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是現代徐崇溫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
- 作者:徐崇溫
- 語言:中文
- 出版時間:1986年
-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 類別:哲學
- 創作年代:現代
《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是現代徐崇溫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是現代徐崇溫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系統介紹結構主義這一哲學思潮的著述,全書共為五章,分別對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的一些基本理論觀點和人物進行了述評。結構主義是本世紀六十年代在西...
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是指跟隨在結構主義覺醒之後出現的一套思想,它試圖去了解這個無法挽回地被分割成數個體系的世界。後結構主義者與它的結構主義前輩最明顯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拋棄了結構主義的簡化主義方法論。他們挑戰結構...
《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在中國》是2002年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曉明。內容簡介 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各種學說的湧入,帶給人們的不只是一些知識和概念,更重要的是一種心情,一種衝動,一種態度,它使人們自覺進入一個...
後結構主義美學是現代曲方妾學流派之一。“五月風暴”後產生法國。在歐美各國傳播。主耍代表有德希達、福科,R·巴特、克醜斯蒂娃以及美國耶魯批評派的要成員等。該派由結構主義演變而成,其成員也大部分來自結構主義學派。但他們都主張...
結構主義是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常使用來分析語言、文化與社會的研究方法之一。不過,“結構主義”並不是一個被清楚界定的“流派”,雖然通常大家會將索緒爾的作品當作一個起點。結構主義最好被看作是一種具有許多不同變化的概括研究方法。就...
《文本的世界——從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是1997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大春。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文體分析的角度來論述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重點則是後結構主義。人們完全可以採取其他的論述和分析角度。事實上,由於...
解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有時亦稱“後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後馬克思主義流派之一。主張用解構主義研究和解釋馬克思主義。其思想領袖是德希達。德希達原為法國巴黎結構主義學派的文學批評家,20世紀60年代後期,他開始反叛結構主義,倡導反(後...
《論解構:結構主義之後的理論和批評》是2010年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卡勒。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是歐陸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即解構主義)被引入美國學界並得以普及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傳道人之一,《論解構》是他的一部力作...
結構主義理論有以下代表人物:一、斐迪南·德·索緒爾,瑞士語言學家。二、路德維希·維根斯坦,奧地利哲學家。三、克勞德·列維·史特勞斯,法國人類學家。四、布魯納,美國教育家。主要學說 結構主義理論有兩個主要的組成部分:一、整體...
結構主義學派(Structuralist School) 該學派的最大特點是運用結構分析法。1945年法國人類學家C.列維-史特勞斯在他的《語言學和人類學中的結構分析》;文中首先提出把音位學中的結構分析法運用到人類學研究中去的觀點。起源 西方人類學...
037 / 1 後結構主義與主體哲學:“權力意志遊戲對峙辯證法勞動”073 / 2 後結構主義、知識分子以及後現代文化 103 / 3 反對阿蘭·芬凱爾克勞特《思想的失敗》:文化、教育與後現代主義 124 / 4 福柯、話語與教育:新自由主義的治理...
前一種做法大多散見於先驅者們的經典論述中,後一種做法則涉及結構功能主義、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各理論流派的主要觀點。理論內容 功能主義的基本原則是從生物學占據統治地位的19世紀發展起來的。那時有關人體、微生物以及遍布全球的動...
結構主義建築是以結構主義哲學為指導思想的建築理論和流派。在國際上,結構主義的影響主要在北歐國家。瑞典,丹麥和挪威的一些建築師都曾追隨結構主義的設計理念。簡介 結構主義建築是以結構主義哲學為指導思想的建築理論和流派。結構主義 結...
《結構主義》是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創作的心理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68年。該書系統而深刻地闡述了皮亞傑結構主義的思想,提出結構主義的發生論觀點,強調發生和主體的建構在結構形成與運演中的重要作用,這與以往宿命論的結構主義大相...
2.後結構主義的思想淵源和思維方式 2.1 尼采與後結構主義 2.2 馬克思與後結構主義 2.3 現象學與後結構主義 2.4 弗洛伊德與後結構主義 2.5 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 2.6 後結構主義的方法論特徵 3.拉康的(後)結構主義...
本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法國德希達出版三部解構主義的經典著作為起點,開始了西方人文學科的解構世紀。解構主義思潮是對結構主義的重大突破,因此也被稱作為後結構主義。本書集作者多年來的研究之所得,除對結構-解構思維的基本觀點...
《歷史哲學:後結構主義路徑》輯錄了利奧塔、斯皮瓦克、本尼特、卡勒等當代思想大師的宏論,主題包括歷史學、馬克思主義和機制。延導與歷史,美學與歷史,歷史作為文本等,極大地擴展了對黑格爾、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的研究和評價。目錄 導...
《後結構主義與當代教育學探索》是由劉育忠編寫的圖書,在巨流圖書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內容介紹 通過將後結構主義理解成一種「回到世界性真實」(Return to worldly realities)的倫理學與本體論立場,本書試圖從中展顯當代教育學所可能...
結構作者論 20世紀60年代末,英國影評家傑弗里·諾埃爾—史密斯首倡,並由彼得·沃倫充實修正的以結構主義原理闡釋作者論的理論。正如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質疑作者是文本的唯一創作源泉的概念,結構作者論的基本立論是:法國《電影手冊》提倡...
後結構主義 後結構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在結構主義根基上逆生出來,在70年代開始廣泛進入整個人文學科,迄今為止已經深刻影響和改變了西方學術和思想面貌的一種理論思潮或思維方式。“後結構主義”這個名稱本身表明了它與結構主義又直接的時間...
結構主義教育是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教育思想的一個流派。結構主義教育流派的先驅是20世紀20—30年代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關於兒童智力結構及智力發生、發展的研究。 中文名 結構主義教育 理論基礎 皮亞傑結構主義心理學 代表人物 (美)布魯納 目錄...
結構主義美學是運用語言的結構和模式來研究、解釋文學現象的現代西方美學思潮。主要流行於法國。它不關心作品所表現的客觀世界,而是研究語言信息場內語言的美學功能,力圖以此規定出文學的本質、功能,以及作品與社會的關係、作品與作者和讀者...
第三節後現代主義的發展趨勢 第三章後現代哲學的理論來源 第一節研究“理論來源”的意義和方法 第二節後現代哲學理論來源的主要表現 第三節關於後現代哲學的定位與評介 第四章後結構主義 第一節結構主義的主要觀點、理論局限和後結構...
克·麥茨、皮埃爾·帕索里尼、溫別爾托·艾柯和彼得·沃倫,以結構主義方法論研究電影語言特性,分析電影文本,為結構主義電影理論奠定了基礎。70年代,強調事物的變化性的後結構主義取代了強調事物的穩定性的結構主義的主導地位,以電影精神...
二元對立是在批判理論上,一對相反的理論,它們通常會以階級形式出現。在結構主義理論中,二元對立論,是解釋人類基層思想,文化與語言的一種相當有力的工具。相反,後結構主義者認為二元對立並不是人類思想最基本的組織,只是西方思想的...
(七)後現代主義同現代主義以及同傳統文化的 交錯性和對立性 (八)後現代自由創作的不確定性原則及其多種可能性 第二節作為一個歷史範疇的“後現代”(一)“後現代”的歷史意義 (二)後現代歷史觀的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基礎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