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防己(草藥)

粉防己(草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粉防己,中藥名。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的乾燥根。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有分布,主產於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等省。具有祛風止痛,利水消腫之功效。用於風濕痹痛,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疹瘡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粉防己
  • 別稱:漢防己、土防己、石蟾蜍、蟾蜍薯、豬大腸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毛茛目
  • :防己科
  • :千金藤屬
  • :粉防己
  • 分布區域:浙江、安徽、湖北、江西
  • 採集時間:四季可采,以秋季白露採為好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

入藥部位

乾燥根。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膀胱、肺經。

功效

祛風止痛,利水消腫。

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疹瘡毒。

相關配伍

1、治遺尿,小便澀:粉防己、葵子、防風各一兩。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散服亦佳。(《備急千金要方》)
2、治肺痿咯血多痰:粉防己合葶藶子等分,為末,糯米飲調敷。(《本草品匯精要》)
3、治水膨脹:粉防己一兩、生薑五錢。同炒,隨入水煎服。半飢時飲之。(《本草匯言》)

用法用量

5-10g;外用適量,鮮根搗爛敷患處。

採集加工

四季可采,以秋季白露採為好,洗淨泥土,切段,粗跟對半切開,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質藤本,長達數米。根圓柱狀而彎曲,形如豬大腸,直徑3.5-5cm,外皮淡棕色或棕褐色,有橫長皮孔及裂紋,斷面有菊花狀的“蜘蛛網紋”。莖柔軟,具扭曲的縱條紋,無毛,嫩苗通常紫紅色。葉互生,葉柄盾狀著生,葉片寬三角狀卵形,長3-6.5cm,寬5-7cm,先端鈍,有小突尖,基部楔形或略呈心形,全緣,下麵粉綠色,兩面均被柔毛。春、夏開黃白色小花,單性,雌雄異株,假總狀花序腋生,分枝為小頭狀聚傘花序;萼片4,被毛;花瓣4,倒卵形;雄花含雄蕊4,花絲合生成柱狀,花葯近圓形;雌花無退化雄蕊,心皮1,花柱3,核果球形,熟時紅色;內果皮骨質,背部隆起,有小瘤狀突起及橫槽紋。

生長環境

生於丘陵地帶的草叢及灌木林中或路旁、溝邊、籬邊荊棘叢間,以石灰岩山地生長較多。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有分布,主產於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等省。

藥材性狀

塊根呈圓柱形、半圓柱形塊狀或塊片狀,常彎曲如結節樣,彎曲處有縊縮的橫溝,長3-15cm,直徑2-5cm。表面灰棕色,有細皺紋,具明顯的橫向突起的皮孔,去栓皮的藥材表面淡灰黃色。體重,質堅實,斷面平坦,灰白色至黃白色,富粉性,有排列稀疏的放射狀紋理;縱剖面有筋脈狀彎曲紋理。氣微,味苦。

藥理作用

1、鎮痛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3、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4、抗腫瘤的作用。
5、抗纖維化作用。
6、粉防己鹼是一種細胞周期關卡清除劑,體外和體內對X射線都有明顯的增敏作用。
7、抑菌作用。
8、抗血栓作用。
9、其他作用:粉防己鹼和去甲粉防己鹼對大鼠甲醛性關節炎有不同程度的消炎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