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粵曲

粵劇粵曲

粵劇粵曲是廣東的重要文化標誌和文化品牌,不僅在我省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而且在全國、在世界華人地區,都有廣泛影響。在300多年的發展流變中,粵劇藝術湧現了無數優秀曲目,產生了無數名家大師,成為嶺南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劇粵曲
  • 地位:廣東的重要文化標誌和文化品牌
  • 地區:廣東
  • 稱譽:南國紅豆
發展歷程,現狀,

發展歷程

粵劇粵曲是廣東的重要文化標誌和文化品牌,不僅在我省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而且在全國、在世界華人地區,都有廣泛影響。敬愛的周恩來同志生前十分喜愛粵劇,把它譽為“南國紅豆”。在300多年的發展流變中,粵劇藝術湧現了無數優秀曲目,產生了無數名家大師,成為嶺南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弘揚民族文化,建設文化大省,必須振興粵劇粵曲藝術,使傳統藝術煥發新的青春和生命力,成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載體,成為滿足民眾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美食糧。 東莞的戲劇主要是粵劇,東莞的粵劇表演明末已經流行。明張二果《東莞縣誌》記載:“正德末年橫坑鐘氏演戲錢鬼,再戲,再錢。”〔民國〕《東莞縣誌·雜錄》載:明末清初,篁村上演粵劇《鐵冠圖》,對激發人們抗清復明有深刻影響。清末,此劇在東莞依然上演,以推動反清。1892年,東莞籍粵劇藝人自組東成堂粵劇班,廣招東莞籍藝人參加,實力雄厚,廣納東莞一帶邀演粵劇的訂單。
1921年,雙英倩影女戲班成立,曾到日本、越南演出;同年,由廣西軍閥陸榮廷組織的“軍民樂”粵劇班也在越南演出。至1928年在同登散班,演員無著落,由東莞僑商何權接手經營,更名“嶺南樂”。是男女班,演出至1938年,在越南播下粵劇藝術。其時,東莞的靚少華自組梨園樂、大中華等戲班,並邀請著名小武靚仙合作,以8000元高薪聘請薛覺先為正印醜生。培養了花旦王鐘卓芳、文武小生白駒龍等粵劇名伶。
此前,叱吒粵劇舞台的莞籍藝人有靚全(原名陳海全),他的“單腳”武功最出名;靚榮,粵劇武生王,原名陳桂榮,篁村區亨美村人,擅長演白須、黑須戲,1924年隨人壽年班回家鄉篁村,演出《包公審郭槐》,引起轟動。他唱工獨到,嗓音洪量,被譽為“正宗武生唱腔”。陳艷濃有女武狀元之稱,腳踩著用沙煲做成的樓梯,而沙煲完好無損。
抗戰時期,東莞粵劇藝人陷於窘境,臨時組演一些“神廟戲”以維持生活。1943年,東江縱隊成立流動劇團,用戲劇形式宣傳抗日。1947年,邑人何非凡自組非凡響劇團,與邑人楚岫雲合演《情僧偷到瀟湘館》,連演300多場,創粵劇連續上演的最高紀錄。喉管雄曾為粵劇八和堂館普福堂行長,上手材曾幫助邑人鐵掃把李松波廖俠懷成名。羅麗娟有活西施、生妲己之稱。上手材原名葉棣材,曾在“覺先聲”粵劇團當樂手,彈打吹各樣樂器都演奏,人稱“鬼才”,吹鎖吶尤其動聽,紅極一時。
清末、民國,東莞的業餘劇團有:醒天夢劇社、小英雄戲班、雙英倩影女戲班、黨聲劇社、益群劇社、大朗大井頭粵劇團(九重天粵劇團)等。醒天夢劇社屬志士班,由莫紀彭林直勉黃俠毅李文甫、陳哲梅等組成,1909年到香港演出,宣傳愛國思想和民族精神。該團全體成員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林直勉還捐出家產,支持劇社。該班主演劇目有《熊飛起義》、《張家玉會師》、《拿破崙血戰歐洲》等。小英雄戲班屬童子班,1928年成立,由漳澎大天二陳淦組織,在漳澎招收70名13-15歲的少年學習演戲,聘請花鼓紅、蘭花米、陳天縱等名師輔導,後因陳淦被殺而解散,共維持一年4個月。丁公醒、曾師馬(曾淦泉)等都是小英雄戲班出身。雙英倩影女戲班由班主漳澎人吳星房的兩個女兒吳國英(花旦)、吳尚英(文武生)取名,戲班基本是親朋戚友,約30人。1926年曾到日本神戶、橫濱演出4個多月;1929年往廣西、越南演出3年,主演劇目有《白蛇傳》、《仕林祭塔》、《苦鳳鶯憐》等,1933年散班。
建國後,粵劇演出更為活躍。1956年9月26日,省太陽升劇團與東莞掛鈎,成為長期在東莞巡迴演出的專業劇團。1957年9月4日,該團改名“大江東”粵劇團,全團45人,除上演《三打白骨精》、《李仙刺目》、《楊門女將》等古裝劇外,還上演現代劇目《陽光重照大嶺山》,很受民眾歡迎。這時期鄉村業餘粵劇團蓬勃發展,尤以麻涌中堂道滘望牛墩虎門長安等地為盛,幾乎每個大鄉都有劇團,逢中秋或春節上演“大戲”。
1957年12月舉辦了全縣農村業餘劇團時裝戲劇觀摩會演。1959年底,佛山地區粵劇院三分團,下放本縣,成為東莞專業粵劇團,名“東聲粵劇團”,全團72人。後因不能滿足民眾看戲的要求,於1963年3月分為東聲粵劇一團、二團,分別下鄉巡迴演出。一團53人,主要上演《紅岩》、《社長的女兒》和《御碑亭》、《方世玉招親》等,每年演出300餘場;二團48人,主要上演《春雷》、《洪湖赤衛隊》、《像他那樣生活》和《柳毅傳書》、《夫妻橋》、《連升三級》等,年演300餘場。為培養青年演員,
1964年10月撤銷二團,成立東莞縣農村實驗粵劇團,全團45人,上演《東江兒女》、《山鄉風雲》等現代劇。1965年10月,東聲粵劇一團和實驗劇團合併為東莞粵劇團,全團75人,上演《蘆盪火種》、《朝陽溝》等5個現代劇目及古裝劇《一張白紙告青天》,共演出520多場。這時全縣鄉村粵劇團發展到近200個,較著名的有麻涌漳澎、道滘、萬江谷涌、長安錦廈、大朗大井頭等大隊的業餘粵劇團,有的還被邀到外地演出。“文化大革命”開始後,1968年11月東莞縣粵劇團解散,演員被遣回原籍或另作安排,鄉村業餘粵劇團的活動從此走向低潮。
1970年11月,成立東莞縣文藝宣傳隊第二隊,全隊76人,專演粵劇。演出現代劇目《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盤石灣》、《山鄉風雲》、《苗嶺風雲》等;古裝劇目《梁山伯與祝英台》,創作劇目有《水勇英烈傳》,10年間共演出2300多場。1978年後,各公社、大隊及部分自然村大都成立宣傳隊上演粵劇。1979年4月,分別成立東莞縣粵劇一、二團。主要劇目《梁山伯與祝英台》、《選女婿》、《紅花開遍凱旋門》、《附薦何文秀》、《女巡按》等,各演出750多場。
1981年7月,兩團合併,調整為48人,演出230多場。1982年6月,與成立於1980年的東莞青年粵劇團合併,全團49人,主要劇目有《紅娘》、《血淚孤墳》、《火燒琵琶谷》、《碧波葬香魂》等,共演1045場。1985年末成立東莞市粵劇團。由於受到電影、電視、港台流行歌曲的衝擊,觀眾越來越少,粵劇演出走向低潮。東莞市粵劇團於1987年解散,全市僅存道滘鎮石龍鎮、莞城皮革廠等業餘劇團堅持排演粵劇。
莞籍的粵劇名家不少,成就較著的除上述外,還有林瑜、梁沛錦、陳天縱陳笑風楚岫雲盧啟光、陳少茶、葉弗弱黃不滅、袁仕驤、林家聲等。林瑜長期擔任編導,他導演的名劇有《關漢卿》、《搜書院》、《山鄉風雲》等;黃不滅原名黃國雄,黃家山人,從少愛好音樂,18歲加入“八音班”,30歲左右走上粵劇“棚面”,為千里駒、白駒榮曾三多馬師曾白玉棠等名伶伴奏。千里駒的《燕子樓》名曲,紅線女的《思凡》唱腔改革,《關漢卿》、《搜書院》的唱腔設計,都有黃不滅的功勞。梁沛錦對粵劇作了深入研究,寫了《粵劇劇目通檢》等10多冊工具書,成為粵劇研究的博士。 近年來,東莞實施新的文化發展戰略,全力打造文化新城。
2002年,東莞與中國歌舞團合辦了中國歌舞團東莞分團(東莞歌舞團),創造了一批高品位的文化節目。同時,全市各種文藝創作喜獲豐收,湧現出一批優秀藝術小品,獲得全國全省多個獎項,並舉辦了文化高地直播車系列活動在社會反應強烈。 長安業餘粵劇團創作的大型現代粵劇《思源》赴京在人民大會堂匯報演出,得到好評,獲得了第二屆中國戲劇文學頒獎演出民間戲劇特別獎、優秀編劇獎和優秀策劃獎。現代粵劇《思源》以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東莞出現村民大逃亡為背景,劇情通過兩對戀人的錯位姻緣,情節一曲三折,不斷出現“危機”、“懸念”,最後在改革開放政策春風拂煦下,富而思進,開拓進取,在農村建成東華電子城,走向美好輝煌的明天。

現狀

2002年2月28日,省委宣傳部、省市劇協、市文聯和東莞市、長安鎮政府有關領導觀看了由東莞市戲曲協會長安分會屬下的業餘粵劇團排出的現代粵劇《思源》,他們一致認為,作為鎮一級的業餘粵劇團能緊跟形勢,編演大型現代粵劇,實在是難能可貴。廣州市劇協邀請長安業餘粵劇團於3月22日、23日前往南方劇院表演,為廣州的粵劇愛好者獻演《思源》,農村業餘劇團進省城做“大戲”,對劇團的全體演員無疑是極大的鞭策和鼓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