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的思路與機制》是2023年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色發展的思路與機制
- 作者:范恆山
- 出版時間:2023年5月
- 出版社:中國言實出版社
- ISBN:978751744632
《綠色發展的思路與機制》是2023年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綠色發展的思路與機制》是2023年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綠色發展的思路與機制》一書以作者 工作歷程中的學術論壇和工作會議為創作依託,囊括了作者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圍繞經濟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
《福建省推進綠色經濟發展行動計畫》由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22年8月18日印發。計畫發布 2022年8月1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福建省推進綠色經濟發展行動計畫》。計畫全文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
綠色富國 以綠色發展引領新常態 “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習近平指出,要正確處理防洪、通航、發電的矛盾,自覺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真正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綠...
《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與政策研究》,是2014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組織開展的重點課題。綠色發展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方式。綠色發展是使經濟成長擺脫對高排放、高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的依賴,並在經濟成長與碳排放減少、資源節約及環境改善之間形成相互促進關係的一種可持續發展方式。 綠色發展涵蓋的...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四川農業創新綠色發展行動方案一、總體思路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六次、七次、八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綠色生態發展理念,準確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和關鍵環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完善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以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為抓手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以科技創新...
關於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發改價格規〔2018〕943號檔案。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推進資源環境價格改革。出台支持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價格政策,對高耗能、高...
《企業綠色持續創新與發展的模式和機制研究》是依託昆明理工大學,由向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地區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運用可持續發展、企業持續創新理論和系統工程方法,以我國傳統製造企業、新興綠色企業和城市的綠色創新實踐為背景,參考國外經驗,深入研究企業、城市“準企業”綠色持續創新的啟動、過程、實現機制、環境...
《綠色經濟發展機制與政策》是2017年中國環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洪梅。內容簡介 在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的基礎上,黨的十八大進一步確立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創新理論,構建了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宏偉藍圖,制定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任務、戰略目標、總體要求、著力點和行動方案;並向全黨全國...
構建“五星爭輝”區域發展格局、建設“三宜”城市範例的目標要求,依託現有發展平台,圍繞打造城市提質擴容和綠色產業承接兩大平台功能定位,貫徹園區“個十百千萬”發展思路,加強統籌規劃,堅持分類指導,加快最佳化提升,形成布局科學合理、基礎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齊全、資源配置高效、高新產業集聚、宜居宜業宜游的平台發展...
綠色發展是人類發展觀的深刻革命,是人類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國有企業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經濟現象,但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呈現出“中國特色”,在綠色發展中“大有可為”。本書立足於我國現實,從世界經濟綠色轉型的大背景與我國經濟綠色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突出國有企業這一微觀主體視角,以我國國有企業促進經濟...
第二章 北京市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與政策 一、北京市綠色發展的總體思路和成就 二、生產領域的節能減排 三、污染治理與廢棄物再利用 四、推廣和促進綠色消費 五、北京市經驗總結與存在的主要問題 六、政策建議 第三章 深圳市促進綠色發展的典型經驗與體制機制研究 一、深圳市促進綠色發展的思路、經驗及政策建議 二、...
《綠色發展:走向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是一本2022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宏偉。內容簡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制度不斷完善,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思路,構建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立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和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四、電力行業綠色發展思路及成本效益分析 五、典型案例實證研究 六、相關政策建議 部分行業綠色發展實證研究(C)——焦化行業綠色轉型實證研究報告 一、前言 二、我國焦化行業發展現狀 三、我國焦化行業的主要差距和問題分析 四、我國焦化行業綠色發展定義和目標 五、我國焦化行業綠色轉型周期和成本效益分析 六、焦化行業...
中國經濟在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經濟發展的要素依賴性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尖銳,這些問題在西部欠發達地區尤為突出,已成為制約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永續發展的主要因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協調發展、綠色發展既是理念又是舉措。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因此,提高西部欠發達...
上篇是中國工業的綠色發展績效及3E關係考察(第一至第三章)。主要考察中國工業綠色發展現狀及歷程。包括中國省際層面和工業大省——山東省的工業綠色發展績效(第二章),以及經濟一能源一環境(3E)之間的關係(第三章)。中篇是中國工業綠色發展的內在邏輯(第四至第七章)。主要包括:從污染導致的健康成本闡述綠色...
然而,應當看到,政府堅定的意志,支持綠色投資的巨大的財政實力以及廣闊的市場規模都將成為重要的驅動力,促使中國綠色轉型中將挑戰變成機遇,從而推動中國實現“綠色創新中心”的戰略目標。換句話說,中國發展綠色經濟並不僅僅是避免走資源密集型和高碳排放的發展老路,更是在尋求和探索適合自身國情的綠色發展途徑,利用...
《地方政府綠色發展驅動機制研究》是2018年12月1日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玉文。內容簡介 本書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特點:一、研究視角新穎,內容系統深人。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因素——地方政府綠色發展的動力出發謀篇布局.以公共組織理論、政府職能理論、服務行政理論、責任政府理論、生態文明理論等理論為依據,...
《生態資本主義與當代中國綠色發展的實現機制研究》是一本202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珍英。內容簡介 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其可行性與現實性在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合了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兩方面的優勢,能夠在實踐中探索超越自由市場和消費社會的機制,通過黨的集中...
加大自然教育與生態體驗投入,適度開展生態旅遊,發展綠色經濟,建設成為人民民眾共享的綠色空間。保留風景名勝區體系,加強監督管理,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風景名勝區體系。 [2] 規劃新建自然保護地 根據生態保護價值評價與自然保護地空缺分析,結合分區、分級和分類建設發展思路,我省規劃新建2個自然保護區、14個自然公園,其中...
“十一五”以來,堅持“生態、景觀、長效”定位和“四沿兩點一區”發展思路,大力實施了河湖林網構建、綠色通道提檔等重點工程建設,至2010年末,全市森林資源總量達到173.4萬畝,覆蓋率由2005年的15.5%上升到2010年的23.7%。濕地碳匯。2012年2月2日起,頒布實施全省首個濕地保護的地方性法規《蘇州市濕地保護條例...
第1章 村鎮建設動態發展趨勢研究 1 1.1 我國村鎮數量變化趨勢 1 1.2 我國村鎮建設發展的典型空間形態 2 第2章 綠色宜居村鎮建設典型模式及發展機制研究 12 2.1 綠色宜居村鎮內涵界定 12 2.2 “政策-組織-要素”相協調下綠色宜居村鎮典型發展模式解析 13 2.3 “政策-組織-要素”相協調下綠色宜居村鎮建設...
在新的機遇與挑戰下,要利用優勢、打破壁壘,就要在創新與傳承中找到平衡,構建經濟發展新引擎,打開經濟成長新空間。綠色發展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是我國長期以來的重要發展原則。綠色金融作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內在要求,也已成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建設試驗示範區可以搭建多部門共同發力、協同推進平台,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管理創新提供樣板。二、總體思路、原則和目標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以農業產業、資源環境、農村...
本書讀者包括但不限於:國內政府部門各級決策者;從事相關領域諮詢或研究工作的各界專家、學者;高校相關專業的學子;關心我國環境保護、綠色發展問題的公眾。圖書目錄 第一章生物質廢物資源化體系綜合評價與管理政策研究/001 第一節我國生物質廢物資源化現狀與潛力分析/002 第二節生物質廢物資源化綜合效益分析/008 第...
生態環保簡稱ECO,即英文單詞“Ecological”的縮寫,是指轉變觀念和思路,加強引導,樹立綠色低碳發展觀,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促進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生態環保是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政府部門要從政策層面上支持和引導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引導、支持社會樹立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的理念。以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實踐和探索...
第一節 深化結構調整,堅持綠色導向 推動產業結構綠色轉型。按照“精煤、優電、擴新、促轉化”的思路,實施清潔低碳能化提能行動,以鏈條延伸和品質提升為主線,積極構建以煤化工為主體,煤電、石油化工、橡膠化工為配套的高端化工產業體系,推動由傳統煤化工向有機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等新興煤化工轉型...
此外,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建立中國綠色碳基金山西專項,籌集4820萬元開展碳匯造林。由於多元化籌資,全省每年用於造林綠化的資金高達近百億元,這在山西林業建設史上堪稱罕見。出真招,採用造林“組合拳”讓山川披綠。近幾年,山西省按照“山上治本、身邊增綠、產業富民、林業增效”的思路,全方位推進造林綠化工作。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