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主義教育

結構主義教育是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教育思想的一個流派。結構主義教育流派的先驅是20世紀20—30年代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關於兒童智力結構及智力發生、發展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結構主義教育
  • 理論基礎:皮亞傑結構主義心理學
  • 代表人物:(美)布魯納
發展歷程,運用原理,

發展歷程

但作為一個與教育的實際有著更為緊密聯繫的結構主義教育運動,是50年代末結構主義心理學家J·布魯納在美國掀起的結構主義課程改革運動。他於1960年寫了《教育過程》一書,努力探求和確定學校教育中學科的基本結構,是對結構主義教育的系統闡述。布魯納致力於把皮亞傑的認識結構發展的理論套用於中國小的課程改革,強調圍繞名門學校的基本結構,重新組織教材內容,重新考慮教學方法,以提高中國小教育質量。

運用原理

結構主義教育理論的基本觀點是:(1)要讓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基本結構。結構主義者認為,知識總是有結構的,任何一門學科知識的結構,都表現為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則。學生掌握了知識的基本結構,他就能不斷擴大和加深知識。因此教材的編寫必須要清楚地反映各學術領域的基本原理。(2)教學要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教學過程必須依據兒童思維結構的特點進行,使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促進兒童智力發展的過程。(3)教學就是探究,“發現法”是主要的學習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加強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教育過程的核心。結構主義教育理論在60年代美國中國小課程改革中發生了作用,促進了數學、物理等學科教材的重新編制,但這次改革並未成功。這有多方面的原因。(參見“美國中國小課程改革”。)60年代後期,“學科結構運動”開始走下坡路。教育改革的方向轉向“回復基礎”。進入80年代後,結構主義教育思想又在美國開始復活。並以新的面目對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教學領域的實踐發揮著重要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