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豆黃豆湯
- 主要原料:綠豆、黃豆、白糖
基本內容,材料介紹,綠豆,黃豆,白沙糖,
基本內容
【綠豆黃豆湯】
配方:綠豆100克,黃豆50克,白糖30克。
製法:將綠豆、黃豆加水適量,煮至爛熟,加入白糖攪勻。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定痛。
用法:每日1劑,分2次食用,連用5日。
材料介紹
綠豆
綠豆黃豆湯
【藥物名稱】綠豆
【英文名】Mung Bean
【別名】無
【植物形態】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大部纏繞狀,有淡褐色長硬毛。葉羽狀,小葉3,頂生小葉卵形,長6~10cm,先端漸尖,側生小葉偏斜;托葉大,闊卵形,盾狀著生。總狀花序腋生;花冠黃色,旗瓣近方形,頂端微缺,翼瓣卵形,龍骨瓣鐮刀狀;花萼斜鐘狀,萼齒4,近無毛。莢果圓柱形,長6~8cm寬約6mm,有散生淡褐色的長硬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採集】秋季種子成熟時採收,拔取全株,曬乾,將種子打落 ,簸淨雜質。
【化學成分】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及B2、磷脂醯膽鹼(phosphatidyl choline)、磷酯醯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磷酯醯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磷脂醯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磷脂酸(phosphatid)
【性味】性涼,味甘。
黃豆
綠豆黃豆湯
【中文名】:淡豆鼓
【類 別】: 種子類
【英文名】: Fermented Soybean
【性 味】: 加工後的種子呈橢圓形,略扁,長0.6~1cm,直徑0.5~0.7cm。表面黑色,皺縮不平。質柔軟,斷面棕黑色。氣香,味微甘。性涼,味苦、辛。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50~150cm。莖多分枝密生黃褐色長硬毛。三出複葉,葉柄長達20cm,密生黃色長硬毛;小葉卵形、廣卵形或狹卵形,兩側的小葉通常為狹卵形,長5~15cm,寬3~8.5cm;旗瓣倒卵形,翼瓣長橢圓形,龍骨瓣斜倒卵形。莢 果帶狀矩形,黃綠色或黃褐色,密生長硬毛,長5~7cm,寬約1cm。種子2~4粒,卵圓形或近球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長地】: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多自產自銷。
【功能主治】: 解表,除煩,宣發鬱熱。用於感冒、寒熱頭痛、煩躁胸悶、虛煩不眠。
白沙糖
【性味】甘,平。
①《唐本草》:"味甘,寒,無毒。"
②《本草從新》:"甘,溫。"
③《隨息居飲食譜》:"甘,平。"
【歸經】《本草衍義補遺》:"入脾。"
【功用主治】潤肺,生津。治肺燥咳嗽,口乾燥渴,中虛脘痛。
①《唐本草》:"主心腹熱脹,口乾渴。"
②孟詵:"治目中熱膜,明目。"
③《綱目》:"潤心肺燥熱,治嗽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氣,緩肝氣。"
【用法與用量】內服:白湯或藥汁沖化,3~5錢。外用:調敷。
【宜忌】有痰濕者不宜服。
①《綱目》:"久食則助熱,損齒。"
②《本草從新》:"中滿者勿服。"
【選方】①潤肺氣,助五臟精:石蜜和棗肉、巨勝末丸,每食後含一、兩丸。(孟詵)
②治腹緊(一作'腹中緊張'):白糖,以酒二升煮服。(《子母秘錄》)
③治中虛脘痛,食魚蟹不舒,啖蒜韭口臭:糖霜點濃湯飲。(《隨息居飲食譜》)
④解鹽滷毒:糖霜多食。(《隨息居飲食譜》)
⑤治湯火傷:白糖一兩,梅片一錢。用砂鍋將白糖炒黑,成塊為度,加冰片研細末,用香油調塗傷處。(《河北中醫藥集錦》白糖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