改名為"控制網 B",用於連線過程控制網 B 網,其屬性設定如下:
IP 地址:128.128.2.X(X 為操作節點地址限定範圍內的值),其它同上。
3)將"本地連線"改名為"操作網",用於連線操作網,其屬性設定如下:
IP 地址:128.128.5.X(X 為操作節點地址限定範圍內的值),其它同上。
在設定完本地連線的屬性後,需檢查網卡是否工作正常,即依次將各網卡連線到網路中,檢查該網卡是否工作正常。

高級設定

通過高級網卡選項可以提升網路性能:
有效利用CPU:巨型幀vs.卸載功能
如果伺服器性能低下,那么可能是由於網路負載較大。標準的乙太網數據包大小為1542個位元組,大多數檔案被拆分為成百上千甚至上百萬個數據包或者幀。這些小的數據包通過網路傳輸,和眾多節點共享網路頻寬,但是數據幀的傳送與接收會帶來CPU開銷。
大多數網卡支持巨型幀,這意味著能夠處理高達9000位元組的數據包或者幀。巨型幀在每個數據包中包括更多的數據,因此網路中需要傳輸的數據包數量就變小了。吞吐量提升意味著開銷——數據包頭與其他數據包內容——以及CPU開銷減少了。
巨型幀肯定存在缺點。管理員必須對網路中的所有節點進行配置才能支持巨型幀的傳輸。巨型幀並不是IEEE標準的一部分,因此不同的網卡配置的巨型幀大小有所不同。為了在節點之間高效傳輸巨型幀要做一些實驗。更大的數據包可能會增加某些負載的延遲,因為其他節點要等更長的時間才能使用頻寬,請求與傳送被丟棄或者被破壞的數據包也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IT專業人員可能放棄巨型幀而使用具有LSO以及LRO功能的網卡。LSO和LRO允許CPU通過網卡傳輸更多數量的數據,而且基本上與巨型幀提供了相同的CPU性能。
通行能力:可調整的幀間距vs.乙太網升級
乙太網在每傳送一個數據包後都要等一段時間,這稱之為幀間距。這為其他網路節點占用頻寬並傳送數據包提供了機會。幀間距等於傳送96個數據位的時間。例如,1Gb乙太網使用標準的0.096ms的幀間距,10Gb乙太網的幀間距為0.0096ms。
利用這一固定的數據包傳輸之間的間距並非總是有效而且在網路負載較大的情況下可能會降低網路性能。支持自適應幀間距的網卡能夠基於網路負載動態調整幀間距,這有可能提升網路性能。除非接近網路頻寬,否則調整幀間距通常不會提升網路性能。
全方位的網路性能基準測試能夠展現網路使用模式。如果乙太網連線頻繁達到頻寬上限,那么升級到速度更快的乙太網或者使用網卡綁定而非調整幀間距將能夠提升網路性能。
限制CPU中斷,提升CPU性能
當數據包在網路中傳輸時,網卡會產生CPU中斷。乙太網速度越快,CPU中斷的頻率也就越高,CPU必須更多地關注網路驅動器以及其他處理數據包的軟體。如果流量起伏不定,CPU性能可能會變得不穩定。支持人為中斷節流的網卡能夠減少CPU中斷頻率,將CPU從無限的網卡中斷中解放出來,很可能能夠提升CPU性能。
中斷限制越多並不一定越好。過高的中斷限制可能會降低CPU的回響能力;CPU將需要花更長的時間來處理所有正在產生的中斷。當高速小數據包近乎實時地到達時,限制中斷將會降低性能。在多種模式下對網路以及CPU性能進行測試直到能夠建立起充分的系統回響能力,產生平滑的CPU中斷。
還可以考慮支持TCP/IP卸載功能的網卡。這些網卡能夠線上處理眾多CPU密集型工作任務,同時減少對CPU的中斷請求。
優先處理對時間敏感的數據類型:啟用包標記
對事件敏感的數據類型比如VoIP或者視頻通常按照高優先權流量對待,但是網路對所有數據包一視同仁。採用數據包標記,被標記的數據包能夠被分到作業系統設定的流量佇列中,在處理其他低優先權的數據包之前先處理高優先權的VoIP以及視頻數據包。包標記有助於QoS戰略,而且是很多VLAN部署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
如果網路性能低於已定義的基準,可以對網卡進行調整,務必對伺服器以及網卡進行基準測試後再對配置進行更改。這些推薦的網卡調整不會帶來顯著的性能提升,但是也不受預算的限制。隨時間變化評估並觀察網路性能,檢查任何意想不到的後果,比如提升了某個工作負載性能卻降低了其他工作負載的性能。

鑑別方法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一款優質網卡應該具備的條件:
(1)採用噴錫板
優質網卡的電路板一般採用噴錫板網卡板材為白色,而劣質網卡為黃色。
(2)採用優質的主控制晶片
主控制晶片是網卡上最重要的部件,它往往決定了網卡性能的優劣,所以優質網卡所採用的主控制晶片應該是市場上的成熟產品。市面上很多劣質網卡為了降低成本而採用版本較老的主控制晶片,這無疑給網卡的性能打了一個折扣。
(3)大部分採用SMT貼片元件
優質網卡除電解電容以及高壓瓷片電容以外,其它阻容器件大部分採用比外掛程式更加可靠和穩定的SMT貼片式元件。劣質網卡則大部分採用外掛程式,這使網卡的散熱性和穩定性都不夠好。
(4)鍍鈦金的金手指
優質網卡的金手指選用鍍鈦金製作,既增大了自身的抗干擾能力又減少了對其他設備的干擾,同時金手指的節點處為圓弧形設計。而劣質網卡大多採用非鍍鈦金,節點也為直角轉折,影響了信號傳輸的性能

選購指南

組裝時是否能正確選用、連線和設定網卡,往往是能否正確連通網路的前提和必要條件。一般來說,在選購網卡時要考慮以下因素:
網路類型
比較流行的有乙太網,令牌環網FDDI網等,選擇時應根據網路的類型來選擇相對應的網卡
應根據服務器或工作站頻寬需求並結合物理傳輸介質所能提供的最大傳輸速率來選擇網卡的傳輸速率。以乙太網為例,可選擇的速率就有10Mbps,10/100Mbps,1000Mbps,甚至10Gbps等多種,但不是速率越高就越合適。例如,為連線在只具備100M傳輸速度雙絞線上的計算機配置1000M的網卡就是一種浪費,因為其至多也只能實現100M的傳輸速率
匯流排類型
計算機中常見的匯流排插槽類型有:ISA、EISA、VESA、PCI 和PCMCIA等。在伺服器上通常使用PCI或EISA匯流排的智慧型型網卡,工作站則採用可用PCI或ISA匯流排的普通網卡,在筆記本電腦則用PCMCIA匯流排的網卡或採用並行接口的攜帶型網卡。PC機基本上已不再支持ISA連線,所以當為自己的PC機購買網卡時,千萬不要選購已經過時的ISA網卡,而應當選購PCI網卡
網卡支持的電纜接口
網卡最終是要與網路進行連線,所以也就必須有一個接口使網線通過它與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連線起來。不同的網路接口適用於不同的網路類型,常見的接口主要有乙太網的RJ-45接口、細同軸電纜BNC接口和粗同軸電AUI接口、FDDI接口、ATM接口等。而且有的網卡為了適用於更廣泛的套用環境,提供了兩種或多種類型的接口,如有的網卡會同時提供RJ-45BNC接口AUI接口
(a)RJ-45接口: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網卡,也是套用最廣的一種接口類型網卡,這主要得益於雙絞線乙太網套用的普及。因為這種RJ-45接口類型的網卡就是套用於以雙絞線為傳輸介質的乙太網中,它的接口類似於常見的電話接口RJ-11,但RJ-45是8芯線,而電話線的接口是4芯的,通常只接2芯線(ISDN的電話線接4芯線)。在網卡上還自帶兩個狀態指示燈,通過這兩個指示燈顏色可初步判斷網卡的工作狀態
接口接口
(b)BNC接口:這種接口網卡對套用於用細同軸電纜為傳輸介質的乙太網或令牌網中,這種接口類型的網卡較少見,主要因為用細同軸電纜作為傳輸介質的網路就比較少。
(c)AUI接口:這種接口類型的網卡對套用於以粗同軸電纜為傳輸介質的乙太網或令牌網中,這種接口類型的網卡更是很少見。
(d)FDDI接口:這種接口的網卡是適應於FDDI(光纖分布數據接口)網路中,這種網路具有100Mbps的頻寬,但它所使用的傳輸介質是光纖,所以這種FDDI接口網卡的接口也是光纖接口的。隨著快速乙太網的出現,它的速度優越性已不復存在,但它須採用昂貴的光纖作為傳輸介質的缺點並沒有改變,所以也非常少見。
(e)ATM接口:這種接口類型的網卡是套用於ATM(異步傳輸模式)光纖(或雙絞線)網路中。它能提供物理的傳輸速度達155Mbps
價格與品牌
不同速率、不同品牌網卡價格差別較大。

分類

根據網卡所支持的物理層標準與主機接口的不同,網卡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如乙太網卡和令牌環網卡等。根據網卡與主機板上匯流排的連線方式、網卡的傳輸速率和網卡與傳輸介質連線的接口的不同,網卡分為不同的類型。
按照網卡支持的計算機種類分類,主要分為標準乙太網卡和PCMCIA網卡:
標準乙太網卡用於台式計算機聯網,而PCMCIA網卡用於筆記本電腦。
按照網卡支持的傳輸速率分類,主要分為10Mbps網卡、100Mbps網卡、10/100Mbps自適應網卡和1000Mbps網卡四類:
根據傳輸速率的要求,10Mbps和100Mbps網卡僅支持10Mbps和100Mbps的傳輸速率,在使用非禁止雙絞線UTP作為傳輸介質時,通常10Mbps網卡與3類UTP配合使用,而100Mbps網卡與5類UTP相連線。10/100Mbps自適應網卡是由網卡自動檢測網路的傳輸速率,保證網路中兩種不同傳輸速率的兼容性。隨著區域網路傳輸速率的不斷提高,1000Mbps網卡大多被套用於高速的伺服器中。
按網卡所支持的匯流排類型分類,主要可以分為ISA、EISA、PCI等:
由於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ISA匯流排接口的網卡的使用越來越少。EISA匯流排接口的網卡能夠並行傳輸32位數據,數據傳輸速度快,但價格較貴。PCI匯流排接口網卡的CPU占用率較低,常用的32位PCI網卡的理論傳輸速率為133Mbps,因此支持的數據傳輸速率可達100Mbps。

有線網卡

光纖網卡,指的是光纖乙太網適配器,簡稱光纖網卡,學名Fiber Ethernet Adapter.傳輸輸的是乙太網通信協定,一般通過光纖線纜與光纖乙太網交換機連線。按傳輸速率可以分為100Mbps、1Gbps、10Gbps,按主機板插口類型可分為PCI、PCI-X、PCI-E(x1/x4/x8/x16)等,按接口類型分為LC、SC、FC、ST等。
LC接口光纖網卡的含義:
LC接口名字的由來是根據光纖模組的接口定義而命名的。光纖模組按其接口可以分為:SC、LC、ST、FC等幾種類型。
SC接口,由於其操作的便利性,得到廣泛運用。近幾年來,光纖到桌面(FTTD)的廣泛運用,使得SC接口光纖網卡得到普及。
SC接口光纖網卡的含義:
SC接口光纖網卡名字的由來是根據光纖模組的接口定義而命名的。光纖模組按其接口可以分為:SC、LC、ST、FC、MTRJ等幾種類型。由於SC接口光纖操作的便利性,從而使得帶SC接口光模組的網卡,
得到廣泛運用,而經常被人們所提起,因為也誕生了:SC接口光纖網卡這個名詞。
光纖連線埠工作波長及傳輸距離:
光纖接口 網路媒介 工作波長 工作距離
SC/APC 單纖,單模 波長1310/1550nm 10/20KM
SC/PC 雙纖,單模 波長1310nm 10/20/40KM
SC/PC 雙纖,多模 波長850nm 550M
SFP光纖網卡含義:
SFP是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s)可以簡單的理解為GBIC的升級
版本。SFP模組(體積比GBIC模組減少一半,可以在相同面板上配置多出一倍以上的連線埠數量。由於SFP模組在功能上與GBIC基本一致,因此,也被有些交換機廠商稱為小型化GBIC(Mini-GBIC)。
SFP光纖網卡,故名思議,就是一種小型可熱撥插模組的光纖網卡。在網卡集成SFP插槽,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插入多模或者單模SFP光模組,而且可以根據實際傳輸距離,插入不同傳統距離的光模組;而不需要根據網卡本身。這就給用戶很大的選擇空間。

無線網卡

無線網卡定義所謂無線網路,就是利用無線電波作為信息傳輸的媒介構成的無線區域網路(WLAN),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傳輸媒介的不同,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可以和有線網路互為備份,只可惜速度太慢。無線網卡終端無線網路的設備,是無線區域網路的無線覆蓋下通過無線連線網路進行上網使用的無線終端設備。具體來說無線網卡就是使你的電腦可以利用無線來上網的一個裝置,但是有了無線網卡也還需要一個可以連線的無線網路,如果你在家裡或者所在地有無線路由器或者無線AP(AccessPoint無線接入點)的覆蓋,就可以通過無線網卡以無線的方式連線無線網路可上網。
無線上網無線上網
無線網卡的工作原理是微波射頻技術,筆記本WIFIGPRSCDMA等幾種無線數據傳輸模式來上網,後兩者由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將CDMA售於中國電信)來實現,前者電信或網通有所參與,但大多主要是自己擁有接入網際網路的WIFI基站(其實就是WIFI路由器等)和筆記本用的WIFI網卡。要說基本概念是差不多的,通過無線形式進行數據傳輸。無線上網遵循802.1q標準,通過無線傳輸,有無線接入點發出信號,用無線網卡接受和傳送數據。
按照IEEE802.11協定,無線區域網路卡分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層和物理層(PHY Layer)。在兩者之間,還定義了一個媒體訪問控制-物理(MAC-PHY)子層(Sublayers)。MAC層提供主機與物理層之間的接口,並管理外部存儲器,它與無線網卡硬體的NIC單元相對應。
物理層具體實現無線電信號的接收與發射,它與無線網卡硬體中的擴頻通信機相對應。物理層提供空閒信道估計CCA信息給MAC層,以便決定是否可以傳送信號,通過MAC層的控制來實現無線網路的CCSMA/CA協定,而MAC-PHY子層主要實現數據的打包與拆包,把必要的控制信息放在數據包的前面。
無線上網無線上網
IEEE802.11協定指出,物理層必須有至少一種提供空閒信道估計CCA信號的方法。無線網卡的工作原理如下:當物理層接收到信號並確認無錯後提交給MAC-PHY子層,經過拆包後把數據上交MAC層,然後判斷是否是發給本網卡的數據,若是則上交,否則丟棄。
如果物理層接收到的發給本網卡的信號有錯,則需要通知傳送端重發此包信息。當網卡有數據需要傳送時,首先要判斷信道是否空閒。若空,隨機退避一段時間後傳送;否則,暫不傳送。由於網卡為時分雙工工作,所以,傳送時不能接收,接收時不能發。
無線網卡標準:
1.IEEE802.11a:使用5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與802.11b不兼容
2.IEEE 802.11b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11Mbps
3.IEEE802.11g: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4.IEEE802.11n(Draft 2.0) :用於Intel新的迅馳2筆記本和高端路由上,可向下兼容,傳輸速度300Mbps。
無線網卡的起源
一說到無線網卡的歷史起源,就不能不提到無線區域網路的的歷史。無線區域網路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美國陸軍就採用了無線電信號做資料的傳輸,他們研發出了一套無線電傳輸技術,並且採用非常高的加密技術。 後來,這項技術就在美軍和盟軍中間廣泛使用了;這讓一些學者對此產生了興趣並從中得到了靈感。
1971年,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的研究人員創造了第一個基於封包式技術的無線電通訊網路,被稱為ALOHNET網路,是最早的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這個WLAN包括了7台計算機,採用雙向星型拓撲(bi-directional star topology)橫跨四座夏威夷的島嶼,中心計算機放置在瓦胡島(Oahu Island)上。從這時起,無線區域網路可以說是正式誕生了。
雖然從有限的資料中我們無法找到有關無線網卡的隻言片語,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必定出現了今天無線網卡的始祖。如果從1971年世界上第一個無線網路實驗成功開始計算,那么無線網卡的歷史也就短短的40年。事實上,無線區域網路的大規模發展是在20世紀90年代。
1997年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提出並制定了最早的無線標準IEEE 802.11;在1999年9月又提出了IEEE 802.11a標準和IEEE 802.11b標準。
隨著IEEE802.11a、IEEE802.11b標準的出台以及Wi-Fi組織的成立促進了無線區域網路產品的兼容化、標準化以及市場化。從此以後,無線區域網路隨著電腦的普及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無線網卡實際上是一種終端無線網路設備,它是需要在無線區域網路的無線覆蓋下通過無線連線網路進行上網使用的。換句話說無線網卡就是使你的電腦可以利用無線來上網的一個裝置,但是有了無線網卡也還需要一個可以連線的無線網路,因此就需要配合無線路由器或者無線AP使用,就可以通過無線網卡以無線的方式連線無線網路可上網。
無線網卡的作用、功能跟普通電腦網卡一樣,是用來連線到區域網路上的。它只是一個信號收發的設備,只有在找到上網際網路的出口時才能實現與網際網路的連線,所有無線網卡只能局限在已布有無線區域網路的範圍內。無線網卡就是不通過有線連線,採用無線信號進行連線的網卡。
無線網卡可以根據不同的接口類型來區分,第一種是USB無線上網卡,是最常見的;第二種是台式機專用的PCI接口無線網卡;第三種是筆記本電腦專用的PCMCIA接口無線網卡;第四種是筆記本電腦內置的MINI-PCI無線網卡。
就如上面所說,我們光有無線網卡是無法連線無線網路,還必須有無線路由器或無線AP。無線網卡就好比是接收器,無線路由相當於發射器。其實還是需要有線的Internet線路接入到無線貓上,再將信號轉化為無線的信號發射出去,由無線網卡接收。一般的無線路由器可以拖2-4個無線網卡,工作距離在50米以內效果較好,遠了通信質量很差。
無線網卡主流的標準是IEEE 802.11n,它大幅提升無線區域網路競爭力,無線區域網路標準、技術快速發展,產品逐漸成熟,無線區域網路的套用也日益豐富。越來越多的家庭用戶開始使用無線網路,許多企業也紛紛在自己的辦公大樓內布設無線區域網路,同時,電信運營商對無線區域網路也給予了極大關注,無論是在機場、酒店、咖啡廳等公共區域鋪設公眾無線網路,給大家提供方便的無線上網

發展史

網卡:(NIC)是計算機區域網路中最重要的連線設備,計算機主要通過網卡連線網路。在網路中,網卡的工作是雙重的。一方面它負責接收網路上傳過來的數據包,解包後,將數據通過主機板上的匯流排傳輸給本地計算機;另一方面它將本地計算機上的數據打包後送入網路。
·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發展的產物,是隨著社會對信息共享、信息傳遞的要求而發展起來的。所謂計算機網路就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即網路通信協定、信息交換方式及網路作業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計算機網路組成:通常由三部分組成,即資源子網、通信子網和通信協定。
資源子網:是計算機網路中面向用戶的部分,負責全網路面向套用的數據處理工作,其主體是連入計算機網路內的所有主計算機,以及這些計算機所擁有的面向用戶端的外部設備、軟體和可供共享的數據等。
通信子網:是計算機網路中負責數據通信的部分,通信傳輸介質可以是雙絞線、同軸電纜、無線電通信、微波、光導纖維等。
通信協定:為使網內各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可靠有效,通信雙方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和約定稱為通信協定。
·資源共享:包括硬體和軟體資源。硬體資源如具有特殊功能的高性能處理部件,高性能的輸入輸出設備(雷射印表機、繪圖儀等)以及大容量的輔助存儲設備(如磁帶機、大容量硬碟驅動器等),它們的共享可以節省硬體開銷。軟體資源如軟體和數據。
·區域網路:是一個通訊系統,他允許數台彼此獨立的電腦,在適當的範圍內,以適當的傳輸速率直接進行溝通。一般網路可依其規模來分類,通常我們在辦公室或家中使用的,大都屬於區域網路,這種網路由於電腦間的距離短,且不必經過太多網路設備的中繼,所以感覺上速度較快,但也因此適用範圍較小。
·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和區域網路相對,凡超過區域網路範圍的,都可以算為廣域網。
·城域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在一個城市範圍內操作的網路,或者在物理上使用城市基礎電信設施(如地下電纜系統)的網路,有時從WAN中區分出來,稱為城域網。
·網路體系結構:是指通信系統的整體設計,它為網路硬體、軟體、協定、存取控制拓撲提供標準。它廣泛採用的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79年提出的開放系統互連(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參考模型。OSI參考模型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送層、對話層、表示層套用層七個層次描述網路的結構,它的規範對所有的廠商是開放的,具有指導國際網路結構和開放系統走向的作用。它直接影響匯流排、接口和網路的性能。常見的網路體系結構有FDDI、乙太網、令牌環網和快速乙太網等。從網路互連的角度看,網路體系結構的關鍵要素是協定和拓撲。
·協定(Protocol):是對數據格式和計算機之間交換數據時必須遵守的規則的正式描述。簡單的說了,網路中的計算機要能夠互相順利的通信,就必須講同樣的語言,語言就相當於協定,它分為Ethernet、NetBEUI、IPX/SPX以及TCP/IP協定
·拓撲結構:是指網路中各個站點相互連線的形式,主要有匯流排型拓撲、星型拓撲、環型拓撲以及它們的混合型。
·FDDI/CDDI:由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的X3T9.5制定。速率為100Mbps;CDDI是基於銅電纜(雙絞線)的FDDI。FDDI技術成熟,網路可延伸100公里,且由於採用環形結構和優良的管理能力,具有高可靠性。價格貴,安裝複雜,標準完善,技術成熟,支持的軟硬體產品豐富。
·IEEE802.5/令牌環網:常用於IBM系統中,其支持的速率為4Mbps和16Mbps兩種。Novell、IBM LAN Server支持16MbpsIEEE802.5/令牌環網技術。
·交換乙太網:其支持的協定仍然是IEEE802.3/乙太網,但提供多個單獨的10Mbps連線埠。它與原來的IEEE802.3/乙太網完全兼容,並且克服了共享10Mbps帶來的網路效率下降。
·100BASE-T快速乙太網:與10BASE-T的區別在於將網路的速率提高了十倍,即100M。採用了FDDI的PMD協定,但價格比FDDI便宜。100BASE-T的標準由IEEE802.3制定。與10BASE-T採用相同的媒體訪問技術、類似的步線規則和相同的引出線,易於與10BASE-T集成。每個網段只允許兩個中繼器,最大網路跨度為210米。
·IEEE802.3/Ethernet(乙太網):最廣泛的媒體訪問技術,通常在OSI模型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操作。是Novell、Widows NT、IBM、UNIX網路 LANServer、DECNET等低層所採用的主要媒體訪問技術,組網方式靈活、方便、且支持的軟硬體產品眾多。其速率為共享型10Mbps。根據不同的媒體可分為:10BASE-2(同軸粗纜)、10BASE-5(同軸細纜)、10BASE-T(雙絞線)及10BASE-FL(光纖)。
·NETBIOS/NETBEUI:NETBIOS是區域網路軟體接口的工業標準,可支持多種傳輸媒體。NETBEUI是NETBIOS的擴展用戶接口,為Microaoft Windows NT和IBM的LAN Manager所採用。NETBIOS研製較早,比較簡單,未考慮網間互連的情況,其命名方案不適合多種作業系統。
·IPX/SPX:NOVELL網的主要協定。支持IPX/SPX的軟硬體,I/O設備很多。OSI參考模型中,相當於第三、四層(網路層、傳輸層)的。NOVELL網中,可在IPX上載入IP協定NETBIOS協定。
·TCP/IP:IP在UNIX中廣泛配置,成為事實上的國際工業標準。IP也是Internet的主要協定。IP協定可橫跨區域網路、廣域網,幾乎所有區域網路、廣域網設備均支持IP協定,是統一媒體傳輸方式的最佳協定。IP協定為數據類協定,其傳輸的回響時間較好,協定互動少,較適合高速傳輸的需要。
·匯流排型拓撲:採用單根傳輸線作為傳輸介質,所有的站點都通過相應的硬體接口直接連線到幹線電纜即匯流排上。
·星型拓撲:所有站點都連線到一個中心點,此中心點稱作網路的集線器(HUB)。
·環型拓撲:所有站點彼此串列連線,就象鏈子一樣,構成一個迴路或稱作環。
·混合型拓撲:在居域網之間互連後,會出現某幾種拓撲結構的混合形式,即混合型拓撲。
·傳輸介質:是通信網路中傳送方和接受方之間的物理通路,常用的網路傳輸介質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等。
·雙絞線:是綜合布線系統中最常用的一種傳輸介質,尤其在星型網路拓撲中,雙絞線是必不可少的布線材料。雙絞線電纜封裝著一對或一對以上的雙絞線,為了降低信號的干擾程度,每一對雙絞線一般由兩根絕緣銅導線相互纏繞而成。雙絞線可分為非禁止雙絞線(UTP)和禁止雙絞線(STP)兩大類。其中,STP又分為3類和5類兩種,而UTP分為3類、4類、5類、超5類四種,同時,6類和7類雙絞線也會在不遠的將來運用於計算機網路的布線系統。
·RJ-45接頭:每條雙絞線兩頭通過安裝RJ-45連線器(俗稱水晶頭)與網卡和集線器(或交換機)相連。
·同軸電纜:是由一根空心的圓柱網狀銅導體和一根位於中心軸線的銅導線組成,銅導線、空心圓柱導體和外界之間用絕緣材料隔開。與雙絞線相比,同軸電纜的抗干擾能力強,禁止性能好,所以常用於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連線,或用於匯流排型網路拓撲中。根據直徑的不同,又可分為細纜和粗纜兩種。
·BNC接頭:細纜兩端安裝BNC連線頭,通過專用T型連線器與網卡和集線器(或交換機)相連。
·光纖:光纖即光導纖維,是一種細小、柔韌並能傳輸光信號的介質,光纜由多條光纖組成。與雙絞線和同軸電纜相比,光纜適應了網路對長距離傳輸大容量信息的要求,在計算機網路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半雙工:它的意思是雖然網卡可以接收傳送數據,但是一次只能做一種動作,不能同時收發。
·全雙工:就是能夠"同時"接收與傳送信號,譬如電話就是一種全雙工傳輸設備,我們在聽對方講話的同時,也可以發話給對方。理論上,全雙工傳輸可以提高網路效率,但是實際上仍是配合其他相關設備才有用。例如必須選用雙絞線的網路纜線才可以全雙工傳輸,而且中間所接的集線器(HUB),也要能全雙工傳輸;最後,所採用的網路作業系統也得支持全雙工作業,如此才能真正發揮全雙工傳輸的威力。
·Programmed I/O:這是從早期使用迄今,行之有效的傳輸方式,當年NOVELL公司風靡全球的NE 2000網卡便是採用這種方式。這種傳輸方式傳輸效率不容易提高,一旦遇到大量數據的情況便成了傳輸的瓶頸
·Shared Memory:這類的網卡把要傳輸的數據放到卡上的存儲器,而這塊存儲器必須事先占用一端地址(大多數占用640-1024KB之間的地址),有了這個地址,這塊存儲器就可視為主機板存儲器的一部分:當主機向網卡要數據時,便直接到這塊存儲器取回;反之,將數據放到存儲器也等於是傳給了網卡。如果將PROGRAMMED I/O方式比喻成用勺子舀水,那SHARED MEMORY便是以桶打水,在傳輸量多時更能突出它的效率。
·Bus Master:這類網卡上有一片控制晶片(CONTROLLER),專門用來管制整個傳輸過程及匯流排的使用,由於控制動作由這片晶片代勞,數據可以直接從網卡傳給主機板,不必I/O PROT,也不必經過CPU。由於不占用CPU寶貴的時間,能有效減低系統的負擔,因此特別適用在伺服器上。多數EISA、MCA、PCI接口網卡都支持用這種BUS MASTER方式與主機板溝通。
·802.3x流控制:由於數據傳輸更有效而提高了性能。網卡通過與交換機通信來確立最佳的數據傳輸。
·Parallel Tasking技術:3COM公司專利技術,此技術能夠在10Mbps 或100 Mbps連線時使數據傳輸速度最高。
·Parallel Tasking II技術:3COM公司專利技術,此技術能夠降低CPU占用率,還由於數據更有效在PCI匯流排上傳輸而提高了套用性能。在過去,在一個匯流排主操作周期里網卡至多每次只讓64位元組的數據在PCI匯流排上傳輸。為了把一個1514 位元組的數據包全部傳輸到PC主機,就需要24個單獨的匯流排主操作周期,這使匯流排的效率很低。有了Parallel Tasking II技術之後,網卡就能夠在一個匯流排主操作周期里在匯流排上傳輸整個Ethernet數據包,這極大地提高 了PCI匯流排的效率。其結果是加快了傳輸速度並改善了系統性能,使台式機和伺服器的套用軟體工作得更好。
·32位匯流排主控DMA:寬數據通路和高速傳輸以及低的CPU占用率提供了最佳的系統性能。
·互動式訪問技術:網卡可以動態分析網路信息流,進而調整網路性能。
·遠程喚醒:使網路管理人員可以在中心地點命令遠程PC通電,便於在下班時間更新和維護台式機(PC主機板必須裝有3腳的遠程喚醒連線器;還要求配備Desktop Management Application 軟體,該軟體能產生Magic Packet TM遠程喚醒信號)。
·DMI2.0:使遠程PC能夠記錄和報告PC的狀態,以改善桌面管理。
·3Com DynamicAccess 軟體:是3Com Fast EtherLink XL系列的有機組成部分,為網卡增加各種智慧型。它包括1、通過服務類別來區分數據流優先權。為時間要求高的數據分配高優先權,以改善多媒體和關鍵性商業套用的性能;2、分散式RMON(dRMON)SmartAgent TM軟體。該軟體能在交換型和高速的網路環境中提供全面的廉價的網路管理,其中包括支持所有類別的遠程監控;3、Fast IP軟體。該軟體最大限度地緩解了路由器可能產生的各種瓶頸,從而提高了網間互聯性能;4、有效的多點播控制。這種控制能夠在多點播數據流充斥LAN之前自動濾除不必要的多點播流,從而擴大了網路的有用頻寬。
·100VG-ANYLAN:由HP,AT&T組織開發,由IEEE802.12制定標準。其優點為可以基於三類8芯雙絞線組網,且支持優先調度,適合傳送多媒體信息,價格便宜。缺點是標準不成熟、缺乏容錯功能的主幹,保密性有限,且支持產品較少。
·ATM:高速的基於分組的網路,是未來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通信傳輸手段。ATM標準有ATM論壇制定(150多個國家參加)。基於53個位元組的信元進行數據交換,速率可達25M、34M、45M、50M、155M、622M,並可達數Gbps。ATM支持產品越來越多,但價格較高。
發展歷史:
80年代,隨著微機技術的發展,微機區域網路技術和產品獲得迅速的發展。80年代末期,國外微機界已預言,90年代微機使用的環境就是網路。事實上確實如此,微機居域網的發展在整個計算機網路領域中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數以千計的微機網路用戶分布在各個套用領域中促進了網路套用技術的發展,從而也加速微機網路技術的發展。
過去一直是國外微機居域網產品占據著網路市場,其中建網用戶數占先的主要有NOVELL、3COM、IBM、BANYAN以及SUN等公司的產品。隨著網路的發展,台灣的廠商以生產能力強且多在內地設廠等優勢,也迅速的發展起來,象D-LINK,TP-LINK等品牌逐漸走向成熟,另外國內的計算機產品生產商如實達、聯想也紛紛生產出各自的網路產品。
其實網卡的發展史也就是網路的發展史。....
網卡雜談:
網卡的不同分類:根據工作對象的不同務器的工作特點而專門設計的,價格較貴,但性能很好。就兼容網卡而言,網卡一般分為普通工作站網卡和伺服器專用網卡。伺服器專用網卡是為了適應網路服種類較多,性能也有差異,可按以下的標準進行分類:按網卡所支持頻寬的不同可分為10M網卡、100M網卡、10/100M自適應網卡、1000M網卡幾種;根據網卡匯流排類型的不同,主要分為ISA網卡、EISA網卡和PCI網卡三大類,其中ISA網卡和PCI網卡較常使用。ISA匯流排網卡的頻寬一般為10M,PCI匯流排網卡的頻寬從10M到1000M都有。同樣是10M網卡,因為ISA匯流排為16位,而PCI匯流排為32位,所以PCI網卡要比ISA網卡快。
網卡的接口類型:根據傳輸介質的不同,網卡出現了AUI接口(粗纜接口)、BNC接口(細纜接口)和RJ-45接口(雙絞線接口)三種接口類型。所以在選用網卡時,應注意網卡所支持的接口類型,否則可能不適用於你的網路。市面上常見的10M網卡主要有單口網卡(RJ-45接口或BNC接口)和雙口網卡(RJ-45和BNC兩種接口),帶有AUI粗纜接口的網卡較少。而100M和1000M網卡一般為單口卡(RJ-45接口)。除網卡的接口外,我們在選用網卡時還常常要注意網卡是否支持無盤啟動。必要時還要考慮網卡是否支持光纖連線。
網卡的選購:據統計,絕大多數的區域網路採用乙太網技術,因而重點以乙太網網卡為例,講一些選購網卡時應注意的問題。購買時應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網卡的套用領域:乙太網網卡有10M、100M、10M/100M及千兆網卡。對於大數據量網路來說,伺服器應該採用千兆乙太網網卡,這種網卡多用於伺服器與交換機之間的連線,以提高整體系統的回響速率。而10M、100M和10M/100M網卡則屬人們經常購買且常用的網路設備,這三種產品的價格相差不大。所謂10M/100M自適應是指網卡可以與遠端網路設備(集線器或交換機)自動協商,確定當前的可用速率是10M還是100M。對於通常的檔案共享等套用來說,10M網卡就已經足夠了,但對於將來可能的語音和視頻等套用來說,100M網卡將更利於實時套用的傳輸。鑒於10M技術已經擁有的基礎(如以前的集線器和交換機等),通常的變通方法是購買10M/100M網卡,這樣既有利於保護已有的投資,又有利於網路的進一步擴展。就整體價格和技術發展而言,千兆乙太網到桌面機尚需時日,但10M的時代已經逐漸遠去。因而對中小企業來說,10M/100M網卡應該是採購時的首選。
注意匯流排接口方式----當前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中常見的匯流排接口方式都可以從主流網卡廠商那裡找到適用的產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很難找到ISA接口的100M網卡。1994年以來,PCI匯流排架構日益成為網卡的首選匯流排,已牢固地確立了在伺服器和高端桌面機中的地位。即將到來的轉變是這種網卡將推廣到所有的桌面機中。PCI乙太網網卡的高性能、易用性和增強了的可靠性使其被標準乙太網網路所廣泛採用,並得到了PC業界的支持。
網卡兼容性和運用的技術----快速乙太網在桌面一級普遍採用100BaseTX技術,以UTP為傳輸介質,因此,快速乙太網的網卡設一個RJ45接口。由於小辦公室網路普遍採用雙絞線作為網路的傳輸介質,並進行結構化布線,因此,選擇單一RJ45接口的網卡就可以了。適用性好的網卡應通過各主流作業系統的認證,至少具備如下作業系統的驅動程式:Windows、Netware、Unix和OS/2。智慧型網卡上自帶處理器或帶有專門設計的AISC晶片,可承擔使用非智慧型網卡時由計算機處理器承擔的一部分任務,因而即使在網路信息流量很大時,也極少占用計算機的記憶體和CPU時間。智慧型網卡性能好,價格也較高,主要用在伺服器上。另外,有的網卡在BootROM上做文章,加入防病毒功能;有的網卡則與主機板配合,藉助一定的軟體,實現Wake?on?LAN(遠程喚醒)功能,可以通過網路遠程啟動計算機;還有的計算機則乾脆將網卡集成到了主機板上。
viavia
網卡生產商----由於網卡技術的成熟性,生產乙太網網卡的廠商除了國外的3Com、英特爾和IBM等公司之外,台灣的廠商以生產能力強且多在內地設廠等優勢,其價格相對比較便宜。

蹭網卡

蹭網卡是指插在電腦上,安裝驅動,就相當於信號放大的普通網卡,但是它並不是會自動搜尋鄰居的無線網路並破解其安全密碼的,而是通過蹭網卡的特定晶片型號支持虛擬機啟動BT3/BT4/奶瓶/sicnal等軟體,通過這些軟體,搜尋出周圍的無線網路,然後通過軟體解密,獲得密碼,然後就能達到免費上網目的。
網卡(網路接口卡)

原理

實質上是一種大功率無線網卡,同時配備了自動破解軟體。無線蹭網卡並不神秘。它本質上就是一種外置的上網器,只是比普通無線上網卡搜尋網路能力要強,說到底就是配合軟體獲得密碼,免費上人家的網。
如果普通寬頻用戶無線網路密碼設定的是wep加密,(無論你設定得多么複雜)蹭網卡就比較容易成功,自動破解軟體破解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絕大部分用戶都設定的是WPA/WPA2加密,這些加密方式,對於這些軟體而言,需要抓取握手包,跑字典,就很複雜了,如果密碼設定再複雜一些,比如字母加數字加特殊字元。就基本無能為力了!由於是無線接收,接收範圍基本在1000米~3000米,能同時在幾秒內能搜尋到大量的網路,一般情況下搜尋到10-60個網路很普遍,使用者就相當於同時裝了10-60個寬頻網線。總會有沒有加密的信號,或者是WEP加密的信號,通過解密實現免費無線上網目的。

攻防

我們對於蹭網卡不需要太擔心,只要我們把加密模式換成WPA2加密,然後經常換密碼,或者隱藏無線網信號傳播,或者設定IP限制,那么蹭網卡就基本沒有作用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