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漢語文字)

粥(漢語文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粥,漢語一級字,讀作粥(zhōu或yù),粥(zhōu):1、用米麵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質食品:小米粥。2、像粥的東西:泥粥。亂成一鍋粥。粥(yù):1、古同“育”,生養。2、古同“鬻”,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粥
  • 拼音:zhōu yù
  • 注音:ㄓㄡ ㄩˋ
  • 異體字:鬻
  • 部首:米部
  • 總筆畫:6+6
  • 五筆:XOXN
  • 倉頡:NFDN
  • 鄭碼:YZUY
  • 結構:左中右
  • 造字法:形聲:從米、弓聲
  • 字級:一級(2803) 
  • 平水韻:入聲一屋 
  • 四角號碼:4728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方言集匯,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zhōu(ㄓㄡ)
1、用米麵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質食品:小米粥。
2、像粥的東西:泥粥。亂成一鍋粥。
其他字義
yù(ㄩˋ)
1、古同“育”,生養。
2、古同“鬻”,賣。
基本詞義
〈動〉
(1) 同“鬻”。賣 [sell]
則使其賈粥之。——《周禮·巫馬》
不粥祭器。——《禮記·曲禮下》
田裡不粥。——《禮記·王制》
(2) 又
戎器不粥於市。
(3) 又如:粥畫(賣畫的)
(4) 養育 [bring up]
初俊羔助厥母粥。俊也者大也,粥也者養也。——《大戴禮記》
(5) 嫁出 [marry off]
請粥庶弟之母。——《禮記》。鄭玄註:“粥,謂嫁之也。”
(6) 另見 zhōu
基本詞義
zhōu
〈名〉
(1) (形聲。字本作“鬻”。從鬻(古文“鬲”字),米聲。鬲,古烹飪器。本義:稀飯) 同本義 [gruel;porridge;congee]
粥,驙也。——《廣雅》
驙粥之食。——《禮記·檀弓》。疏:“厚曰驙,稀曰粥。”
崇為客作豆粥。——《晉書·石崇傳》
恃粥耳。——《戰國策·趙策》
粥以餬口。——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2) 又如:粥飯僧(只吃粥飯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粥鼓(謂僧寺集眾食粥時擊鼓);弱餳(甜粥)
詞性變化
zhōu
〈形〉
(1) 柔弱的樣子 [delicate]。如:粥粥(柔弱無能的樣子。又指雞相呼聲)
(2) 另見 yù
常用詞組
粥少僧多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六切,音祝。糜也。《釋名》粥濯於糜,粥粥然也。《禮·月令》仲秋行糜粥飮食。《風土記》天正日南,黃鐘踐長,是日始牙動,為饘粥以養幼。《南越志》盧陵城中有井,半靑半黃,黃者甜滑,宜作粥,色如金,似灰汁,甚芬馨。
豆粥。《後漢·馮異傳》光武至饒陽蕪蔞亭,異上豆粥。《晉書·石崇傳》崇為客作豆粥,咄嗟便辦。
茗粥。《茶錄》吳人採茶煑之,名茗粥。
楡粥。《唐書·陽城傳》隱中條山,歲飢,屑榆為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