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貝恩(W.R.D.Fairbairn,1889-1964)英國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生於愛丁堡。1911年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哲學系,並在該校繼續三年的神學和希臘語的研究生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於軍隊醫護系統,隨後回到愛丁堡,並成為醫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爾貝恩
- 外文名:W.R.D.Fairbairn
- 國籍:英國
- 出生日期:1889年
- 逝世日期:1964年
- 畢業院校:愛丁堡大學哲學系
- 代表作品:《人格的精神分析研究》(Psycho-AnalyticStudiesof the Personality)
人物生平,理論思想,客體關係的心理動力觀,內心結構觀,人格發展觀,人物貢獻,
人物生平
費爾貝恩(1889—1964)出生於愛丁堡的一個篤信基督教的中產階級家庭中。早年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哲學系, 並立志要成為一名牧師。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參軍經歷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他被“新的心理學”深深吸引, 開始走上了精神分析的職業之路, 並在1926年完成了醫學及精神病學的訓練。他大部分的職業生涯都是在蘇格蘭的愛丁堡度過。儘管深受克萊因思想的影響, 他卻根據自己對精神分裂患者的臨床實踐, 在20世紀40年代發展出了一種非常不同於克萊因的客體關係理論。在所有的客體關係理論中, 費爾貝恩的客體關係模型是最為純淨、最為激進的, 即不含任何生物學上的強調, 完全是心理學角度的, 因此他的理論被稱作“純粹”的客體關係理論。
理論思想
客體關係的心理動力觀
費爾貝恩質疑了弗洛伊德關於“人生的基本動機是尋求快樂”的前提, 他的整個觀點的最終原理是:力比多主要不是尋求快樂, 而是尋求客體。他明確指出:“真正的力比多目的是建立與客體滿意的關係。”力比多是有理智、有目的的, 而非混亂的願望滿足。他賦予力比多以全新的含義:力比多是一個技術性的術語, 它指的是人類精神自我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尋求客體的驅力。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 力比多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減少緊張, 並不指向特定的客體;但對費爾貝恩而言, 力比多是具有依附性的, 即總是指向於特定的客體。費爾貝恩指出, 傳統的力比多理論並沒有回答這些問題, 即:緊張之下的力量的本質是什麼? 這些力量的指向和目標又是什麼? 雖然弗洛伊德曾試圖用動欲區來說明力比多的指向, 如口唇指向、肛門指向等。但實際上, 他所描述的指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指向, 而只是處理客體的一種模式。費爾貝恩舉了一個很常見的例子:嬰兒為什麼會吸吮手指? 傳統的力比多理論往往這樣回答:因為他的嘴是動欲區, 而吸吮為他提供了力比多快樂。這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 但卻錯過了最關鍵的一點, 即為什麼嬰兒所吸吮的會是手指呢? 原因就在於它沒有乳房可以吸吮。即便是嬰兒也必須要有一個力比多客體, 如果剝奪了它的天然的力比多客體(乳房),那么它將被迫自己提供一個客體。因此,吸吮手指代表了嬰兒處理不滿意的客體關係的一種技術, 而動欲區的概念正是犯了把力比多技術誤認成力比多表現的錯誤。由此可見, 動欲區並不是行為目標的掌控者,而只是目標的僕人, 是個體為了實現力比多的最終目標(即尋求客體)而採取的身體途徑。在尋求客體的過程中, 力比多遵循了與電能流動相似的法則, 即它會尋找最少阻抗的通道, 所以動欲區可以被視為是最少阻抗的通道。對於嬰兒來說,由於人類有機體的構造, 最少阻抗客體的通道恰巧幾乎都是通過嘴的, 所以嘴就成為了占主導的力比多器官。快樂與力比多之間並沒有特殊關聯, 它們只是緊張釋放的一種自然的伴隨物。雖然在人類身上經常會出現為了減少緊張而尋求快樂的行為, 但這一過程實際上暗含了客體關係的失敗。人類行為的最終目標不是為了減少緊張,而是為了在與客體的關係中表達自我。由於費爾貝恩是在一種模糊的方式上使用了“客體”這一術語的, 從未正式地在真實的“外部客體”與虛幻的“內部客體”之間加以區分, 因此他所說的客體關係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 客體關係指的是嬰兒與真實的外部客體, 即母親或其他養育者之間的關係。嬰兒需要被看作是一個擁有獨立權利的人, 並且要求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接受和愛。當嬰兒在與父母的關係上經歷到重要失敗時, 便會將無法接受父母方面加以內化, 使之得到控制。因此, 嚴格地說,“客體關係”這一術語描述的是個體與所需要的父母之間一種失敗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 客體關係還意指嬰兒與虛幻的、內化了的客體之間的關係。嬰兒內化了他所需要的、無法接受的父母方面後, 又將其分成兩部分———令人拒絕的客體和令人興奮的客體。隨後, 原始自我的各部分也發生分裂, 並通過認同,與這兩個內化的客體部分建立聯繫。總之, 人類最基本的動機是尋求客體的動機,而人類的一切活動, 究其根源都是為了與客體建立滿意的關係。因此, 客體關係具有動力的性質,它是心理活動的機能, 也是人格的動力來源。另外, 由於費爾貝恩堅持結構和能量不可分的觀點,因此客體關係既是一種動力也是一種結構, 或者說是一種動力性的結構。
內心結構觀
雖然費爾貝恩的內心結構理論是建立在弗洛伊德心理地形和心理結構的基礎之上的, 但是他幾乎重塑了自我理論, 並構建了以關係為中心的人格結構理論, 即內心結構觀。
在費爾貝恩的理論中, 自我不再是弗洛伊德所說的人格結構的組成部分之一, 而被理解成最初的心理自體, 是一個與力比多能量整合在一起的自我。它是先天就具有的人格成分, 是真實的自體(self), 即人格的核心或動力中心。自我具有原始的整體性, 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都具有原始的、未分化的整體自我, 這是人類最本質的特點。但是, 由於自我具有關係的本質, 它總是會不斷地尋求建立同客體之間滿意的關係, 因此, 在現實中又難免會遭遇各種挫折(包括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挫折)。由於嬰兒的能力有限, 它們只能採取從主觀上改造客體的方式來應對挫折, 由此也使得原始自我發生了改變, 不再是單一的連續體,成為一個多重的結構, 即內心結構。
費爾貝恩從心理發生學的角度對內心結構予以了描述。嬰兒的第一個力比多客體無疑是母親的乳房。隨後, 圍繞著這一原始的母親器官, 又形成了作為整體的母親客體。從理論上說, 嬰兒與母親之間完美的力比多關係是令人滿意, 且不會引起任何挫折的。在這種情況下, 嬰兒不會自發地攻擊它的力比多客體。然而, 這種理論上的條件, 對於成長於文明世界之中的人類嬰兒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社會文明的進程無情地將母嬰分離強加到了兒童身上, 致使在生活中, 所有的母嬰關係都不可避免會經歷到挫折, 只不過挫折的程度不同而已。挫折導致嬰兒在與力比多客體的關係中表現出了攻擊, 由此也形成了一種矛盾的狀態———在嬰兒看來, 母親是一個充滿了矛盾的客體, 既是好的, 也是壞的。這種矛盾令他無法容忍, 因此他就通過將母親分裂為好的和壞的兩個客體的方式來減輕矛盾———只要母親滿足了他的力比多需要, 便是好的客體;只要沒有滿足他的力比多需要, 便是壞的客體。接下來, 這又使他發現, 目前所處的這種情境對它的忍受和調節能力施加了極大的緊張。嬰兒無力控制外部世界, 於是只能通過某些自己能夠採用的手段來處理這種緊張。而他所能採用的手段是非常有限的, 他覺得內心世界是自己更能夠控制的, 因此, 他會盡最大努力將外部情境中的創傷因素轉移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中, 即將母親作為“壞的”客體加以內化。
費爾貝恩認為, 嬰兒首先內化的客體都是壞的客體, 即不令人滿意的客體。壞的客體具有兩面性:一方面, 它們使人受挫;另一方面, 它們又充滿了引誘和誘惑力。當這些客體被內化之後, 它們仍然還會保留這些性質, 以至於讓嬰兒感到自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引入到內心世界中的客體不僅令他的需要繼續受挫, 而且還刺激了他的需要。於是他又將內化了的壞的客體繼續分裂為兩個客體:令人興奮的客體(excitingobject)和令人拒絕的客體(rejectingobject)。隨後, 嬰兒使用攻擊作為動力, 壓抑這兩個客體。
由於嬰兒的力比多一開始是附著於未分化的客體之上的, 在壓抑客體的過程中, 為了維持對被壓抑的客體的力比多依附, 嬰兒的自我逐漸也會發生分裂, 分裂出兩個子自我, 即力比多自我(libidinalego)和反力比多自我(anti-libidinalego),它們通過認同, 與被內化的客體的不同部分建立關聯, 前者認同於令人興奮的客體, 而後者認同於令人拒絕的客體。同時, 它們也與被內化的客體一起接受中心自我(centralego, 原始自我中殘留的部分, 意識成分在其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壓抑。因此, 內心結構是由彼此之間存在互動的三個部分、六種成分所構成的, 即中心自我與理想客體(idealobject, 即被接受的客體, 是被帶入內部的好母親, 它通過好的乳房經驗而建立)、力比多自我與令人興奮的客體、反力比多自我與令人拒絕的客體。
人格發展觀
與弗洛伊德以性本能和動欲區為基礎的“心理性慾發展理論”不同, 費爾貝恩從客體關係的角度出發, 闡述了一種純粹心理的人格發展理論。該理論不僅認為人格發展的實質是自我客體關係的成熟, 還綜合了弗洛伊德的階段理論與克萊因的心態概念, 構想了一個全新的人格發展圖式。
(一)分裂樣心態和抑鬱性心態
受克萊因心態論的影響, 費爾貝恩構想了兩種發展心態:分裂樣心態(schizoidposition)和抑鬱性心態(depressiveposition), 並認為在這兩者中, 分裂樣心態是核心, “分裂樣心態是最基本內心情境”。分裂樣心態形成於嬰兒發展的早期, 確切地說是出現在以吸吮為特徵的口唇前期, 當嬰兒根據母親滿足自己需要的程度, 將其分裂為好的母親和壞的母親時, 分裂樣心態就已經形成。抑鬱性心態的出現在時間上要晚於分裂樣心態, 它只有在原始的一元自我已經分裂、分裂樣心態已經建立之後才會出現。具體地說, 抑鬱性心態出現於以啃咬為特徵的口唇後期。雖然在費爾貝恩臨床實踐中很少涉及到抑鬱症, 但他感覺到抑鬱性心態重要性是不可否認的, 尤其在那些飽受抑鬱症之苦的病人身上, 這一點表現得更為明顯。因此, 他借鑑了克萊因對抑鬱性心態的描述。當嬰兒將母親認知為一個“整體客體”時, 這個客體身上匯聚著可愛和可恨兩個方面, 她既令人滿足又令人受挫, 因此嬰兒會對母親產生愛與恨兩種矛盾的情緒體驗, 當恨的情緒占據上風時, 嬰兒便產生了抑鬱性的焦慮。可見, 當一個固著於口唇前期的人經歷到口唇前期的嬰兒所經歷的創傷情境時, 他會覺得母親對他缺乏愛是因為他已經毀了母親的感情, 讓愛消失了;母親拒絕接受他的愛是因為他的愛是壞的和具有破壞性的。因此, 他會產生對於愛的焦慮, 並出現分裂的退縮, 這就是分裂樣心態。而當一個固著於口唇後期的人經歷相似的創傷情境時, 他會覺得母親這樣做是由於他的恨毀掉了母親的情感, 他的恨居住於他的壞中, 因此, 在他看來, 他的愛仍是好的。雖然這比固著於口唇前期的嬰兒所經歷情形要容易忍受一些, 但因此也會令他產生對抑鬱的關注和愧疚感, 導致抑鬱心態的出現。分裂樣心態和抑鬱性心態的提出, 既是對克萊因理論的發展, 也促使克萊因將偏執心態和抑鬱性心態修改為偏執-分裂樣和抑鬱性心態。儘管兩人的心態觀點看似相仿, 但細究起來還是有所區別的———克萊因強調分裂樣心態的偏執方面, 並不注重它的分裂、分離和疏遠方面;費爾貝恩則強調那些真正的“分裂”。克萊因理論中的占中心地位的是抑鬱性心態, 而費爾貝恩則認為分裂樣心態占據主導地位。
(二)客體關係的發展階段
費爾貝恩將人格發展的核心從伊底和性慾轉向了自我和客體關係, 認為人格發展尺度是自我的逐漸成熟。由於自我具有與客體相關的本質, 因此自我的成熟也就等同於自我客體關係的成熟。他非常重視依賴在客體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 提出個體人格發展的匯流排路是從依賴於部分客體發展到依賴整體客體, 從對客體不成熟的依賴發展到對客體成熟的依賴。在這個過程中大致會經歷三個階段:嬰兒依賴階段、過渡階段和成熟的依賴階段。人格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嬰兒依賴階段(stage ofinfantiledependence)。這一階段的突出特點就是無條件的依賴。嬰兒不僅在身體健康與生存上, 也在心理需要的滿足上無條件地依賴於他的客體。這種依賴是不成熟的。嬰兒的依賴等同於口唇依賴, 嬰兒的自我可以被描述為“口的自我”。對嬰兒來說, 口是它們主要的欲望器官, 主要的活動工具, 主要的滿足和挫折的中介, 主要的愛和恨的渠道, 以及最初親密社會接觸的手段。不成熟的依賴具有分裂和渴望退行性地重建原始認同的特徵, 即對客體採取一種吞併或內化的態度。嬰兒通過認同保持他與客體之間的情感關係, 口唇吞併(incorporation)是嬰兒最早採用的認同客體的方式。口唇態度自身的特殊性質促進了吞併過程, 被個體認同的客體變成了被吞併客體的同等物。另外, 在這一階段, 嬰兒對客體主要持一種索取的態度。嬰兒的依賴階段與弗洛伊德的口唇期在時間上是對應的。費爾貝恩又進一步將這一階段劃分成兩個子階段———口唇前期和口唇後期。口唇前期是前矛盾的, 即客體的分裂還未出現。其主要特點是嬰兒將母親的乳房作為“部分客體”加以對待。吸吮與拒絕是個體在其中主要採用的行為方式。到了口唇後期, 嬰兒仍會保留對客體索取的態度。雖然此時嬰兒仍具有將整體客體作為部分客體加以對待的特徵, 但卻已經能夠清楚地感知到“整體客體” , 也就是母親。口唇後期是矛盾的, 客體分裂已經出現, 吸吮和啃咬是嬰兒所採取的主要行為方式。人格發展的第二階段是過渡階段, 也稱半獨立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個體逐漸拋棄以原始認同為基礎的最初的客體關係, 並逐漸接納以客體區分為基礎的成熟的客體關係。在此階段, 在力比多目標的實現中, 客體關係的本質會逐漸發生變化:由最初口唇的、吸吮的、吞併的和占主導性的索取目標, 轉變為成熟的、非吞併的以及與生殖性慾相適應的占主導性的給予目標。過渡階段基於嬰兒依賴與成熟依賴兩個階段之間, 因此具有逐漸拋棄嬰兒依賴態度和逐漸接受成熟依賴態度的特徵。在時間上, 它相當於弗洛伊德所說的肛門期和性器期。在這一階段, 個體能夠區分出客體與自我, 二分或外化被吞併的客體成為其主要特徵。所謂客體二分是指既被愛又被恨的原始客體被兩個客體———被愛所指向的被接受的客體和被恨所指向的被拒絕的客體———所代替的過程。由於過渡階段涉及到拋棄嬰兒依賴, 因此客體拒絕具有首要作用, 拒絕技術的使用成為這一階段的典型特徵。眾所周知, 在生物學上排泄是一種拒絕過程, 因此, 兒童很自然地就學會把它作為處理壞的力比多客體的一種手段, 在心理上把它看作是對客體情感拒絕的標誌。所以, 處於此階段的個體會使用各種“過渡”或“神經症技術”, 試圖外化先前內化的、被拒絕的客體。
由於過渡階段是一個在不斷轉變中的階段,因此它也是一個充滿了矛盾和衝突的階段, 其中最大衝突就是個體強烈要求發展到對客體的成熟依賴的態度與退行性地不情願拋棄嬰兒依賴的態度(主要的是對客體的認同)之間的衝突。在過渡階段, 個體還將產生一種轉變, 即從把“部分客體”作為“整體客體”加以對待, 轉變為把“整體客體”作為“內化的內容”加以對待。過渡階段是一個分離的、不連續的階段, 它是連線第一階段與第三階段的橋樑, 而生活的大部分時間也集中於這些過渡之上。人格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是成熟的依賴階段(stageofmaturedependence), 其首要特徵是個體採取一種給予的態度。在此階段中, 先前內化的客體已經被“外化” , 個體指向於“具有生殖器的整體客體”。理想地說, 這樣一種成熟的關係應該不存在原始的認同和吞併, 是完全“獨立”的,但這種理想狀態很難在任何個體身上得到實現。所以, 這一階段最好被描述為“成熟的依賴”, 而不是“獨立”。對許多個體來說, 必定會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依賴———不僅依賴於適合於這一階段的客體, 而且還依賴於那些在較為不成熟的階段中曾經內化且從未放棄過的客體。成熟的依賴代表了自我與其所附屬客體融合成一個整體以及整體自我的重建。
人物貢獻
費爾貝恩是精神分析領域中至關重要卻最少被人提及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觀點為溫尼科特、鮑爾比、岡特里普、薩瑟蘭等人的工作奠定了基礎。他對在嬰兒發展中母親和家庭之間關係的重要性的理解要比溫尼科特和鮑爾比在這些領域出版論述和擴展思想早了15年, 他的理論成為他們工作的基礎和氣氛, 克恩伯格、格羅斯滕、米切爾都承認自己受益於他。儘管科胡特聲稱自己從未讀過費爾貝恩的文章, 但他的觀點卻與費爾貝恩非常相似。費爾貝恩的思想已滲透到了英國精神分析中間學派的基本理念中。費爾貝恩堪稱精神分析領域中的一位革命者。弗洛伊德傳記的作者歐內斯特·瓊斯給予他這樣的評價:“弗洛伊德的理論以不同性感區的興奮所導致的神經系統激活以及性腺活動產生的內部緊張為起點;而費爾貝恩則以人格的中心——自我為起點, 描述了自我在盡力達到一個支持它的客體中所做的努力及遇到的困難。費爾貝恩詳盡地闡述了這一主題……他既得出了本能問題的生物學含義, 又得出了內部和外部客體相互交換的心理學含義。所有這些構成了精神分析中一個新的取向, 這必將引起更多富有成果的討論。”薩瑟蘭認為, 費爾貝恩“首次以系統的方式提出以社會關係中的經驗, 而不僅僅是以內部本能緊張的釋放為基礎建立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論, 從而完成了哥白尼式的革命”
費爾貝恩的理論是第一個全面的人格客體關係理論, 該理論的貢獻在於:
首先, 它是最“純粹”的客體關係理論。費爾貝恩繼承和發展了前人對客體關係的描述, 將客體關係作為理論的核心;他完全排除經典的驅力和本能理論, 完成了克萊因未能完成的精神分析由驅力模式向客體關係模式的轉變。在所有客體關係中, 費爾貝恩的客體關係模式是最為純淨、最為激進的。米切爾將費爾貝恩描述為客體關係模式“最純的代表”。
其次, 以自我為核心的內心結構理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薩瑟蘭認為, 費爾貝恩是內部世界最早的“製圖員”, 也是第一個把系統理論的概念套用於精神分析的人。他從心理發生學的角度提出了以自我為核心的內心結構理論, 這一理論不僅是對弗洛伊德心理結構理論的修正, 也為後來許多精神分析學家提供了可吸收和借鑑之處。費爾貝恩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心理結構理論所固有缺陷的根源———能量與結構的分離, 於是提出了動力性的結構內心結構, 為理解人類複雜且富有變化的內心世界提供一種很好思路。
最後, 以依賴為核心的人格發展理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費爾貝恩看到階段理論和心態概念各自的長處和局限, 提出了融二者於一體的全新的人格發展圖式。在該圖式中, 費爾貝恩一方面繼承與發展了克萊因的心態觀, 提出了人格中兩種基本的心態是分裂樣心態和抑鬱性心態, 這不僅促使克萊因將“偏執心態”修改為“偏執—分裂樣心態” , 而且對心理病理學理論產生了重要影響。另一方面, 他還修正並發展了弗洛伊德的階段論觀點, 將自我客體關係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 這些階段雖然與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慾理論中的階段有著一定的對應, 但卻是完全從客體關係的角度做出的劃分。費爾貝恩提出的發展圖式不但為解決精神分析內部兩種概念體系在這一問題上的衝突提供了一種可行思路, 而且大大拓展了人們看待人格發展問題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