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失實

統計失實

統計失實是指在統計記錄、計算、整理等過程中出現由於統計行為人自身的主客觀因素而導致的統計過失,導致統計數據不實等情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統計失實
  • 類型:財務術語
原因,實質,

原因

統計數據失實產生的原因有:
1.統計人員業務素質低下,實際操作能力不強,造成操作規範和程式的錯誤;
2.由於統計人員工作不認真,造成疏忽性錯誤;其他原因導致的差錯;
3.現階段,有的單位、部門在選取統計崗位人員時,一般選用一些非專業人才,這就造成該崗位的工作人員沒有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以及業務能力,不能按照正確、科學的方法進行統計工作,直接造成工作質量沒有保證,達不到目的;
4.還有少數統計人員缺乏“依法統計”的思想,不進行調查研究,只按領導意圖取得統計資料。不能正確履行職責,不能堅持原則,不能執行國家統計制度,缺乏同不正之風作鬥爭的勇氣。

實質

在統計失實的背後,實際上是統計職能的異化,即統計職能從為政府巨觀決策提供依據、為經濟社會服務蛻變成為某些官僚群體服務。統計行業的道德風險和人們對統計的不信任感源於統計信息獲取的非對稱性。統計數字失實受內外兩種因素的共同影響。
一是外部壓力。這種壓力主要來自政府部門和少數領導幹部,正常的統計職能因為遭受各種利益衝突,形成外部力量擠壓,造成某種擠出效應,使得統計不自覺地淪為某個官員或某些官僚集團服務的工具。由於這些官員和集團更多地追求政績,以實現其利益的最大化,有了這些“政績”,官員們就可以在考核中得到良好的評價乃至升遷,因此官員們往往有誇大統計數字的偏好,這不僅使得國家的巨觀決策偏離了方向,也使政府部門的公信力遭遇了1。統計部門在履行統計職能中往往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統計部門面對法律法規及國家巨觀決策和社會公眾要求,必須提供真實準確的統計數據;另一方面,統計部門面臨政府官員的壓力,統計人員是由政府任用的,其所依託的資源尤其是財政預算也要由政府提供。權衡之下,統計部門不能不為自身的生存需要考慮,屈從於後者的壓力,作出有違統計職業道德的抉擇。
二是內部因素。由於統計數據本身是巨觀數字,其巨觀性和抽象性往往掩蓋了許多個體現象本身,公眾和監督部門就算對它有懷疑,也往往無從查起。一方面,統計部門與政府部門、社會公眾之間存在著一種博弈關係。在統計信息發布方面,統計部門掌握了較大的信息優勢和主動權,信息的不對稱容易產生道德風險。不言而喻,統計工作的道德風險集中在統計數字造假上。由於統計部門對社會經濟數據進行核算和發布得不到有效的監督,所公布的統計數字無法得到驗證,從而容易陷入“造假一缺乏監督一無需承擔風險成本一再造假”的惡性循環中。另一方面,在為政府部門服務(很多時候服務對象具體到某些官員)時,統計部門處於一種被動和尷尬的位置,政府部門制定了某一時期的社會經濟指標,即使有些指標很難實現,但一旦確定了計畫指標,就律律只能上不能下,就形成了按計畫報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