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王國芳,1968年7月生,山東濰坊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0年獲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現任職於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兼任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分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學分會理事、秘書長。
呂英軍,山東萊陽人,1975年生。2010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獲得基礎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安徽淮南師範學院任教五年,現為南京審計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中心教師、諮詢師,主要從事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在《南京師範大學學報》、《醫學與哲學》、《求索》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譯《阿德勒的治療:理論與實踐》,參與編著《精神分析發展心理學》(副主編)、《現代西方心理學史》、《行為的調控——行為主義心理學》、《潛意識的意義——精神分析心理學》(上)等。
目錄
第一章 克萊因與客體關係理論的誕生
第一節 克萊因的生平與學術歷程
一、克萊因的生平
二、克萊因的學術歷程
三、克萊因的風格
第二節 克萊因學派的誕生
第三節 客體關係理論的思想淵源
一、適宜的文化土壤
二、對弗洛伊德客體觀的繼承
三、費倫茨與亞伯拉罕的思想啟迪
四、瓊斯的支持
五、與同代人的思想碰撞
第二章 客體關係與兒童精神分析理論
第一節 兒童心理性慾發展觀
一、俄狄浦斯期的幻想
二、俄狄浦斯情結與抑鬱性心態
三、俄狄浦斯期的客體關係
四、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結及其心理性慾發展
五、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及其心理性慾發展
第二節 兒童心理結構觀
二、偏執一分裂樣心態
三、抑鬱性心態
四、兩種心態的結構特徵比較
五、兩種心態觀所引發的其他研究
第三節 兒童人格結構觀
一、原發性的自我
二、迫害性的超我
三、克萊因與弗洛伊德在人格觀上的不同
第四節 兒童心理發展的動力觀
一、嫉羨概念的提出
二、嫉羨與感恩的起源
三、嫉羨、嫉妒與貪婪
四、過度嫉羨的病理學意義
五、嫉羨觀引發的爭議
第三章 客體關係理論的臨床實踐
第一節 遊戲治療技術的形成
一、遊戲治療的先驅
二、克萊因個人的臨床經驗
第二節 遊戲治療技術的基本原則和要素
一、分析性治療的目標與分析者的作用
二、分析性的情境
三、移情分析
四、解釋
五、嫉羨分析
六、遊戲技術的環境設定
第三節 遊戲治療的病例分析
一、麗塔病例
二、里查德病例
第四節 治療兒童精神病——分析自閉症兒童迪克
第四章 遊戲治療技術的發展與演變
第一節 克萊因學派在技術上的繼承與發展
一、穩定的環境
二、分析者與病人的關係是“非社會性的”
三、反向移情與對分析者的分析
四、解釋的平衡性
第二節 遊戲治療技術的廣泛發展
一、精神分析取向的遊戲治療技術的發展
二、其他取向遊戲治療技術的發展
第五章 對克萊因客體關係理論的總體評價
第一節 克萊因客體關係理論的主要貢獻
一、對精神分析學和精神病學的貢獻
二、對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實踐的貢獻
第二節 克萊因客體關係理論的主要局限
一、克萊因的矛盾性
二、克萊因的不足
第三節 克萊因客體關係理論的主要影響
一、對兒童觀和兒童教育的影響
二、對兒童心理學的影響
三、對衛生保健領域的影響
四、對文學和文藝批評領域的影響
五、對女性主義運動的影響
第六章 拜昂的生平與思想來源
第一節 拜昂:思考思想的人
二、思想發展階段及主要著作
第二節 拜昂的思想來源
一、哲學來源
二、心理學來源
第七章 容納功能觀
第一節 投射性認同概念的發展
一、投射與認同
二、克萊因的投射性認同觀
三、拜昂的投射性認同觀
第二節 心理元素的轉化
一、貝塔元素
二、阿爾法元素
三、阿爾法功能
第三節 容器一被容納者模式
一、容器一被容納者模式的淵源與含義
二、容器與被容納者的互動作用
三、案例分析
第八章 團體動力學理論
第一節 團體心理及其操作模式
一、團體動力學理論的產生
二、團體與團體心理
三、團體操作模式
第二節 團體的精神分析觀點
一、團體中的分裂和投射性認同
二、團體中的退行
三、團體動力學理論的實踐
第九章 精神病理學思想
第一節 精神病機制
一、有害的先天傾向
二、容納功能的破壞
第二節 精神病的表現
一、人格的精神病部分與非精神病部分的分界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語言及思考
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移情
四、對聯結的破壞性攻擊
第三節 精神分析治療的基本態度與目標
一、分析態度——無記無欲
二、分析目標——O的轉化
第十章 對拜昂理論的總體評價
第一節 拜昂理論的主要貢獻
一、提出了人際互動的容納模式
二、提出了獨特的團體精神分析理論
三、開創了塔維斯托克方法
四、發明了精神分析的獨特方法——格線圖
五、提出了獨特的心理病理學觀點和臨床治療思想
六、強調了情緒發展中的認知因素
第二節 拜昂理論的主要局限
一、容納概念過於寬泛
二、基本假設理論過於注重“情緒性”
三、理論闡述模糊,缺乏整合性
四、語言晦澀,難於理解
第三節 拜昂理論的主要影響
一、對團體發展理論與實踐的影響
二、對當今團體治療學家、臨床醫生的影響
三、對同時代其他客體關係理論家的影響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