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之客體關係理論

精神分析之客體關係理論

《精神分析之客體關係理論》是一部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Jay R. Greenberg / Stephen A. Mitchell。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精神分析之客體關係理論
  • 作者:Jay R. Greenberg / Stephen A. Mitchell
  • 原作品:Object Relations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
  • 譯者:王立濤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3月
  • 頁數:396 頁
  • 定價:78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758347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

內容簡介

精神分析理論的現狀,因其複雜性與異質性,似乎總是令學生與臨床醫生感到不知所措。與過去的觀念相比,精神分析治療近來已成為治療更廣範圍內病人的選擇。新病人帶來新的臨床資料,反過來形成新的理論。結果造就了各種各樣的理論立場,均具有截然不同的概念發展的路線以及獨特的語言,令分析師怦然心動。各“學派”之間的交流是極少的。其擁護者為了使概念上的複雜性具有秩序,經常宣稱某個立場才是“真正的精神分析”,導致與其他理論觀點進行整合、綜合與比較的嘗試都顯得沒有必要。對這種情況的澄清頗費周章。
《精神分析之客體關係理論》原版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是精神分析領域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研究生,以及臨床醫生們必讀的經典之作。全書採用一種“比較精神分析”的方法,試圖提供一個概念的框架,競爭理論之間的混亂可以在其中得以澄清。比較精神分析有助於理論家和學習理論的學生明了集中與發散的重要領域,各種精神分析學派之間的隔離以及每個學派的內在複雜性使得這些領域模糊不清。通過總結關於許多臨床問題的不同理論觀點的含意,有助於臨床醫生的工作,從而為理論整合與實踐提供結構。

作者簡介

傑伊·R·格林伯格,史蒂芬·A·米歇爾這兩位作者均為在紐約私人執業的精神分析師。
傑伊·R·格林伯格是紐約大學心理學博士,威廉·阿蘭森·懷特研究所(William Alanson White Institute)精神病學、精神分析與心理學的培訓和督導分析師, 2011年起擔任《精神分析季刊》(The Psychoanalytic Quarterly )主編,2015年因其在精神分析領域的傑出貢獻獲得Mary S. Sigourney獎。
史蒂芬·A·米歇爾是威廉·阿蘭森·懷特研究所的督導分析師與教員,紐約大學精神分析博士後項目的創立者,是深具影響的國際學術季刊《精神分析對話》(Psychoanalytic Dialogues)的創始人,影響了美國心理學會精神分析分會的發展。

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起源
1. 客體關係與精神分析模型
精神分析理論的概念模型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驅力結構模型
恆定性原則、情感理論和防禦模型
願望模型
驅力結構模型的出現
客體的本質與形成
驅力結構模型的基本假設及其套用
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調整的策略
驅力和恆定性原則的本質: 變化的觀點
焦慮的作用與後期的情感理論
發展史、結構模型與客體關係理論
4. 人際精神分析
艾瑞克·弗洛姆: 人文精神分析
沙利文與弗洛姆: 對比
第二部分 另類
5. 梅蘭妮·克萊因
克萊因理論的各個階段
客體的起源與本質
重大的元心理學轉變: 驅力的本質
克萊因系統的貢獻與局限
6. W·R·D·費爾貝恩
動機理論
發展理論
心理的結構化
心理病理學理論
費爾貝恩與克萊因
費爾貝恩與沙利文
費爾貝恩系統的局限
後記: 巴林特與鮑爾比的人際結構模型
7. D·W·溫尼科特與哈里·岡特瑞普
D·W·溫尼科特
哈里·岡特瑞普
正確看待關係模型
第三部分 調和
8. 海因茨·哈特曼
精神分析: 普通心理學
重新定義的精神分析
動機與現實
環境
快樂與現實
結構學說與經濟學說的考慮
兩個模型之間: 評論
9. 瑪格麗特·馬勒
從自閉狀態到個體化
馬勒與哈特曼
共生與驅力: 調和的研究
作為過渡理論家的馬勒
結論: 基本歧義
10. 伊迪思·雅各布森與奧托·柯恩伯格
“自體”與“客體世界”
從自戀到身份形成
情感、快樂與心理經濟學原則
自我心理學家的難以捉摸的“第三驅力”
對於精神分析技術的處理
雅各布森及其追隨者
奧托·柯恩伯格
體驗、關係與心理結構
正確看待驅力結構模型
第四部分: 影響
11. 混合模型策略: 海因茨·科胡特與約瑟夫·桑德勒
海因茨·科胡特
約瑟夫·桑德勒的混合模型
12. 診斷與技術: 深層分歧
模型與心理診斷
模型與精神分析技術
模型: 深層分歧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