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花

米蘭花

米蘭花,(拉丁文名:Aglaia odorata Lour),別名:四季米蘭、碎米蘭,為楝科、米仔蘭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於亞熱帶雲南、福建等地 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

米蘭花其枝葉茂密,葉色蔥綠光亮,一年內多次開花,夏秋最盛。 開花時清香四溢,氣味似蘭花。小枝頂部常有星狀銹色小鱗片;羽狀複葉互生,花呈黃色,味極香,直徑約2毫米。兩性花梗稍短而粗,花萼5裂,花瓣5枚,長圓形;漿果近球形,長10-12毫米,花期為夏秋間。

米蘭花適應溫暖多濕的氣候條件,成年植株需充足陽光。在南方庭院中米蘭又是極好的風景樹。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分布範圍,栽培技術,繁殖方式,栽培管理,盆栽技術,越冬管理,病害及防治,相關種類,米仔蘭,小葉米仔蘭,台灣米仔蘭,化學成份,詞條圖冊,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莖多小枝,幼枝頂部具有星狀銹色鱗片,後脫落。奇數羽狀複葉,互生,葉長5-12(-16)厘米,葉軸和葉柄具狹翅葉軸有窄翅,小葉3—5,對生,厚紙質,長2-7(-11)厘米,寬1-3.5(-5)厘米,倒卵形至長橢圓形,頂端1片最大,下部的遠較頂端的為小,先端鈍,基部楔形,兩面無毛,全緣,葉脈明顯,側脈每邊約8條,極纖細,和網脈均於兩面微凸起。
米蘭花
圓錐花序腋生,長5-10厘米,稍疏散無毛。花黃色,直徑約2毫米,芳香。花萼5裂,裂片圓形。花冠5瓣,長圓形或近圓形,長1.5-2毫米,頂端圓而截平,比萼長。花葯5,卵形,內藏。
花梗纖細長1.5-3毫米,花絲結合成筒,比花瓣短。雌蕊子房卵形,密生黃色粗毛。漿果,卵形或球形,長10-12毫米,初時被散生的星狀鱗片,後脫落;種子有肉質假種皮。
兩性花的花梗稍短而粗,種子具肉質假種皮。花期5-12月,或四季開花,果期7月至翌年3月。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稍耐陰,對土壤適應範圍較廣,但以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微酸性沙質土壤為最好,冬季溫度不低於10℃。常生低海拔山地的疏林或灌木林中。
米蘭性喜溫暖,向陽,好肥。生長適溫為20℃~25℃。在通常情況下,陽光充足,溫度較高(30℃左右),開出來的花就有濃香。如果夏季將其放在蔭蔽處,同時又施大量氮肥,會造成米蘭不開花或開花少、香味淡等情況。因此,米蘭在生長發育期間,需放在室外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並要注意適當多施些含磷素較多的液肥,最好能施用碎骨末、魚刺、雞骨等泡製腐熟礬肥水,經常輔施些含磷成分較多的化肥或發過酵的淘米水等,都有助於孕蕾,讓其開花多、色金黃、氣味清香。
米蘭生長緩慢,壽命較長,百年老樹仍能開花。

主要價值

米蘭是人們喜愛的花卉植物,花放時節香氣襲人。米蘭盆栽可陳列於客廳、書房和門廊,清新幽雅,舒人心身。
在南方庭院中米蘭又是極好的風景樹。

分布範圍

原產亞洲南部,廣泛種植於世界熱帶各地。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有分布,北方多用於盆栽。
分布於東南亞各國。福建、四川、貴州和雲南等省常有栽培。

栽培技術

繁殖方式

繁殖用扦插、高枝壓條或播種。
壓條:以高空壓條為主,在梅雨季節選用一年生木質化枝條,於基部20厘米處作環狀剝皮1厘米寬,用苔蘚或泥炭敷於環剝部位,再用薄膜上下紮緊,2-3個月可以生根。
扦插:於6-8月剪取頂端嫩枝10厘米左右,插入泥炭中,2個月後開始生根。

栽培管理

栽培環境:盆栽米蘭幼苗注意遮陰,切忌強光曝曬,待幼苗長出新葉後,每2周施肥1次,但澆水量必須控制,不宜過濕。除盛夏中午遮陰以外,應多見陽光,這樣米蘭不僅開花次數多,而有香味濃郁。長江以北地區冬季必須搬入室內養護。
米蘭喜濕潤,生長期間澆水要適量。若澆水過多,易導致爛根,葉片黃枯脫落;開花期澆水太多,易引起落花落蕾;澆水過少,又會造成葉子邊緣乾枯、枯蕾。因此,夏季氣溫高時,除每天澆灌1~2次水外,還要經常用清水噴洗枝葉並向放置地面灑水,提高空氣濕度。同時,施肥也要適當。由於米蘭一年內開花次數較多,所以每開過一次花之後,都應及時追肥2~3次充分腐熟的稀薄液肥,這樣才能開花不絕,香氣濃郁。米蘭喜酸性土,盆栽宜選用以腐葉土為主的培養土。生長旺盛期,每周噴施一次0.2%硫酸亞鐵液,則葉綠花繁。
盆栽用疏鬆、排水和透氣良好的土壤。 1年~2年換盆一次,生長時期1周~2周施肥一次。南方多庭園種植;北方盆栽,春夏秋三季宜放室外陽光可直接照射到的地方栽培。冬季移入室內有直射陽光的地方,越冬溫度10℃以上。
成年母株開花後會結出橢圓形如苦棟樹果實模樣的小紅果。果實呈紅褐色時採下,用溫水浸軟後剝去肉質果皮,然後將種子隨采隨播於砂土盆中,夏秋季播下約一月即發芽。幼苗要經二三年成株始能開花,不象高空壓條法繁殖的小苗那樣當年便可奇香滿枝。
合理的施肥。米蘭花發花性強,開花次數多,必須及時補充養分。米蘭花每開完一次花,應抓緊補充養分,肥料不足是米蘭花只長葉不開花或落葉落蕾的主要原因。所以,氣溫回升,米蘭花應移到室外養護,一周后就要鬆土,施些稀薄的氮肥,用10%至20%腐熟的餅肥水或人糞尿均可,以後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液肥以促其枝葉生長。自6月開始,米蘭花進入生長旺期和開花期,直到10月中旬。每隔15天左右,需施一次以磷肥為主的較濃肥料,或隔15天至20天噴施一次0.3%的磷酸二氫鉀液,則開花更為繁茂。
特別注意的是,花期一定要以磷肥為主,否則就會出現只長葉不開花的情況。在6月至10月的開花期中,如施肥不足,不僅開花次數減少、花兒不香,已出現的花蕾也會凋萎而不能開放。

盆栽技術

米蘭是產我國閩粵川滇及東南亞等地,屬亞熱帶樹種。喜氣候溫和濕潤環境。因米蘭是南方植物,在北京尤其是在室內栽培有一定的難度,需小心養護。
米蘭掉葉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土壤酸鹼度、水的酸鹼度、肥料問題。
現將米蘭在北方養殖的一些技術要點告知如下:米蘭在北方多用草炭、腐葉加沙土栽植。家庭可用(舊)君子蘭土和素麵沙土各半摻合作培養土。用盆不要太大,土內也不要加入鹼性肥料,盆底要墊好排水層。苗栽好後先放在濃蔭下養護。天干時每天向葉面及四周地上噴水,保持環境濕潤。待新葉長出後再移到疏蔭下,以後逐漸適應強光,花則更香。春季上盆的花苗,到立秋前後再開始追肥,以稀薄的有機液肥為好。
從第二年開始,在生長旺季,每隔20天追施有機液肥一次。如果能與0.1%尿素與0.2%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交替施用,則花葉更顯繁茂。盆土要經常保持濕潤,切勿漏澆乾旱,但也不可積水久濕。如在室內擺放要加強通風,應15天左右輪換到室外。冬季移入室內需見充足陽光,最低室溫不得低於8℃。控水禁肥,同時注意門窗啟閉避免冷風直吹和煙塵污染。預防介殼蟲及煤污病危害。
華北地區,4月下旬至5月上旬乾風過後,再移至室外養護。米蘭可兩年換一次盆。米蘭應從小苗開始修剪整形,保留15厘米至20厘米高的一段主幹,不要讓主幹枝從土面叢生而出,而要在15厘米高的主幹以上分杈修剪,以使株姿豐滿。由於米蘭是在新葉腋間抽生花穗,所以一般不加修剪。但米蘭經過室內過冬,或者放在室外栽培,會經常出現少量的枯枝現象,應隨時修去這些枯枝,以保持美觀和有利於生長。在它生長過密時,對一些不開花的內膛枝、交叉枝等,也可以適當修去一些,以利於光照和通風,使它生長得更好。因此北方宜隔年在高溫時節短剪一次,促使主枝下部的不定芽萌發而長出新的側枝,從而保持樹姿勻稱,樹勢強健,葉茂花繁。
如果盆養幾年以後,長得又高又大,室內擺放困難,可將過長、過多的枝進行高壓繁殖或修去過密過高的部分,使它多生側枝、多開花,也可通過彎扎造型提高其欣賞價值。

越冬管理

米蘭原產熱帶,不耐低溫。一般在霜降至立冬期間就要搬進室內,放在向陽的窗台或桌面上,室內溫度保持在8-10℃,以不低於5℃為宜。溫度過高,會長出嫩梢,降低適應性和抗寒力。植株不宜靠近火爐或灶台邊;使用塑膠罩可以調節溫濕度,但需要在罩的頂端剪一、兩個裂口,以免溫濕度過大,影響正常生長。
盆土幹了要澆一點水,但不要施肥。天氣驟變,室內溫度降到5℃以下,應採取特殊的保暖措施,如夜間將盆花搬到台桌下面,桌上垂蓋布簾,下面墊上草簾以保暖;還可連盆套上塑膠袋,待第二天太陽出來去掉蓋簾,把盆花從台桌下搬回原處。放米蘭的地方,不宜開窗通風,以免冷風傷害植株。
掉葉子處理方法
一是水多了,水多了會導致米蘭根系無法呼吸,水分無法傳導到葉面上,造成窒息爛根。米蘭水多了表現在起初下部葉片捲曲,乾枯,變成褐色掉落,進而導致上層綠色葉片短時間內也掉落。
二是水少了,長時間缺水,會導致米蘭的根系枯死。此時再給米蘭澆透水,會在短時間內大量落葉,導致植株死亡。還有施肥不當、通風不暢,受凍落葉等很多原因。

病害及防治

1.蚜蟲,用菸蒂或辣椒水液噴灑植株。用滅蚜靈800倍液噴灑也可。若量少時可用小毛刷人工刷除。其他防治方法可參考月季
2.甲殼蟲,用介殺1500倍液噴灑。量少時可用毛刷人工刷除。其他防治方法參考大花君子蘭
3.紅蜘蛛,使用10%苯丁噠蟎靈乳油(如國光紅殺)1000倍液或10%苯丁噠蟎靈乳油(如國光紅殺)1000倍液+5.7%甲維鹽乳油(如國光樂克)3000倍液混合後噴霧防治,建議連用2次,間隔7-10天。
4.煤煙病,高溫高濕度、通風不良易發此病,因此養殖時請注意掌握溫濕度和通風。

相關種類

米仔蘭

米仔蘭(Aglaia odorataLour.)為原變種,灌木或小喬木;莖多小枝,幼枝頂部被星狀銹色的鱗片。葉長5-12(-16)厘米。
米仔蘭米仔蘭
葉軸和葉柄具狹翅,有小葉3-5片;小葉對生,厚紙質,長2-7(-11)厘米,寬1-3.5(-5)厘米,頂端1片最大,下部的遠較頂端的為小,先端鈍,基部楔形,兩面均無毛,側脈每邊約8條,極纖細,和網脈均於兩面微凸起。
圓錐花序腋生,長5-10厘米,稍疏散無毛;花芳香,直徑約2毫米;雄花的花梗纖細,長1.5-3毫米,兩性花的花梗稍短而粗;花萼5裂,裂片圓形;花瓣5,黃色,長圓形或近圓形,長1.5-2毫米,頂端圓而截平;雄蕊管略短於花瓣,倒卵形或近鐘形,外面無毛,頂端全緣或有圓齒,花葯5,卵形,內藏;子房卵形,密被黃色粗毛。

小葉米仔蘭

小葉米仔蘭(Aglaia odorata Lour. var. microphyllina),本變種與米仔蘭(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葉通常具小葉5-7枚。
小葉米仔蘭小葉米仔蘭
間有9枚,狹長橢圓形或狹倒披針狀長橢圓形,長在4厘米以下,寬8-15毫米。
產海南;生於低海拔山地的疏林或灌木林中。我國南方各省區有栽培。

台灣米仔蘭

台灣米仔蘭(Aglaia formosana (Hayata) Hayata)葉形較大,開花略小,其花常伴隨新枝生長而開。
中等常綠喬木,胸徑達30厘米;樹皮赤褐色,薄,剝落;小枝、葉柄、葉軸和花序均密被銀色或淡黃色星狀鱗片。小葉7-11枚,薄革質,對生,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8厘米,寬1.5-3厘米,先端鈍或圓形,基部楔形,葉面密被銀色鱗片,背面密被淡黃色鱗片,葉面中脈稍下凹,背面中脈凸起,側脈每邊5-6條,極纖細,兩面均不明顯;小葉柄長5-10毫米。
台灣米仔蘭台灣米仔蘭
圓錐花序腋生,長約15厘米,密被黃褐色鱗片;花直徑約2毫米;花萼5裂,裂片近圓形,外面被淡黃色鱗片;花瓣5,長圓形,覆瓦狀排列,長約1.2毫米,寬約1毫米,凹陷,先端圓形,外面被淡黃色鱗片;雄蕊管球形,頂端5淺裂,花葯5;子房卵形。
漿果球形,直徑1-1.4厘米,被稀疏的鱗片或無。花期9月。
產台灣;生於南部或東南部的沿海地區和島嶼。分布於菲律賓。

化學成份

鮮花揮發物中,被鑑定了 32種成分,11種單萜烯(55.84%),11種倍半萜稀(3.32%),7種含氧化合物(35.16%),主要成分為:順式茉莉酮酸甲酯(cis-methyl jas-monate)(33.71%),順式-β-羅勒烯(cis-β-ocimene)(32.23%),β-蒎烯(β-pinene)(11.57%),反式-β-羅勒烯(trans-β-oximwnw)(4.61%),a-蒎烯(a-pimene)(4.48%),γ-欖香烯(γ-elemene)(1.46%)等。根中含有金粟蘭內酯(chloranthalactone)A、C,異莪術呋喃二烯(isofuranodiene)和銀線草呋喃醇(shizukafu-ranol)

詞條圖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