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貧困

絕對貧困又叫生存貧困.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個人和家庭依靠其勞動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維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這樣的個人或家庭就稱之為貧困人口或貧困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絕對貧困
  • 外文名:abject poverty, absolute poverty
  • 別名:生存貧困
  • 對象:個人或家庭
  • 國際貧困標準:一種收入比例法
基本概述,國際標準,中國標準,美國標準,其他各國標準,越南,法國,巴西,澳大利亞,南非,印度,相對貧困,

基本概述

從生產方面看,勞動力缺乏再生產的物資條件,難以維持自身的簡單再生產,生產者只能進行萎縮再生產;從消費方面看,人們無法得到滿足衣、食、住等人類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條件,也即人們常說的“食不果腹,衣不遮體,住不避風寒”的狀況。按國際標準,每天收入低於1美元的人為絕對貧困;不同的國家因國情不同其標準略有差異,如我國的標準為每天收入低於0.7美元的人為絕對貧困。

國際標準

國際貧困標準(InternationalPovertyLineStandard)實際上是一種收入比例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1976年組織了對其成員國的一次大規模調查後提出了一個貧困標準,即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作為這個國家或地區的貧困線,這就是被廣泛運用的國際貧困標準。
世界銀行有兩條貧困線:日收入2美元才是貧困線,用於小康社會;日收入1.25美元的那條,叫作絕對貧困線或極端貧困線,用於黑非洲等二十餘個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世界銀行的已開發國家貧困線為每人每天平均收入低於14.4美元。

中國標準

1985年,我國開始制定的農村貧困人口標準是206元人民幣,每人每天不足1元。當時世界銀行提出的最低貧困人口標準是每人每天1美元,貧困人口標準是每人每天兩美元。20年後的2005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標準提高到652元,增長了兩倍。
2007年,標準調整為1067元。
2008年,中國絕對貧困線標準為人均純收入785元以下,低收入貧困線標準為人均純收入786元-1067元。
2009年,將貧困線提高至人均年收入1196元。
2011年,11月29日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
國家統計局從1998年開始,使用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費雙指標衡量一個農戶是否屬於貧困人口,而世界銀行基本上用人均消費來計算貧困人口。收入和消費雙指標衡量的辦法是指,如果某一住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消費支出中的一項低於貧困標準,而另一項低於某一較高標準,比如1.5 倍貧困標準,就為貧困戶。因而,貧困人口實際上包括三類人:第一類是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費均低於貧困標準,這類人毫無疑問是貧困人口;第二類是收入水平低於貧困標準,但消費水平高於貧困標準但低於某一較高標準,這是消費水平較低,而且收入水平很低的一類人,即使從消費的角度看不算貧困人口,但由於收入很低,消費水平可能會很快降低,從而進入貧困行列;第三類是消費水平低於貧困標準,但收入水平高於貧困標準且低於某一較高標準,這是收入水平較低,而且消費水平很低的一類人,這些人雖然偶然一年的收入略高於貧困標準,但消費水平很低,而且沒有儲蓄可以使消費水平達到貧困標準之上。

美國標準

美國貧困人口標準是四口之家年收入低於16895美元,人均4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萬多元)。根據美國政府公布的最新數字,2005年劃分貧困線的標準是:單身年收入低於9570美元,兩口之家低於12830美元(約相當於每年10萬元人民幣),三口之家低於16090美元(約相當於每年13萬元人民幣),四口之家少於19350美元(約相當於每年近16萬元人民幣),五口之家少於22610美元(約相當於每年18萬多元人民幣)。 2007年的貧困線是21203美元,為中等收入50233美元的42%。單人貧困線為年收入低於10590美元(合人民幣72370元)。
美國貧困人口中有46%的家庭擁有自己的房屋。美國人口普查局調查的這部分人擁有的典型房屋一般有三間臥室,一個半衛生間(家庭中帶浴池和抽水馬桶的衛生間稱為全衛生間,只有抽水馬桶的衛生間為半個衛生間),一個車庫,一個門廊,以及一個曬台。76%的貧困人口家庭里有空調,75%的貧困家庭擁有一輛汽車,30%的美國貧困家庭擁有兩輛汽車,97%的貧困家庭擁有彩色電視機。一半以上的貧困家庭擁有兩台或兩台以上的彩色電視機,78%的貧困家庭擁有錄像機或者DVD ,62%的貧困家庭裝了有線電視或者衛星電視,73%的貧困家庭有微波爐,一半以上的貧困家庭有立體聲音響裝置,1/3的貧困家庭有洗碗機。

其他各國標準

越南

2011-2015年,越南農村貧困戶標準為人均年收入480萬越盾以下,折合成人民幣就是1511元。2010年越南人均GDP是1162美元,同期中國人均GDP為4500美元。

法國

法國的貧困線就定在全國收入中位數的一半,為每人每月650歐元(合人民幣5760元)左右。

巴西

巴西有兩條貧困線:貧困線和極端貧困線。這兩條貧困線是根據5年的消費支出數據確定的,食品線根據食品價格指數調整,貧困線根據一般通貨膨脹指數進行調整。極端貧困線是當前最低工資的 1/4.由於最低工資每年都變化,因此極端貧困線也就隨之頻繁變化。貧困線是按照最低工資的1/2 來確定的。現在的極端貧困線是R$116.25,貧困線是R$232.50.貧困線被用於許多項目。例如,有條件的現金轉移支付項目。在巴西,有條件的現金轉移支付福利制度對降低老年人的貧困有顯著作用。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最新貧困線是墨爾本套用經濟和社會科學院於2009年1季度更新的,並且包括了住房成本。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指2個成人,其中1人工作,撫養2個孩子)的貧困線為,每周736澳元。如果1 對夫婦 2 個孩子,但是戶主不工作,則包括住房成本的貧困線為每周767.79 澳元。

南非

2001年,南非官方貧困線對一個5 口之家的定義是每月1,541 南非蘭特(相當於 286 美元/每月)。相比之下,1990 年美國一個 4 口之家的貧困線為 13359美元。2001 年,南非大約 57%的人口生活在收入貧困線之下,貧困人口的比例與1996 年相比沒有明顯下降。林波波省(Limpopo)和東開普省(Eastern Cape)的貧困發生率最高,分別為77%和72%。西開普省(Western Cape)的貧困發生率最低,為32%,其次是豪滕省(Gauteng),為 42%。目前,南非統計局公布了每人每月211蘭特的食品貧困線,並估計非食品支出為111蘭特,這樣二者合計得到的官方貧困線為每月322蘭特(2000年價格)。折算成 2006 年價格,官方貧困線為每人每月431蘭特。

印度

印度貧困線熱量依據是農村地區每人每天2435大卡,城市地區每人每天2095大卡。基於第28 次(1973-74)全國抽樣調查(NSS)數據,利於適當的轉換因子,把標準熱量需要的消費食品清單轉換為相應的人均貨幣支出。1973-74年,平均而言,在農村地區每人每天獲得熱量2400大卡,每月需要的貨幣支出為49.09盧比,城市2100大卡需要的貨幣支出為56.64盧比。隨著通貨膨脹到2000年,農村和城市的貧困線分別為328盧比和454盧比。

相對貧困

與絕對貧困對應的是相對貧困,它是指與社會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時維持的那種社會生活狀況,各個社會階層之間和各階層內部的收入差異。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確定生活在相對的貧困之中。比如,有些國家把低於平均收入40%的人口歸於相對貧困組別;世界銀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於)平均收入的1/3的社會成員便可以視為相對貧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