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體關係心理治療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系統梳理客體關係理論,全面呈現其歷史起源和發展現狀。作者基於其大量臨床實踐,歸納出客體關係心理治療四階段,對不同取向的心理治療師都具有實踐指導價值。針對不同類型的個案,分別詳述個案病理在人際關係中的表現、心理治療師採取的不同干預手段。

基本介紹

作者簡介,編輯推薦,文摘,目錄,

作者簡介

謝爾登·卡什丹(Sheldon Cashton)博士,美國麻薩諸塞州大學心理教授。著有《互動心理學》(Interact ional Psychotherapy)和《變態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等著作。

編輯推薦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不僅是心理治療師的專業指導手冊,而且能幫助心理學愛好者和普通讀者從客體關係這一全新視角,審視自我、生活、人際關係、文藝作品等,洞察生活中的心理學,建陶良好的人際關係,實現健康的自我成長。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理論實務與案例》特色:系統梳理客體關係理論,全面呈現其歷史起源和發展現狀。作者基於其大量臨床實踐,歸納出客體關係心理治療四階段,對不同取向心理治療師都具有實踐指導價值。針對不同類型的個案,分別詳述個案病理在人際關係中的表現、心理職師採取的不同干預手段。

文摘

如果用一個維度將所有不同的客體關係理論聚集起來的話,那么這個維度就是人際關係所承擔的主要角色。對他人的需要有助於個體的其他需要的滿足,因此它本身就是有動機性的。正如克萊因和崔碧屈(Tribich)所說:“客體關係理論是針對弗洛伊德本能驅力的動機概念做出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反應。”格林柏格和米歇爾在他們的觀點中也回應了這種思想:“關係模型將關係構象建構成存在的基礎;所有人類的行為和體驗都是關係的衍生物。”雖然一些客體關係學家在他們的理論中仍繼續使用張力降低和原欲衝突的概念,但是大多數學者已經或明顯地、或不明顯地轉向了關係的視角上。
這是人類研究道路上的一個重大轉折,因為這不僅說明了人類行為是被與關係有關之物推動著,而且說明了人類精神本質上基本是關係的。心靈的構成“材料”多與關係的內化有關,而與原欲衝動和精神能量沒什麼關係。
要理解人類行為的動機以及他們對自己的看法,我們需要了解關係是如何被內化的,以及它們是如何被轉變成自體感的。
在人類生活領域的各種不同關係中,最重要的或許便是與早期撫養者的關係了。客體關係理論家獨特的、重要的且單一的論述是:基於適宜的早期人際關係,可以預測最佳發展和個體化。在多數情況下,這種早期撫養關係是與母親建立的。因為這種關係占據了兒童早期生活的大部分時間,並且它與情感的滿足(和剝奪)密切聯繫,因此客體關係學家認為它構成了所有後續關係的模板。
將重點放在作為兒童心理構成的重要發展力量的母親身上,是與傳統精神分析在強調點上的一個主要轉變。在精神分析理論中,父親占據了核心地位。通過使幼小男孩心理上產生閹割焦慮、使幼小女孩心理上產生陰莖嫉妒,父親強有力地影響了兒童是否能成功地度過戀母期。而在客體關係理論中,兒童與母親的關係則占據了主導地位。
將重點從父親身上轉到母親身上,這意味著在重要概念上的重新定位。首先,它敘述了正常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重要體驗和衝突類型。例如,親密和撫養的問題逐漸使權力和控制的問題黯然失色。其次,在另一個層次上,它又提出了一些有關戀母衝突的重要性的頗具創新性的內容。對客體關係理論學家來說,前戀母期發生的事件對個性發展的影響比戀母期發生的事件更為重要。
這正擊中了精神分析學說的核心。傳統精神分析理論將促成最佳心理發展的關鍵點放在一個人在五歲或六歲時發生的事情上,但客體關係學家卻將此關鍵點放在更早的時間點上。

目錄

譯者序
序言
理論篇
第1章 客體關係理論:概論
梅蘭妮·克萊因
費爾貝恩
瑪格麗特·馬勒
奧圖·肯柏格
海因茲·寇哈特
捆綁的結
客體關係理論和心理治療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
第2章 客體關係的發展
分裂與個體的發展
第一階段:母性分裂
第二階段:想像分裂
第三階段:自體分裂
第四階段:認同分裂
第3章 客體關係病理學
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與客體關係病理
實務篇
第4章 第一階段:允諾參與
治療關係:改變的基礎
如何使個案允諾參與
治療聯結與過早結束
情緒聯結
建議和忠告
第5章 第二階段:投射性認同
依賴
權力
情慾
迎合
結語
第6章 第三階段:面質
治療師的反應
個案的反應
關係的轉變
第7章 第四階段:結束
反饋
解釋
解放
分離
成長篇
第8章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師必須考慮的四個問題
如何處理治療中的負面情緒
如何辨別反移情感受
如何渡過“面質”難關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為治療師帶來什麼
第9章 文藝作品中的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素材
兒童童話中的分裂
童話中的分裂
電影中的分裂
童話故事、雙重自體與心理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