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發生論

心理發生論

心理發生論,這種理論觀點並不否認生物和社會因素在青少年心理發展中的作用,但更著重於肌心理內部尋求發展的規律,並強調青少年心理發展的某一方面,作為青少年期心理發展的實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發生論
  • 外文名:Psychological theory
青年觀,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皮亞傑,

青年觀

國外研究青年的一種理論。它著重從人的認識、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質的形成過程說明青年,認為心理過程的發展變化和心理功能的特點是青年發展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結果。這一理論在現代西方理論界頗為活躍,並化分為若干學派,其中主要有:以美國心理學家E·埃里克森為代表的心理動力學派,以德國心理學家E·斯普蘭格為代表的人格派和以瑞士一L-理學家J·皮亞傑為代表的認知派等。心理動力學派強調的是動機和情感在青年發展中的作用。人格派強調整個人格發展對青年的作用。而認知派則強調青年的認識能力和智力發展的作用。各派心理發生理論對我們認識青年心理的發展過程和特徵,提供了許多重要的事實和依據,但他們共同的缺點是具有片面性,即只強調青年內部心理過程在發展中的意義,而忽視了社會環境和教育在青年思想發展和個性形成中的作用,特別是看不到社會實踐活動對青年發展的重要意義,因而不可能科學地揭示青年的發生髮展規律。
王虹生 鄧仲華等主編,工青婦大辭典,中國經濟出版社,1990年06月第1版,第1012頁
王虹生 鄧仲華等主編,工青婦大辭典,中國經濟出版社,1990年06月第1版,第1011頁

弗洛伊德

奧地利精神病醫生、精神分析派創始人弗洛伊德從性慾角度來看待個體的心理發展,提出心理性慾發展論(theory of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當然,他關於性的含義極為廣泛,不僅包括兩性關係,也包括使身體直接或間接產生快感的一切事物,而驅使人去尋求快感的潛能就是“力比多”(1ibido),它屬於本能性的心理能量。他認為個體心理發展是性能集中點在身體不同區域變動的結果,並由此把心理發展分為與性能集中點相對應的幾個階段:口唇階段(o~1.5歲)、肛門階段(1.5~3歲)、性器階段(3~6歲)、潛伏階段(6~12歲)和生殖階段(12~18歲)。他認為,青少年期是個性發展的最後階段,在這一階段滿足性能衝動的基本模式是正當的性行為,如不行就以社會所能接受的形式發泄至別的活動中,發揮升華這一防禦機制的作用。青少年期個體之所以體驗到心理衝突,主要歸結於不能正確解決性能衝動。嗣後,弗洛伊德的小女兒、精神分析派成員安娜(Anna.Freud)進一步指出,青少年期是性能大大增強的時期。性能往往引起性心理衝突而導致兩個極端後果:一是使青少年生活具有衝動性特點,挫折的耐受力降低,不斷要求欲望滿足;二是與之相反,壓抑性能的任何合理性,採取禁慾主義和理智化態度,但青少年期的威脅主要是前者而不是後者。

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派成員,他拋棄了弗洛伊德的以性能為核心的泛性論,而是抓住個體發展過程中每一階段中帶有特徵性的矛盾衝突來揭示心理發展的規律,提出心理社會發展論(theory of psychosoeial development)。其理論認為人的心理發展是“個體為適應社會文化要求而鬥爭的每一個人生階段上一定程度的衝突或緊張的結果”(Erikson,1966)。他將人生按不變的順序劃分為八個階段,並指出每一階段個體都面臨一個具有特徵性的矛盾衝突,即心理危機(見表1—3)。他認為,生物成熟和社會期望迫使每一個人依次通過每一階段,但前面階段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後續各階段的成功。他認為青少年期是極為重要的階段,對人生前後各階段起著樞紐作用。在這階段,青少年面臨的是同一性與同一性混亂的矛盾。所謂向一性(identity)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信仰和人生意義等存在一種過去、現在和將來之間的內在一致的連續感。同一性問題在人生的其他階段也會遇到,但在青少年期由於身體發育的巨大變化,新的感情和欲求的出現,新的社會任務的挑戰,迫切需要重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因而問題尤為突出,處於危機階段。如果家庭、學校、社會所提供的經驗使青少年能發展他們明確而一致的自我意識、社會意識,則有利於其同一性的實現;反之則會引起混亂,如角色混亂(不能整合自己所承擔的各種角色)、性別混亂(產生種種變態性心理)、時間混亂(缺乏時間觀念、拖拉或急躁)、權威混NL(舌L反領導或盲目服從)、觀念混亂(不能在文化、哲學方面找到真實的意義)等。其中角色混亂是青少年最易出現的狀況。

皮亞傑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把認知發展作為個體心理發展的主線加以研究,並提出認識發生論(genetic epistemology)。他認為個體心理發展不是由內部成熟或外部環境支配的,而是在成熟的基礎上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積極構建的過程。為闡明其發展的機理,他運用四個相互聯繫的概念:圖式——個體內部的心理結構或行為結構;同化——把環境中的現實材料吸收到圖式中去以豐富和發展圖式;順應——改變圖式以適應環境變化;平衡——通過同化和順應達到內部圖式與外部環境的吻合。因此,個體心理發展的過程其實就是原有的圖式在環境影響下,通過同化、順應不斷實現平衡一不平衡一重建平衡的過程。
在此基礎上,他把個體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覺運算階段(o~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2歲)和形式運算階段(12歲以上)。他認為青少年期正處於認知發展的第四個階段。在這之前,在具體運算階段,個體雖然發展了邏輯思維能力,但離不開具體或形象材料的支持。而到形式運算階段,則能擺脫這種局限,進行抽象思維、假設推理,能操縱多種變數進行思維活動,這就使青少年能以新的思維方式來重新認識世界,這不僅對青少年知識信息的掌握、道德觀念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而且還使青少年跳出關注於自身發展的狹小圈子,放眼於更廣闊背景上的人生、政治、社會方面的重大問題,並常對傳統習俗提出挑戰。在皮亞傑看來,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實質就是認知方式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