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和發展
紳士教育是具有英國特色的一種教育觀,紳士風度更被視為英國民族精神的一種外化,成為以
貴族精神為主,又融合各個階層價值取向的一種民族風度。
(一)紳士教育的形成—實業家紳士
17世紀到18世紀是英國社會流動性最大的階段,轉型時期出現的頻繁
社會流動,受社會因素、個人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
社會分層體系發生變化,開放的社會階層為個人改變社會地位提供了流動機會,人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據自身的能力和財富重新選擇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角色,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向上社會流動。貴族構成發生變化,出現一個與
資本主義有密切關係的新貴族階層。
人文主義教育家們希望學生通過學習古典文化知識等,學會如何使用貴族的語言、衣著方式、美的意識、價值觀和風度等。對
世俗教育的要求、宮廷教育的影響、
培根及培根派教育家的主張和改革活動等,都是促進紳士教育理論發展的重要因素。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強烈要求教育能夠用創新且貼近現實普通生活的教育方法培養出經驗豐富的實業家紳士。洛克的《
教育漫話》對紳士教育理論作了系統的闡述,他要培養的紳士不是教士,不是學究,也不是朝臣,而是實業家。
(二)紳士教育的發展—學者型紳士
文藝復興以前,英國的教育主要由大學、倫敦四法學院和市鎮學校實施。但隨著新學術的傳播,人文主義教育家們參照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培養社會活動家的教育思想,針對英國的國情加以改造、發揮,提出了一種以學者型紳士為培養目標的教育理想,即認為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出受過良好訓練的、完美的紳士,以服務於國家。同時原來中世紀貴族、騎士精神的價值觀逐漸演變為講約束的、高雅的、紳士的價值觀,強調要培養身心全面發展、具有良好風度的紳士。學者型紳士是公學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而制定的培養目標。學者型紳士是內外兼修的,不僅要擁有健康的體魄、非凡的氣質、優雅的舉止,還要具備淵博的學識、敏捷的思維、堅韌的耐力、高度的自信以及團結協作的精神,進而形成英國人為之驕傲的紳士風度。
主要內容
洛克批判了唯心主義的天賦觀念論,系統考察了人類的認識能力,提出關於心靈開始是“白板”的假定,並認為心靈後來掌握的知識和觀念都是來自經驗。以下是他的紳士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道德教育
洛克認為一個紳士的各種品行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它大致上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即有遠慮、富有同情心或仁愛之心,以及有良好的教養或禮儀。洛克紳士教育的目標就是要造就能按這些道德規範行事的有
紳士風度的人。洛克認為,人類在各個年齡階段有各種不同的欲望,應該使自己的欲望接受理智的規範和約束。因此,一切德行與美善的原則當然在於能夠控制自己的欲望。這種克制能力的獲得和改進,要靠習慣,靠早期實踐養成。所以洛克提出對兒童應及早管教,在未形成任性的心理之前努力使其意志變得平易近人,在最易接受的時候使之畏懼,服從父母,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另外,人們在追求私利時,不要去損害他人和公共的利益,而應在長遠利益的基礎上,把公利、私利結合起來。年輕的紳士應養成仁愛的心,禮遇下人,對於地位較低、財產較少的同伴越有同情,越要溫和。
健康教育
洛克繼承了後期人文主義教育家重視體育的傳統,把健康的身體看作紳士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的首要條件。他指出:“健康是對於人世幸福的一種簡短而充分的描述。凡是身體精神都不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麼別的奢望了;身體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別的種種,也是徒然的。”洛克提出關於身體健康的一些措施如:第一,循序漸進的鍛鍊。洛克繼承並進一步發展了蒙田關於鍛鍊的主張以及培根注重身體保健的思想。第二,沿襲騎士軍事體育傳統的做法,把游泳、騎馬、擊劍等也看作有益於身體健康的運動。第三,不嬌生慣養,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孩子小的時候不被嬌生慣養,他的身體反而會逐漸強壯以適應外界變化。第四,注重營養的搭配,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第五,加強鍛鍊,增進體力和健康。他提出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認為健全的精神是最主要的,但健全的身體是其前提,期望通過體育把紳士培養成強壯而又勇敢、堅定的人。
智育
洛克認為,教育必須使人適合於生活和周圍的世界,而不只是適合於學校,因而反對把一兩種文字當作教育的全部任務。他認為學問應該位居第二位,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對於心智健全的人來說,學問對於輔佐德行與智慧都極有幫助,但對心智不是那么健全的人來說,學問就徒然使他們更加愚蠢。洛克提出不要把讀書當作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遊戲、消遣,要重視兒童的興趣。在學習內容上,洛克強調紳士需要的是實業家的知識和處世經商的本領,應讓學生在廣泛知識的基礎上選擇有興趣的學科再深造、研究。洛克更關心紳士的基本教育,而非學術性的大學教育。在課程內容上,洛克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強調指出紳士所需要的知識,只是一切知識最有用處,最有結果和最基本的那一部分。在教學方法上,洛克主張紳士應當採用最容易、最簡潔的方法學習:一是適時而教,以基礎知識傳授為主;二是寓教於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三是循序漸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禮儀
洛克十分重視紳士的良好教養或禮儀,稱之為“紳士的第二種美德”。在禮儀的養成方面:首先,洛克強調紳士有教養的風度的培養有賴於教育。其次,他認為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要讓年輕的紳士養成彬彬有禮的習慣,大人們必須樹立仁慈、美德的榜樣和祥和的規誡,而不應使用嚴厲的斥責,養成如呼吸一般自然的常規。良好的教養是成為紳士的重要條件,一方面不要自傲和不謙虛,而應該信心十足;另一方面不可過分做作。有教養的人必須在面貌、聲音、語言、動作、表情上顯現文化氣質,除了尊重別人之外,還贏得別人的尊重。洛克希望大人理解和寬容對待兒童的天性的舉止。洛克也認為必需陶冶學生的身心,就猶如身體必須磨練一樣,這樣身心才能健全, 才能消除兒童與大人之間的差距。紳士要防止兩種不良的禮儀:一是扭捏羞怯,另一是行為不檢點和輕慢。禮儀需要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那就是既能表明自己的尊敬、重視和善意,又不被人家疑心那是餡媚、偽善和卑鄙。因此,禮儀其實也是紳士的一種重要的美德。
對我國教育的啟示
紳士教育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為英國資產階級的發展壯大發揮了重大作用,也給我們的教育帶來啟示:
首先,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紳士教育尊重兒童的人格和權利,堅持認為教學方法必須考慮兒童的特殊需要、興趣和能力。洛克根據自己對
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的觀察和研究的成果,精闢地論述了教育兒童的具體方法,認為教育應該首先仔細研究兒童的天性和才能,並儘量使其天性得到發展。我們的教育要注重學生的個性與特長,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受到相應的培養,使個人潛能得到相應的開發和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與完善。其次,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紳士教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權利,充分發揮他們的
主體性,並採用一些特殊的方法鼓勵其好奇心、求知慾。我們的教育要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精神,培養和形成學生的健全個性。只有這樣,才能開發他們的
智慧潛能和形成精神力量。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紳士教育不但重視培養學生的美德,進行
道德教育,而且十分重視學生體能的訓練,使其擁有健全的體魄。古典課程和宗教課程的道德薰陶、課外活動的禮儀和才能訓練以及學術等方面綜合素質紮實、廣泛的培養,拓寬了紳士教育培養目標的內涵,真正把紳士教育從培養基督教紳士拓展為培養學者型紳士。我們應該從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身心發展需要的統一出發,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獲得全面發展。我們要從學生現實的認知特點、發展水平與需要出發,對教育教學的要求和內容進行創造性地處理,使學校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所產生出的綜合性教育影響力量與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相適應,促使學生個體的發展達到其自身最佳狀態。因此要在教育過程中注意教育目標的高、低,教育內容的深度、廣度,教育手段與方法組合及變化,教育時間與空間的調配等等。
首先,提倡養成教育,重視對學生行為規範的訓練和指導。養成教育研究的是人們
品德形成過程中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對
品德結構整體發展的意義。它使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履行道德規範,反覆經受鍛鍊,從而養成一定的
道德行為和習慣。它通過引導學生履行各種行為規範,經受檢查、評價等來豐富他們的道德生活實踐。其次,重視心理教育,注意培養與鍛鍊學生健康的心理。心理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養成良好的情操。心理教育對教育者來說,加強對學生心理問題的分析與指導,有利於提高學校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對受教育者來說,接受健康心理的培養和鍛鍊,有利於他們的社會化進程和成長進步。心理教育培養學生的鍵全人格,是以個體性的發展為前提的個體性與群體性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