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波爾比

約翰·波爾比[Edward John Mostyn Bowlby 1907.02.26-1990.09.02],英國心理學家,生於倫敦。波爾比是傑出的兒童精神病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約翰·波爾比
  • 外文名:Edward John Mostyn Bowlby
  • 國籍:英國
  • 出生地:倫敦
  • 出生日期:1907.02.26
  • 逝世日期:1990.09.02
  • 主要成就:傑出的兒童精神病學家
  • 代表作品:《44 名少年小偷》、《母親的關懷與心理健康》、《依戀與失落:三部曲》
波爾比生平事紀,依戀理論,分離焦慮的三個階段,依附理論的假設,主要著作,

波爾比生平事紀

他將心理分析、認知心理學和進化生物學等學科統合在一起,糾正了 S.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對童年經歷的過分強調和對真正創傷的忽視。1989 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波爾比在劍橋大學時開始對自然科學、醫學和心理學感興趣。1933 年,他開始精神疾病研究及精神分析的工作。同時,開始和 Klein 一同從事進行兒童精神病的研究。期間他曾在軍中擔任精神治療師。在五十年代,他對客體關係的理論越來越不滿意,主要是針對其不足的理論動機和缺乏經驗論。他認為客體關係理論可以再加以統整,因此,他創立了依戀理論 (Attachment Theory)。

依戀理論

在依戀理論中,他認為孩童時期的發展對成人時期有很大的影響,孩童的依附對日後的人格發展有很大的關係。他認為應該直接針對嬰兒期做研究﹐但不只是依靠成人那有可能已被扭曲的回溯。

分離焦慮的三個階段

  1. 抗拒時期 (Protest stage):一旦母親離開視線範圍,孩童會哭,抗拒別人的安慰,急著找回母親。
  2. 絕望 (despair):當分離的時間延長,孩童變得安靜,傷心和沮喪。
  3. 隔離 (detachment):孩童會避開或排斥其它人包括母親。
漸漸地,就算是母親離開他,這小孩也不會難過了,長大後,他能適應社會,好交際,能與人交往,但都是表面的,很少付出真感情,內心缺乏溫暖。

依附理論的假設

  1. 假如母親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覺得可以依靠她,當這種關係建立之後,孩子比較會有自信及探索外在世界的勇氣。
  2. 這種契約式的關係會被孩子內化而影響他日後的友誼及愛情關係的模式。通過依戀,孩子會變成被動的接受者,其實依戀形式是一種關係,是彼此影響及有互動的。
M.愛因斯沃斯的陌生情景實驗研究即是受依戀理論的影響而展開的。

主要著作

《44 名少年小偷》1944
《母親的關懷與心理健康》1951
《依戀與失落:三部曲》1969,1973,198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