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發展階段論認為兒童心理發展是一個非連續的過程有時候心理發展是平穩的有時候又會發生質變,使得前後兩個階段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徵,從時間緯度上看心理發展曲線應該是一個階梯狀的非平滑折線。弗羅伊德和艾里克森的新老精神分析理論都屬於心理發展的階段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發展階段論
- 性質:兒童心理發展研究
- 研究人:埃里克森
- 類屬:心理學
埃里克森段論
![心理發展階段論 心理發展階段論](/img/0/69d/lNGMxYWMkZGO5QWNzATMwIGOjljYiJz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皮亞傑段論
![心理發展階段論 心理發展階段論](/img/4/3cc/lRGO4QjM5UmY3EWZ1EzNygDM5ETZ2YWO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心理發展階段論 心理發展階段論](/img/7/912/5QWYmNzMjBjYyUWO0EjYjNjN1cDO0Ym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心理發展階段論認為兒童心理發展是一個非連續的過程有時候心理發展是平穩的有時候又會發生質變,使得前後兩個階段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徵,從時間緯度上看心理發展曲線應該是一個階梯狀的非平滑折線。弗羅伊德和艾里克森的新老精神分析理論都屬於心理發展的階段論。
心理發展階段論認為兒童心理發展是一個非連續的過程有時候心理發展是平穩的有時候又會發生質變,使得前後兩個階段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徵,從時間緯度上看心理發展...
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在整個生命歷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積極的心理變化。因此,並不是所有的心理變化都可以叫做發展。例如,由於疲勞和疾病等原因而發生的心理上的變化,就...
埃里克森認為,人要經歷八個階段的心理社會演變,這種演變成為心理社會發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這些階段包括四個童年階段、一個青春期階段和三個成年階段。每...
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階段...
性心理發展階段說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概念,是精神分析理論的核心概念。它包括5個階段: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
西方主要的心理發展理論有:精神分析論;刺激反應論,; 心理發展認知結構論 瑞士當代心理學家J.皮亞傑的理論他提出了的四個基本因素:①成熟,指機體的成長,特別是神經...
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階段...
兒童心理發展理論,是指瑞士皮亞傑的理論。他認為,兒童心理(智力、思維)起源於主體的動作,其本質是主體對客體的適應。個體的每一個心理反應,都是一種適應。適應的...
心理性慾發展理論(theory of psychosexual developrrlent)個體心理發展或人格發展的階段學說。弗洛伊德提出。主要內容:(1)心理性慾發展動力。心理性慾發展指力比多能量...
認知發展理論是著名發展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所提出的,被公認為20世紀發展心理學上最權威的理論。所謂認知發展是指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知及...
心理發生論,這種理論觀點並不否認生物和社會因素在青少年心理發展中的作用,但更著重於肌心理內部尋求發展的規律,並強調青少年心理發展的某一方面,作為青少年期心理發展...
個體心理發展指人類從出生到衰亡的整個過程的心理發展。是發展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韋爾曼心理理論發展觀是指心理理論發展學說。該學說認為,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隨年齡增長而日益複雜化和精確化。2歲~4歲期間,兒童心理理論發展...
心理學的發展受制於相互聯繫著的三個基本條件,並以它們相互作用時的內在邏輯關係及其演變為轉移。就三者的職能來說,生產實踐和科學成就對心理學發展階段的產生起...
《大學生心理素質發展論》是2001年4月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吳繼霞。... 《大學生心理素質發展論》是2001年4月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吳繼霞。...
性心理發展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概念,是心理學理論的核心概念。弗洛伊德認為,性衝動的根基在新生兒身上就已經存在了,它們持續發展一段...
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階段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H.Gardner)所主持的“哈佛大學零點項目”(Harvard Project Zero)對兒童審美感知發展的歷程進行了長時間的深入探討和研究,得出了一個兒童藝術品...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是生理欲望和作用在個體身上的文化力量的一種結合(“Erik.Erikson”,1970)。它具有漸成說(epigenesis)的特徵:各階段逐漸產生“一個階段在時間和...
維果斯基關於高級心理機能的理論是他建立其他理論的基本出發點,“最近發展區”理論也是建立在該理論的基礎之上。維果斯基認為,兒童具有某種天生的能力,例如感知覺、不...
兒童心理學、發生認識論的開創者,被譽為心理學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另一位“巨人”,其提出的發生認識論不僅是日內瓦學派的理論基礎,也是歐洲機能主義的重大發展...
提起個體生命周期,首先會想到埃里克森的個體發展的模型,卡特和莫麥戈得里將個人發展納入到家庭中,提出了具有創見性的個體心理發展階段模型。 [1] ...
的客體關係理論、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的發展觀,特別是雅可布森 (Jacobson,E) 關於早期認同的病理形式的觀點綜合在一起;二是利用整合的客體關係理論來解釋邊緣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