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發展心理學理論
弗洛伊德是奧地利的精神病醫生和心理學家,根據其對病態人格進行的研究提出了人格及其發展理論。這種理論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存在於潛意識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是決定個人和社會發展的永恆力量。在此,他對發展心理學的建設也做出了貢獻。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及人格發展觀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人的心理活動或精神活動主要包括
意識(conciousness)和
無意識(unconciousness)兩個部分。弗洛伊德後來修訂了這種意識與無意識的“二分法”,而引進
本我(Id)、
自我(ego)和
超我(superego)的心理結構或人格結構。
“本我”,類似於弗洛伊德早期理論中的“無意識”的概念。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難接近的部分,同時它又是強有力的部分。它包括人類本能的性的內驅力和被壓抑的習慣傾向。弗洛伊德把本我比擬為充滿劇烈激情的陷阱(pit)。目的在於爭取最大的快樂和最小的痛苦。弗洛伊德認為心理動機的里比多(libido)被圍困在本我中,並且是通過減少緊張的意向表現出來。諸如,性慾的滿足、乾渴和飢餓的解除等,都使緊張狀態消除而使個體產生快樂。在弗洛伊德看來,一個個體是要和現實世界發生互動作用的。即使是進攻、侵略,也是和本我的減少緊張狀態的基本原則相聯繫的。
在心理發展中,年齡越小,本我作用越是重要。嬰兒幾乎全部處於本我狀態,由於他們可擔憂的事情不多,除了身體的舒適以外,儘量解除一切的緊張狀態。但是,由於生活需要,可能產生飢餓、乾渴,於是就產生了緊張,他們等待吃奶、喝水,此時,本我可能會產生幻覺,出現希望目標的想像而且在幻想中獲得滿足;本我也可能闖入夢境,兒童在夢中吸吮乳頭或拿起了水杯。這被弗洛伊德稱之為初級過程思維(primary process thinking)。兒童隨著年齡的遞增,不斷地擴大和外界的交往,以滿足自身增加的需要和欲望,並維持一種令其舒適的緊張水平。在本我需要和現實世界之間不斷接通有效而適當的聯絡時,自我就從兒童的本我中逐漸地發展出來。
“自我”,是意識結構部分。弗洛伊德認為,作為無意識結構部分的本我,不能直接地接觸現實世界,為了促進個體與現實世界的互動作用,必須通過自我。兒童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步學會了不能憑衝動隨心所欲。他們逐步考慮後果,考慮現實的作用,這就是自我。自我是遵循現實原則的,因此它既是從本我中發展出來,又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中介。如果人在人格結構中能自我支配行動,思考過去的經驗,計畫未來的行動,這種合理的思維方式,弗洛伊德稱之為“二級過程思維”(secondary process thinking),即我們一般知覺和認知的思維。例如,一個兒童學習走路,他在抑制隨便走動的衝動,考慮什麼地方他可以避免碰撞,於是他在練習自我的控制。
弗洛伊德在《自我與伊底》一書中把自我與伊底的關係,比作騎士與馬的關係。馬提供能量,而騎士則指導馬的能量朝著他想去遊歷的路途前進。這就是說,自我不能脫離伊底而獨立存在;然而,由於自我聯繫現實、知覺和操作現實,於是能參考現實來調節伊底。這樣,自我按照現實原則進行操作,而現實地解除個體的緊張狀態以滿足其需要。因此,自我並不妨礙伊底,而是幫助伊底最終獲得快樂的滿足。
“超我”,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良心,一個是自我理想。前者是超我的懲罰性的、消極性的和批判性的部分,它告訴個體不能違背良心。例如,它指導人們該怎樣活動,當其做了違背良心的事,就會產生犯罪感。後者是由積極的雄心、理想所構成,是抽象的東西,它希望個體為之奮鬥。例如,一個兒童希望將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是自我理想所引起的。
弗洛伊德指出,超我代表著道德標準和人類生活的高級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統。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機體免受損害;而超我則有是非標準,它不僅力圖使本我延遲得到滿足,而且也會使本我完全不能獲得滿足。超我在人身上發展著,逐步地按照文化教育、宗教要求和道德標準而採取行動。因此,弗洛伊德的超我與本我是有其對立的一面的。
弗洛伊德的心理發展階段說
心理性慾發展階段的理論是弗洛伊德關於心理發展的主要理論。弗洛伊德既提出了劃分心理發展階段的標準,又具體規定了心理發展階段的分期。
弗洛伊德把里比多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口唇期(0~1歲);肛門期(1~3歲);前生殖器期(3~6歲);潛伏期(6~11歲);青春期(11或13歲開始)。
弗洛伊德認為里比多的發展是從嘴開始的。吮吸本能也能產生快感。
弗洛伊德又將這口唇期分為兩期:第一時期是0~6個月;第二時期是6~12個月。
從出生到6個月,兒童的世界是“無對象的”,他們還沒有現實存在的人和物的概念,僅僅是渴望得到快樂、舒適的感覺,而沒有認識到其他人對他是分離而存在的。
約在6個月的時候,兒童開始發展關於他人的概念,特別是母親作為一個分離而又必要的人,當母親離開的時候,他就產生焦慮不安。
弗洛伊德認為,每個人都經歷口唇期的階段,流露出較早階段的快感和偏見。往後的發展階段直至成人,出現的吮吸或咬東西(如咬鉛筆等)的愉快,或抽菸和飲酒的快樂,都是口唇快感的發展。
1~3歲兒童的性興趣集中到肛門區域。例如,大便產生肛門區域黏膜上的愉快感覺,或以排泄為快樂,以抹糞或玩弄糞便而感到滿足。
約在3~6歲,兒童進入前生殖器期。弗洛伊德說:“兒童由3歲起,其性生活即類同於成人的性生活。所不同的是:第一,因生殖器未成熟,以致沒有穩固的組織性;第二,倒錯現象的存在;第三,整個衝動較為薄弱。這裡,弗洛伊德所說的3歲後的所謂“性生活”又指的什麼呢?主要是指出現男孩的戀母情結轉換期,女孩也產生戀父情結。也就是說,到了這個階段,兒童變得依戀於父母的異性的一方。這一早期的親子依戀,被弗洛伊德描述為“俄底普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即戀母情結。因此,前生殖器期又叫戀母情結的階段。
隨著建立較強的抵禦戀母情結的情感,兒童進入潛伏期。弗洛伊德認為,兒童進入潛伏期,其性的發展便呈現一種停滯的或退化的現象,也可能完全缺乏,也可能不完全缺乏。這個時期,口唇期、肛門期的感覺,前生殖期的戀母情結的各種記憶都逐漸被遺忘,被壓抑的性感差不多一掃而光,因此,潛伏期是一個相當平靜的時期。
經過暫時的潛伏期,青春期的風暴就來到了,從年齡上講,女孩約從11歲,男孩約從13歲開始進入青春期。
青春期有什麼特點呢?弗洛伊德曾作過論述,而他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則在其父親論述的基礎上,發表了許多論文,進一步開展對青春期精神分析的研究。按照弗洛伊德及其女兒的觀點,可以看到他們對青春期特點的看法。首先,青春期的發展,個體的最重要的任務是要從父母那裡擺脫自己。同時,到了青春期,容易產生性的衝動,也容易產生同成人的牴觸情緒和衝動。
艾里克森的心理發展觀
艾里克森是美國的精神分析醫生,也是美國現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論家之一。艾里克森祖籍是丹麥,生於法國,師承於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和柏林漢(D.Burlingham)。1933年定居美國。
與弗洛伊德不同,艾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學說既考慮到生物學的影響,也考慮到文化和社會因素。他認為在人格發展中,逐漸形成的自我過程,在個人及其周圍環境的互動作用中起著主導的和整合的作用。每個人在生長過程中,都普遍體驗著生物的、生理的、社會的事件的發展順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階段地向前發展。在《兒童期與社會》這本書里,他提出了“人的八個階段”以及每個階段的發展任務,建立了自己的發展理論。
第一階段為
嬰兒期,是從出生到2歲。嬰兒在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體驗著希望的實現。嬰兒從生理需要的滿足中,體驗著身體的康寧,感到了安全,於是對其周圍環境產生了一種基本信任感;反之,嬰兒便對周圍環境產生了不信任感,即懷疑感。
第二階段為兒童早期,約從2歲到4歲。這個階段兒童主要是獲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慮,體驗著意志的實現。艾里克森認為這時幼兒除了養成適宜的大小便習慣外,他主要已不滿足於停留在狹窄的空間之內,而渴望著探索新的世界。
這一階段發展任務的解決,對於個人今後對社會組織和社會理想的態度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對未來的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了準備。
第三階段為
學前期或遊戲期,從4歲到7歲左右。本階段兒童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和克服內疚感,體驗目的的實現。
弗洛伊德認為這個階段是產生俄底普斯情結的時期,對此,艾里克森的看法不同於弗洛伊德。他認為,男女兒童雖對自己的異性父母產生了羅曼諦克的愛慕之情,但能從現實關係中逐漸認識到這種情緒的不現實性,遂產生對同性的自居作用,逐漸從異性同伴中找到了代替自己異性父母的對象,使俄底普斯情結在發展中獲得最終的解決。
本階段也稱為遊戲期,遊戲執行著自我的功能,在解決各種矛盾中體現出自我治療和自我教育的作用。艾里克森認為,個人未來在社會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經濟上的成就,都與兒童在本階段主動性發展的程度有關。
第四階段為
學齡期,從7歲到12歲。本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而克服自卑感,體驗著能力的實現。
學齡期兒童的社會活動範圍擴大了,兒童依賴重心已由家庭轉移到學校、教室、少年組織等社會機構方面。艾里克森認為,許多人將來對學習和工作的態度和習慣都可溯源於本階段的勤奮感。
第五階段為
青年期,從12歲到18歲。這一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亂,體驗著忠實的實現。
這一階段艾里克森提出了“合法延緩期”的概念,他認為這時的青年承繼兒童期之後,自覺沒有能力持久地承擔義務,感到要作出的決斷未免太多太快。因此,在作出最後決斷以前要進入一種“暫停”的時期,用以千方百計地延緩承擔的義務,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結的內心需要。雖然對同一性尋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它最後是能導致個人整合的一種更高級形式和真正的社會創新。
如果說以上五個時期是針對弗洛伊德的五個階段提出的,那么以下的三個階段就是艾里克森的獨創。由於這三個階段,使他的發展理論更加完善。
第六階段是成年早期,從18歲到25歲,發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以避免孤獨感,體驗著愛情的實現。
艾里克森認為這時青年男女已具備能力並自願準備著去分擔相互信任、工作調節、生兒育女和文化娛樂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滿意地進入社會。這時,需要在自我同一性的鞏固基礎上獲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導致美滿的婚姻而得到親密感,但由於尋找配偶包含著偶然因素,所以也孕育著害怕獨身生活的孤獨之感。
艾里克森認為,發展親密感對是否能滿意地進入社會有重要作用。
第七階段是成年中期,約至50歲,主要為獲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滯感,體驗著關懷的實現。這時男女建立家庭,他們的興趣擴展到下一代。這裡的繁殖不僅指個人的生殖力,主要是指關心建立和指導下一代成長的需要,因此,有人即使沒有自己的孩子,也能達到一種繁殖感。缺乏這種體驗的人會倒退到一種假親密的需要,沉浸於自己的天地之中,只一心專注自己而產生停滯之感。
第八階段為
老年期(成年晚期),直至死亡,主要為獲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厭倦感,體驗著智慧的實現。這時人生進入了最後階段,如果對自己的一生周期獲得了最充分的前景,則產生一種完善感,這種完善感包括一種長期鍛鍊出來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學,伸延到自己的生命周期以外,與新的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而為一體的感覺。一個人達不到這一感覺,就不免恐懼死亡,覺得人生短促,對人生感到厭倦和失望。
艾里克森的發展漸成說有著自己的特色而不同於別人,可以說他的發展過程不是一維性的縱向發展觀──一個階段不發展,另一個階段就不能到來;而是多維性的,每一個階段實際上不存在發展不發展的問題,而是發展的方向問題,即發展方向有好有壞,這種發展的好壞是在橫向維度上兩極之間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